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破坏生态系统后造成恶果的事例
“广州之肾”被几尺厚的垃圾填满
本报讯 记者戚耀琪、实习生郭毅、通讯员陈嘉杰摄影报道:近期发现的位于番禺南沙坦头的红树林,虽然区区45.5亩,却已经是广州最宝贵的唯一成片的天然红树林。近日,市有关部门决定,要在年内动工把这个“广州之肾”建成全国首个湿地森林公园。但记者昨天采访发现,这片红树林却饱受白色污染的围困,厚达几尺的垃圾已经填满了红树林的滩涂!
记者昨天走进了这片红树林,只见水边是一片低矮翠绿的景象,海水徐徐涌来,提醒人们这里已经是咸淡交界的海边,也是最适合红树林生长的地方。幸存的两株百年红树科植物秋茄,树干通直,仍在茁壮生长着。 近水的郁郁苍苍的桐花树、老鼠勒、假茉莉等红树林也已经被挂牌保护。
然而让人忧心忡忡的是,我们脚上踏不到一处泥泞,相反,厚厚的垃圾铺出了路。红树林中,各色塑料、橡胶、海绵和酒瓶布满了每一处。由于涨潮,不乏有破凉鞋挂到了树丫上。据了解,南沙附近海域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料在潮水作用下汇聚于此,由于红树林的阻挡,结果沉积了下来,最具生态意义的树林沦为了海岸垃圾场。
红树林创造了海洋与陆地生物的栖息、繁衍与躲避敌害的环境,其生物密度和生物量都比一般的海区要高得多,因此红树林也被称作“海洋牧场”和“海岸卫士”。
专家指出,野生红树林每年也就长高20厘米,其生长情势直接决定了水下生物与林间鸟类的栖息环境的好坏。但是围海造地、白色污染、工业排污不断侵入生物繁衍的空间,伴生植物如三叶鱼藤疯狂生长开始危及红树林。
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说,在南沙开发区有这样一片野生红树林实在珍贵,政府方面已经着手对红树林进行更加严格的维护,并尝试扩大其生长面积。为了这片原生红树林,投入资金、清理垃圾固然必需,但是如果人们对海洋环境毫不珍惜,随意侵蚀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湿地,那么再多的投入都是无济于事。
2. 黄土地区的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适宜性评价
一、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影响分析[6~16,23~29]
黄土在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广泛,面积达63.53万km2[23,24]。典型的黄土由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粉砂细粒组成,含多量钙质或黄土结核,多孔隙,有显著的垂直节理,无层理,在干燥时较坚硬,一被流水浸湿,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湿陷坍陷。晚更新世和全更新世的黄土多具有湿陷性,但第四纪早、中更新世黄土,一般不具有湿陷性[25~29]。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以西,西宁、兰州以东,秦岭、黄河以北,银川、呼和浩特以南的广大地区,在辽宁等地区也有零星分布。面积38万km2,约占黄土面积的60%左右[23~25]。
黄土地区干旱少雨,河湖水系稀少,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多由上覆黄土层的孔隙、裂隙水和下覆的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组成,水量少,不易开采。由于区域生态环境较差、交通也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给区内分布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带来了困难。经济的欠发达,基本上无力采用成本较高的焚烧、堆肥方法处置城市垃圾,而且这种方法不适宜黄土地区产生的垃圾类型。但黄土地区却有着丰富的荒芜土地资源,利用这些荒芜土地填埋处置城市垃圾将是目前较适合黄土地区的选择方法。
对于在黄土地区进行城市垃圾填埋处置的选址,其影响因素除多数与一般山区影响相同外,还将突出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水力连通性影响。场地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性对垃圾场选址影响较大。如垂直裂隙、孔洞发育的黄土地层,易与地下水或地表水体发生水力联系,不适宜选做垃圾填埋场地。②工程地质影响。工程地质特性主要从场地的稳定性方面对垃圾场选址产生影响,不同历史成因的黄土岩层,其土层压密程度,孔隙、裂隙虫孔的发育不同,黄土的水理性以及潜蚀性、湿陷性等不同,导致的不良地质环境隐患不同,形成对垃圾场的破坏水平不同。
