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投诉在家上学

投诉在家上学

发布时间:2021-08-03 04:47:17

⑴ 如何看待“在家上学”

事件回放 各地学校陆续开学。某教育机构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全国约有1.8万名学生选择“在家上学”,多集中在广东、浙江和北京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报告显示,这些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多数源自家庭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未必是明智之举 因为不认同社会主流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有些父母就将孩子接回家中。在笔者看来,这种选择未必明智。首先,孩子上学不仅是为了学习老师教授的书本知识,更是为了学会与人相处,学到包容、友爱等优良品质。其次,有些家长因为学校教学进度不一而选择在家加速“培养”,无异于拔苗助长,当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很可能出现不适应。 还有些家长仅仅因为孩子厌倦学校生活就作出类似决定,而不是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父母需要做的,并不是盲目地帮助孩子“逃离”学校,而是要帮助其战胜困难、重新融入学校。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闫芳 河南开封 教师)以包容心看待 “在家上学”作为一种另类教育模式,是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实,国人对“在家上学”模式并不陌生,古时候就有私塾,聘请教师单独授课,或者家长亲自上阵,而目的都是一致的:给孩子传道授业解惑,为社会培养人才。“在家上学”是极少数家庭的自主选择,并不会对社会主流教育模式造成太大冲击,不妨用包容心去看待。 条条大路通罗马,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网络上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料,这为“在家上学”打开了机会大门。笔者认为,只要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真正用心去学习,自学成才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宽,“在家上学”一样大有可为。 (江德斌 浙江台州 市民)不要片面解读 对于这份报告,我们需要理性对待。我国小学生人数约有1亿人,万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特殊求学途径并不奇怪。反思主流教育模式也是好的,但如果片面解读,无限放大1.8万人这个数字,甚至引起一些家长盲目效仿,赞同孩子“逃离”学校,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现代教育分工明细,家长与教师角色合二为一有极大的难度,完整的教育非一两个家长能完成的。家长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素养,成为“在家上学”有无危机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说,个别家庭与主流教育体制相抗衡,其力量与功效微乎其微。小学阶段离开主流、中学重回主流,也表明“在家上学”无法提供连续的教学。 (龚明俊 湖北襄阳 教师)涉及相关法规完善 “在家上学”引起广泛讨论,论争焦点之一在于此举是否违法。《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然而,就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情况来看,正常的“在家上学”并不同于辍学或失学,孩子的受教育权并未受到侵犯,而是通过在家接受个别化教育这一特殊形式得以保障。因此,在法律层面上,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开展以下两项工作。第一,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的“入学”概念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入学”的形式不仅是“入校”。 (董平 江苏盐城 法律工作者)

⑵ 在家上学被叫停是怎么回事

还记得雪地裸跑一跑成名的“裸跑弟”吗?去年5月,“鹰爸”何烈胜,把“裸跑弟”从学校接回家,让孩子接受全方位的“鹰爸学堂”教育。今年2月,“鹰爸”又携儿子“裸跑弟”一起报名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课程。“鹰爸”认为,现在中小学所学的知识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不大。他这种先定目标,然后“直奔主题”的教育方式,效率更高。“在南大销售与管理的学习,不要考语文、数学、外语(课程),这些功课恰恰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所谓的“必修”,我的解应是针对自己专业未来工作方向的必修,而不是现在泛泛意义上所有人的必修。”

