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投诉嘀嗒出行

投诉嘀嗒出行

发布时间:2021-08-02 19:24:06

1. 吸烟投诉量下降98% 嘀嗒出行公布无烟顺风车半年成绩单

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主题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而5月31日,也是嘀嗒出行《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即将满半年的日子。过去半年,在“无烟中国,健康中国”的大主题之下,嘀嗒出行在无烟顺风车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实践。同时,嘀嗒出行积极联动公益组织,健康平台等多方力量,让公众更好地认识到公共场合不吸烟是一种义务和担当,尤其是疫情期间不吸烟更是社会担当。
5月29日,嘀嗒出行正式公布了无烟顺风车的“半年成绩单”:自2019年12月,嘀嗒出行《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顺风车内吸烟投诉数量大幅下降。 尤其今年3月份以来复工复产深入带来出行需求持续恢复的情况下,嘀嗒顺风车车内吸烟投诉比例依然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截至5月28日,“乘客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从2019年12月的1033.1次降至2020年5月分的19.5次,而“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从2019年12月的205.5次,降至2020年5月份的21.6次。
这表明,自嘀嗒《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自2019年12月实施以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举措,以及车主乘客之间互相监督模式的创新实践,嘀嗒顺风车已经形成良好的无烟出行氛围,用户文明出行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这对于公共交通出行以及其他网约出行方式,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5月,嘀嗒出行还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控烟协会和京东健康等平台,发起了主题为?“ 共创无烟环境,共筑健康出行”的联合公益活动,以帮助更多人在后疫情时代,远离病毒感染风险,共享清新健康出行。这也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嘀嗒无烟顺风车行动的进一步延伸,以期让更多人将尊重他人健康和保护公共出行环境融入自身意识和习惯。
无烟顺风车上线一周单日吸烟投诉下降42%,上线半年下降98%
从数据表现来看,在实施《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之后的一周内,嘀嗒顺风车的车内吸烟单日投诉总量就大幅下降了42%,上线半年单日投诉量则下降了98%。
从车主和乘客各自车内吸烟投诉量日均值来看,在2019年12月6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乘客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为1033.1次,到了2020年1月1日-1月22日(春节前)就降至193.1次;在2019年12月6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为205.5次,到2020年1月1日-1月22日(春节前)就降至167.0次。
从1月23日至今,嘀嗒顺风车车内吸烟投诉表现分为几个阶段:
1月23日开始,新冠疫情开始全国爆发,紧接着春节长假,各地严格疫情防控,交通管控,出行需求大幅减少,因而投诉量也相应很低。
春节长假期间(1月23至2月17日),“乘客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平均值在24.2次,“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平均投诉量平均值仅有1.9次。
2月18日开始,各地复工复产深入,出行需求逐渐恢复,但嘀嗒顺风车车内吸烟投诉量的增长并不明显,从2月18日至2月29日,“乘客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在28.6次,“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降至1.6次。
而从3月份到5月份,尽管各地出行需求在快速恢复,但嘀嗒顺风车的车内吸烟投诉依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其中“乘客在车内吸烟” 单日投诉量均值从3月份的50.2次,降至4月份的38.4次,再降至5月份的19.5次,而“车主在车内吸烟”的单日投诉量均值3月为6.6次,4月份13.4次,5月份也仅有21.6次。
注:统计周期从2019年12月6日至2020年5月28日
联动公益组织及互联网健康平台 共同推进后疫情时代的无烟出行
今年5月,嘀嗒出行不仅参与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控制吸烟协会和京东健康平台携手搭建中国首家“戒烟云门诊”的前期筹备和用户宣导工作,为有戒烟需求的嘀嗒用户提供专属优享通道,还联合以上各方发起了“关于吸烟,你了解多少“的线上答题公益科普活动,内容涉及吸烟与新冠肺炎的关系,电子烟、二手烟、三手烟和车内吸烟的危害,各地禁烟管理规定等。科普答题自2020年5月25日在嘀嗒出行App和官方微博等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参与人数已超过3万人。
此外,嘀嗒出行还与上述各方共同推进“无烟出行理念”的传播。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内吸烟不仅容易造成三手烟,更易造成危险驾驶和着火隐患,同时,在车内吸烟是对车内公共环境的破坏,极大影响了合乘人员的乘车体验,与文明社会背道而驰。
在嘀嗒出行看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众的“健康出行“理念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而车内不吸烟则是阻断病毒传播,保护司乘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公民应有的社会担当。在此次“ 共创无烟环境,共筑健康出行”的联合公益活动中,嘀嗒出行与各方共同呼吁,对个人而言,不吸烟其实是一种担当,是对亲友和同事的责任;对每一个驾车乘车出行的人而言,不吸烟是对合乘者健康以及公共环境的担当;而在疫情面前,不吸烟更是对社会的担当。
事实上,烟草危害是当今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另有7.4亿人遭受二手烟危害。同时,烟草制品在全世界每年导致超过800万人死亡,而其中有100万人死于接触二手烟雾。此外,最新研究还显示,长期吸烟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成重症的概率,是非吸烟人群的14倍。
北京控烟协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卫生法学高校教材编委崔小波表示,新冠疫情对于移动出行行业有很大影响,因为小客车的狭小空间和密闭结构往往使病毒更易存在和传播。而这也值得所有车主,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思考:就是出行中如何更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公众应该像预防二手烟和三手烟一样来预防新冠肺炎病毒在出行过程中的影响,加强车内定时消毒,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和流动,共创健康环境,保证所有司乘人员的安全安心出行。
持续强化司乘互相监督 构建无烟出行氛围
自2019年12月6日正式实施以来,嘀嗒出行《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从投诉机制,行为分扣除,影响信用分和杜绝安全隐患等多个维度,对于车主与乘客在合乘期间的吸烟行为进行了有效约束,而随着《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实施的深入,嘀嗒出行在推动无烟出行方面的举措越来越全面和完善,尤其是在加强司乘享互监督,构建无烟出行氛围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嘀嗒出行除了《无烟顺风车管理办法》之外,还通过评价标签来鼓励顺风车主和乘客互相监督车内吸烟行为。通过“车内吸烟”,“车内有异味”,“车内脏乱”等差评标签,对吸烟行为进行约束,通过“无烟车”和“车内不吸烟”的好评标签,对顺风车主和乘客保持车内空气清新的行为进行鼓励。而对于出租车司机,则通过设置“车内是否无异味”这一橙星评价维度,来鼓励乘客监督司机的在车内的吸烟行为。
今后,进一步强化司乘享互监督的机制,营造良好,正向的无烟出行氛围,将是嘀嗒出行努力的方向。嘀嗒出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将考虑在行程中继续不定期展开无烟小调查,并考虑将无烟出行纳入荣誉徽章体系。同时,嘀嗒出行进一步强化对于广大用户的无烟宣导,以期在强化平台与车主,用户共建无烟出行,健康出行的同时,让”无烟出行“的理念延伸到用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助力“无烟中国”和“健康中国”目标的全面实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滴答出行司机没送到目名,怎么投诉退钱