由以上可以看出,由于黄土地区干旱少雨,极度缺水,但荒芜土地资源丰富。处置城市垃圾的填埋场一般需要重点考虑地形或场地容积大小的影响,但应绝对避开水源地或避免对水源及地下水形成污染,选在远离水源的地方。目前现行的垃圾填埋场选址方法还不能完全适用,也没有较成熟的参考方法借鉴。因此,探讨一个适宜在黄土地区应用的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就十分必要。
二、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原则
垃圾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是,以合理的技术、经济方案和尽可能少的投资,收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黄土地区的地质环境特点,我们认为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的总体原则除与一般山区垃圾场选址原则大体接近外,还需补充或加强针对崩塌、滑坡易发区的回避及对水源地污染的重点防范工作。
三、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方法
(一)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思路
在继承发扬垃圾填埋场选址一般主要考虑环境地质条件、环境保护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场地建设条件、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基础上,重点针对黄土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特点,补充、加强了针对黄土的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以及地形地貌影响等的评价。而对于黄土的湿陷性、潜蚀性影响,由于经过一定夯实处理便可消除这种影响,所以未予突出考虑。具体选址评价程序为:先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场地容量条件进行粗选,选出候选靶区。再根据场地可利用性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环境保护条件、场地建设条件、社会环境影响等情况,结合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2004)[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护法》[1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4)[11]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等,利用一定的成熟分析法则,对候选靶区进行量化打分评价,最后根据每个候选区得分的大小,对它们的适宜性进行优劣排序,最终实现对黄土地区未来垃圾填埋场的优选评价。
(二)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方法
1.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构架
根据以上分析,借鉴现行一般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及其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特点,构建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和相应的层次分析模型。新构建的评价方法共设6大类评价因子层面和23类三级评价因子,7类四级评价因子。并按影响因子的不同特点,构架为A、B、C、D四层分析模型(图4-6-1)。
图4-6-1 黄土地区城市垃圾填埋场优选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图
其相应的层次分析计算方法,采用如下层次分析评价模型(4-6-1)式进行。
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理论方法
2.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因子的实际权值标准构建
按照上述在黄土地区选址垃圾填埋场的影响因子特点,结合黄土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经济实力、土地资源及环境地质条件等,构建相关影响因子的实际贡献权值标准值见前列表4-4-1~表4-4-4及下列表4-6-1~表4-6-3示。
表4-6-1 环境地质条件影响-地貌类型权值确定
表4-6-2 环境地质条件影响-水污染防护条件权值确定
表4-6-3 环境地质条件影响-场地稳定程度权值确定
续表
3.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标准
根据有关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实践经验,适宜性的等级标准采用百分制是较适合的。表4-3-7是填埋处置场(区)适宜性等级标准。
