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能提供予我知名企業商標權益方面的案例
商標權被侵犯後企業在名譽、市場佔有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會受到無法估量的損失,當然反過來商標法保護商標便會給企業在這方面帶來好處,還有訴訟所得的賠償,也是一大筆收入。以下是兩個案例。
法國「鱷魚」訴北京城鄉貿易中心等侵犯注冊商標權
新加坡「鱷魚」和法國「鱷魚」因「CARTELO三色標+CROCODILE圖」引起的商標行政案件尚未塵埃落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又立案受理了法國「鱷魚」生產廠商拉科斯特股份有限公司訴廣州市泰鱷服飾有限公司、北京年年高服裝服飾有限公司、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侵犯注冊商標權糾紛一案。
原告指控被告生產或銷售了帶有法國「鱷魚」商標圖形的「金鱷」牌服裝。據悉,這是法國「鱷魚」維權系列案之一,之前法國「鱷魚」曾在一中院狀告西單賽特商場銷售涉嫌侵權的新加坡「鱷魚」皮帶。
該案原告拉科斯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法國公司,是世界知名品牌「鱷魚」的商標注冊人和生產廠商。2006年7月21日,拉科斯特公司向北京一中院起訴稱:2005年4月初,其發現北京年年高服裝服飾有限公司在包括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商場設置經營櫃台,銷售由第一被告廣州市泰鱷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帶有原告商標「鱷魚」圖形的「金鱷」牌服裝,侵犯了其馳名商標「鱷魚」商標權的商品,該行為已經海淀區工商局查處。拉科斯特公司認為,三被告的行為已經構成了對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害,給其造成了嚴重損失,也極大地破壞了其商業信譽、淡化並損害了其知名度「鱷魚」品牌形象,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的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並登報消除侵權影響。該案已於7月21月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
而法國「鱷魚」起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評委的行政案件目前正在一中院知識產權庭審理,尚未做出一審判決。2005年5月30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做出「關於第1331001號CARTELO及圖商標異議復審裁定書」,認為新加坡「鱷魚」的「CARTELO三色標+CROCODILE圖」與法國「鱷魚」的商標存在明顯區別,裁定法國鱷魚「所提異議復審理由不成立」。法國「鱷魚」不服商評委的裁定,以商評委為被告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行政訴訟,認為法國「鱷魚」早在1983年就在中國注冊了「鱷魚」圖案商標,新加坡「鱷魚」申請注冊的商標構成了相同商標上的類似商標,新加坡「鱷魚」申請注冊的商標不應被核准注冊,故請求法院判令撤銷商評委的裁定。
在中國市場上,曾出現了眾多的「鱷魚」商標商品。其中包括法國「鱷魚」、新加坡「鱷魚」、香港「鱷魚」和浙江「鱷魚」。2003年,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香港「鱷魚」與法國「鱷魚」達成和解協議,香港「鱷魚」承諾2006年後停止使用與法國「鱷魚」圖形近似的商標。2005年,浙江「鱷魚」與法國「鱷魚」也達成和解協議,承諾在寬限期後停止使用任何「鱷魚」圖形商標。新加坡「鱷魚」與法國「鱷魚」曾就新加坡、台灣、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5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鱷魚」商標一事達成協議,法國「鱷魚」承認新加坡「鱷魚」在上述國家和地區注冊的「鱷魚」商標,由法國「鱷魚」向新加坡「鱷魚」支付100萬美元的商標許可費,許可法國「鱷魚」在上述國家和地區銷售帶有「鱷魚」商標的產品,但該協議未將中國包括在內。
名牌「LV」僅售百元 北京一商場售假賠償15萬
4月17日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法國路易威登馬利蒂公司訴北京朝外門購物商場有限公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案進行公開宣判,一審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5萬元。
價值不菲的路易威登皮包在「朝外MEN購物中心」竟然才賣100多元,然而就在商場答應對售假商戶整改不久,路易威登公司的工作人員卻又在同一地點、相同價格買到了這種假貨。法國路易威登馬利蒂公司繼而將北京朝外門購物商場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請求賠償人民幣110餘萬元。
原告法國路易威登馬利蒂公司訴稱,原告在中國依法擁有三項商標注冊。2005年9月,該公司工作人員在公證處監督下,在「朝外MEN購物中心」地下一層以人民幣100餘元的價格購買到假冒 「LV」包。同時,原告還發現在購物中心外牆懸掛了「LV」的大幅廣告。9天後,路易威登公司向被告發函要求其停止售假。第二天,購物中心便回函稱已經採取措施制止售假。然而時隔一個月,原告卻又在「朝外MEN」地下一層購買到假冒「LV」包21個。
路易威登公司認為,「朝外MEN」地下一層大量售假行為,已構成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這些侵權產品擅自使用了與原告「LV」皮具產品相同或近似的特有的包裝、裝潢,已構成不正當競爭。且被告在其經營管理的購物中心外設置的廣告中使用了「LV」商標的大幅廣告圖片,屬虛假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
北京朝外門購物商場有限公司辯稱,地下一層的場地是由各商戶獨立經營的。在接到停止侵權的函件後,公司對該地下一層進行了整頓,戶外廣告也予以及時拆除。商場已盡到管理、監督、整頓義務。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在中國注冊的商標享有商標專用權。「朝外MEN購物中心」為被告開辦的批發市場性質商業企業,分為地上三層及地下一層,於2005年4月27日正式開始營業。「朝外MEN購物中心」中沒有被告自行經營(銷售)的區域,全部為商戶租用場地自行經營(銷售),絕大多數攤位外懸掛有商戶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副本,其中地下一層為箱包、皮具區。
