『壹』 勞動糾紛單位與員工私下和解簽協議可以反悔嗎
工傷賠償糾紛屬於勞動抄糾紛,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所以,工傷賠償是可以私下簽訂賠償協議,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如果協商不成,可以勞動仲裁。
『貳』 勞動糾紛協商達成協議,公司不履行怎麼辦
既然雙方已經達成協議,那麼就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要求公司履行協議了
這樣可以省去仲裁這一環節
當然如果你對協議的內容也不是很滿意,則可以再到仲裁委申請仲裁
選擇權在你,而非不守承諾的公司
『叄』 請你談一談對勞動爭議協商中協商的過程,並對勞動爭議的協商提出自己的看法。
勞動糾紛私抄下解決是解決勞動糾紛的一種方式,稱為調解,是基於雙方自願的情況下。對於勞動者而言在調解的過程當中,同樣可以堅持主張自己的權利。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肆』 勞動仲裁開庭審理後,叫私下協商怎麼辦
這是勞動仲裁員為當抄事人節約時間成本。如果能夠協商一致,就能縮短爭議處理時間。如果協商不成,仲裁庭會再組織調解,調解不成才會正式裁決。但是裁決了不一定就能馬上執行,如果對方當事人拒不執行,還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如果當事人有不服裁決的,還可以提起訴訟,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還可以上訴,二嬸判決後當事人拒不執行還是得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所以最好是能夠協商解決或是在仲裁委調解下達成協議。
『伍』 勞動爭議發生後 私自簽訂和解協議是否有效
私自肯定是無效的,需要通知到對方
『陸』 員工去申請勞動仲裁,老闆知道後想私下協商,但協商沒有結果,並說
該有的要給你。協商好還不行那就勞動仲裁
『柒』 協商解決勞動爭議有什麼好處
協商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私了」,是指糾紛主體雙方以平等協商、相互妥協的方式和平地解決糾紛的方法,協商的過程和結果均取決於雙方糾紛主體的意願。協商可以有第三者協助或主持,也可以沒有第三者參與。
協商的過程和結果不受也無須受到規范的嚴格制約,既不必嚴格依據程序規范進行協商,也不必嚴格依據實體規范達成協商協議。協商通常是以民間習慣的方式或者糾紛主體自行約定的方式進行,甚至可以在請客吃飯、電話交談中達成協議。雖然協商必須遵守基本的自由、公平與合法原則;且應當建立在糾紛主體雙方自願與公平的基礎上,其間不得存在強迫、欺詐、顯失公平或重大誤解等內容。可否運用協商來解決民事糾紛、協商的過程和結果,應當符合法律強行規范和遵循社會公共利益。
通常情況下,協商達成一致的,可以簽署和解協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協商是在每一種糾紛解決方式中都適用的形式,協商所達成的和解協議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質和效力,但是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不過,和解協議經過法定程序而具有強制執行力。比如,如果是在勞動仲裁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對於勞動爭議私下達成的和解協議,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訴訟機構根據和解協議依法製作具有執行力的法律文書。
『捌』 勞動仲裁期間還可以協議私了嗎
協商是可以在任何階段進行,只要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都是有效的。(即使裁決書下了還可以協商)
『玖』 勞動糾紛私下協商解決的時候,勞動者是不是都會少要一些賠償
勞動糾紛私下解決是解決勞動糾紛的一種方式,稱為調解,是基於雙方回自願的情況下。對答於勞動者而言在調解的過程當中,同樣可以堅持主張自己的權利。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