“鹰爸”希望花六年时间培养“裸跑弟”,让儿子13岁就成为少年大学生。在中国,在家上学仍是小众化的自我探索。对于特立独行并对现行教育不满意的家长而言,“在家上学”显然属于对现行教育的逃离与替代。采访中,对于在家学习市民翁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多是一种同伴教育、社会交往,和老师、同学有各种各样的交往,进私塾后这方面会削弱很多。”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1994年6月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校外考生制形式、家庭形式接受普通教育的示范条例》, 为解决和落实在家上学提供政策依据。去学校还是在家上学, 由受教育者个人根据需要选择,最重要前提在于所有受教育形式必须达到统一的国家教育标准。据统计,俄罗斯目前选择在家上学的孩子远远超过10万人,但名义上必须在普通教育学校注册。依据普通教育大纲的国家统一标准,对此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行日常式监控和考核,没有通过者必须回校上课。教育管理部门对在家上学的毕业考试有严格规定,其义务及要求与学校学习的学生相同。家长或监护人可以根据需要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任意阶段决定孩子开始在家上学形式, 亦有权在学习的任何阶段决定返回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完成严格的学校教学要求,仅靠孩子的爸妈,往往有些“力不从心”。张舜衡指出,在俄罗斯聘请家庭教师花费不菲,一般只有富裕阶层才负担得起。而在家上学逐渐变成“贵族教育”的代名词。按规定,凡获准进行“在家上学”的孩子家长可以拿到一笔国家每年应该花在每个小学生身上的培养费作为补贴。但事实上,选择在家上学的家庭绝大多数是富裕家庭,他们花在孩子身上的远比补贴要多。被聘请到家庭任教的老师,报酬由双方参照“市场行情”协商确定, 每节课时费起码超出国立普通学校加课时补助标准的三至五倍。从表面上看,在家上学在俄罗斯只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实际大多数采用这种方式的家长已经使孩子接受教育的性质发生变化,公立的学校教育变成了自费的家庭教育,国立的学校只起监督检查作用。

⑶ “在家上学”和“私塾”等教育方式该不该被叫停

在家里面上学或者是一种私塾方式的上学,都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方式,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群体性的生物,需要有一个集体的观念和社会的观念,这样人才可以适应社会发展,才知道如何跟其他人相处,遵守起码的社会道德,如果一个人封闭自己,不接触社会那么后果是很可怕的,他会失去自己的社会属性,性格也会变的叫人不可理解。

目前中国有一些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教育,有不同的看法,觉得集体教育出来的孩子不好。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的片面思想,反而会耽误自己孩子的个人成长,最近教育部门全面禁止此类事情,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我们称赞的事情,这样可以杜绝一些家长的自私想法,可以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受教育环境。

大家要知道学校教育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成就,学校的好处很多,首先孩子在学校能够懂得互相之间的相处,有一个集体的观念,促进孩子尽早的融入到人与人相处的环境之中。其次学校的教育来自于国家教育人才的集体智慧,这对于孩子接受文化,学习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些都不是个人和私塾可以代替的。

有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只需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学习。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你的孩子根本没有办法去适应社会的生活,一旦将来接触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么这个孩子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其原因主要来自于孩子的孤僻,这样的教育下孩子长大以后会很痛苦,因为他根本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也没有一个自己的好朋友。

现在在国外确实出现一些在家上学的案例,但是可以说都不是很成功,或者是走向一个极端。这类教育孩子的方式,导致很大一部分孩子成为人格不健全的人,这在国外的也有很多的案例。我国教育部叫停在家上学和私塾教育,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事情,也是一个对中国孩子教育发展有帮助的事情,希望全社会能够支持。

⑷ “让孩子在家上学”行得通吗

让孩子在家里不上学自学成才,看上去好像家长不是教室就是大学生,别忘了认识认知是什么,是孩子需要社交需要给大人小孩给同龄孩子一起学习互相帮助成长,在一起是为了展示自己健康活泼的一面,你倒好把孩子放在家里,除非一辈子不出门。

⑸ 在家上学学籍怎么办

在家上学学籍 ,在你的孩子所上的学校办理入籍,而且学籍不用你自己办理入籍,是由学校班主任老师帮你办理,办理完成后会给你孩子一个学籍号,这个学籍号是终身使用的无法更改。

⑹ 对中国的教育彻底失望,有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吗

失望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是因材施教的话,我觉得确实可以在家学习。无论是天赋在于理科还是文科方面,最重要的教育就是阅读和思考,大量的阅读和引导多角度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某个领域的高手,对小孩也可以进行重点培养。比如英文要达到相当的水平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和记忆,这是非常耗时间的,学校的教育一般无法实现,即使很多外国语毕业的学生水平也很低。如果能在家学习,那无疑是极佳的方式。比较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学在家学习并不难。而英语的精力就是记忆和阅读还有训练。是需要独自下功夫去完成的。这是学校的所有学科没有主次选择一刀切学习是无法完成的的。毕竟时间和精力就那么多。你选择了这个,其他的就会失去。所以如果你有能力培养孩子我还是赞成在家学习。最好是多教几个孩子,自己的或者亲戚的一起来学对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有帮助。