在被告開辦的「朝外MEN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箱包、皮具區域的商戶中,存在大量銷售帶有原告涉案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這些商品與原告涉案注冊商標屬於同類商品,銷售價格極為低廉,價格與質量與原告產品的差異較大,被告對這些商品屬於假冒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的商品不存異議,故法院確定這些商品屬於假冒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的侵權商品。
被告作為「朝外MEN購物中心」的開辦者,其與出售涉案侵權商品的商戶均簽訂了《場地租賃合同》。根據該合同的約定,被告系將「朝外MEN購物中心」相應場地出租給商戶並收取租金、進行經營管理。因此,被告不僅有權而且有義務對該市場進行管理及對商戶出售商品的種類、質量等進行監督,特別是應制止、杜絕制假售假現象。
我國商標法規定,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亦屬於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本案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朝外MEN購物中心」開業半年前已明令禁止在北京市區域內的服裝、小商品市場銷售帶有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的商品,故被告應明確知曉其開辦、經營管理的市場不得銷售帶有原告涉案注冊商標的商品。原告兩次在「朝外MEN購物中心」地下一層購買到涉案侵權商品的事實說明,被告沒有盡到其應負的經營管理責任及監督責任,主觀上存有過錯。且原告在第一次公證購買後已向被告致函提出交涉,但在此以後,原告第二次公證購買時仍在「朝外MEN購物中心」地下一層眾多商戶處公證購買到涉案侵權商品,表明被告未盡管理、監督責任的主觀過錯程度比較嚴重,由此應認定被告為涉案商戶銷售侵權商品的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屬侵犯原告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被告依法應承擔相應責任。
原告所提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訴訟支出的數額均過高,法院將綜合考慮被告侵權行為的性質、被告主觀過錯程度、原告因被告侵權行為受到經濟損失的合理程度、原告支出費用的合理程度及必要程度等因素,確定被告應承擔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訴訟支出的具體數額。據此,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Ⅱ 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區別
商標侵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行為。
(一)有違法行為存在行為的違法性是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即發生了行為人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了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妨礙商標注冊人行使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的存在是侵權行為構成的前提條件。
(二)有損害事實發生損害事實在商標侵權行為中是一個具有特殊性的條件。至於損害事實,可以是物質損害,也可以是非物質損害。物質損害是造成商標注冊人在經濟利益上的減少、消滅。非物質損害是因侵犯商標專用權而致使權利人的商品信譽、企業形象被損毀、貶低。非物質的損害是無形的,並且當時是無法計算的,但終歸導致權利人財產利益的減損。在實踐中,對物質損害的認定應由被侵權人舉證,而對於非物質損害的認定,舉證卻是非常難的,因此無需被侵權人舉證。只要有違法行為的存在,便認定為有非物質損害,被侵權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損害事實不同,形成的因果關系也不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造成了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則違反行為與損害事實形成因果關系。例如某種假冒名牌的酒,質量很差,消費者飲用後,會誤認為某種名牌酒的質量下降了。這就是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損害事實的發生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則不構成商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四)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新《商標法》將原法第38條第(2)項「銷售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明知」刪除,即取消了認定此行為侵權的主觀構成要件,確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故意或過失,都應承擔法律責任。
Ⅲ 商標權在A公司,B公司在使用A公司的商標。兩家是一家公司,現在B公司要用A公司的商標去弄著名商標,需要寫
首先你要做的是做商標轉讓,把A公司的標轉讓到B公司,之後你才能做馳名商標申請。
馳名商標申請說明書可以讓代理公司寫,反正你是要找代理公司辦理的。
Ⅳ 商標侵權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區別
