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遭环保组织举报 特斯拉德国工厂被叫停
[汽车之家 行业]? 据德国媒体报道,当地环保组织NABU和Grüne Liga向法兰克福行政法庭控诉特斯拉,称其为开垦超级工厂用地而大量伐木,破坏了生态环境。接到控诉后,法庭迅速出手,叫停了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相关建设事宜。
据悉,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的选址位于一个自然保护区内,此前当地环保部门已经为特斯拉颁发过伐木许可,允许其砍伐所在地内82.8公顷的森林。不过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仍然认为特斯拉的相关行为会破坏生态环境,尤其是会污染当地居民的饮用水。
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环保组织和特斯拉都在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相应的材料,而环保部门和法庭审核这些材料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特斯拉只能停止伐木,等待最终裁决的出炉。按照法兰克福行政法庭发言人的话讲就是:“伐木在建设超级工厂的工程中只占用几天的工作量,所以即便暂停伐木,也不会影响工厂建设。”
不过上述说法究竟是否客观,就见仁见智了。一直以来,特斯拉在德国的超级工厂建设历程可谓是“多灾多难”,不断因为各种原因而停工。前一段时间,这家企业挖来了奔驰柏林发动机工厂的前主管雷恩·雷夫(Rene Reif)来德国超级工厂就职,而此举直接惹怒了德国最大的工会组织IG Metall。该组织认为,原本电动化进程就会导致传统发动机工厂大量失业,而此时特斯拉的挖人行为无疑会进一步削弱传统车企的竞争力。
编辑点评:
在中国市场,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特斯拉11月销量已达到21604辆,相比于10月份增长78%,多卖了9461辆。但在欧洲特斯拉却没能保持这等良好态势,10月份大众ID.3力压Model 3成为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冠军,而此时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却频频出现问题,工期一拖再拖。不知面对这种态势,马斯克能否拿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文/汽车之家 陈灿)
㈡ 特斯拉中国副总裁称没办法妥协,当事女子的维权合不合理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名女子的做法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如果她只是站在原地。然后向大家展示特斯拉此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我想保安就不会直接把他抬离现场,但是他到最后站在了车顶。因为这个时候是特斯拉汽车的车展,所以他的行为其实算了特斯拉的权益,而且站在车顶说实话有可能会导致汽车受损,所以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不过我还是有很多想法跟大家来探讨一下。
第三,如何评价这件事情?
因为到现在为止,特斯拉公司对外作出的回复都非常的简单,就是表示自己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发现数据并没有任何的问题,所以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了汽车驾驶员身上。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可以证明双方到底谁是有问题的一方。不过也希望通过这件事情,双方可以坐下来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能让我们知道真相。
㈢ 特斯拉年度投诉仅万分之0.7,大量失控问题是假吗
从特斯拉的年报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每年的销售额已经来到了50万辆左右,这在国内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按照一般的情况来看的话,汽车销售的数量越多,那么接到的投诉将会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会面对更多个性化的个体。而在对于特斯拉的投诉当中,却发现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投诉仅为万分之零点七,也就意味着10万个人里边儿才有70个人会投诉特斯拉汽车。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特斯拉的失控问题到底是不是假的。
第三,如何看待特斯拉的公关?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存在如此低的投诉,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家不想要自己打脸。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特斯拉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公司。在公关能力方面,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汽车企业能够跟特斯拉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斯拉公司才能够保证很好的市场容易程度。但是虽然他们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不错,但是还是希望作为一个实体企业,他们还是应该做好汽车的品控。
㈣ 被工信部约谈,特斯拉欺诈事件愈演愈烈
特斯拉“减配门”事件越演越烈,如今,工信部终于出手对其展开约谈。
在之前的3月2日,有国产版Model3的消费者发现其购买的产品存在“减配行为”,其购买的国产版Model3在官方环保清单上标注的是其搭载了自动驾驶硬件“HW3.0芯片”,而实际产品搭载的却是自动驾驶硬件“HW2.5芯片”。
3月10日,工信部针对特斯拉Model3车型部分车辆违规装配HW2.5组件问题约谈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责令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立即整改,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生产一致性和产品质量安全。
相关律师表示,特斯拉有着欺诈消费者的嫌疑,涉及触犯《合同法》和《消费者保护法》。可以结合合同约定以及三包承诺,选择退货、更换、要求赔偿损失等方式维权。
