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學校糾紛怎麼處理

學校糾紛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0-12-29 11:21:34

A. 學生在學校發生言論糾紛怎麼辦

因學生間的小矛盾上升到家長間的矛盾,今天跟雙方家長談了兩個半小時。在談話的過程中,雙方家長一直在點頭,最後圓滿解決。我覺得今天我說的一些點,對於上小學的家長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在這里跟大家分享。

這次我跟雙方家長談話的思路是這樣的

一、關於學生在校發生矛盾的建議

二、還原並分析學生事件

三、家長陳述各自想法,分析並調和矛盾

四、家長反思


一句話三個問題,三個不同的重音

1、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應該在哪解決?

2、【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應該由誰解決?

3、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應該怎樣解決?

我們先說問題1:

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當然應該在學校解決。因為學校是第一事發現場,有當事人在,有旁觀者在,能夠更好的還原事件。當然,要在學校里解決。

問題2:

【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是學生發生的矛盾,當然應該由孩子自己解決。如果解決不了,應該引導孩子自己去找老師解決。家長應該做的,是在引導完孩子之後,第二天詢問老師,孩子有沒有主動去找老師解決問題,對事件之後孩子解決問題的行動做好追蹤,而不是由家長出頭,【替代】去找老師解決,更不能私下去找對方家長解決。

我非常理解家長在知道孩子在學校發生矛盾時的心情,怕孩子受委屈,挨欺負,想替孩子出頭。於是,家長往往混淆了問題的主語是誰。

在學校的矛盾,是學生該去解決的問題;而家長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如何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在孩子的慢慢求學之路上,甚至整個人生中,要經歷太多挫折。這次,是我們看到了,知道了,我們能幫他解決。那下一次呢?下下次呢?那些我們看不到的,無從知曉的,孩子終將遭遇孤立無援時,又該怎麼辦呢。

所以我們的目標,不是替代孩子解決當前的小矛盾,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具備解決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心理上自我疏導的能力以及行為上的去解決問題的合適的語言和行動。當我們替孩子出頭時,一定要想一想,這樣的舉動,能達到我們的目標嗎?還是與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替代他做,孩子等於什麼都沒做,不去實踐,不去嘗試,那他永遠也學不會。

所以,如果愛,請放手,給孩子機會去成長。

問題3:

學生在學校發生的【矛盾】,應該怎樣解決?

老師去解決一個矛盾,首先,要問問當事人,雙方都要描述下事情的經過,之後要找到第三方旁觀者,如果實在無法分辨,調監控。

為什麼要這么復雜,因為學生僅是6、7歲的孩子,他們的表達能力,記憶能力都有限。有時會說謊,因為這是孩子趨利避害的本性;有時歪曲事實並非有意,因為孩子會把自己認為對的事當做真實發生的事。所以為了達到盡量公平,要盡可能的多方面了解情況。這也是為什麼矛盾要在學校解決,要由學生解決的原因。

家長在家聽到的信息,只是由孩子單方面從自己角度傳達的信息,真實性,客觀性都有待考察。如果只根據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詞去判定問題,肯定會有所偏頗,有失公正。而且有些孩子,在和家長描述事件的時候,會誇張一些。這也不是孩子有意為之,而只是一種發泄,在對父母的傾訴中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我們說孩子之間的矛盾,大部分是朋友間的小打小鬧。前一分鍾還氣的不行,後一分鍾又高高興興一起玩去了。

孩子內心對待朋友的寬松和大度,很多時候我們成人都要自慚形穢。把問題擴大的,往往是家長。在為孩子間的一些小事溝通的過程中,產生了家長間的矛盾,殊不知,孩子這時已經拉著手和好如初了。然後又礙於面子,讓孩子不許跟對方交往。明明在孩子心裡不是大事的事,卻在家長的權威下必須當成大事處理。想一想,這是不是又與我們的初心背道而馳了呢?我們希望孩子快樂,孩子的寬容就可以使孩子快樂,但我們是不是又阻礙了它呢。