4.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流程
与岩溶地区的垃圾场选址评价流程相同。
四、黄土地区垃圾场选址评价应用实例
下面就上述分析提出的选址评价方法,在垃圾填埋选址较困难的太原、吕梁黄土地区进行实例应用分析。
(一)环境地质概况
1.太原市环境地质概况
太原市地处太原新裂陷盆地内,地貌单元为黄土丘陵,次级地貌类型为“U”形冲沟和黄土梁峁,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岩性岩相较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一般,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地质灾害不发育。
2.吕梁市环境地质概况
吕梁市地处吕梁新裂陷盆地内,地貌单元为黄土梁峁丘陵,次级地貌类型为“V”形冲沟和黄土梁峁地表为较典型的黄土梁峁丘陵地带。黄土形成年代较老,多为离石黄土。这里“V”形沟壑深切,植被差,侵蚀强度大。
(二)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根据资料分析及现场踏勘情况,拟选出太原侯村、山庄头及吕梁田家汇3个垃圾场地,其环境地质条件如表4-6-4所示。该3个拟评选垃圾填埋场址全部位于黄土分布地区,可用黄土区垃圾场选址评价模型来进行选址评价。由此,我们针对这些区域黄土的环境地质特点,应用前述相关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构建了如图4-6-1的层次评价结构图。
(三)评价模型中各层影响因子理论权重计算
利用层次分析法,依照黄土地区环境地质特点,按照地质环境条件、场地可利用性、环境保护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建场条件、社会影响等为第一层面组合,再依此层面各因子的下属因子集合分别为次一级层面组合,再次一级的递阶层面组合依次类推,得到一系列呈递阶式排列的不同层面影响因子的组合。再按9标度法则构造出一系列判断矩阵,通过一定方式的计算及相关检验,得到影响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因素及其递阶归属子因子间的相对权重值(表4-6-5)。
(四)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适宜性评价
根据本文推出的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流程,结合山西太原、吕梁两地环境地质特点,我们首先依据相关资料及实地踏勘调查,选择了太原侯村、太原山庄头、吕梁田家汇等三个垃圾填埋场址进行适宜性评价。各候选场地的环境条件见表4-6-4。
表4-6-4 黄土地区未来垃圾填埋场候选场址环境概况表
续表
结合表4-6-4实际环境情况,对应表表4-4-1~表4-4-4及表4-6-1~表4-6-3查出各候选场地按层次分析模型评价的基层影响因子的实际贡献权值,连同前已计算出的理论权值,一同代入(4-2-1)、(4-2-2)式计算,即可得到各候选场地的适宜性评价分值,见表4-6-5。
表4-6-5 黄土地区垃圾填埋场址适宜性评价分值表
续表
由表4-6-5看出,针对太原侯村、太原山庄头、吕梁田家汇3个场地的垃圾填埋适宜性评价分值分别为74.39、66.99、73.2,对应表4-3-7的分级评价,3个场地皆为勉强适宜作为黄土地区的填埋垃圾场地。
五、结论
通过前文论述及应用实例验证,上述垃圾填埋场选址评价方法适宜作为黄土地区城市固体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填埋处置场址的优选评价方法,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倾倒300吨垃圾非法获利多少
经审查,今年7月,蓝山县塔峰镇城复村村民黄某友、雷某旺、雷某林等人合股购买了一辆自卸拖斗货车,用于运送石材等蓝山本地矿产和工业品到深圳,但由于在深圳找不到货源,经常空车返回蓝山县,为此他们开始琢磨并打起了偷运垃圾的歪主意。
永州警方还查明,开达公司等垃圾处理公司每日将收集、清运的垃圾经立式压缩后,就会送到垃圾填埋场,但垃圾填埋场下午下班后不接收转运的垃圾,垃圾处理公司只能将垃圾送到中转站临时囤积,由于中转站每天最多只能临时囤积5吨,开达公司遂将多余的垃圾自行转运处理。
9月27日,记者从蓝山县相关部门证实,案件侦破后,蓝山县组织公安部门再次进行了现场勘查,并安排县卫生防疫部门对填埋现场进行了消毒处理,生活垃圾已全部拖至蓝山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医疗垃圾由县卫计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目前,垃圾倾倒区域尚未发生因有毒有害垃圾污染环境导致人畜受影响情况。
4. 香港是不是真的发生过“地下判官”这个事情求真相!~
香港为什么要问? ?
雨夜屠夫八仙饭店10大部分的犯罪事实的确如此。
但不能拍你觉得有什么。
明天再拍一个雨夜食人族。你会问,香港也有真实的东西吗? !
