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之间的伤害赔偿纠纷如何解决
【案情简介与办案经过】三名初中学生把一名同校学生打伤,经各方多次协商调解,就赔偿问题终于达成协议。2007年秋季的一天,一个初一学生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被同校同学打伤,希望我能到医院去一趟。我赶到医院,见到这个十四岁的男孩躺在床上,眼眶、嘴唇、脸上等多处皮肉受伤。他母亲介绍了打架经过:下午快上课时,三名同校高年级学生因其他琐事与被打男孩发生口角继而对其拳打脚踢致伤。我提出到学校去一下,一是进一步了解情况,二是要求学校对打人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处罚,同时请学校协助解决赔偿损失问题。通过学校了解到的情况是,打人的学生中为首的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但是学习成绩一般,以前也有过打架斗殴的行为。另两名学生是受为首的那名同学的指使,且家庭条件不好,其中一个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已经责令打人的学生写检讨,老师已对其提出严肃的批评,对于赔偿问题,只有一名家长到学校来过一趟,没有对赔偿问题表态,另两名学生家长干脆避而不见。后来又多次通过电话找那几名学生家长也没有达成协议。第三天下午,被打学生家长突然给我打电话,十分焦急地说:“陶律师你快来吧,那几个学生领十来个人来,威胁我们,还说要私了,你看怎么办?”我说:“你不要着急,我很快就到,你先不要和他们协商,等我到了再说。”他表示同意,我到医院后,见有十多个初中生模样的人在病房里,被打学生家长告诉我,领头的那个就是参与打架的学生,他领十多个人来,第一是要求私了,第二是威胁,扬言如果不私了,他就不放过被打的学生。我分析了一下形势及那些学生的心理状态,对领头的学生说:“你让他们(和他一同来的同学)出去,我和你谈。”他说:“行”。他的同学出去后,他问:“你说要多少钱?我想办法去弄。”我说:“钱不是主要问题,而且赔偿问题我要和你家长谈。你还是未成年人,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也要吸取这次教训,不能轻易的就打架,打架对你没什么好处,而且你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他说:“我已经十六岁了,我能弄来钱处理这件事。”我说:“我国法律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人是成年人,你还是学生,不到成年人年龄,经济赔偿问题只能和你的家长协商处理。”同时我又恳切的说道:“你不要担心你父母过于责罚你,普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长大成人,犯了错误,他们批评你,也是希望你能改正错误。现在你应当做的事就是,认识错误,吸取教训,专心学习,别的事都不应多想。”听了这话后,他说:“行,那我先回去了。”学生们走了之后,我们立即给那三名学生家长打电话,说有紧急事要商量,他们很快来了,其中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家长是委托他弟弟来的。我对他们说:“刚才你们的孩子找来十多个同学,声称他们能弄来钱,如果我们不同意私了,他们就采取报复行动。”介绍完情况我接着说:“如果我们只想要钱的话,可以同他们私了,但我们不能这样做,如果私了,害处是:一、孩子们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二、他可能会不择手段去弄钱,甚至可能会用违法犯罪的方法去实现这个目的,三、这些孩子会认为有些事不需父母他们也能解决,这样一来会助长他们不服父母管教的心理。基于这几点考虑,现在把你们找来,我看应当尽快解决赔偿损失问题,使孩子们减轻心理压力,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受到教育,又能尽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否则时间长了可能还会引发其他问题。”我接着指出,我们找他们这几位家长,不单纯是为了要点钱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与他们这几位家长沟通情况,希望通过这件事的妥善处理,以达到使孩子们端正态度,受到教育,以及今后不再犯同样错误的目的,把主要精力用于努力学习。我同时指出,孩子发生打架事件,家长应当积极迅速地协商处理,争取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采取躲避、拖延的态度是错误的。被打伤的孩子家长也介绍孩子被打受到伤害及影响学习等情况,这样双方很快达成和解意见,他们积极赔偿了医疗费、营养费、家长的陪护费等费用、损失,并向被打学生、家长表达歉意,说明今后要好好教育孩子,双方握手言和。最后我和几位学生家长一同到学校,向学校说明情况,学校表示今后要做好对学生教育引导工作,尽量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之后,学校与家长们就今后对学生如何教育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我也感到很欣慰。【分析与建议】校园伤害案件时有发生,处理不当,可能会激化矛盾,影响学生学习,对学校教学环境亦产生恶劣影响。如果要解决好这些纠纷,又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如所涉主体有学校、家长、学生、老师、司法部门等,要解决的问题有民事赔偿、刑事责任等,还要处理好惩罚与教育、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学校的关系等。