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违规骑行问题怎么才能彻底解决
媒体报道,摩拜最近推出了共享电单车。从摩拜单车车身上延续下来的外观,橙色车轮,银色的车架。因为内置电芯的原因,车架本身要比共享单车更大。
十一月份就有消息称,摩拜的共享电单车当时已经在绍兴进入了内测阶段,不像普通的家用电动车,共享电单车配备的是“能量电芯”,相当于在自行车的车架里安置了一块可插拔的移动电源,能给电车供电,并且同时还具有充电宝的功能。
共享电单车的推出,摩拜不是第一个。2016年起已经陆续有不少共享电单车产品出现:小鹿单车、小蜜单车、7号单车、享骑等等,路边已经出现了已经有不下十几家的电单车品牌。
但是,电单车的市场投放好像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就曾经叫停过几款共享单车。去年(2017年)2~3月份,曾经有小蜜电单车、电斑马等几款共享单车投放北京,然而当天就被叫停。叫停原因是因为这些品牌投放的电动车为“超标车”,即不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存在严重的超速、超重的隐患。
电单车投放的标准可是要比单车要高更多。北京是公共交通最发达的一线城市,也是最需要解决“最后三公里”的地方,这些城市的投放的标准要求更高,估计市场打开的可能性就更小。而且除了北京,现在很多城市都在限制共享电单车的上路。
洗牌快进入尾声的共享单车行业,去年的话题中更多的好像是一些问题的暴露,安全问题、维护问题、回收问题……共享单车还没有盈利,市场也已经饱和,而相比于共享单车,电单车在制造成本、维护成本上无疑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还有充电场景的落地,这种种制约因素,足够会造成后续运营的麻烦。
但生态出行,好像是新一代小巨头们的共同动向。
共享单车的几个头部玩家里,除了摩拜,ofo、哈罗单车都已经在朝电单车业务的方向倾斜。去年,ofo就曾和云马单车合作推出了小黄车定制版电单车。
一个个风口的入局,一个个项目的实现,除了技术,重要的还有钱。没有融资这一切岂不都是乱弹。ofo背后的滴滴出行,这一年就布局了太多吸引人眼球的业务。去年年尾,滴滴获得40亿美元融资,表明要布局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前两天,滴滴还被曝收购了小蓝单车。
从投资ofo的外围战队,到收购小蓝单车培养自己的内部战队,不管和ofo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义成什么,在出行生态的布局上,显然滴滴是毋庸置疑地积极,当然也要更积极地融资。
不只是滴滴,还有美团,每一个巨头或准巨头都在盯着生态出行的领域,融资或者投资好像一直都是主题。从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到共享汽车、无人驾驶、联网汽车,很难说是否都是为了资本和对高估值的追求。
② 从智能锁到运营系统 共享单车侵权这事儿该怎么办
是ofo,也有摩拜
③ 共享单车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1、乱停乱放扰乱交通秩序,影响市容市貌。
各种废弃共享单车
3、对传统交通行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剧部分行业的失业率。
4、私锁共享单车、刮花二维码等层出不穷,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④ 你觉得共享单车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在实践中,多数共享单车企业都会单独开立账户存储押金,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此种账户通常只是在名义上具有独立性,而在存款的提取和使用方法上与一般存款账户并无实质性区别。因此,其至多只能起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功能,而不足以达到设置金钱质押所需的特定化要求。我认为,应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来存储全部押金,并通过与银行之间的协议明确该账户的资金存取规则,以达到对共享单车企业使用该账户中资金的行为进行限制的目的。
⑤ 共享单车有什么法律空白需及时填补吗
在今年1月,31岁的冯先生出地铁站后租用ofo共享单车,在下坡骑行时失控摔伤。
冯先生认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车辆刹车失灵,运营商未尽维护检修义务致产品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
为此冯先生将运营方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诉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索赔医疗费等2万元。朝阳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还需要更多的举证、论证材料来做判断支撑,才能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也好为后续的法律补充打下现实基础。
⑥ 共享单车起诉什么获赔
共享单车公司起诉“小广告”获赔。
会甲公司辩称,原被告的行业完全不同,双方受众不同,加装广告坐垫的行为不会抢占原告的商机,公众也不会因为单车上加了广告就认为原、被告有关系。会甲公司既没有损害原告的经营行为,也没有妨害共享单车的正常使用。因此没有影响市场竞争秩序,也未对原告的物权造成妨害,因此不认可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庭调查和辩论结束后,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在法庭主持下进行调解,并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会甲公司赔偿某科技公司损失人民币10万元,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3日内,在其官方微博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随意张贴广告,肯定要付出代价!