有原因的。 。
。 。
肯定有
地下裁判官以上。不知道的至少三个或更多。 。以20世纪70年代的条款。 。非常著名的地下判官都没有达到标准的10例在香港。 。我可以是这个样子。 。香港评出10大神秘。下吗? !多少钱在许多情况下。虽然它不是一个感觉。但也很可怕。 。
情况下,发动了著名的只。 。
内地变态恐怖活动案件。 。
我只记得一个非常古老的村庄的村民喜欢腌泡菜缸码6个月时约70例。似乎是一个很大的四肢,多杀一个人,警察害怕去。这是确实存在的。我听到一个孩子。内地的情况是害怕的宣传。 。封建或内地的可怕。你知不知道那有多可怕,
这个游戏是非常清醒时,传说中的封建的情况下。有一个疯子杀了无数年轻的孩子玩设备以设备的崇拜。这种情况下密封。我记得有
5. 十种情形不能认定恶势力
因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合法债务纠纷而引发以及其他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就不宜归入“为非作恶”之列。
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实施的“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具有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特征的,或者因本人及近亲属的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合法债务纠纷而引发以及其他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应作为恶势力案件处理。
(5)勒黄垃圾填埋纠纷扩展阅读:
基本特征:
(一)组织特征:一般为3人或3人以上,且纠集者、骨干成员相对固定,并且经常纠集在一起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实践中,通常聚合随机,组织松散。
(二)行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暴力或威胁等手段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同时还可能伴随实施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抢劫、抢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
(三)危害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虽未达到(黑社会性质组织)称霸一方、形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的程度,但也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6. 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式
垃圾处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几种方式。
垃圾掩埋有两种方式:
1、倾倒:在地上挖一个露天的坑,将垃圾掩埋在坑中,坑周围群集着各种动物。
2、填埋:在地下或地面建造精心设计的设施,将垃圾与周围环境(地下水、空气和雨水)隔离。这种隔离是通过底部衬层和每天进行的土壤覆盖来实现的。
卫生垃圾填埋:
用一个粘土衬层把垃圾和环境隔离开来 城市固体废物填埋——用一个合成衬层把垃圾和环境隔离开来。垃圾填埋的目的是将垃圾掩埋起来,使其与地下水隔开、保持干燥且不与空气接触。在这样的条件下,垃圾就不会大量分解。垃圾填埋场不同于堆肥堆,后者的目的是使掩埋的垃圾迅速分解。
(6)勒黄垃圾填埋纠纷扩展阅读:
除此之外,生物法是渗滤液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其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处理效率高,不会出现化学污泥等造成二次污染,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垃圾渗滤处理装置种类具体的工艺形式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稳定塘、生物转盘、厌氧固定膜生物反应器等。
物化法过去只用在处理填埋时间较长的单元中排出的渗滤液,而今随着渗滤液控制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物化法也用来处理新鲜的渗滤液,且是渗滤液后处理工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絮凝沉淀、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和化学氧化法等。由于处理成本较高,不适于大量的渗滤液的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垃圾填埋场
7. 各位知不知道香港HelloKitty藏尸案,附香港十大奇案
Hello Kitty藏尸案发生于1999年的香港,是轰动一时的杀人案。案中23岁女死者樊敏仪,遭遇多人禁锢于尖沙咀加连威老道一个住宅单位,被迫饮尿、吃粪、严重殴打、燃烧身体等,死后被肢解、烹尸,头颅被塞进一个Hello Kitty洋娃娃之内。
8. 城市固体垃圾填埋场
