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北石家庄保定的卢姓根源是长清县吗
卢姓的来源:中国卢氏的四支主要来源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卢姓的来源主要是姜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傒(这家伙很一套养生之道,而且对中国的修身“四艺”很精通)为卢姓始祖。
第一支出自姜姓。春秋时公子傒,为齐国上卿,因拥立齐桓公(公元前685-643年在位)有功,食邑封于卢(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其后裔便以邑名为氏。齐国被田氏取代后,卢氏分散于北方,秦代定居在范阳郡的卢敖,仕秦为博士,其后世在魏晋南北朝对为“四大姓崔、声,王、谢”之一。
第二支为庐氏所改。古代有庐子国,春秋时为楚邑,庐子戢梨为庐大夫,子孙以地名为氏。后来庐氏有些人改姓卢氏。
第三支为北魏伏卢氏、莫卢氏所改。莫卢氏先改为芦氏,后又去草头,改姓卢氏。
第四支为复姓占浦氏和代北三字姓吐伏卢氏所改。
正宗的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历史上卢氏望族出自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为此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带。
宋朝时期,卢姓约有26万人,约占宋朝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现大卢姓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浙江,三省卢姓约占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河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苏,五省卢姓也约占总人口的44%。山东为卢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总人口的22%。卢姓形成鲁豫冀、浙闽两大块人口聚集区。
长清归德镇卢国故城为何是世界卢姓的发祥地?卢氏的始祖又是谁?
据《姓纂》、《通志·氏族略》、《卢氏族谱》等记载,约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98年,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几个弟弟为避祸纷纷外逃,其中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往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国、高二氏密召小白回国继任,小白抢在公子纠之前先回,立即被国、高二氏立为国君,这便是后来称霸诸国的齐桓公。
高氏即高侯,乃姜太公第十一代(又说十三代)孙,因拥立齐桓公为王而封赏于卢,并创建卢子国,卢傒为首任卢子国王。高氏自此改姓为卢,而卢傒便成了天下卢姓的始祖。
而卢子国(卢邑)的都城就是现在的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国庄以西的卢城洼一带,现存有“卢故城遗址碑”和“坟台”碑两座为证。
那么,韩国的卢氏又是如何辗转到韩国的呢?据韩国卢氏提供的先祖们的记录可知,东渡到韩国的卢氏先祖是唐朝末年上护军、翰林学士卢穗。
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值新罗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孝恭王给予卢穗以国宾的礼遇。卢穗和他的9个儿子也为新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悠悠千载,卢穗的9个儿子繁衍为朝、韩卢氏九大支系,达30余万人众。在韩国,卢氏仍为名门望族,功成名就者若群星璀璨。其中佼佼者当推曾任韩国第十三任总统的卢泰愚了
⑵ 保定莲池区哪个村要拆
保定莲池区乌马庄村村要拆。
乌马庄村位于朝阳南大街西侧、南二环路北侧、乐凯大街东侧、南护城河以南。村庄面积400余亩,特色:村民以出租房屋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集体以村周边闲散地出租为主要收入。
(2)保定西大夫庄征地纠纷扩展阅读
五尧乡,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地处莲池区西南部,东与南大园乡相邻,南与清苑区接壤,西与满城区相连,北与竞秀区毗邻,乡人民政府驻五尧村。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总面积27.79平方千米,总人口38814人。
1953年,建五尧乡。1965年,划归清苑县,称五尧公社。1984年,复置乡。 截至2019年10月,五尧乡辖6个社区居委会和16个村委会。
2013年,五尧乡社会生产总值23.1亿元,企业总产值21.3亿元,综合利润1.7亿元,工业总产值20.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农业总产值64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156元,牧业产值1127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097万元。
⑶ 西大夫庄
河北省 保定市 北市区 百楼乡 西大夫庄村
⑷ 保定徐水县郭雪林医生治胃病的效果好吗
治疗胃病我有方法,病愈在给我分、或先给别人我不急。等...