在app内可以直接投诉,也可以打滴答的客服电话进行投诉。

3. 怎么联系滴答出行的人工客服

在使用嘀嗒出行的过程中,可以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嘀嗒投诉、嘀嗒行程、嘀嗒车费回、企业支付答等问题,这个时候可以联系其在线客服解答。

1、进入嘀嗒首页,点击“帽子”图标。

注意事项

客服提示接入中时,可以先在对话框里,仔细描述问题,有助于节省时间。

4. 工商银行卡在嘀嗒出行里被投诉了,里面钱提现不出来怎么办

是你被投诉了,然后你名下绑定的银行卡被冻结了吧?所以要处理的不是你银行卡的问题,而是你的投诉问题吧。所以现在你还是要先去把这件投诉处理好,结案了自然银行卡就解冻了,里面的钱你也可以取出来了呀,

5. 滴答出行 怎么投诉 司机态度很恶劣

“滴答”应该是“嘀嗒”,嘀嗒出行投诉方式如下:

1、打开嘀嗒出行软件,版出行软件的首权页,如下图所示。


6. 嘀嗒出行归哪个政府部门管理,我要起诉这个垃圾平台

城管,它不是网约车 北京市交通委没有备案。这个嘀嗒很垃圾,它没有对注册司机有效监管

7. 嘀嗒出行为什么如此不靠谱有谁监督管理

没有这么惨吧!没有用滴答。一直用滴滴。很准时到来。可以看时间。到哪里了,现在的网约车。越做越差。

8. 顺风车怎么投诉滴答司机

顺风车现在不好做了,出了很多事件,主要还是司机不专业,所以会让顾客不满意。要投诉的话可以在线投诉和电话投诉,app上面的菜单上有联系入口,你可以直接说的,客服电话是很热情,就是办事处理慢。

阅读全文

与投诉嘀嗒出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