最初引起科学界关注的废物处置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垃圾填埋所导致的地下水污染。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的城市及工业固体垃圾常常是被例行公事地进行填埋处置,很少对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而且也缺乏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及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通常都要对场地进行全面地调查,水文地质条件成为对场地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目前,垃圾填埋场的设计通常包含了多层衬砌系统及淋滤液收集系统,以使废物与水文系统完全隔绝,这样的垃圾填埋场通常被称为卫生垃圾填埋场,这些保护措施使得垃圾填埋场的造价急剧增大,尚未使用这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都会经历发达国家所遇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垃圾填埋场中淋滤液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水,许多场地都使用低渗透性物质进行覆盖以阻止水渗透到废物中。Lee和Jones(1990)批评了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和衬砌系统最终将会失效,因此保持废物处于干燥状态只会延迟淋滤液的形成和运移。相反,他们建议使水和氧气循环通过废物以加速其生物化学分解,一旦完成了这一过程,体积大大减少且稳定的废弃物便可在封闭性要求不高的系统中保存。
5.2.1.1 淋滤液的形成
在城市卫生垃圾填埋场中,淋滤液的形成通常经过了三个阶段(图5-2-1),每个阶段中均具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Qasim and Chiang,1994)。
第一个阶段称为有氧阶段(Aerobic Stage),在该阶段中,废物中初始含有的氧气被很快地消耗殆尽。同时,因为有机物的有氧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填埋场的温度在该阶段不断升高。
第二个阶段称为乙酸生成阶段(Acetogenic Stage),其主要特征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对废物的分解主要通过发酵作用把糖类物质转化为乙酸及其他的挥发性脂肪酸(Owen and Manning,1997);当没有缓冲性物质存在时,淋滤液的pH值在该阶段持续降低;CO2和H2不断生成,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到较低的状态;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使得淋滤液的碱度很高,这是因为有机阴离子(如醋酸根)像碳酸根和重碳酸根那样可在碱度滴定过程中接受质子(Baedecker and Back,1979;Kehew and Passero,1990)。在乙酸生成阶段,通过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的挥发性脂肪酸的生物分解使得硫酸根不断消耗,醋酸盐与丙酸盐的摩尔浓度比呈现出1∶1的比例,因为这两种酸的氧化均与硫酸盐的还原相联系(Manning,1997)。伴随着有机酸及CO2的形成,废物中无机盐类及盖层土壤中碳酸盐矿物(如果存在的话)的溶解使得淋滤液的总溶解固体及电导率达到最大。
图5-2-1 淋滤液形成的三个阶段中气体及相关化学组分含量的变化
废物分解的第三个阶段是甲烷生成阶段(Methanogenic Stage),当硫酸根消耗殆尽后,产甲烷生物成为了主要的微生物菌群,挥发性脂肪酸及其他的有机物在该阶段被转化成了CO2和CH4,氧化还原电位在该阶段达到了最低值。伴随着微生物甲烷的形成还发生了气体中碳、氢同位素的分馏,垃圾填埋场甲烷同位素的分馏模式表明,甲烷形成的主要形式是醋酸盐发酵而不是CO2的还原(Hackley et al.,1996)。
由于有机物基质的还原,分解速度最终变得慢了下来,废物的体积由于分解过程的进行而减小,这将引起垃圾填埋场的下陷及盖层的开裂,并为含有氧气的水入渗进入垃圾填埋场提供了条件,因此有氧环境有可能在废物系统中重建。
5.2.1.2 淋滤液的成分
垃圾填埋场淋滤液的成分随着废物的类型、填埋场的年龄、降雨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变化很大。表5-2-1列出了不同年龄垃圾填埋场淋滤液中组分含量的典型值。由表中的BOD 和 COD显见其有机物含量较高,其中COD 高于 BOD是因为淋滤液中含有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而造成的。淋滤液中的无机离子含量很高,因此其电导率和TDS也相对较高。硫酸根的初始含量可能很大,但在乙酸生成阶段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可使其含量显著减少。在年轻的垃圾填埋场淋滤液中,由于氧化还原电位较低,铁和锰可能以较大的浓度存在,但最终它们会以硫化物和碳酸盐的形式沉淀出来。由于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硝酸根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氮主要是以铵的形式存在的。微量金属离子的含量通常并不高,尽管其中一些元素的含量相对饮用水标准有一定程度增大。
表5-2-1 垃圾填埋场淋滤液中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在垃圾填埋场淋滤液中通常也含有有毒或危险性的化学物质,表5-2-2给出了美国一些城市垃圾淋滤液中危险性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的平均值,表中各组分后括弧内的数字表示所测试的样品的个数。这些测试结果表明对垃圾填埋场进行衬砌、对其淋滤液进行收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水文地质条件脆弱的地区更是如此。
表5-2-2 城市垃圾填埋场淋滤液中危险性组分浓度的平均值
5.2.1.3 污染晕