工信部的约谈也为特斯拉敲响了警钟,中国市场海纳百川,但能在中国市场取得利润的,则是那些对中国市场充满敬畏之心的车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特斯拉被新华网点名批评,是因为什么原因
特斯拉被新华网点名批评,甩锅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对中国消费的傲慢和无视有关!㈥ 特斯拉中国副总裁称没有办法妥协,车主应该如何正确维权
据媒体报道,2021年4月,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上一位维权女车主身着刹车失灵的白色T恤,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起大批群众围观,而对此特斯拉中国副总裁陶琳回应道,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此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发酵后,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该维权女车主的行为欠妥,责任不一定完全在于特斯拉;也有部分网民认为,特斯拉应该低下头来接受检查。而现今车辆出故障或者产品出故障的事情并不少,如果面临车辆有问题时,车主应该如何正确维权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与汽车品牌方进行积极沟通,商讨相关事宜一个汽车车主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如果能够组建成利益受侵犯车主的团体之时,那么就可以以团体、群体运作的形式来对汽车品牌方施压,可以通过在社交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上发表自身的原创内容来表示自身的诉求,从而维护自身的权益。而这样一种方法,也可以对于汽车品牌方进行有效的施压,有效的维护自身的权益,但是它的缺点在于难以形成利益受侵犯车主团体。
四、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权最后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因为被媒体所报道的事情更容易成为社会公众所均能感知到的东西,所以借助媒体的力量有助于让自身的诉求以舆论监督的形式展开,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㈦ 特斯拉中国总裁回应维权事件,特斯拉为何会频繁出现维权
特斯拉出现维权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在此前,关于特斯拉维权的报道就一直层出不穷。只不过特斯拉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营销公司,把这些消息都给隐藏了下来。但是随着特斯拉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的变大,很明显现在依靠一汽车企业是没有办法掩盖所有的不良报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特斯拉汽车有如此多的维权报道。
第三,如何评价特斯拉的回复。
很多消费者在看到他说他回复的时候都认为特斯拉回复非常的强硬。这样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让很多的消费者对其失去忠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特斯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很多人认为特斯拉既然敢这么说,那么很可能真的是冤枉的。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劝诫大家,既然事情没有水落石出,还是要等待真相被揭露的那一天才能够有一个定论。
㈧ 特斯拉被五部门约谈,为什么特斯拉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没有那么友善
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喜欢外国品牌的车,因为开着有面子,而在大品牌上我们中国人喜欢越贵越好,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外国人抓住了点,反正你也没别的车可买,我对你不友善你也得买,所以被约谈了。
产品质量一目了然,无需赘述。其实虚荣心在作怪。在他们看来,开特斯拉汽车是时尚和身份的代表,随处可见。根本原因是内心自卑,对自己的国家缺乏信心。中国已经不是以前的中国了,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他们。疫情控制凸显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但是,美国这次很着急,不断指责和推卸责任。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自卑心理,对国家、对民主、对制度充满信心,站出来做人,以平常心看世界,不要再仰望西方。
开中国车不丢人,开国外品牌车也不优越。心态要树立起来。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我们应该清楚自己喜欢哪个品牌。别傻了,明明欺负人。你还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你不是在侮辱自己吗?当然,别人看不起你。所以,我们花钱的时候,要理智。在全球化下,我们不提倡抵制任何人,但作为客户,我们应该有尊严地享受产品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求国产特斯拉价格至少和美国一样,服务和配置一样。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㈨ 特斯拉维权车主一审胜诉,或成国内首例“退一赔三”案,车主的诉求是什么
车主的需求是他要求特斯拉公司赔偿,因为他认为这款车子并不是正常的,而是事故车的。所以他认为特斯拉公司存在欺诈行为之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这是我国第1起特斯拉维权的车主一审胜诉的,而且还是退一赔三的案件。最后法院宣判。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行为,应该向车主退回该车的款项,一共约38万元人民币,并且按照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退一赔三。总共给该车主赔偿110余万元人民币。
然后就在2019年的11月份,请了一家机动车评估公司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是认定这辆车是一辆事故车,最后该车主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这辆车是事故车,违反了当初和特斯拉公司签订的协议,要求特斯拉公司承担退役赔偿的责任。法院经过审判支持了该车主的诉求,并且让特斯拉退1赔3,这是我国首例特斯拉退1赔3成功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