律师作为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及积累的解决纠纷的经验,积极参与此类案件的处理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这类案件的突出特点是涉案当事人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而解决纠纷主要是通过监护人(一般是家长)及学校协助来完成。正确认识这些特点加上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纠纷。我结合本案及以前办案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一、在处理未成年人之间伤害纠纷过程中,有时家长不冷静,双方互相指责,矛盾进一步激化,给双方家长和孩子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使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对未来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律师参与处理这类纠纷案件,首先应端正态度,即不能单纯以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为目标,应充分认识到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特点,尽可能通过纠纷的解决使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吸取教训,以利于以后专心学习及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让未成年人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同时做好家长们的工作,引导学生家长正确理解和认同这些观点,为纠纷妥善解决打下良好基础。应把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处理这类纠纷的最重要原则,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社会效益。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在处理纠纷过程中,把帮助孩子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以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为共同目标,使双方家长容易形成共识,达成协议。本案我方先是以实际行动表明我们不是单纯以索要钱财为目的,借机对几个孩子进行教育,使他们提高了认识,然后找到学生家长,通过一番言辞恳切的商谈,几位学生家长深受感动,各方很快达成共识,纠纷得以顺利解决。三、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对未成人的这一特点要有深刻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和未成年人接触时,始终坚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作者 陶东辉 系辽宁辰阳律师事务所律师
2. 学生间发生纠纷该如何处理
一、背景:班上一位女同学张花怀疑男同学李小小喊她外号,打了男同学,并把其脸上抓伤。男同学的家长找到学校来,责骂女同学,恐吓女同学,让女同学心里很恐惧。老师安抚好家长情绪后,调解了双方的矛盾,让两同学讲明情况,握手言欢。二、准备
提前布置论题,让学生思考,拟定发言提纲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宣布活动主题,并板书。
2、学生举手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2: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应该向老师报告。这不是打小报告,班干部也应该把情况及时报告给老师。如果这次班上受伤的李小小及时把这件事报告了老师,老师肯定会处理好了,也用不着他妈妈来学校大吵大闹,影响我们学习情绪。如果张花怀疑李小小喊了她外号,应该问清楚,不应该先动手打人。挨了骂不应该怪李小小妈妈,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学生3:李小小太小心眼儿了,只是怀疑,根本就没弄清楚,就乱发脾气。如果不是过分的自尊,就是过度的自卑。学生4(张花):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乱猜测别人了。有事当面说清楚,还应该宽容别人,也应该受得委屈。这次的事给了我很深的教训,我再次给全班同学道歉。(掌声)学生5:有学校发生的纠纷应该在学校处理,尤其是像这样的小事,李小小不应该告诉妈妈。学生6:(李小小)我没有告诉妈妈,是她自己发现的,我还说是自己撞到的。可是她不信,非要来学校。她不讲理,骂了张花,大人不讲理你跟她说不清。我根本就不怪张花,但是我也没有叫张花的外号。学生7: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有外号,不应该叫外号,太伤人自尊了。学生8:确实如此,我觉得外号伤人。我保证以后不叫人外号,也请大家不叫我的外号。(同学们纷纷点头)学生9:如果学生间有矛盾,自己化解不了的就找老师,如果老师解决不了怎么办?如果有同学受了很重的伤……学生10:受伤有医院,我们大家都会帮忙的。学生11:我妈妈总不来学校,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出事才来,应该多来学校了解情况。学生12:我不想家长来,他们总是骂我。学生13: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和同学搞好关系,不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家长就可以放心了。