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東如果損害公司利益如何處理!
何為損害公司利益?是一個很難介定的問題,因為經營上的一些決策很難在初期預見版效果的,各人權的水平高低也會影響判斷;還有就是有時為了社會公眾利益也要舍棄公司利益,如果部份股東作出這樣的決定時也不能說他是損害公司利益的,也許他正是為了公司的長期利益而放棄短期利益。
所以公司的民主管理原則只能是少數服從多數,這里說的數量並非是人數,而是股份的數量。
如果對公司的決策有意見,或者認為執行股東有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可以提出召開股東大會的動議,在股東大會上把你掌握的證據和意見提出,進行投票決定。
B. 股東損害債權人利益糾紛的管轄如何確定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該條第三款還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的發起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第十八條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定第十三條第二款向該股東提起訴訟,同時請求前述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受讓人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責任後,向該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首先,根據《民訴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其次,公司股東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案件屬於侵權案件,根據《民訴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後,根據《民訴法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C. 股東損害公司利益如何定罪
1、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2、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D. 公司股東(法人代表)損害公司其他股東利益怎麼辦
法定代表人的行為侵犯了公司的利益,同時也侵害了公司的權利。
股東可要求董事會以公司的名義起訴法定代表人要求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董事會不履行職責任,可要求監事會以公司的名義向法院起訴。
如果監理事會也不履行職責,股東可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起訴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合同法》第107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義務。
(4)股東損害公司利益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託他人代行職責。
3、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託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託。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託他人代行。
4、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E. 股東惡意損害公司利益,有沒有法律依據賠償
只有ab倆人的公司,只能是有限責任公司了。不會是股份公司(你自己想像的題吧?)
a的行為損害公司利益,作為股東b可以向法院以自己的名義,起訴a和乙公司,要求對公司的損害加以賠償。這是公司股東的代表訴。
惡意串通損害公司利益,肯定要證明兩人的故意,同時證明公司的損失。
第二種情況,只是說明動機和作為方式不同而已,都是損害公司利益,都可以提起股東的代表訴。
「但是A幫助競爭對手乙公司損害甲公司利益的行為可以證實。」以此為證據足以證明公司的損害,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的。
至於懲罰:損害情節嚴重,a或構成侵害商業秘密罪。乙公司構成不正當競爭,也構成侵權,多種責任競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