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香港地區勞動合同的一些問題
1、不包括。
2、另有規定。
3、有的。
2. 勞動仲裁能告香港人做法人注冊的個體戶公司嗎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該公司是在大陸注冊成立的,都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3. 香港注冊的離岸公司產生的勞務糾紛可以上告到勞動局嗎
如果該香港公復司在大陸制設有分支機構,如分公司、辦事處等,大陸的勞動部門對其有司法管轄權。如果是一家純粹的香港企業,在大陸沒有常設的機構,則大陸任何單位,對該香港企業,均無任何司法管轄權,有勞動糾紛的話,需要到香港的「勞工及社會福利局」申訴,或提請香港的區域法院審理。
4. 香港勞動法辭退員工怎麼補償
香港勞動法規定辭退服務滿兩年員工需補償一筆終止雇傭金。
根據《僱傭條例》57章規定,如果連續為僱主服務滿兩年遭僱主無理解僱(非雇員犯錯,但有實質解僱理由即不屬無理解僱),可以追討終止雇傭金,其中項目包括代通知金(視乎是否有預先通知)、比例年假、比例變糧及長期服務金。
長期服務金的計算方法為:月薪X2/3X年資(即服務年數)。如果服務滿五年,除非犯嚴重過錯,否則若被解僱均可獲得長期服務金。不過,如果僱主設有公積金,則長期服務金與公積金僱主供款部份對衡,即僱主可以支付長期服務金或公積金僱主供款累積部分,其中較大金額者予員工。
如果雇員在工傷未判傷前、病假期間、懷孕期間或因參與工會、舉證僱主違法事項而被解僱,則解僱即屬不合法解僱(適用於一切年資)。雇員可追討終止雇傭金外,亦可追討最高不超過十五萬元的補償金(金額視乎解僱對該員帶來的損失而定)。
如果解僱屬於裁員或公司倒閉,雇員服務年資又滿兩年,則可獲得遣散費,遣散費計算與長期服務金相同。而且亦須與公積金僱主供款部分相對衡。
(4)香港勞動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香港《雇員補償條例》規定,所有僱主必須為雇員購買勞工保險,雇員在受雇期間因工傷亡,或乘搭僱主安排的交通工具往返工作場所途中傷亡,僱主及僱主的上級承判商即須負責。
如果雇員因工受傷而須放假,可獲得正常工資的五分之四作工傷假工資。如果工傷屬永久性傷害或死亡,則可獲得賠償。永久性傷殘最高賠償額為八年工資,死亡最高賠償額為八十四個月工資。傷殘另有最高不超過三十五萬一千的長期照顧費。
如果工傷是由於僱主的疏忽引致,則雇員可循民事訴訟追討疏忽賠償。
關於職業病方面,雇員如果因為職業病而引起暫時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死亡,可獲得賠償。賠償額與工傷相同。
如果工人是在緊接喪失工作能力前的法定期間均為多名僱主從事同類或類似工作而引致,則各僱主須分擔賠償責任。
不過,由一些類別的工作,工人轉換僱主頻繁,如建築業;又或者,僱主在多年前已結束營業,但工人在多年後病情才惡化,如失聰(失去聽覺)。針對這方面,政府亦成立了一些賠償基金,如肺塵埃沉著病補償基金、失聰補償基金等。
由於工傷及職業病的賠償額過低,以致工人除非得到疏忽賠償,否則法定賠償根本不足支付工人日後的生活。
5. 對方是香港公司,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可以,被訴人是簽訂勞動合同的公司
6. 香港的公司招聘,到時候有勞動糾紛,按香港的法律處理嗎
如果你工作的地點在內地,則適用中國內地的法律。
不僅僅是你,這家公司在內地的一切經營活動,都要遵循中國內地的法律。
7. 一外國人與香港公司簽過勞動合同,離職後該外國人到大陸工作,請問該香港公司可以就勞動糾紛提勞動仲裁嗎
一般正常離職後,是不屬於還有糾紛的,可能是存在 商業秘密侵權或競業專限制,可以在大屬陸,也可以在香港,在大陸起訴,也需要看香港法例是否是可訴。最好辦法就是在香港法院起訴,香港是一般法社會,司法公正比大陸好,起訴後按照訴訟程序,可以缺席審判後由大陸協助執行。
8. 香港在大陸的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仲裁在深圳嗎
香港在大陸的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仲裁,歸屬香港大陸公司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非你所說的全屬設深圳一地。
9. 香港勞動法和中國新勞動法有什麼聯系和不同
http://news.163.com/2004w05/12539/2004w05_1083420172995.html
假日:
(a) 每個星期日;
(b) 1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c) 農歷年初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d) 農歷年初二(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e) 農歷年初三(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農歷年初一的前一日);
(f) 清明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g) 耶穌受難節;
(h) 耶穌受難節翌日;
(i) 復活節星期一;
(j) 勞動節,即5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k) 佛誕,即農歷四月八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l) 端午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m)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即7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n) 國慶日,即10月1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
(o) 中秋節翌日(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中秋節當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p) 重陽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翌日)或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藉在憲報刊登的命令指定取代該日的另一日;
(q) 聖誕節(如該日為星期日,則改為聖誕節後第二個周日);
(r) 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
從上面可以看出啦,中國的假期還少的多呢,人家放很多民間節日的,中國什麼都沒,就只有那三個大假,而已我覺的有兩個都沒什麼意義的,除了勞動節....
10. 香港勞動仲裁
咨詢香港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