相信我胃病就一定会好,并且永不复发。本人有个愿望,就是普之下天下所有人
不再有任何疾病,健健康康每一天。如果有权利的话我会把医疗研究费用放在一
切研究之首。
闲话不说了,转入正题。
现在没有可以根治胃病药物、不信向医生打听打听谁可以
根治胃病?
想忘记自己或家人有胃病吗?想不花钱治胃吗?想让医生歇会儿吗?
不吃药胃病就好,本人多年胃病经验,各大医院都跑遍(啥中药、西药,按医生
说的吃个遍,还穿线疗法3次、胃病一直未愈),花去人民币好几万、毫无结
果,到最后无药可开。医生建议我回家自己调养。医院不要的人,我好苦呀!
没法子只能靠自己研究了,到处翻书集、查资料、现在自己摸索一套不吃药治胃
病的经验,好几年了胃病至今未犯。
现在献出来帮助深受胃病折磨的患者解除病痛。
不花一分钱胃病自愈方法,有特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
1、每天喝水3000ml至5000ml。(病愈后稍微减量)喝水方法,饿时、睡觉前、
半夜、早起,喝。
原理;胃病主要就是胃酸过多刺激胃粘膜造成的。喝水可以大大淡化胃酸浓度。
2,改变睡觉姿势,同样重要,切忌不能往右侧卧姿势。往左侧卧姿势最佳。
往左睡,会使胆汁直接流向肠道,不至于反流到胃、食道内。
原理;胃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胆汁反流到胃里,腐蚀胃壁、食道。
——————————————————————————————————
胃病急性发作期很疼,想吃点药缓解一下也可以。(症状缓解后就停药、防止产
生药物依赖性、和伤及人体最重要器官肝、肾)
胃酸过多,症状胃烧灼样疼痛,轻度的吃点胃U、每次1-2片每日
3次。严重的吃点奥美拉唑、每次1-2粒、每日1-2次、或健朗晨(价格比较高)
每日早起服用1-2粒。
吃点饭就不消化,可以吃点
西沙比利片,每次1—2片、每日2-3次。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吃点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过敏者禁用),第二周开
始周停用两天,或庆大
霉素加一个鸡蛋清搅拌每次一只,每日3次(心脏病患者禁用)。
药物本人一般不建议使用。
(本人请求各位一下,河南信阳结石为什么多?2000年我一家移居信阳市、随后几个亲戚陆续移居信阳市、05年我得肝内胆管结石,随后我爱人得肾结石,之后那几个亲戚中也有两个得了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我打听一下原来我一个屋檐下就几个结石患者,我该怎么办?还望相关人士、部门前来多多关注,排除易患因素,万分感谢!!本人给贵人磕头了。)
——————————————————————————————————
3、忌口;
胃病发病期,少吃。吃面片为宜,7成饱就可以。
忌、(从主→到次)1、酸(特别是橘子)→酒→过硬→辛辣→腌制食品→油腻
→过甜→冷饮→凉食→油炸→方便食品。
按我的方法,不到两个月就好了。
病愈之后还要
继续、坚持,忌口、再忌前五项即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胃病多为先天生理缺陷、有遗传性,不能与其他人相比。
病愈后别忘相互转告,让天下每个胃病患者都彻底摆脱胃病折磨(我的愿望)。
最后祝你永远健康!!胃病一去不回头。
⑸ 保定比较有名的中医诊所在哪儿
红湖街(莲湖公园西门对面)有一家中医馆,坐诊的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医生,望闻问切非常认真,也很有名气,去之前要预约,具体你可以去看看,我把电话忘了
⑹ 谁能提供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的历史
容城县历史
(一)、名胜古迹
容城历史悠久,保存在境内的革命历史文物非常丰富,这些文物是容城历史发展的见证。
早在一九八二年,容城上坡遗址(磁山文化)、南阳遗址(春秋战国)、晾马台遗址(商周),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于一九八七年,容城县人民政府将午方遗址、东牛北庄遗址、白龙遗址、东牛遗址、黑龙口燕长城遗址、陈阳庄城堡遗址、北后台烈士陵园,城内烈土塔,革命纪念馆,共九处公布为容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现代文物三处:
1、北后台烈士陵园。1946年修建,1974年重建。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三十二团与敌浴血奋战。不幸有497名指战员英勇牺牲,遗体埋葬于此。位于贾光乡北后台村西。
2、城内烈士塔。始建于1946年,后被敌人破坏,1966年重建。,为纪念全县在抗日战争及以前牺牲的烈士嵌刻的碑记。塔由八通碑组成,园内松柏环绕,位于城内北大街路东。
3、容城县革命纪念馆,1986年建于城关镇上坡村西侧,总面积2664平方米,馆内有大厅两座,并有胡德林、胡福才(狼牙山五壮士容城籍烈士)等纪念碑亭三座。
二、古文化遗址
1、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存,距今最早文化层约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上坡遗址的发现把我县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三千年,位于上坡村南。
2、南阳遗址:系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重要遗存,据出土遗物看,有燕国易都迹象。距今约两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位于晾马台乡南阳村东南200米,保护范围5万平方米。