還原並分析學生事件

經過調查,在一方孩子心裡不舒服的兩件事,一個是誤會,一個是因為對方不當的處理方式。兩件事情,之所以成為隔閡的原因,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良好的溝通,不知道如何選擇更恰當的溝通方式。如果在事情發生當時,能夠很好的跟對方解釋自己這樣做的理由,並且在行為之前,想一想這種舉動是不是合適,這些小矛盾也就不會發生了。

在之前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時,都進行了「穿越」表演,如果事件到退回去,我們下一步要怎樣做。最後,還讓孩子做了反思,說一說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事情該怎樣辦。把孩子的反思錄了下來,給家長看。在反思中,兩個孩子的第一句都是「我想跟她做朋友」。這句話,沒有經過我的任何引導,反而在與孩子聊天的過程中,我是贊成孩子有選擇的交朋友的。家長看了視頻,聽了孩子這樣的話,火氣也冷卻了不少。


家長陳述各自想法,分析並調和矛盾

我相信家長的目標其實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成長,希望解決問題,並沒有任何一方是故意要製造矛盾。引起爭執的原因,無非是各自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或其中有沒解開的誤會,又或者,無法在語言的含義上達成一致。

尤其,是用手機信息通訊的時候,爭執往往是從自己對對方文字的妄加揣測開始的。所以這個環節,就讓家長把自己在整個問題中的心裡過程,對這個問題的真實想法,開誠布公的講出來。而教師的角色,就是抓住雙方家長思想相一致的地方,話語之間理解上的誤會,引導家長認識到各自的問題,理解對方的初衷,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以及找到如何解決才是更好更有效的方式。

經過真誠的溝通與交談,家長將心中的結解開,才不會再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以及雙方以後得交往。


家長反思

這一步,是處理學生矛盾時,必不可少的一步,當然,家長也應該有所反思。家長說出自己的抱歉,以及以後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回家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等等,對這次的談話進行復盤。能夠真誠的反思出的內容,才是更有可能去實踐的事。相信這一次的談話,家長們都有了新的認識。

家長在處理孩子在學校里發生的矛盾時,一定要正確的引導,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切勿參與其中,把問題放大。當我們把教育的眼光放長遠,在遇到問題時,就能夠找到更妥當的解決辦法了。​​​

