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和醫療損害糾紛能出現在同一起訴書中嗎
是法律競合,只能選擇一個法律關系起訴。
審理時,法院會按照原告起訴時選擇的法律關系審理。
B.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和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不同點
責任糾紛一般是以責任為法律載體,爭論的是誰應該負責任,而賠償糾紛一般是對賠多少錢的一個糾紛。
C.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責任與次要責任劃分比例是多少
一般是3:7開。具體需要法官根據案情進行判斷。法官有自由材料的餘地。
D.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反訴狀怎麼寫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反訴必須是針對本訴而言要具備法定條件並且在法定的時間內提出。
E. 醫療案件糾紛中,案件案由中對醫療糾紛確定的案由為醫療服務合同糾紛與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兩類,原理何在
由於醫療行為是基於醫患之間的醫療服務合同所發生,患者因此受到的損害,一方內面是醫療機構對債務的容不正確履行構成違約;另一方面則是出現了履行利益以外的人身和財產利益損失,同時構成了加害給付,即侵權。因此,有損害就有賠償,在醫療損害賠償法律關系中,有醫療服務、醫療消費、醫療產品買賣和醫療侵權四種法律關系的存在。前三種法律關系性質相同,均從屬於服務合同。最高法院在2011年修訂的民事案件案由中就做出這樣的劃分,在服務合同糾紛下列出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再者,在責任的場合,前三種合同的不履行都是違約責任;後者是侵權責任。基於此,法律貓認為最高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中對醫療糾紛確定的案由即為醫療服務合同糾紛與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兩類,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F. 如何審理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件
您好,由於過去在處理醫患糾紛時,往往習慣於醫療事故鑒定為前置程序,一是沒有經過鑒定不收案,二是如果經過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沒有鑒定為醫療事故,也不收案。如果患者堅持起訴,則在立案階段即駁回起訴。在最高院有了新的規定,即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必須前置程序後,大多數法官仍然習慣於老的作法。所以要審理好醫療糾紛案件,應該掌握好幾個原則。
1、堅持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置的原則。最高法院規定,審理醫療糾紛案件不再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提,並不僅只是個程序上對當事人的安慰,給一個平息不滿情緒的緩沖,而是對過去這一作法的否定。因為以醫療事故鑒定為前置,無疑等於醫療事故的鑒定就等於法院的判決,因為沒有或者沒有經過醫療事故鑒定,不但不能勝訴,你連起訴的資格都沒有。而過去的醫療事故鑒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但由於鑒定委員會常由當地的醫療專家組成,由其進行鑒定,無異於讓他們自己給自己鑒定,其公平性大打折扣,患者也很難相信。
2、堅持醫患雙方地位平等的原則。醫生是醫院的主宰,是患者的上帝。可以說是掌握著患者的命運,有的醫生往不認為自己是給患者治病,為患者服務的,而是患者有求於自己。我國長期處於公費醫療的
3、堅持過錯原則。這里的過錯原則,不僅是在對患者治療中的過錯,包括在履行醫療合同整個過程中的過錯。即在履行醫療合同中違反了合同法的一般原則,即屬於有過錯。實質上就是合同約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如果合同的某一方違反了合同原則,就要承擔違反合同的責任。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G.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可以主張哪些損失
對患者受侵害來說,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內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容、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H.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是否屬於商事案件分配
你好:屬於民事案件,不屬於經濟案件。
I. 醫療合同糾紛與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有什麼區別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與醫療事故區別
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對於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司法鑒定,基本上都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的規定,交由相應醫學會組織鑒定。但是對於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的司法鑒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認為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屬於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糾紛,不應交由醫學會組織鑒定。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同樣包含醫療事故的內容,在以診療活動是否存在過錯為爭議要點的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當事人申請司法鑒定時,也應交由相應醫學會組織鑒定。
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多數是對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此種違約行為實際上屬於加害給付的范疇。所謂加害給付,即因債務人的不適當履行造成債權人的履行利益以外的其他損失。只要是構成醫療事故的,一定構成違約,而醫療機構加害給付的違約行為也一定構成醫療事故。因此筆者認為,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並非只局限於醫療事故賠償糾紛,同樣可以適用到醫療機構加害給付的違約糾紛中。而醫療行為是否構成違約,其最主要的評判標准就要看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以地理范圍的差異作為輔助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