⑺ 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在家上学吗

好问题。
这个最好不要翻译,因为在中国孔子的最大贡献就是私学,不是公学。这个理念很接近。孔子有教师证吗?没有。自己办的学堂,就是私学。如今在加拿大美国,homeschooling不是在家里上学,而是基本不在学校上学。建议研究一下,这是个非常好的题目。

⑻ “在家上学”,可以不去学校上学吗

这是可以解决的,至少是可以说明的。那我在台湾,在台湾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从十一年前,我就在台湾开始推广自学,在家自学,就是不上学,就是义务教育不去上,叫做在家自学,在家自学的观念只适合,面对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国家规定这是你的受教育的义务,不是权利而已,其实受教育是人的权利,现在把受教育变成是一种义务,这是一种政治的操作,这不是最正常的,好了呐,那现在全世界都这样,有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的话意思是,家长一定要送孩子在某个时间之内,上国家的学,本来是六年现在变成九年,九年义务,西方国家十二年,但到了第九年的时候大概就没有那么严格,最严格的是前六年,六岁到十二岁,这一段最严格。 那后来,台湾就从2008年,有一个法规,就是可以申请“在家自学”,那就可以不去上义务的学校,但要申请,那不去上义务学校,叫在家自学,就是在家教育。这是从美国学来的,美国叫“Home Schooling”,家庭学校,在家教育的意思,这个Schooling不是翻译成“学习”的意思,翻译成教育啦,就是家庭教育,在家教育,台湾称为“在家自学”。那在家自学就会有两种情况产生,一种是家庭自己教,一个是有另外的学校,不同于体制的学校的教学。政府两种都有规范,你怎么家庭做,怎么开一个实验的学校,实验就是不同于体制的学校,都有。那我从2000年,在台湾就鼓吹在家自学,那在家自学,顺便就鼓吹私塾,这样子,所以我提倡私塾是第十一年。那这个,我们这个学校,他的底子是来自于莱州,这个莱州,赵老师办学是从九年前,等于是2002年,2003年,到现在九年嘛,所以等于是我在台湾推动的很快的不久,赵老师就开始在这里办,开始办在家自学,学校型的在家自学。那么还没有申请学校的资质叫私塾,已经申请学校的资质叫做读经学校,所以变成是家庭自我教育,私塾教育,读经学校教育,就这三类。那既然是在家自学,学籍,在台湾是有学籍的,我申请之日,我的学籍挂在学校,我只在家教,教几年,我再回学校,这叫接轨。 那如果是私塾呢?就是根本不理这个,不必申请,不申请了,反正我就自己处理,在台湾,在台湾是这样,有人说,我的孩子想要读经全天读经怎么办?我说,你就申请在家自学,那有些地方不好申请,因为各县市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不好申请,说如果申请不通过怎么办?我说,通过就在家自学,不通过那你就请假,怎么请假?每个礼拜请五天假就可以了,就请假啊,那请假不准怎么办?请假不准我就不去上学啊,那不上学怎么办?不上学他也没有什么办法,除非他派警察来抓,抓人,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警察来抓人的现象,但是学校,学校老师主任校长来骚扰倒是有的,常打电话来,你孩子赶快来上学!要不然给你报什么,报辍学,报辍学学生,辍学学生是要抓去一个什么学校,一个专门管那个逃学的学生的学校,那家长就很紧张,要么就罚钱,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因为有些家长受到这种压迫,骚扰,就顶不住了,于是就上学去了。 在大陆是没有这个在家自学法规,有一阵子,上海孟母堂周应之老师,他说,他要来争取这个法规,要像台湾一样,有一个可以申请在家自学的办法,我说你千万不要去,你如果要去申请这个法规的话,就跟台湾一样,你要去申请的话,家长就要写很多的案子,然后交上去,交上去了以后,然后一大堆人,一大堆人所谓学者,教育官员教育领导来审查,那么审查有时候是不客气的,台北最客气,其他县市有些不客气,他来指导你,他什么东西都不懂,他要指导你。那它替人家的孩子烦恼很多,那人家家长,家长已经知道怎么管孩子,他还要来指导他教他,等等。