您好,版權協議,是一種著作權合同。是指著作權人與欲獲得著作權使用、轉讓版、質押等權權利之人達成的以著作權使用、轉讓、質押等為內容的合意。版權協議是對與版權權使用、轉讓、質押等活動相關聯的一系列合同的總稱。版權協議可以根據合同目的和內容的不同而分為著作權使用合同(主要包括出版合同、表演合同、視聽作品製作合同等)、著作權轉讓合同、著作權質押合同等。著作權合同是典型的以私權的使用、以著作權合同的性質是民事合同。同時,著作權合同具有一般民事合同所具有的締結於平等主體之間的特性。應載明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通常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作品名稱;許可使用的方式;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和非專有使用權;付酬標准和給付方法;合同履行時間;違約責任;合同糾紛解決的方式;簽約日期;雙方當事人認為需要約定的其它內容和在合同上簽名.蓋章。著作權轉讓合同除具備合同的一般條款外。應特別載明所轉讓的財產權利的內容。
Ⅳ 偽造知名服裝商標侵犯了顧客什麼權利
知情權。知情權是指知悉、獲取信息的自由與權利,包括從官方或非官方知悉、專獲取相關信息。狹義知情屬權僅指知悉、獲取官方信息的自由與權利。隨著知情權外延的不斷擴展,知情權既有公法權利的屬性,也有民事權利的屬性,特別是對個人信息的知情權,是公民作為民事主體所必須享有的人格權的一部分。
Ⅵ 如何處理商標權與知名商品特有名稱權的沖突
1.考慮使用在先原則。在先權是指在同一權利客體上,同時或先後有多種權利主體依法擁有權利,相對於某個特定的權利和行為而言,在其之前產生的權利為在先權。尊重和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在先權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原則。《巴黎公約》第6條之5規定,申請注冊商標不得侵犯被請求保護的國家中第三人的既得權利,否則不予核准注冊,已核準的應當撤銷。在先權必須有合法的依據,並且是獨立、完整的民事權利。在後權要想成為一項獨立、完整而又無瑕疵的民事權利,必須從形式到內容都合法,否則,非法存在於他人合法在先權利之上的在後權是一種有瑕疵的民事權利,實質是一種侵權行為,可以被撤銷或部分撤銷,或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
若在後權利的取得既有形式上的又有實質上的法律依據,該在後權利與在先權利發生沖突時,法官在司法裁量時還要考慮到下面的原則,才能更妥當、合理。
2.注意權利強弱區分原則。在真正權利沖突時,應考慮權利本身的強弱和保護的層次高低,所以不可能以在先權利的原則一刀切處理所有的權利沖突。在民法領域的權利沖突時,根據法律上之力的大小來判斷保護的傾向性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買賣不破租賃、留置權優於債權、夫妻共有權優於繼承權等,說明權利的行使是有輕重緩急之區分的。商標權是經過商標局公告、核准、認定的,具有對世性;而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只是在他人對這種權利侵害從而引起市場競爭秩序的混亂時,才由反不正當競爭法來調節,法律並沒有以明確的語言表述其為一種「權利」,而只是以義務的形式,規定了他人不能侵犯,是一種受法律保護的生活利益,簡稱法益。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依據使用而產生,並沒有一個國家機構來負責核准、公示、授予,甚至不用備案,完全放任自由。當商標權和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都是善意取得時,可能權利本身的分量、保護的層次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步,成為法官判斷取捨的重要依據。
3.運用衡平原則。由於沒有人能為權利劃出固定不變的界限,所以一旦發生權利沖突,法官為重建法律和平狀態,是讓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向商標權讓步,還是兩者在某一程度上各自讓步,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法官只能憑著自身對法律條文的精確理解、對法律原則的正確詮釋、對立法宗旨的准確把握,通過特別法優於普通法原則、尊重歷史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社會效益最大化原則、保障基本自由原則等來對個案進行微調、判斷。當商標權與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權沖突時,筆者認為,商標法是特別法,而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托起知識產權中著作權法、商標法和專利法這三座冰山的海水,是基礎性的法律,只在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引起市場無序競爭時才起調節作用,因而是知識產權領域的普通法。
Ⅶ 如何取得知名商標使用權
1、近三年各年度審計報告及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證明企業的資產總額,《現金流版量表》證明企業的納稅權額,若與稅務部門出具的證明不一致的,以稅務部門的數據為准,《利潤及利潤分配表》證明企業的凈利潤、《產品入庫明細統計表》、《產品出庫明細統計表》證明使用申請認定商標商品的年產量、年銷售量) 2、國稅、地稅部門出具的企業各年度納稅金額證明 3、統計部門出具的近三年的產品產銷量統計證明 4、行業管理部門出具的行業排名證明材料
Ⅷ 國內一個著名的視頻網站網站的視頻侵犯我的商標和專利權。耍賴不肯刪除怎麼辦
視頻網站怎麼會侵犯你的商標和專利權呢?
你是指視頻網站裡面的視頻內容,將你回公司的專答利技術進行了展示吧
但是,問題是專利本來就是公開技術啊,當然有權利進行展示了。
你不能從商標和專利權侵權的角度進行維權,作為視頻的話,你得從著作權的角度進行維權
也就是,這個視頻是否是你們錄制的,如果是你們錄制的,你們具有著作權,提供相應著作權的證據,要求對方撤掉視頻;如果不是你們錄制的,就比較麻煩了,你得考慮是否涉及商業秘密,也就是錄制視頻時未經你們授權,內容涉及你們的商業秘密或者肖像權、名譽權之類的
Ⅸ 我是一個體工商戶,現有一知名公司要告我售賣的商品侵犯了他的商標權,但是我上網查查我售賣的商品有注冊
別總想著打官司呀,一來就想著打官司是不行滴。首先你的產品商標和對方的產版品商標紀錄下來,你自己也可以看權下究竟是哪裡出問題了,別人告你肯定是哪裡出問題了,然後尋求專業機構咨詢下,現在知識產權線上平台有很多,什麼小象知產,豬八戒等等,他它們都有專業的服務專家,咨詢下你這個商標是怎麼回事。然後再去協商,協商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