B. 孩子糾紛家長怎麼處理

有的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決,有的事情需要老師的調節,有的事情需要家長的協助。但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糾紛時,很多時候遇到家長參與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與糾紛的情況,但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多數家長護短,只找別人家孩子的毛病,不說自家孩子的錯誤,致使孩子之間很小的事情讓家長搞得復雜而且難以收拾。 記得我帶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個男孩子叫小偉,人長得真是帥,虎頭虎腦,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特別可愛。但是接觸一陣子,就會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好動,手閑不住,老喜歡撩閑,別的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可別的孩子越這樣,他就越撩閑,老師教育多次,效果甚微,畢竟孩子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自己這樣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也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樣的影響。 有一天,小偉不知道什麼原因,和我們班的第二大撩閑之人打起來了,這個第二大撩閑之人也是男孩子,名叫小鄒,長的也是虎頭虎腦,就是個頭矮了些。他平時愛惹是生非,經常打架,在同學們當中影響很壞,也是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這兩個撩閑之人打架還能有個好,真是水火不相容,針尖對麥芒,一個不讓一個。班長告訴我後,我就火急火燎的趕到班級看情況。還沒有走到教室,一大堆的孩子就把我圍住,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打架的情況,我顧不得應答,急忙推開眾人直奔教室。進到教室,又看見一些孩子吵吵嚷嚷的在喊:「別打了,張老師來了!」我分開圍觀的孩子,走到兩個小傢伙跟前,看見兩個人互相揪住對方的衣領,眼睛瞪著,小臉漲得通紅,手還沒有撒開。我厲聲說道:「還不放手?」他們看見我生氣了,才把揪衣領的手鬆開。但是眼睛還不放開,依然仇恨似地瞪著對方。我把兩人叫到教室前面,先不忙處理,冷落他們一會,也讓他們冷靜幾分鍾。我先整理了一下書,招呼其他孩子進教室,然後向班長詢問當時的情況,班長還沒有說,其他孩子已經按捺不住,你一句我一句的把當時的情形詳細匯報了一下。主要原因是小偉在走路時故意碰了一下小鄒,小鄒本來就是好鬥分子,這下不幹了,就和小偉打起來了。於是乎就出現剛才那樣的場面。不過,問題好像嚴重了一些,因為我發現兩個孩子的臉上都掛花了。小偉的臉上被小鄒抓破好幾處,小鄒的鼻血被小偉打出來。我暗自尋思,先把兩人教育一番,再通知家長,否則,這種情況下,家長會有意見的,畢竟孩子被抓傷了。 我把兩個孩子叫到跟前,讓他們各自在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說自己的不對。我一看還是我指出他們的錯誤,講明打架的危害。兩個孩子這時候冷靜了,也聽明白我的話了,也知道自己做錯了,都有些慚愧。不過,兩人必須請家長。 我打電話把兩個家長都請來,小偉的家長一看自己的孩子的臉被抓成那樣(也就是破了點皮),氣不打一處來,失去冷靜,當著我的面,指著小鄒的媽媽破口大罵,罵話十分難聽,那氣勢好像要把小鄒的媽媽和小鄒吞了不可。要不是我攔著,可能小偉的爸爸就會對小鄒拳打腳踢,以解心頭之恨。而小鄒的媽媽只是陪著笑臉,說著好話。我一看這情況,連忙安慰小偉家長,請他們冷靜,別沖動,有事情好好商量。可是好言相勸半天,依然沒有讓小偉的爸爸消火,我有點生氣了,把兩個孩子領回教室,把教室門一關,不理了。小偉爸爸一看,覺得自己有點過分,罵人的聲音慢慢小了,好一會,走廊里沒有聲音了,我才出來問他們想怎麼辦,小偉爸爸說,讓小鄒的媽媽領自己孩子看臉去,我徵求小鄒媽媽的意見,她說沒有意見。我就讓他們領孩子去醫院給孩子看臉。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本來我的本意是把家長叫來,好好談談關於孩子打架的事,結果什麼還沒有說,就讓家長弄成這樣。 從這件事情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存在誤區,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缺少家校之間的緊密溝通,更缺少對孩子成中的長遠眼光。很多家長(主要是低年級家長),當看到自己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或者打了,不問青紅皂白,不問是是非非,只管護著自己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罵得狗血噴頭或者親自動手打別人家的孩子,還美其名曰替別人教育孩子。像這樣的家長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嗎?這樣的做法又會給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些事情小孩子之間很容易自己解決,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什麼仇恨,也沒有什麼利益沖突,更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矛盾,他們或許前腳打架,後腳和好。也可能這會怒目圓睜,一會就心平氣和。只是家長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不依不饒。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搞好調查研究。 對於孩子在學校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子學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

C. 居民和學校發生糾紛,如何解決,問題在下面。

一個學校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要麼居民妥協,要麼司法程序判個居民出錢重新在其他地方做多個學校。。。

D. 如果學校的校規與國家法律出現沖突怎麼辦

以國家法律為首,國家法律遠比校規重要的多,望採納,謝謝。

E. 高校如何處理學生感情糾紛學校怎麼處理

合就在一起,不合就分

F.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該如何處理

學生家長和校方出現法律糾紛可以參考下列處理方法:

1、需要看學校是否存在過錯,一般來說,如果是小學的話,學校的責任大一些,中學學校承擔的責 任比較小;