来源:法制日报
⑦ 共享单车目前有哪些法律问题
“共享”模式和车辆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存在不成熟之处,目前正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过受制于复杂的城市环境、道路通行条件、政府监管、用户素质等问题,在实际运营中产生了较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从其运营和引发的问题看,单车公司、平台、消费者之间主要是以下几种法律关系:
租赁关系
单车提供方与消费者之间的租赁关系。无论是ofo还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费者只要同意相关的租赁条款并扫码租赁单车后,就与单车提供方形成了租赁关系。
作为出租共享单车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单车必须符合国家的产品质量规范,并满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应提供配套的还车、管理和维护保养服务。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导致使用人无法归还单车而引发纠纷的,则应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除此以外,还应履行明确的告知义务,在消费者租赁之前,对租赁期限、价格、保管义务、纠纷解决方式等涉及租赁双方重要的权利义务应作出明确的说明,并通过app平台等渠道预先告知消费者等等。
作为使用共享单车的消费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单车的权利,也有遵守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按时缴纳租车费用,并保证租赁期间车辆的完好无损的义务。如果因人为原因造成车辆受损的,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外,还应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以指定或约定的方式归还车辆等等。
侵权、违约责任
因单车自身质量问题引发的侵权或违约责任。如果单车公司提供的车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虽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养维护不力等原因导致车辆达不到安全使用的状态,如电刹车系统失灵造成消费者人身受到损害的,则公司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在维权时,消费者也可通过租赁合同关系来要求单车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行政、刑事责任
因故意损毁引发的行政或刑事责任。自从单车投入使用以来,有单车轮子被拆掉的、车把手不翼而飞的、脚蹬被卸载的。更有甚者,一些“聪明”者,直接将车扛到自己小区楼下甚至自己楼道门口,还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将车辆用额外的密码锁锁死,实现了共享向独享的转化。由于部分单车的成本高达6000元左右,一旦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人为损毁单车,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行政处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单车使用完之后不予归还,有可能触犯刑法关于侵占罪的规定;如果没有使用,只是在路边看到单车就把锁撬开带回家,则可能涉嫌盗窃犯罪。
另外,对于损害、随意破坏的行为,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嫌构成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就对一起共享单车失窃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韩某因将共享单车搬回家,构成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因违规停放引发的行政责任。有的在使用完单车后,随意违规、占道停放,导致单车被城管等部门暂扣的,此时,行为人既要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又要承担对单车公司、平台的法律责任。
⑧ 共享单车被毁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共享单车属于公共管理的吧,所以涉及到公共管理。
昨日,针对2月26日在三圣乡发生的共享单车被烧毁事件,几家单车运营公司企业均向本报记者表示,将会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同时会保留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法律追究的权利。“我们已经了解到目前此事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成都市政府开明大气,极具效率,这也给了共享单车企业极大信心,摩拜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摩拜单车方面表示,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共享单车企业会更加规范健康发展。同时,摩拜、永安行等几家单车公司呼吁:文明城市要靠每一位市民共同创建,请大家保护共享单车这一新兴事物,共同参与文明用车绿色出行。
部门表态——
市交委:
《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
近期出台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共享单车有利于解决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系统接驳换乘的需求,有利于引导市民养成绿色出行、健康出行、低碳环保的出行习惯,深受广大市民的喜欢。我市高度重视并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发展,体现了我市鼓励共享经济发展以及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彰显了我市对共享经济这一新生事物包容开放的城市底蕴,符合我市城市精神。
“共享单车进入我市运行3个多月来,市民的总体素质较好,大多数市民都能遵章守纪、文明用车,蓄意破坏单车等只是极少数的个别现象和行为。”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共享单车落地成都后,主管部门便一直在关注,共享单车有着灵活、便捷的优点,因此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为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市交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牵头起草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已完成了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近期将正式出台。同时也鼓励共享单车企业通过制订安全骑行规范停放守则、文明用车奖惩制度及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等手段,加大对使用者的监督管理力度。
据了解,意见将坚持以人为本。把方便市民出行作为首要原则,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使用者依法使用、文明骑行,构建安全、便捷、舒适的共享单车出行服务系统。同时,坚持市场配置。共享单车属于自行车分时租赁的企业经营活动,是市场行为,企业是共享单车投放和经营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承担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承担监督责任,更好地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依法进行规范引导。
最后,还要坚持技术创新。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在车辆设施设备和服务管理上技术创新,提升共享单车服务和管理水平。
⑨ 共享单车侵权怎么办
小区公共车棚属于建筑物区分物权中的共有物权,在未经过所有业主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出租。小区的任一业主均有权阻止该侵权行为,若无果,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要求人民法院责令其排除防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