3.晾马台遗址:此遗址为商周遗存,距今约四千年左右,遗址有重建明月禅寺一座,古寺巍峨,寺院内千年古柏遮天蔽日,位于晾马台村西北隅。
4.午方遗址:经省文物研究所发掘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址,距今约四、五千年,位于城关镇午方西庄村西侧。
5.北庄遗址: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存。位于东牛乡北庄村东“阴顶子”处,保护范围6万平方米。
6.白龙遗址: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遗存。位于东牛乡白龙村西500米。
7.东牛遗址:此遗址为仰韶文化遗存,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东牛村南100米。
8.黑龙口燕长城:当地人称“界堤”。据考查,是战国时燕国南境长城,西起易县,东至渤海,我县残存1000米,高0.5至2米,位于小里乡黑龙口村东至萍河桥堤。
9.陈阳庄城堡:此城堡传说是保卫宋八王赵德芳坟墓驻兵之地。也是宋代北境边防城堡,位于八于乡西陈阳庄。
(二)、历史人物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元初理学家、诗人。容城县沟市村人,幼年天资卓绝。初习经学,后研究程颐、朱熹的理学。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曾任承德郎、右赞善大夫,后托病辞官回乡。理学上成就突出,一生著有《四书精要》、《易系辞说》等,后清廷收入《四库全书》。广泛行世的《静修集》是诗文选集,其中收入各体诗词800余首。诗名冠元初诗坛。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发奋苦读诗书,明朝嘉靖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化鸾(大将军,奸相严嵩的死党)被贬为狄道典史。在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曾开办书院,兴修水利,开发煤山,受到人民的拥戴。化鸾事败,又被提升为兵部武选员外郎。因上书列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严嵩所害。一生以直谏,气节著名。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世人称夏峰先生,容城县北城村人。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举,因不满明未政治腐败,营救东林党人,受世人赞扬。自明至清,被多次征召做官,均辞而不就,志于教授著述,为清初“三大儒”之一。著有《书经近旨》、《读易大旨》、《理学宗传》等,收入《四库全书》。著诗文集《夏峰先生》及《田 几辅中州人物考》、《两大难录》等行世。
作者: 219.148.140.* 2007-6-18 13:30 回复此发言
--------------------------------------------------------------------------------
2 容城县历史
(三)、容城县现代革命史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容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比较早。1921年,保定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进步学生王孟雄等,秘密携带进步书刊回乡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的真理开始在容城县传播。
在国共两党实行合作的高潮中,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纷纷到容城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国民党直隶省党部负责人于方舟和共产党员翟少痴先后到容城开展革命工作,在发展国民党员的同时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创建了国民党容城县党部和中共容城特别支部,使容城的革命斗争有了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是年秋,进步教师刘通庸在白龙村敬业两级小学利用教师身份,宣传革命道理,开展革命活动。此后容城县的革命斗争逐步活跃起来。1925年6月,为声援上海“五卅”工人运动,容城县成立了“沪案后援会”,全县师生千余人上街游行示威,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1925年夏到1926年,容城县成立了反封建的群众组织“天足会”,号召广大妇女抵制缠足。不少村庄拆拉了神庙,兴办学校。1926年底,又接连爆发了反对“八厘公债”和“文书贴印花”的群众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宣传,逐步为人民大众接受,许多青年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6年3月,容城县青年杨子英、李学珍、马学儒到广州参加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学习;同年5月,容城县青年高朴、孙洪恩、庄士荣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8月,高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共北方区委员会遭到严重破坏。