当缺乏有效的衬砌系统时,垃圾填埋场淋滤液将渗漏进入周围的地质环境中。更有甚者,一些较老的垃圾填埋场直接开挖于地下水位之下,污染晕从垃圾填埋之日起便开始形成。对于位于包气带中的垃圾填埋场,当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率后,污染物即开始向下运移。尽管目前已经对全世界上百个垃圾填埋场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监测,但很少对污染晕进行全面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目前研究较好的几个实例是:美国德拉瓦州的Army Creek垃圾填埋场(Baedecker and Back,1979a,b;Baedecker and Apgar,1984),加拿大安大略省的Borden垃圾填埋场(Nicholson等,1983),以及丹麦的Vejen垃圾填埋场(Lyngkilde and Christensen,1992;Heron and Christensen,1994)。
Borden垃圾填埋场(Nicholson等,1983)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极其详尽的取样监测网络,据此可以对污染晕进行精确地三维描述。与其他垃圾填埋场相比,Borden垃圾填埋场污染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硫酸根含量较高,溶解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尽管填埋场污染晕中也含有甲烷,但较高的硫酸根含量可能抑制了垃圾填埋场中的甲烷生成作用。从填埋场所在位置开始向下游方向,地下水相对石膏处于平衡状态,相对方解石和菱铁矿则处于过饱和状态。污染晕中较高的铁、锰含量源于低Eh值条件下地下水对含水层中固体的溶解。此外,污染晕中的阳离子含量还受到了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在该作用中,K+、Mg2+、Na+被吸附,Ca2+则发生了解吸。
根据Baedecker和Back(1979a,b)研究,在美国德拉瓦州Army Creek垃圾填埋场的下游方向出现了明显的氧化还原分带特征。在填埋场的下部,氧化还原电位最低,沿着地下水的流向,氧化还原电位逐渐升高,直至恢复到地下水的背景值。这主要是由于污染晕中有机物的逐步分解、溶有氧气水的混入以及与含水层介质的反应而造成的。Baedecker和Back(1979b)认识到了污染晕中碳酸盐矿物过饱和的情况,但认为要得出方解石发生沉淀的结论应十分谨慎,因为Ca-脂肪酸络合物的形成可能阻止Ca2+的沉淀,同时有机酸对碱度的贡献可能导致方解石饱和指数的计算值过高。Kehew和Passero(1990)发现美国密执安垃圾填埋场污染晕中高达90%的碳是有机碳,其滴定碱度值大大地超过了水溶液的无机物碱度。随着远离污染源,脂肪酸的生物分解把Ca2+释放了出来,进而导致了方解石的沉淀。菱铁矿也可能在污染晕的低Eh值部分发生沉淀,因为这里铁的浓度很高。随着氧化还原电位的升高,二价铁可能发生氧化并以氧化物膜的形式沉淀于含水层固体颗粒的表面,当然硫化铁在硫酸盐还原带也可能发生沉淀。
Lyngkilde和Christensen(1992)在丹麦的Vejen垃圾填埋场中划分出了6个氧化还原带,其划分标准见表5-2-3。为了便于绘图,他们在污染晕中把铁生成带和锰生成带进行了合并,从而得到了图5-2-2所示的氧化还原带三维分布图。垃圾填埋场污染晕中的氧化还原分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氧化还原电位的特征,例如:在铁生成带中,其氧化还原电位主要是由Fe3+还原为Fe2+的反应所控制的。Heron和Christensen(1994)得出结论认为,在污染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含水层介质中Fe3+的还原起着重要的氧化还原缓冲作用。在污染晕中,由Fe3+还原所形成的Fe2+仅有2%是以溶解形式存在的,其余的则以可交换阳离子或沉淀物矿物(如黄铁矿、菱铁矿)的形式存在于固体相中。
9. 刘宏伟的承办案件
一.昆明克列瑞分期付款财产保全案
二.胡某抢劫案(免于刑事处分)
三.大连王某故意伤害案(撤销案件)
四.乔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案
五.王某敲诈勒索案(缓刑)
六.佘某强奸案(科以一年有期徒刑)
七.叶某被非法拘禁案(某责任人某**局长被逮捕)
八.保定某企业债权债务纠纷案
九.北京某医院重大医疗事故案
十.河北张大雨土地补偿案.
十一.河南登封洗化公司郭全海特大诈骗案.
十二.河北某县彭建刚没有犯罪事实被错误拘留逮捕案.
十三.中国太和集团法律援助进商城活动.
十四.辽宁盘锦北方沥青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改制案.
十五.河北蓝鲸企业有限公司职工重大劳务纠纷案.
十六.河南郑州某附属医院医疗纠纷案.
十七.河北某市某县洁顺垃圾填埋有限公司财产移交案.
十八.河北煤田地质四队重大清欠案.
十九.负责北京9.18阳光行动文案总策划.
二十.山西某市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
二十一.河北田华财产继承案.
二十二.刘某重大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申诉案.
二十三.内蒙古鄂尔多斯某热电厂涉嫌特大诈骗案.
二十四.云南昆明张某涉嫌故意伤害案(被无罪释放)
二十五.天津奥凯机场苏某行政复议案.
二十六.山东东营伦某刑事申诉案.
二十七.陕西西安魏某与广州洁莱雅化妆品有限公司重大产品质量案.
二十八.江西某直购官方网非法传销案.
二十九.河北邢台宋某被错误拘留释放案.
三十.新疆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80亿元土地、项目、股权诈骗案出具大型法律文书
三十一.贵州某县农民土地补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