……教师总结:今天,大家发言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非常好。我们明白了,在学校发生的事尽量在学校解决,每个同学都要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学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同学间解决不了的要跟老师汇报。同学间回到家也要做做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也跟你们一起成长,倾听你们的声音,只要敞开了心扉,就会有许多的朋友。你们说,我们在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大家庭,应不应该像一家人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同桌的你》。(学生鼓掌)活动后记:1、本次活动促使学生对同学间发生的纠纷进行思考,提高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3.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一、对于当事人而言1、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应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应该争出是非。但生活中的小矛盾,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自己有理就咄咄逼人,寸步不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难以下台,使矛盾激化。为此,解决矛盾冲突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学会退让;若是自己是无理的,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坦诚道歉,不要为了面子,最后变成无理取闹,既输理又丢人。只要双方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就会减少矛盾,使我们的人格更加高尚。2、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
我们都看过动物世界中的两个动物为争夺地盘、食物,甚至是争夺配偶而厮打在一起,争得你死我活。而我们不同于它们,我们是有理智有涵养的高等动物。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句话我们虽然都会说,可一旦发生了争执,还是昏了头,争吵不休。以后如果哪位同学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打仗的话,就想想动物世界里的场景,那就会感到脸红、感到羞愧。其实你肯退让一步,少争辩几句,这场争吵或许就停止了。不要认为这样的让步就是畏惧,是退缩,是没有本事的表现,相反,就在你忍让的那一时刻起,你的素质就得到了提升,你的品行就得到了完善,你周围的人就会对你的行为发出无声的赞叹,此刻的你就是一个宽宏大量,心胸开阔的人。3、心平气和的与其交谈
同学之间三年情谊,不要毁在一些小事上。《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翻脸不认人,校内骂,校外打,实属不该,若干年后,自己回想起来也会后悔。最佳的办法是在产生误会或矛盾时冷静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而言
对于旁观者和知情人,我们应尽量劝说、阻止。如劝说无效,再及时告诉班主任,这样有利于事情早点得到解决。隐瞒事实,甚至包庇一方,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事态变得更严重。事情本来可能没有多大,但由于你所谓的好心参与,或者说不好意思不去,结果是给打仗者助威,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使事态扩大,性质严重,不仅没有帮朋友,反而把朋友向火坑里推了一把;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甚至触犯了法律;不仅害了朋友,也害了自己。当你的朋友在被学校开除的时候,受到法律处罚的时候,在父母为他伤心哭泣的时候,可能会想:朋友啊,你为什么不能在我不冷静的时候劝劝我,帮助我冷静下来呢?同学们,几次打仗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讲哥们义气、助纣为虐,从而一起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真正的朋友吗?我想肯定不是,真正的朋友是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帮助他采取正确方法走向正确道路的人,是和他一同进步的人。
同学们,解决矛盾的方法有许多,只有当我们一个个地有效地解决它的时候,我们的素质就会一步步地提高。同时,愿我们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别让“冲动,嫉妒”害人、害己。只要同学间做到正常地、友好地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就会少一些摩擦,少一些怨恨,希望大家在校园里快乐地、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最后,我想送同学们几句话,和同学们一起共勉:
学会宽容,就会宽宏大量;
学会互助,就会豁达开朗;
学会尊重,就会敢于低头;
学会道歉,就会和睦相处。
在恨的地方,播种爱;
在伤害的地方,播种宽恕;
在怀疑的地方,播种信念;
在黑暗的地方,播种光明!
