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的央視曝光
2011年1月4日,CCTV東方時空節目《維權網站利用投訴信息牟利》文字實錄如下:
提起315,可能很多人想起的都是公平、正義,是幫助消費者維權的象徵,可是記者在調查當中發現,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維權網站打著315的名義,利用消費者的投訴信息向企業要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前不久,小家電企業九陽接到了一家網站打來的要求進行合作的電話。九陽公司的負責人看到,這家名為315消費者電子投訴網的網站上有大量消費者投訴信息,這些信息按電信服務、小家電、金融保險等10多個類別進行了分類。在網站介紹中,這家網站自稱在業界非常知名,影響巨大,其個人會員超過百萬,
日均投訴量超過1500宗,在同類網站中,網上搜索結果排名第一,開通6年來,累計為消費者挽回各類損失達數億元,其統計數據甚至還被作為一些部委制定政策的參考。
可是讓九陽負責人沒想到的是,這家網站並不急於把消費者的投訴轉給她,而是希望九陽公司交12萬元成為網站會員,並宣稱如果企業不付錢的話,網站不但不會及時將消費者投訴轉給企業,還會對企業進行曝光。
不光是九陽,很多企業都接到了這家網站要求收費的電話,廣東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型彩電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315消費者電子投訴網宣稱,如果成為會員,他們可以把投訴信息隱藏起來。
相關記者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了解到,他們接到了大量針對315消費者電子投訴網的舉報。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任李家明介紹到,針對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的舉報,在所有針對維權及投訴網站舉報中佔到了很高的比重,大概達到了 1380多件次,是一個遭受投訴比較集中的網站。
「從2011年3月15日起,315消費電子投訴網網址就無法打開。相關記者曾以此事咨詢網站相關人士,得到的回復是「網站正在維護升級」。「315消費電子投訴網」是受理電子產品方面投訴的消費者維權網站,中國電子商會利用該網收集的消費者投訴信息,向企業發出約談通知書,同時,利用在網上曝光對企業產生的負面影響,向企業施壓,迫使企業與網站簽訂會員協議或不同級別的「戰略合作協議」,並收取會員年費。據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統計僅2010年一年網民對該網投訴就達1380多件次。
北京市互聯網宣傳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個別機構或個人通過互聯網進行非法網路公關,發動網路「水軍」發布虛假信息,採取捏造事實、惡意貶損等手段進行敲詐勒索,謀取不正當利益,嚴重干擾網路秩序,破壞網路媒體公信力,損害網路輿論環境,北京市相關互聯網管理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推進構建和諧健康網路環境。
② 消費者投訴電話多少
12315。
受理范圍:需要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專權益爭議,且屬於工屬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因生活消費需要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可以單獨或者在進行價格舉報時一並對涉及自身價格權益的民事爭議提出投訴。
(2)消費投訴曝光擴展閱讀:
消費者投訴注意事項:
消費者的安全權分為人身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首先考慮的便是商品和服務的衛生,安全因素,不希望因衛生安全方面存在問題,導致生病,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產生生命危險。
作為經營者,誠實信用是交易雙方應遵守的基本准測,不得隱瞞實情,不得作虛假承諾,否則就構成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一旦發生爭議或造成損害,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給予賠償 。
③ 消費投訴12345有用嗎
消費者投訴12345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遇到了不公正的消費,完全打這個電話投訴的,他們會給你處理的。
④ 如何求助媒體曝光維權
可以通過「黑貓投訴」這種新媒體進行曝光維權。新浪微博聯合新浪網舉辦以「共建消費新生態」為主題的3·15論壇,並發布《2017微博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對過去一年備受關注的網路熱點維權問題進行盤點和分析。同時宣布,雙方聯合推出的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正式上線,為消費者提供決策參考和維權服務。
「黑貓投訴」平台充分發揮互聯網高效便捷的特性,利用社交網路和媒體優勢,幫助消費者快速對接當事企業,進而推動投訴事件得到快速解決。
自2017年1月30日試運營以來,投訴平台共收到投訴3000多件,范圍涉及電商、出行、酒旅、食品、電子消費品、視頻網站等行業,其中,90%的投訴已聯系處理,50%的投訴得到商家的迅速響應。
(4)消費投訴曝光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8月31日,黑貓投訴平台累計收到消費者投訴23000餘件,其中有效投訴15000餘件,成功分配率近100%。8月回復解決率89.5%,與7月相比,提升了5個百分點。8月有效投訴率顯著提高,達78%,比上月提升了7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3月底,黑貓投訴平台累計收到消費者有效投訴11萬余件。3月新增投訴單量近三萬件,與2月投訴單量相比增速明顯提高。
新浪科技訊 6月28日消息,截至2020年6月末,累計收到消費者有效投訴超216萬件。
⑤ 消費者維權無門,求助懂法懂得消費投訴的大神
您好,您這種情況可以做以下處理:
1、根據《消法》第十五條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內服務以及保護容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您可以採取維權措施。
