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试 院长怎么处理医闹事件
通过司法机关、医疗机构、社会各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尽可能消灭医闹这一现象。 有利于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一个安宁的诊治环境,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及和谐社会。 (一)、医务人员应当依法行医、切实履行高度注意义务、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说明。只要医务人员做好自律,尊重患者权利、提高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很多医疗纠纷根本不会发生。
(二)、医院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管理,减少医疗损害的发生。
(三)、医院加强宣传,建议医院可以印制一些宣传手册,宣传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使患者知道在医院自己应当遵守和配合的义务,明确解决医疗纠纷的正确途径,引导患者通过正确途径解决问题。
(四)、医院应当由专门机构处理医疗纠纷,建立专门的处理医疗纠纷的程序,按照规定接待和答复来访人员。
(五)、发生“医闹”事件后的处理程序
1、与患者或其家属正面沟通、交流,融洽缓和医患关系,告知采取正常途径处理医疗纠纷;
2、甄别患者或其家属与医闹者,予以区别对待;
3、尽量不与职业医闹者发生正面冲突,劝阻无效拨打110,及时报警;
4、作好证据的收集工作,如利用摄像、录音留取医闹的证据,便于工作于司法机关追究医闹的责任。
5、按照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采取调解、行政处理、法院诉讼的方法解决医疗纠纷。如医院确实存在问题,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计算赔偿,尽快的化解纠纷。医院没有问题的,应坚持按法律规定办事,不做无原则的妥协。
现在许多医院与公安携手共建警务站、派出所,维护医院的诊疗秩序,秩序就诊患者的安全,也是一种治理“医闹”较好措施。部分医院建立保安队伍,自行维护医院诊疗秩序,也不失一种保护方法,但应注意不要动手,激化矛盾造成更大的损害。
总之,治理医闹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要的是医患双方正确认识医患关系和各自的权利义务,才能避免“医闹”事件。
Ⅱ 做为一名医务人员遇到医疗纠纷该咋办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版务职权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Ⅲ 面试护士遇到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做
医患关系最麻烦的就是医疗纠纷,作为护士你是没有权利来解决此事情的内,如果你遇见此事第一要容稳定对方情绪,积极与医院处理此事的专业人员联系,第二,安排他们到专门的地方来交流此事,在病房或医生办公室会影响医院的工作,第三,在听取对方的叙述过程中,对于结论性的东西,尽可能地希望专业人员来回答,医院授权的例外。一般医院的医务处负责此事,他们有一整套运行程序,譬如申请鉴定,专家的回避等等,护士主要是接待,维系稳定是最主要的,凡是涉及到纠纷,一般医患分歧都很大,而且专业性都很强,回答谨慎小心为好。
Ⅳ 申论题!如何解决医闹
[什么是“医闹”?]
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各种途径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的行为。医闹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
[为什么会出现“医闹”?]
我国的医患纠纷中,绝大多数患者处于弱势地位。当医疗纠纷发生后,需要患者家属自己做出举证。患者家属需要自己找鉴定单位、集合鉴定专家,进行一次鉴定再调解的时间也是十分漫长,有的甚至需要1年以及更多的时间。本来医疗事故就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创痛,漫长的维权拉锯战更会让其身心俱疲。正因如此,很多家属不愿意走这种正常程序,而选择粗暴、见效快的非正常途径。归根结底医闹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合法维权成本过于高昂以及非法索赔得不到惩处。
[“医闹”的危害]
医闹事件的频发,会加剧医患矛盾,对患者本身来说也是不利的。例如一些有风险的手术,大部分医生宁可选择不做以规避风险,这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患者本人。此外医闹事件还代表着社会长期积压对医院和医生的强烈不满情绪,如果不加以制止和解决,可能会发展成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的群体性事件。
[解决措施]
要解决医疗纠纷,原本有诉讼、调解等正规渠道。但因为正常的维权渠道会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更多的麻烦,才会有很多人非得“剑走偏锋”。因此,拓宽医患纠纷的正规解决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对此,中公教育专家认为:
措施一:为患者群体提供一个反映利益诉求和获取专业帮助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专业的医疗咨询和法律咨询,改变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重塑患者通过正规渠道维权的信心;
措施二:完善正规法律途径,提高违法成本。政府完善相关的解决机制,提高医院和患者双方的违法成本,加强监管,对于不合格的医院予以勒令整顿、不合格的医生取消行医资格;对故意闹事,激化矛盾的医闹行为依法予以惩处。
Ⅳ 医护人员遇到医闹怎么保护自己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Ⅵ 防控伤医,医闹行为 十个方面都是什么 哪些具体举措
二级以上医院应建应急安保队伍,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由保卫人员陪诊……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三部门日前出台《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亮出“组合拳”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严惩伤医、医闹行为。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国医疗纠纷和涉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明显减少。医疗纠纷数量和涉医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实现连续三年“双下降”的良好势头。但是暴力伤害医务人员案件和各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有的造成了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