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片宁静的校园,一个和谐的班级,一份珍贵的友谊和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
宽容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
而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
包容那些你无法容忍的人;
原谅那些曾伤害过你的人;
肯定那些你所爱的人;
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
明白那些爱你的人;
放过那些不爱你的人;
铭记那些真心待你付出的人;
懂得那些对你用心良苦的人;
体会那些曾为你流泪的人;感激那些真心帮助过你的人
4. 怎样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
我们的学生每天在一起相处、交往,有时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会发生一些小误会,产生一点小矛盾,甚至有时会因此发生冲突。那么,当我们发现学生有矛盾之后,又该如何解决呢?我想首先必须有这样一个观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成长中个性各异的学生呢?要知道学生是伴着错误成长的,所以教师要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之间的摩擦纠纷,矛盾冲突,并且抓住机会把处理问题的过程当做一次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生存交往的过程,从而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切忌简单粗暴,要知道任何人在情绪不好时都不可能将问题解决好,很多的时候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教师更是如此,学会控制情绪才会发挥教育的实效。前几天上课时发现平时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有点闷闷不乐,于是下课问她出了什么事。原来是她和她的好朋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闹矛盾了,正在考虑要不要和她朋友绝交。其实引起矛盾的事件都是一些小事,应该有挽回的余地,所以我先给学生倾诉的机会,而不是忙于做出评价。发现原来不过是她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才引起了矛盾,于是我教育她们要多从别人的角度想想问题,比如当同学对自己不理不睬时,不要“一根筋”地认为是对方太高傲或不热情,也许是她今天有什么心事,也许是自己做事不当,引起了对方的误会。还有就是教育她们要珍惜友谊,毕竟两人能成为好朋友肯定是双方趣味相投,平时互帮互助,有不少一起相处时的愉快经历。后来两人各自说出了对对方的不满,也各自作出了解释,我让她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很快两人就和好了。我认为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首先要给予学生尊重和信任,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其次教师的作用是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要自己学会处理、解决问题,对成长能起到更为有效和长远的作用。老师可以为学生分析情况,提出问题的所在,也可以给学生合理的建议,但是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平时教育学生如何处理矛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不要让矛盾恶化。 2、当发生矛盾时,矛盾的双方要保持冷静。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个道理,冷静是处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静会使人们变得理智,冷静会化解一切矛盾的烟云,从而使人们成功度过矛盾的危机,从矛盾之中解脱出来。切记:“暴力解决问题是愚者之行为,害己害人。” 3、矛盾发展到僵持的时候,不妨通过正确的途径,寻求老师、家长、学校的帮助。通过帮助,使得矛盾的双方从危机的边缘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这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高”。 4、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应该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尽可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先自我批评,再批评别人。 5、借发生的不良言行事件,在课堂上警醒全班同学以后引以为鉴,减少学生中矛盾冲突的发生。
5.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正所谓将心比复心,不管与制你有矛盾和冲突的学生干部是不是你的朋友,都得诚恳待人。在矛盾和冲突的爆发之前,都是有积累过程的,如果是那种无缘无故总和你作对的人,大可不必理会。所以就要从平常注意那些积累过程,尽量去减少积累量,防止爆发。(该段所指干部与干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作为学生干部,在处理事情时难免会有矛盾,但这些仅仅是对事不对人。这就需要把正在处理的事情重新理一下思路,选择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以理服人,工作结束后,吃吃饭,喝喝酒,照样是朋友,这种矛盾很好处理。(该段所指干部与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如果楼主所说的是去处理学生与干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那就需要楼主去提高自身的威信了。威信起来了,大家也都服你了,也肯定不会给你找麻烦了。
以上内容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6.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上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生打交道。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都会面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除了教学文化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中除了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上的疑惑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学生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难免会出现摩擦和冲突,造成关系紧张,思想不愉快。 