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跟村民調解的事情不合理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反悔的,可以再向法院起專訴。但是如果屬該調解協議經過法院確認有效後,則當事人不能再就原糾紛向法院起訴。
《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九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調解協議,當事人應當履行。 經過調解,當事人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又反悔的,任何一方可以請求基層人民政府處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村民委員會調解的協議都三年了,到現在司法局說有瘕疵司法說去修改,能嗎
得雙方都同意一起去修改,相當於重新做一份調解協議。
3. 村民打架調解協議 如何寫
雙方到場,委託律師代寫。
4. 房子糾紛,有協議,有一方耍賴,司法部能解決嗎
到法院起訴即可。
5. 法院主持的調解協議,由村主任簽字,但調解內容未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該調解書是否有效
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第89條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回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答,案件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簽字,具有法律效力。
第91條規定的調解協議或調解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判決。
6. 經村委會調解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復經村委會調解的協議有製法律效力,一方不服可以起訴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
第三十二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三條
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 村民委員會出面調解的糾紛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因為即使抄沒有任何人出面襲調節,一旦你們雙方同意了這個協議也就意味著這個協議生效了,關鍵在當初你們雙方同意是有沒有書面簽協議,有的話就簡單了,別理他,等他起訴就行。
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通過證言證明,以及賠償時給的收條形成完整證據鏈證明已經達成協議。
8. 村民和村委會簽訂的協議書,有村調解公章,還有調解人員簽名,村民的簽字,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當然有效了,這個已經很具體了,既有工商還有相關人員的簽字,除非你的調解的內容違反了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9. 村委會的調解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之調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是村幹部的調節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
《人民調解法》第三十一條雖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但前提是必須「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
《人民調解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村委會與村民之間的協議書法律效力:
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協議只要符合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不損害其他人利益等法律規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10. 村民調解委員會蓋章的協議,現一方反悔,村委有責任嗎
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是我國基層解決人民內部糾紛的群眾性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城市以居民委員會為單位,農村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建立。
用調解的方法解決一般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經調解自願達成的協議,當事人應自覺履行;不願調解或調解不成或調解後反悔的 ,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調解委員會不是國家司法機關的組成部分,也不是一級行政組織,,它的活動及結果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的強制性。
1、第七條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2、第二十八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製作調解協議書。當事人認為無需製作調解協議書的,可以採取口頭協議方式,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協議內容。
3、第三十一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對調解協議的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督促當事人履行約定的義務。
4、第三十二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當事人之間就調解協議的履行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發生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第三十三條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自調解協議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內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對調解協議進行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有效,一方當事人拒絕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無效的,當事人可以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變更原調解協議或者達成新的調解協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