2、主要應由侵權的學生家長承擔責任,因為未成年人的主要監護責任在家長一方。

3. 保持冷靜,最好委託他人與些小交涉,這樣可以避免出現過激行為。

G. 學校如果發生了錢方面的糾紛應該怎麼辦

先自己協調,沒用的話就耍無賴,再沒用的話就法律

H. 因承包學校超市因時間日期發生糾紛怎樣解決和學校

若是有糾紛需要以事論事慢慢解決,切不可沖動行事。

I. 家長應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里與其他孩子的糾紛

有的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決,有的事情需要老師的調節,有的事情需要家長的協助。但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各種各樣的矛盾與糾紛時,很多時候遇到家長參與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與糾紛的情況,但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多數家長護短,只找別人家孩子的毛病,不說自家孩子的錯誤,致使孩子之間很小的事情讓家長搞得復雜而且難以收拾。 記得我帶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個男孩子叫小偉,人長得真是帥,虎頭虎腦,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特別可愛。但是接觸一陣子,就會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好動,手閑不住,老喜歡撩閑,別的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可別的孩子越這樣,他就越撩閑,老師教育多次,效果甚微,畢竟孩子年齡太小,還不能理解自己這樣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也不能理解這樣的行為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什麼樣的影響。 有一天,小偉不知道什麼原因,和我們班的第二大撩閑之人打起來了,這個第二大撩閑之人也是男孩子,名叫小鄒,長的也是虎頭虎腦,就是個頭矮了些。他平時愛惹是生非,經常打架,在同學們當中影響很壞,也是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這兩個撩閑之人打架還能有個好,真是水火不相容,針尖對麥芒,一個不讓一個。班長告訴我後,我就火急火燎的趕到班級看情況。還沒有走到教室,一大堆的孩子就把我圍住,七嘴八舌的告訴我打架的情況,我顧不得應答,急忙推開眾人直奔教室。進到教室,又看見一些孩子吵吵嚷嚷的在喊:「別打了,張老師來了!」我分開圍觀的孩子,走到兩個小傢伙跟前,看見兩個人互相揪住對方的衣領,眼睛瞪著,小臉漲得通紅,手還沒有撒開。我厲聲說道:「還不放手?」他們看見我生氣了,才把揪衣領的手鬆開。但是眼睛還不放開,依然仇恨似地瞪著對方。我把兩人叫到教室前面,先不忙處理,冷落他們一會,也讓他們冷靜幾分鍾。我先整理了一下書,招呼其他孩子進教室,然後向班長詢問當時的情況,班長還沒有說,其他孩子已經按捺不住,你一句我一句的把當時的情形詳細匯報了一下。主要原因是小偉在走路時故意碰了一下小鄒,小鄒本來就是好鬥分子,這下不幹了,就和小偉打起來了。於是乎就出現剛才那樣的場面。不過,問題好像嚴重了一些,因為我發現兩個孩子的臉上都掛花了。小偉的臉上被小鄒抓破好幾處,小鄒的鼻血被小偉打出來。我暗自尋思,先把兩人教育一番,再通知家長,否則,這種情況下,家長會有意見的,畢竟孩子被抓傷了。 我把兩個孩子叫到跟前,讓他們各自在說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說自己的不對。我一看還是我指出他們的錯誤,講明打架的危害。兩個孩子這時候冷靜了,也聽明白我的話了,也知道自己做錯了,都有些慚愧。不過,兩人必須請家長。 我打電話把兩個家長都請來,小偉的家長一看自己的孩子的臉被抓成那樣(也就是破了點皮),氣不打一處來,失去冷靜,當著我的面,指著小鄒的媽媽破口大罵,罵話十分難聽,那氣勢好像要把小鄒的媽媽和小鄒吞了不可。要不是我攔著,可能小偉的爸爸就會對小鄒拳打腳踢,以解心頭之恨。而小鄒的媽媽只是陪著笑臉,說著好話。我一看這情況,連忙安慰小偉家長,請他們冷靜,別沖動,有事情好好商量。可是好言相勸半天,依然沒有讓小偉的爸爸消火,我有點生氣了,把兩個孩子領回教室,把教室門一關,不理了。小偉爸爸一看,覺得自己有點過分,罵人的聲音慢慢小了,好一會,走廊里沒有聲音了,我才出來問他們想怎麼辦,小偉爸爸說,讓小鄒的媽媽領自己孩子看臉去,我徵求小鄒媽媽的意見,她說沒有意見。我就讓他們領孩子去醫院給孩子看臉。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本來我的本意是把家長叫來,好好談談關於孩子打架的事,結果什麼還沒有說,就讓家長弄成這樣。 從這件事情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存在誤區,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缺少家校之間的緊密溝通,更缺少對孩子成中的長遠眼光。很多家長(主要是低年級家長),當看到自己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或者打了,不問青紅皂白,不問是是非非,只管護著自己的孩子,把別人家的孩子罵得狗血噴頭或者親自動手打別人家的孩子,還美其名曰替別人教育孩子。像這樣的家長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嗎?這樣的做法又會給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有些事情小孩子之間很容易自己解決,因為他們之間沒有什麼仇恨,也沒有什麼利益沖突,更沒有什麼不能解決的矛盾,他們或許前腳打架,後腳和好。也可能這會怒目圓睜,一會就心平氣和。只是家長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不依不饒。 一、做家長的首先要冷靜,搞好調查研究。 對於孩子在學校里和其他孩子產生的糾紛,家長首先要冷靜,先問問自己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然後再問問班級中知道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說的一樣,然後再給孩子出主意,想辦法,找對策。這其中的方寸家長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明確指出來,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念。如若是別的孩子錯了,家長也應該本著善良誠懇的態度,教孩子學會原諒他人。 