当今时代,中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心目中是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他们中很多做事情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不善与他人合作,做事情不愿意承担责任,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这些不良习惯多数是家中的大人迁就宠爱造成的。孩子们到了学校和其他同学相处,没有了别人的迁就,自己也不懂得迁就别人,矛盾纠纷免不了时常发生,这样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班级和学校管理。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不断的积累和探求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合作,分享与共处,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般来说是争强好胜、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等小毛病造成的,很少有恶意的攻击。学生们常常因为意见分歧而发生争执,或者对破坏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并且各自都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肯让步,得理不饶人。有些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常常不冷静、不理智,用拳脚来解决问题。比如:课堂上男生招惹女生了,女生就摔钢笔墨水在男生衣服上;女生招惹男生了,男生就抓扯女生的头发甚至打架;同桌之间常常因为小事而吵架甚至吐别人唾液等。经常有学生到老师面前来告状、诉苦。作为老师的我,如果在课堂上遇到类似的情况,一般采取以下的策略: 第一步:立即阻止发生矛盾的双方争矛盾冲突的言行。 第二步:让双方冷静思考刚才发生的事情,做换位思考。尽量少耽误上课时间。 第三步:下课后抓紧时间及时处理发生的矛盾,对学生双方批评教育,如果情节严重就请班主任或年级领导帮忙处理解决。 第四步:借发生的不良言行事件,在课堂上警醒全班同学以后引以为鉴,减少学生中矛盾冲突的发生。 有一次,我在八年级一班上历史课,正当同学们在静静的做练习册作业时,突然有本数学书从学生的座位上重重的飞落到讲台的地面上,我正在讲桌前看书,冷不防吓了一跳,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班上学生杜杰的书,他的书怎么会长了翅膀飞到这里呢?这时班上引起了一阵躁动。我走到杜杰旁边,问:“你的书为什么会飞到这里呢?”杜杰不安的说:“是叶忱扔的。”叶忱是坐在杜杰后面的女生。我又转向叶忱:“你为啥扔他的书?”叶忱说:“我在做作业,他无缘无故转身过来影响我,还说我是站花儿婆。我生气就扔了他的书。”“哦,原来也没什么大的矛盾,你怎么会耍脾气随便扔别人书呢?”我严肃的责怪她,同时也批评杜杰的不礼貌言行。我对他们强调了我经常说的话:在上课时,如果谁先影响你学习,你就要及时制止他,如果他不听劝告,就向 老师报告,让老师帮你解决问题,不要私自以武力解决。杜杰和叶忱接受了我的批评教育。我又趁热打铁地让他俩因为扔书这事影响了同学们学习,要求他们在班上向全班同学们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影响课堂的矛盾冲突了。同学们也以此为鉴,都表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件事的处理,以后我在这个班上课就很轻松愉快了。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对如何看待和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纷争有了以下的观点:第一,做好预防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工作 教师首先要了解所在班级的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个性特点等,让学生们通过班会活动等集体活动来增进友谊和了解,这对预防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是必要的。 第二,处理问题时要教师要公平公正 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冲突,教师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查明事情发生的缘由,然后公平公正地处理矛盾,不偏袒任何一方,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第三,发挥班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 平时任命的班干部,是老师的帮手,应该让班干部随时监督、反馈班上的信息,如果班上有同学发生矛盾冲突,班干部能独自处理最好,不能处理,再找老师解决。 第四,和学校领导或家长协同处理 如果教师都难于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就要及时找学校领导或家长协助解决。 第五,让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往往在矛盾解决后,双方仍然有些耿耿于怀,口服心不服的情况存在着,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言行,深入了解他们是不是真的言归于好了。如果没有真正和好,还要给他们做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工作。 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避免或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有积极的作用,也会给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在言行举止方面正确引导他们,要求他们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学会待人处事的方法和策略,那么,教师就可以减少解决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烦恼,班级也会有好的学风班风,学校也将是一个和谐的校园。
7.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如何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的
其实我是通过让学生先分开来,让他们冷静下来,再跟他们去讲一讲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8. 如何解决学生之间的纠纷
楼主的问来题让人不好回答,首先我源不清楚你的立场和你的角色。如果你也是一个学生的话,面对同学之间的纠纷冲突,我个人觉得不怕麻烦的话还是应该主动帮助,调解一下,有时候说两句话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觉得怕麻烦,怕惹祸上身的话,就当没看见咯。反正学生时代,还是自己学好才是最根本的。如果你是一个老师的话,还是应该主动上前帮忙调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