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債務糾紛中判決後執行中又會產生利息么
1、債務糾紛中判決後執行中會產生延遲履行利息;
2、法律依據:《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容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加倍計算之後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包括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和加倍部分債務利息。
遲延履行期間的一般債務利息,根據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方法計算;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給付該利息的,不予計算。
加倍部分債務利息的計算方法為:加倍部分債務利息=債務人尚未清償的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除一般債務利息之外的金錢債務×日萬分之一點七五×遲延履行期間。
Ⅱ 債務糾紛問題
你可以和你的同事進行商量,嗯,但是你沒有任何權利讓公司把10萬塊錢和專利息花到你的屬名下,因為你們這債務是屬於三角關系債務,你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力執行令,嗯,將同事的10萬塊錢以及百分之不超過24%的利息申請強制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Ⅲ 關於債務糾紛的強制執行與利息計算
問題1:強制來執行期間源計算利息,不是「利滾利」計算。
問題2:被告提出的無財產、精神病不會影響執行。精神病人的財產由其監護人代為管理,執行時只需要其監護人參與即可。精神病的認定必須是根據司法精神病鑒定結論或參照醫院診斷結論來認定。
問題3:法律操作上不存在金額數量不大不能拍賣房子,法院拍賣後,你拿走你的錢,剩餘的錢還是被告的。
問題4:法院判決書遺失,沒有影響。持身份證到該法院檔案室復印一份,由檔案室蓋個章就可以了。
Ⅳ 向法院起訴債務糾紛。利息不得高於銀行年利率的4倍。要怎麼寫。
違約金日息5%,月息就是150%,我國現在法律規定利息超過年利率24%(也就是月息2分月利率2%)的部分可以拒絕償還,已經不再是銀行年利率的4倍來計算了
Ⅳ 債務糾紛,起訴利息怎麼算
法院判決後債務利息計算的方法,應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版行人未按權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的規定來計算債務利息。也就是說,在法院判決後,債務人沒有按判決文書指定的期限內償還債務,就需要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Ⅵ 債務官司的利息部分怎麼計算
法院判決來後債務利息自計算的方法,應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的規定來計算債務利息。也就是說,在法院判決後,債務人沒有按判決文書指定的期限內償還債務,就需要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Ⅶ 十萬火急!!!!!!債務轉移糾紛案例及法院判決結果分析!!!!!!
你好!對於法院的判決,談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關於債務轉移時的利息問題。年最高院頒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八條第一款: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999年頒布的《合同法》則完全改變了這一規定,該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因此,根據後法由於先法的原則,自99年合同法頒布後,法院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借款,一般不再判決支付利息。從你上面的敘述,判斷當時甲、丙並沒有書面對利息進行約定,導致甲無法提出有力證據證明利息存在,法院這樣判決是有法律依據的。(但如果甲乙丙三方的債務轉移發生在合同法之前,則仍應按照前法的規定判決參照銀行貸款利息給債權人一方支付利息)
第二,關於復利問題。1991年最高院《若干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本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第七條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法院判決的第二、三項就是依據於此,但具體數額須根據當年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算,才能看出法院的計算是否准確。
但是有一點我認為是有些問題的,上面第七條規定的是債權人不得單方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但應該並不禁止經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情形,並且只要在計算復利時不超過第六條規定的銀行貸款利率四倍的限度,就應該是給與保護的。那麼我考慮一方面是不是甲方當時審理時並不能證明計算復利是經過彼此協商同意的,另一方面復利超過了規定的限制(不好意思因為利息的計算要根據當年銀行貸款利率,我沒有算)。
個人觀點,如還有不明可進一步詢問。
你好!
我認為影響判決主要是第一點:
即債務轉移時對利息的約定。你前面說:「口頭約定丙於一個月內還清可不額外支付利息,一月內不能還清則按甲乙原定利率1分付息. 」並且「當時債務轉移時,雖然沒有書面協議,但乙可做證明」關於乙做證的效力,因為乙是本案的利害關系人,實踐中其證言是不能夠作為單獨證明需認定事實存在的證據的,「丙以欠條形式結了15萬元兩年的利息(3.6萬元).」但如果從欠條上可看出此為支付利息的話,是可以作為旁證的。
至於復利問題,前面說過只要是雙方協商一致(須證明,同樣涉及乙的證明效力問題)並未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應當是保護的。但須注意的是:由於印刷的錯誤,《若干意見》第七條的規定在已出版的法條中存在兩種版本,一種版本是我前面說的,另一種版本第七條為:「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現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回本金。」該版本為錯版,不應在審判中適用。
你問的:「即使不承認約定利息,但從起訴之日起至還清時產生利息是否支持.」我認為是否支持的前提是:法院對當時債務轉移時利息是否認為存在約定。由於現在法院並未認定所以在判決中也未支持。
你的案子總體來說,要申訴的話存在改判的可能性,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建議綜合考慮一下訴訟成本再行定奪。
Ⅷ 利息一萬元每月250的債務糾紛 法院會受理嗎
1、每月250元,一年的利息就是3000元。
2、利息過高了。根據法律規定利息不超過24%也就是說每年利息不超過2400元,是法院可以判決的。
3、這樣的案子法院可以受理,但是利息最高判決到2400元。
Ⅸ 債務糾紛合同為期一年月利息百分之三合同已超出四年法院會算後面四年利息嗎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你的借款利息正好處於法律支持范圍內,即為年利息36%以下。
法院會支持回債權方追討尚未結算答利息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據此可以看出,國家規定的最高利息是36%,如果超出不受法律保護。
Ⅹ 有債務糾紛起訴他本金還是可帶利息
欠條上約定利息的,可要求還本息,但利息不能超過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超過部分法院不支持;如果欠條沒有約定利息,視為不要求利息,但你可以向法院申請自債務履行期滿到開庭時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