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相關規定退婚彩禮怎麼處理糾紛的呢
你好,訂婚之後男方已經往女方的家裡送了彩禮,雙方也約定好了時間辦理結婚典禮等等,但是卻沒有想到女方家突然退婚了,這門親事無法繼續下去,那麼,退婚彩禮應該怎麼處理?法律具體是如何規定的呢,下面為你仔細講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國婚姻法沒有規定彩禮,但彩禮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關於彩禮發生糾紛應當如何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下稱《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司法實踐中,筆者認為涉及彩禮糾紛應當注意下列問題:
1、解決彩禮糾紛時應遵循的原則。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給付彩禮後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應返還彩禮;如果已結婚的,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習俗舉辦了結婚儀式但沒有領取結婚證書的,解除同居時彩禮原則上不予返還。
2、結婚前給付彩禮的,必須以離婚為前提,才能考慮支持返還請求。如果給付彩禮之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付人要求返還給付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夫妻尚作為一個共同體,遵循夫妻法定財產共有制。如果當事人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該項請求,法院准許離婚的,可根據情況作出是否支持返還彩禮請求;判決不準離婚的,不能支持當事人返還彩禮的請求。
3、必須是當地確實存在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一般來說,彩禮問題主要大量存在於我國廣大的農村和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們迎親嫁娶,多是按民風、習俗形成的慣例。如果當地沒有此種風俗存在,就談不上給付彩禮的問題。對於不能認定為彩禮的、屬於男女交往間所為的給付財物如何處理,要視其具體情況及性質,由法院依法作出處理。
4、要區別彩禮給付時當事人的主觀意願。一般來講,彩禮的給付往往迫於當地行情及社會壓力而不得不給,完全自願給付且無任何附加條件的屬於一般贈與行為,如果沒有特殊規定,通常不予支持返還彩禮的請求。
5、給付彩禮後辦理了結婚登記,但雙方並未真正在一起共同生活,對於要求返還彩禮的,應予以支持。雙方登記結婚後,如果一直沒有共同生活,也就沒有夫妻之間相互扶助、共同生活的經歷,實質意義上真正的共同生活還沒有開始。
6、對於彩禮的給付、接受主體應當作寬泛解釋。實踐中,給付彩禮並不單純的是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常常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應作廣義的理解,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本人,應包括各自的親屬。現實生活中,彩禮往往是給付了女方的娘家,真正用於男女結婚的很少;許多時候,彩禮是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甚至是全家共同舉債所為。考慮到這些具體的情況,如果將給付人的主體和收受人的主體都作限制性解釋的話,不利於這類糾紛的妥善解決。
7、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這屬於彩禮返還的特殊情形。生活困難有絕對和相對之分,絕對困難是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相對困難由於給付彩禮造成了生活前後相差較懸殊,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來說,變得困難了。司法解釋的本意,是在前一種意義上,即絕對困難進行規定的。
8、彩禮返還適用的訴訟時效問題。彩禮的返還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起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
退婚彩禮處理發生爭議無法解決的時候,可以找律師幫助你。
網頁鏈接
2. 彩禮糾紛的注意事項
彩禮糾紛的注意事項:
1、解決彩禮糾紛時,決定彩禮是否返還以當事人是否締結婚姻關系為主要判斷依據。給付彩禮後未締結婚姻關系的,原則上應返還彩禮;如果已結婚的,原則上彩禮不予返還(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習俗舉辦結婚儀式但沒有領取結婚證書的,解除同居時彩禮原則上不予返還。
2、結婚前給付彩禮的,必須以離婚為前提,才能考慮支持返還請求。如果給付彩禮之後,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給付人要求返還彩禮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夫妻尚作為一個共同體,遵循夫妻法定財產共有制。如果當事人在離婚訴訟時提出該項請求法院准許離婚的可根據情況作出是否支持返還彩禮請求;判決不準離婚的不能支持當事人返還彩禮的請求。