不管它啦。那如果这样的话,将来你如果要成私塾,像台湾,你如果成学校,也要申请,他来检查,你怎么安排,那就麻烦,所以我说,你千万不要申请,为什么不要申请呢?因为,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是坏事,而且教育的领导他都知道这是好事,那这样子,你也不必要去告诉他说,我要开一个私塾了,你去找他麻烦!他要答应你又不行,他不答应你又良心不安,所以你不是找他麻烦吗?所以就这样照做。那台湾也是,不去,不去就不去吧,那这个也是不合法规,但是你要知道,他不是不合法律,更不是不合宪法。 宪法是,不是赋予,而是保障家长的教育权,所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权的保有者,不是政府啊,不是学校啊,你要知道,所以家长有教育权,有自由选择教育的权利,这是宪法保障的。但是国家下来订定法律,不谈这一套,因为法律是对道德不道德做规范的;然后是法规,法规和法律不一样啊,这一些规则规条,为了行政,比如说教育,为了教育的行政,为了推行教育,他有一些规则,而有关这个义务,你的孩子必须受基础教育,这一种的规定,他不管道德不道德,你不可以说一个家长不把孩子送去学校就不道德嘛,懂吗?你不可以这样讲嘛,但是一个人杀人放火就不道德嘛,你可以这样讲,对不对?所以没有让孩子去上学不是杀人放火这样子的事情,所以他是法规,是国家推行某一种政策,他必须有的一种手续,懂吗?所以有人说,我们怎么可以不申请,我们不是犯法了吗?我说你这个叫犯法吗?犯法的意思就是你不道德啊,你只是不合法规,那不合法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法律所规定的是永恒的,比如说,损人利己它是不道德的,这是从古代损人利己就不道德,要处罚,懂吗?到了现在,到了将来,损人利己都要受处罚,懂吗?这叫法律,法律规定。至于法规,有没有人说孔子小时候怎么,跟着他妈妈织布时在那里读书,这个没有上学,处罚!没有这样子啊,孔子没有上学啊,懂吗?子贡上学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当当当上课了,赶快上课,当当当下课了赶快下课,没有这样子啊。孔子周游列国,带着学生到处走,那还了得?那鲁国政府不是要干涉吗?没有的,懂吗?(大家鼓掌) 李宁老师你以前当这个体制学校的老师还是当主任还是校长?你想想,你若带着学生出走十二年,这个,政府不管?笑话!(李宁老师:我们那个学校,只要出校只要超过五小时,要被教育局立案)。所以现在就不能出现孔子!呵呵呵(大家笑),所以这叫法规,懂吗?这不是永恒的,知道吗?这只是近代的,近几十年来国家的规定,为了推行教育的规定,以前不是这样,将来可能也不是这样,懂吗?所以这个要分清楚啊。这个家长的头脑很大,所以我跟他说你不要烦恼,你并没有违背道德,你只是为了孩子好,就是你所选择的教育的方法不一样,不是吗?没错!所以,就这样的问题。那,好,你脱离学校了,没有申请,不管台湾还是大陆,台湾是有这个办法,我们不要,大陆是没有这个办法,没有这个法,法规,没有法规,那就没有法规可循,所以这个体制的学籍就没有,那学籍没有就没有毕业证书,那大家就烦恼,那怎么办呢?因为每个人都还是,那家长还是在这个社会的运转的习性当中,他已经有这个固定的认定,认为一个孩子一定要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子走上来,这才叫受教育。这些都是一种思想的框框,框限,思想的限制,他的心灵并不广大,乃至于他的眼光也没有开放,他也不知道世界走到什么地步,本来教育是什么意思,他都不懂,苏格拉底他没有开学校啊,懂吗? 那,我们又懂得教育的本质,我们现在所做的合符教育的本质,那我们就应该安心。但是家长又不能,又不能脱离这个社会的锁链,这个机器的运转,他不能脱离。所以他烦恼,那这个烦恼,我们也应该通人情,替他解决,其实可以不解决的,但是呢如果不解决它呢,不解决家长的烦恼,我们所能教的学生就比较有限,都一些有高智慧的家长,懂吗?我可以不要啊,我可以不要学籍,懂吗?但是一般群众,群众都是盲目的,盲目,盲从。所以对一般群众,他就不能来,不能来不是一般群众受限制受伤害,是他的孩子受伤害,懂吗?我们是顾虑到这个孩子,所以,要给家长安心。所以我们也就要想一些办法给家长安心,这叫接轨。