二、當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捨不得。 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膽小而不敢告訴老師,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訴,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張正義,討回公道。這時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靜,仔細聽孩子述說。不要看見孩子哭就心裡不好受,覺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馬上就要為孩子出頭;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計較,去度量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它們之間的矛盾很簡單,根本不用家長提心吊膽,更不用家長親自上陣,非要決定勝負。應該讓孩子受點挫折,受點委屈,受點挑戰是必要的,家長不要不捨得,要放寬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再合適的度內,完全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 三、當家長的不要因為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學校生活,眾多孩子生活在一個集體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確的對待,較為公正的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會很快煙消雲散,化為烏有。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與某個孩子鬧了不愉快,就橫加阻攔,不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樣只會激化矛盾,只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蒙上陰影,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長大的,是要走上社會的,它需要承擔它所必須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一味躲避只會對社會形成不信任感,終究一事無成。孩子自己會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家長大可不必杞人憂天,孩子就是在和夥伴的打打鬧鬧中長大的,不能因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斷定別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選擇朋友的權利,家長不可以用成人的狹隘眼光評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間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長不要枉下結論。 孩子們之間的糾紛沒有利益沖突,更沒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們之間只是一些聽上去像小孩子們玩的過家家游戲。不是這個碰了那個,就是那個撩了這個,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這些局外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最好不要無端的評價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到底誰對誰錯,更不要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責別人的孩子,這樣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級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許家長很在乎誰對誰錯的時候,孩子們卻已經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為朋友了。 五、家長不要就事論事,替孩子處理事情。 當家長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時,不是要教孩子怎麼還手,或者幫孩子處理事情,而是要教會孩子與人友好相處,用豐富的知識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長的這種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既能給予孩子心靈的安慰,又能給孩子精神上的幫助,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寬容、博學、正直、勇敢去吸引別人,影響別人,這樣做就會讓身邊的好朋友多起來,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壯大了,這就是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權威。

閱讀全文

與學校糾紛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美孚 瀏覽:976
創造熔岩號角 瀏覽:743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台帳 瀏覽:775
徵信報告多長時間有效期 瀏覽:387
日立挖掘機看年限 瀏覽:926
馬鞍山彪哥 瀏覽:83
雪花錢包投訴 瀏覽:956
系統平台使用權授權合同 瀏覽:75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工作完成量統計表 瀏覽:664
1968年斯班瑟發明了膠水新配方 瀏覽:652
楚楚街轉讓 瀏覽:414
馬鞍山何家俊 瀏覽:505
經濟糾紛起訴狀ppt 瀏覽:235
馬鞍山有絲足的嗎 瀏覽:249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 瀏覽:520
彩電的折舊年限 瀏覽:102
無損檢測證書 瀏覽:825
創造的名句 瀏覽:365
陌聲聚投訴 瀏覽:389
成果照片圖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