3、必須是當地確實存在婚前給付彩禮的習俗。一般來說彩禮問題大量存在於我國廣大農村和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人們迎親嫁娶,多是按民風、習俗形成的慣例。如果當地沒有此種風俗習慣存在,就談不上給付彩禮的問題。對於不能認定為彩禮的、屬於男女交往間所為的給付財物如何處理,要視具體情況及性質,由法院依法作出處理。
3. 離婚彩禮糾紛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她主動提出的,肯定要退全部彩禮,這是有法律支持的,你不要擔心,也不要怕什麼,因為她主動提出,而且你怎麼勸她,她也不回頭,你也別再糾纏了,像這樣離過婚的女人想法肯定比沒有結過婚的女人想法多。
4. 怎麼解決彩禮返還糾紛
彩禮,有的地方稱為聘禮、納彩等,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一種婚嫁風俗。按照這種風俗,男方要娶他家女子為妻時,應當向女方家下聘禮或彩禮。出現以下幾種情形是要退彩禮的:在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當然男方或其近親屬為取悅對方或表露情感所為的贈與、男女雙方或其近親屬在共同消費中由男方支付的費用、男方及其近親屬與女方及其近親屬禮節性交往時的贈與這些都不算彩禮,是不退的。從法律角度審視彩禮給付的目的,我們不難發現彩禮的目的,是彩禮予以返還的一個基本條件。「作為給付彩禮的代價中,本身就蘊含著以對方答應結婚為前提。如果沒有結成婚,其目的落空,此時彩禮如仍舊歸對方所有,與其當初給付時的本意明顯背離」。司法解釋規定彩禮予以在一定條件下返還,在法理上體現了對對價行為公平性的保護。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2、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第2、3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5. 如何處理彩禮糾紛
一方收取結婚彩禮後,雙方為進行婚姻登記的可以主張返還彩禮;或雙方已進行了婚姻登記但是未實際共同生活,也可主張返還彩禮。
6. 彩禮糾紛的訴訟主體是誰,什麼情況下需要返還彩禮
因此,可以列直接給付人、收受人為案件當事人,彩禮返還義務人為實際收受版人,不僅許可權於男女當事人。這樣既符合實際的權利義務狀態,也利於真正解決糾紛。如果男女雙方辦理結婚手續後,一方當事人提起離婚訴訟,並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的,由於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除非法律另有特別規定,一般不列第三人,故不應列彩禮的實際給付人、收受人為當事人。因彩禮的給付實際是以男女雙方為利益對象或者代表,故應以婚姻當事人為彩禮的返還義務人。一方以不是彩禮的實際給付人或者不是彩禮的實際收受人為抗辯,拒不返還彩禮的,人民法院不予採信。
7. 山東沂水提倡彩禮費1萬以內是怎麼回事
近日,臨沂市推進婚俗改革深化移風易俗現場會在沂水縣召開,沂水提倡彩禮不超萬元,喜宴不超10桌,婚車不超6輛。 同時,黨員幹部要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嚴格要求黨員幹部認真落實婚事簡辦規定,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帶頭倡導文明、節儉、崇德的社會風尚。
在喜事標准上,要堅持走好群眾路線,在充分聽取和吸收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明確規定喜事操辦時限、待客范圍、宴席價位和禮金數額等標准,並納入村規民約,教育引導群眾擁護、遵守。
(7)山東彩禮鬧糾紛擴展閱讀
山東沂水的其他倡導
在婚禮形式上,鼓勵和推廣傳統婚禮,大力倡導集體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格調高雅、內涵豐富、特色突出的婚禮形式。集體婚禮可以縣區或鎮街為單位適時舉辦,各級領導同志可以主持,代表黨委、政府表達良好祝願。
在婚前教育上,鼓勵社區(村)婦女委員擔當「義務紅娘」,在牽紅線和傳播新風美俗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婚姻登記機關要結合《民法典》普及教育,闡明雙方權利和義務,引導新人共同維護婚姻家庭。
在婚後矛盾化解上,各級民政、婦聯、志願服務組織和基層黨組織要積極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蘭山區人民法院打造「主審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人民調解員」「四合一」團隊,有效提升了調解處理糾紛的成功率。各縣區要借鑒蘭山經驗,探索矛盾化解機制和婚姻調解志願者隊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8. 彩禮糾紛,要求女方退還全部彩禮
如果滿足一抄定的條件,彩襲禮是可以要求返還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