同年7月,汪精卫又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在全国形势恶劣的情况下,中共容城特别支部保存了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30年4月,容城县“革命文艺研究会”建立;1931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容城县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容城县委员会相继诞生。随后,又成立了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容城县反帝大同盟”和由贫苦农民组成的进步团体“容城县赤卫队”。
1932年1月,中共容城县委领导进行了一场震动全省的农民运动。3000多名农民愤怒砸毁了搜刮农民的县官产局。同年7至8月间,又发动组织县东农民砸毁了坑害人民的白沟河官商盐店。
1932年9月,中共容城中心县委员会即中共容(城)安(新)雄(县)定(兴)新(城)中心委员会成立,阴一刚任书记。1933年初,容城县的共产党员发展到140多名,党支部共有18个。后由于叛徒出卖,县委和团县委瘫痪,容城革命斗争处于低潮,直到抗日战争初期。
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9月15日,日本飞机分两处轰炸容城。9月19日,国民党军队第五十三军南退路过容城,容城县国民党当局随军南撤,当地的一些地主、土匪游民纷纷拉起武装,局面异常混乱。
10月,中共保属省委派共产党员李大昭到容城开展工作。12月,共产党领导的河北游击军派贾桂荣到容城,将当地大股武装改编为河北游击军第八路军第二师,并击溃了拒不接受改编,危害百姓的小股土匪武装,使混乱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1938年1至7月,中共冀中省委、中共冀中区四特委先后派大批干部到容城开辟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容城县抗日根据地在农村的大部分地区形成。1940年,县、区、村的党、政、群、武装组织普遍建立,开展了宪政运动,实行了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广大妇女、儿童站岗放哨,青壮年纷纷参军参战。抗日洪流滚滚向前。
1941年4月,华北日军推行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6月,开始对平、津、
作者: 219.148.140.* 2007-6-18 13:30 回复此发言
--------------------------------------------------------------------------------
3 容城县历史
保三角地带疯狂“扫荡”,在容城境内和临界,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容城县军民在中共冀中十地委和中共容城县委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积极开辟“堡垒户”、“堡垒村”,创造性地开展“挑帘战”、“地道战”;打入敌伪内部,开展伪军工作,掌握两面政权,同时进行整风学习,开展大生产运动。从而使容城人民的抗日斗争烈火越烧越旺。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反攻的开展,容城县军民在容白公路设伏,全歼白沟警备二大队;在段庄村北的津保公路活捉了伪县长王朝新和日本顾问奥金尚彦;平毁了县境内的全部封锁沟;端掉和迫退了县城以外的所有日伪据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7日,容城县人民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收复容城县城,赢得了八年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妄图以武力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在冀中及相临地区,国民党军队先后抢占了平、津、保等城市及平汉铁路沿线的城镇。1945年9月初,原新城县汉奸武装王风岗部被国民党收编为“河北省保安第七总队”,其他汉奸武装也同时被收编。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后,容城县进行了精兵简政。
1946年1月,国共《停战协定》签定不久,国民党军队就开始了对容城边缘地区的军事进犯,从而涌现出“野桥八次保卫战”,击退了敌人的进犯。6月,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7月,根据斗争需要,设立容定县。9月,驻保定、徐水的国民党军队2000多人,长途奔袭并攻占容城县城。10月,冀中十分区七十五团在容城军民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容城保安大队,解放了容城。年底,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犯,容城县1100多名青壮年踊跃参军,编入冀中十军区七十六团。