2、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如有證據證明店家衛生環境質量不達標,店家是有退錢義務的。
3、所以,您可以向當地衛生管理部門舉報;也可以撥打12315向當地消費者協會求助。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⑥ 315消費者投訴維權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個就是撥打12315的投訴熱線進行投訴,再就是可以通過315消費者官網的網址進行咨詢和維權。315網址是一個公開透明的網站,所以想要維權的話,可以去網站咨詢。
⑦ 消費投訴的消費投訴-投訴流程
消費投訴
消費者在購買的商品發生質量問題或對接受服務不滿意時,如與商店協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向消協投訴。
投訴首先是個時間問題,向消費者協會、行政機關投訴或申訴的有效時間,法律、法規已作具體規定,即在發生爭議後2年內。但是,消費者如何與商店發生爭議後,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不要拖得時間太長,因為,時間一長便可能發生證據丟失的情況。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時間長了,很難鑒別其質量問題。特別是實行「三包」的商品,一旦過了「三包」期會增加解決爭議的難度。所以一旦發生消費爭議,消費者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和口頭的形式。消費者由於工作學習繁忙,無暇抽身前往消費者協會投訴時,可以採取書面投訴,郵寄送達的方式。首先要寫明購物的時間、商店、商店地址。如能寫明郵政編碼、電話則更佳。同時寫明商品的名稱、品牌、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或有效期等。然後詳述質量問題發生的時間、經過或服務不滿意的具體表現,接著闡明認為存在質量問題或服務問題的理由,並提出具體要求和說明是否「三包」。最後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最重要的是隨信附上購物發票(復印件)等憑證。如該商品有特殊情況的也應寫明,如季節降價、清倉處理、處理品、等外品、試銷品等。以供處理投訴的消協同志參考。
有些商品的質量問題投訴,因涉及到讓消費者協會親眼目睹商品產生質量問題的情況,所以,消費者必須到消協所在地投訴。投訴時帶好發票等憑證,實物等。然後口頭敘述該爭議發生的前因後果,大致可按書面投訴條理進行,對消委會接待同志的提問,要實事求是地回答,不管是書面投訴還是口頭投訴,都必須做到客觀、真實、全面。最後,消費者填寫投訴表。
⑧ 怎樣在網上曝光自己做為消費者遇到的產品質量問題
遇到產品質量問題來想曝光,首自先要做以下幾件事:
1、理清自己認為存在的問題,並將它羅列在一張紙上
2、核實已經羅列出來的問題是否真實存在,以及出現此問題的原因是自身使用不當造成的,還是由於生產者、銷售者原因造成的
3、如是生產者、銷售者原因造成的,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如果不是,就不要曝光了,否則會侵害他人權益,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其次,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1、編寫好軟文,就是文章了,要把事實和理由以及問題點寫清楚,要圖文並茂,邏輯清楚
2、發表在你的網路文庫、qq空間、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空間上,並叫你朋友評論、轉載、推廣
3、必要時,還可以聯系記者來采訪
再次,請聽我幾點建議
1、產品質量有問題,想維權,這是對的,但是通過網路曝光不是最佳方式,因為你的貼子一般不會有那麼大的訪問量和轉載量
2、網路曝光後,事態你難以控制,容易出現對你不利的大事。合理維權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投訴、舉報、起訴
3、消費維權正確姿勢:撥打12315投訴、舉報,還沒處理,可以向人民法院直訴訟。
4、最後,希望 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⑨ 為什麼說消費投訴熱點應是維權重點
近年來,消費持續升溫。2017年,我國消費者信心攀上了近10年的最高點;另一方面,消費投訴也頻發、高發。中消協近日公布的《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2017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2.68萬件,為近年來新高;解決55.24萬件,投訴解決率76%,為5年來最低(2月1日《人民日報》)。
毫無疑問,中消協發布的這份分析報告,就是2017年商品服務和消費者投訴維權的晴雨表與風向標。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主要集中在哪裡?維權的難點又有哪些?引發消費者不滿和投訴的問題主要是哪幾類?相信通過大數據對去年一年消費者投訴維權的特點進行分析、梳理和比對研究,特別有意義。這樣可以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當前商品銷售和服務領域還有哪些突出的問題與不足,哪些又是讓消費者感覺最不滿意且最難解決的復雜、棘手問題。筆者認為,去年消費者維權的熱點、難點和痛點當然就是未來攻堅的重點。
而從投訴問題的原因和類型來看,合同問題、售後服務和產品質量問題占投訴總量的八成以上,虛假宣傳、損害人格尊嚴的投訴比重也較2016年有所上升。不得不提的是,質量類投訴反而同比大幅下降了19.72%。盡管商品的質量問題仍是投訴的主流,我們也不能否認商品的「硬體」做工確實在穩步提升,反倒是廣告、服務等「軟體」沒有跟上,問題更加突出。也要看到,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在增強,對商品服務的要求較以往更高更嚴了。有時即便商品本身沒有明顯問題,可是卻因商家的不實宣傳、合同套路、售後不力甚至損害消費者人格尊嚴等問題引發投訴。
所以個人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商業誠信建設,嚴厲打擊那些亂吹噓、亂承諾、玩文字游戲以及售後不管的失信欺客行為。商家們也要認清形勢,強化自律、誠信經營,自覺抵制那些坑蒙誘騙的短視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