⑼ 大家都支持在家上学合法化好不好

这么做,学区房就一文不值了。国家是不干的

⑽ 在家上学的发展问题

(一)合法化问题
同其他国家“在家上学”经历的合法化的发展阶段一样,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的“在家上学”,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将是“在家上学”是否违法的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违法,主要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因为根据《义务教育法》,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而实行“在家上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既没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又没有经过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另一种看法认为不违法。所有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都是这一观点的坚决支持者,他们认为,《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有送适龄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但“在家上学”的父母本意并非不送孩子上学,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快地接受教育,只要家庭有这样的教育资源,并能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让孩子完成国家规定的教材课程学习,选择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有关法律并无抵触。
目前,“在家上学”没有直接的法律规定,我们只能参考《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应该来讲,“在家上学”从理论上讲是成立的,从法律上说是合乎法理的。之所以现实中它的出现会引发争议,以致很多人认为它违法,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它还属于新鲜事物,还没有先例,也还没有具体的支持和管理措施。在实践中,“在家上学”者往往事先递交申请,通过“走后门”保留学生学籍。由于我国法律的空白,政府和学校在“关系到位”时,也会默许其可以“在家上学”。
(二)社会化问题
质疑“在家上学”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孩子的社会化问题。反对者认为,如果说在家上学的真正成就难以确定,那么在家上学的孩子与在校学习的同龄人的不同经历,却是显而易见的。就孩子的经历来说,把孩子与其同龄人正常的学习生活人为地隔开,限制他与同龄人的正常交往,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孩子的早期社会化。支持者认为,如今学校中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如对某些学生的歧视、同学之间不正当的竞争、同学之间的不良信息传播等等,学校也不见得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化的环境。因此,如何合理地实现个体社会化,这是有关“在家上学”问题争议的焦点。
(三)学习的成效与质量保障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和媒体报道,“在家学习”的成效似乎很明显。但是,质疑者认为,首先这种成效不能被无限夸大,这充其量只说明它节省了多少时间,学习到多少知识。然而比这更重要的是它同在学校就学的同龄人的学习相比,到底未学到什么,在他个人成长过程中错过了什么机会,丢失了什么本不该丢失的东西。困难在于,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来说,错过了什么机会,无法确定;丢失了什么,在个性、知识结构中留下什么后遗症,要到很久以后,才能见分晓,而这种潜在的后果一旦显示出来,那将无法挽回,甚至成为终身遗憾。
所以,质疑者认为,“在家学习”的成效究竟如何,这些孩子最终如何发展,还有赖于今后的追踪调查和个案研究才能断定。就我国目前“在家上学”的实践来看,还刚刚起步,成效确实需要时间的检验,质量保障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因此,目前“在家上学”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四)信息沟通与专业发展问题
由上述调查结果可知,目前家长对在家上学的主要困惑是“互助团体活动不足”、“政策法规不明确”、“学习资源有限”、“缺乏专业指导,难以实施”以及并列“教材难以选择”、“经济实力不足”和“学校和政府干预”。归纳起来,无非两点。一是家长急需沟通交流的平台,二是家长亟需专业的指导。目的都是一致的,互通有无,交流经验,避免失误。
然而,目前在家上学的信息共享渠道主要是网络,本地团体活动和全国互助交流会比较少。家长们也表示,最所需的支持与帮助是“定期的互助团体活动”,其次是“国内、国外相关信息分享”,然后是“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教育资源的拓展”,最后才是“政策法规支持”。可见,处于这一阶段的在家上学亟需建立和形成比较规范、科学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专业指导发展规划。至于政策法规支持,家长们深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其也没有太高的奢望。

阅读全文

与投诉在家上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