“一些医院在排查、防范纠纷上做得并不好,部分医院管理者在防控纠纷上反应很迟钝,一些明显可见的危险因素被忽略,导致原本可以化解的冲突、可以防范的伤害,最后还是不幸发生了。”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从十个方面对医疗机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进服务,同时加强安保安防,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提出了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应急安保队伍,安装符合标准要求的监控设备。“在医疗机构内遇有持刀、持械或其他危险物品伤害、劫持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应急安保队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手段果断制止,迅速控制行凶者,救助受伤人员。”要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依规施行联合惩戒并通报其所在单位。
在强化安保措施的同时,意见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诊区管理制度,遇有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就诊,要安排保卫人员陪诊,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安全。
对于涉医矛盾纠纷,意见明确,二级以上医院必须设立专门部门受理群众投诉,主动排查医患矛盾纠纷,及早调处化解。
Ⅶ 如何处理“医闹”问题
既要引导患者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也要让违法者付出成本。正路畅通了,歪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医闹
医疗纠纷顽疾,由来已久。病根儿不同,治法也不一样。
就像天津的刘文海,认为自己站着进医院,却要坐轮椅回家,凭什么呀,这属医闹的一部分。
治这种“赖床”,反求诸己,医方从自己做起,不失为正路:首先反思,正常的维权之路通不通?大路不通,人走歪路咱说起来也不硬气。
在国外,医疗事故的处理,通常会走法律、保险等途径。但在中国,患者总认为医院处于强势一方,维权渠道不畅通,维权成本太高,“告不如闹”成了老百姓的普遍心理预期。
一场官司下来,程序繁琐、周期漫长,得到的补偿也许还没有“闹”来得多。“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在繁文缛节和给钱了事之间,后者成为民间的一种常态选择。
从技术解决方案层面讲,可逐步建立权威的医疗调解和仲裁机构。两方博弈时,第三方的介入能给予较为公正的鉴定和判断,消除患者对“医医相护”的担忧,有利于患者维权。
在此前提下,就该想办法杜绝“大闹大得”的行为了。以闹求利,损害的是公共利益。对于这种医闹,应坚决制止。
整治医闹,可从法律制度设计入手,同时兼顾到医学科学局限性、医疗行业高风险性等行业特点,考虑建立医疗风险保险机制:医院给医生购买意外保险,如果出现医疗事故,保险公司根据责任程度对患者进行赔偿。保险公司为了少付保单,一定会为厘清医患责任不遗余力。医生工作风险合理转嫁,患者也能得到切实补偿,一举两得。
总之,一方面要培养全社会尊重法律,依法维权的氛围,引导患者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另一方面,坚决打击“大闹大得”的行为,让违法者付出违法成本,正路畅通了,违法之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医闹。
Ⅷ 面对医闹应该如何处理
7/7 分步阅读
讲明具体问题
出现了医疗纠纷,医患双方不应该逃避问题,应该把具体问题摆在明面上,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双方之间的沟通情况等都应说清楚、讲明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也可分清具体责任,做下一步商讨。
2/7
主动承认失误
如果确实是应为医生操作问题或其他配合问题,导致患者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医生应该主动承认失误,并表明态度,对应负的责任勇于担当,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安抚,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
3/7
寻求其他支援
如果遇到医闹,无法现场解释清楚,场面比较混乱,这时应该通过一些方式寻求医院、其他医生的志愿帮助,医院可派人与患者进行协商,避免矛盾激化。其他医生帮助可以暂时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让第三方在中间协调,避免矛盾面直接对面。
4/7
问题严重需及时报警
如果现场已经失控,医闹的做法已经对医生的人身安全或医院的安全造成威胁,那么应该及时报警,通过警务力量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5/7
可以暂时回避
在双方无法进行沟通,而患者情绪非常激动,问题暂时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当事人医生可以选择暂时回避,等待患者情绪稳定,有了可沟通的氛围和环境,双方再进行协商。
6/7
做好事件取证
作为医疗工作者,应该将对患者的义务告知、沟通记录、医疗过程以及医闹的违法过程等进行记录、拍摄、录音取证,为问题解决提供依据,有效保护自己。
7/7
还需加强沟通交流
其实,医生和患者之间还应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沟通,把问题讲透彻、说明白,减少可能发生的误会点,减少双发纠纷的发生,从根本上预防发生医闹影响医院正常工作和医生人身安全的现象。
注意事项
一是沟通贯穿于整个解决过程的始终
二是还需相关法律的完善
Ⅸ 医院面试题 怎么看待医闹问题
这个事是医患矛盾,抄医闹问题频发说明矛盾呈增长趋势,且愈演愈烈。现在的问题是病人不相信医生,部分医生确实存在问题,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做出违背医德的事情。这个问题很敏感,在网上经过网民讨论问题往往会向着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使得医生这个职业被抹黑的越来越严重。网民中医生是少数,百分之百的网民都曾是或者现在就是患者,而大部分网民便会站在医闹问题中患者及其家属一方。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打破现在的医疗制度体系,实行更好的让患者感受到温暖的医疗制度,与此同时也使医生的各种权益得到保护。目前来说为了缓和这种矛盾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尽可能好的态度。使本身处于病痛中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不被激化从而酿成事故。业外人士回答。
Ⅹ “医闹”与医疗纠纷有什么关系
为堵住暴力“医闹”横行,我国近年频出重拳。与法治刚性相对应的,是制度柔性回,两者缺一答不可。解决“医闹”问题,“堵”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还是“疏”——畅通冲突处置渠道、强化调解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调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确保医患纠纷处理步入正常轨道。预防暴力伤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减轻贫困患者就医的沉重负担。还应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进行医疗纠纷救济的途径,减少患者救济的程序限制,保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