1947年8月,北平国民党第十六军及“还乡团”武装大规模进攻容城,到处扶植地主政权和地主武装。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一部和冀中军区、十军分区部队发起大清河北战役,国民党第十六军退出容城。容定独立营和区、村民兵武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扶持的各地主政权及“自卫团”组织。11月,容城全境解放,成为巩固的解放区,全县工作重点由军事斗争转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年底,根据中共中央10月公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了全面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1948年8月,恢复容城县建制。中共容城县委、容城县民主政府建立并进驻容城县城。随后,开展了平津支前运动。
1949年10月1日,中化人民共和国成立。容城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进程。
(四)、现代革命人物
1、阴一刚
阴一刚(1908.2—1994.6.17),容城县东牛乡东牛村人。
1925年1月,在容城县白龙村敬业两级小学任教。是年四、五月间,中共顺直省委负责人之一于方舟同志到容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阴一刚受其引导,开始接受进步思想。此时,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南方革命运动高涨,北方革命正蓬勃兴起,经于方舟同志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
1927年1月,阴一刚到容城县午方村北校任教。1929年春,共产党员刘通庸(原名刘传中)到白龙村敬业两级小学任校长,阴一刚等进步青年主动与之接近。在刘的影响下,阴一刚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到国民党1927年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勾结北洋军阀,更加残酷地压榨人民群众,只有参加共产党进行革命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尽管当时环境极端残酷,他仍然于1929年夏毅然退出国民党,并于1931年由陆治国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30年四、五月间,由阴一刚牵头和容城县东关小学教员张绍棠、东牛村小学教师刘吉昌等人发起并组织了“革命文艺研究会”。其政治主张是:反对国民党,拥护共产党。它的一系列活动,大大激发了一批青年的革命热情,促使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宣传并团结了周围的农民群众,为容城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1931年4月,保定共青团特委负责人陆治国到容城县进行革命活动。在陆的直接领导下,阴一刚等以“革命文艺研究会”为基础,发展了容城县第一批共青团员,成立了中共青年团县委。后受中共保定特委书记贾振峰委派,在容城县发展组织开展工作。1931年农历4月下旬,在东牛村阴一刚家里召开了容城县第一次党员大会,成立了中共容城县委,阴一刚被选为中共容城县委第一任书记。
1931年7月,中共容城县委、县团委发动并领导了教师、学生反对反动教育局长和两校校长的青年运动。
1932年1月,中共容城县委县团委领导3000名农民砸毁了搜刮农民的县官产局。同年7至8月间,又发动组织县东农民砸毁了坑害人民的白沟河官商盐店。
1932年9月,中共容城中心县委员会即中共容(城)安(新)雄(县)定(兴)新(城)中心委员会成立,阴一刚任书记。1933年初,容城县在阴一刚领导下,党员发展到140多名,党支部18个。后由于叛徒出卖,县委和团县委瘫痪,容城革命斗争处于低潮。此时,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组织上调他到保定特委,途中不幸与上级失去联系,开始了政治流亡生活,一直到1937年11月成为陕北公学的第一期学员。
阴一刚同志在容城建党初期开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坚定地树立了共产党在容城县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信,锻炼了群众,培养了一批党的基层干部,为容城县以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奠定了基础。
2、胡德林 胡福才
胡福才,1913年出生于容城县平王乡郭村,原名胡小秃。
胡德林,1917年出生于容城县平王乡郭村,原名胡小尚,生父胡老乱。幼年随母改嫁到平王乡李郎村,随继父安印成改名安小尚,参军后恢复原姓,并改名为胡德林。
1938年8月,晋察冀军区红一团,从日伪占领下解放容城县城时,二人参加该部为战士。1941年9月在著名的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系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两位烈士。
1985年9月,容城烈士纪念馆建成,内立有“胡德林、胡福才烈士纪念碑”,他们将千秋万代活在故乡人民心中!
⑺ 容城是属于保定吗
保定的就是这个 容城 服装厂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