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谁来打击盗版软件侵权

谁来打击盗版软件侵权

发布时间:2021-07-31 11:19:41

❶ 在你看来,打击盗版行为应该列入法律法规中吗

应该被列入法律法规,因为盗版行为侵害了版权者的利益,众所周知,盗版商品的制作、发行和销售是对正版商品的侵权,同时也是对原着作人或版权人的不公平。

事实上,由于盗版盛行,产品要么无人问津,要么盗版泛滥,企业无法获得正常的利润来维持运营,至今国内软件业根本无法和跨国IT巨头竞争。许多优秀人才都聚集到了外企,国内软件企业也因没有资金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来开发优秀的产品,这是典型的恶性循环。许多软件企业都变成了外企的外包服务提供商,难以建立自主产品。这也算是中国软件业之痛。并盗版有损国家税收。

❷ Coreldraw公司说我单位使用了盗版软件侵权了,怎么办

使用单位提供购买Coreldraw软件的相关票据,证明自己是合法购买的,不用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停止使用该软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第七十条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该条规定,证明产品合法来源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的关键,下列情形属于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

(一)有供货单位合法签章的供货清单和货款收据且经查证属实或者供货单位认可的;

(二)有供销双方签订的进货合同且经查证已真实履行的;

(三)有合法进货发票且发票记载事项与涉案商品对应的;

(四)其他能够证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因此,面对侵权指控,使用单位应当积极搜集进货相关票据,证明自己产品合法购买。

(2)谁来打击盗版软件侵权扩展阅读: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

第十一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❸ 如何打击盗版软件

你可以借鉴一下美国是怎样打击盗版的

美国如何打击盗版为了加强打击盗版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宣传我国打击盗版的成果,考察美国打击盗版的情况,受美国电影协会(MPA)的邀请,前不久,全国“扫黄”“打非”办组团一行6人到美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交流团先后到了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访问了纽约警署、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恩姆逊学院影视传媒系、美国电影协会华盛顿行政总部和洛杉矶业务总部、迪斯尼公司等。参观考察了美国书刊音像店等文化设施。其间,美国电影协会在华盛顿总部与考察交流团进行工作会谈。

这次考察交流时间很短,可谓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接触面也有限,但也管窥到了美国打击盗版及反淫秽色情出版物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对淫秽色情出版物和盗版的处理方式方法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了解这些异同对我们更好地组织“扫黄”和打击盗版工作有积极的意义。笔者接触的情况中印象深刻的主要有:

1.对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制裁的法律严厉。这是美国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处理与我国有重要不同的地方。淫秽色情出版物在美国对成年人是相对开放的,但不能向未成年人传播。对向未成年人制作、传播淫秽色情出版物者有严格的法律和处罚措施,比我国的法律要严厉得多。据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白领犯罪调查部的负责人讲,联邦法律和纽约州法律对制作、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给未成年人者,每制作传播一张(幅)图片(像)要判5年徒刑,最高可判125年徒刑,可见处罚之重。在当前新技术条件下,美方感到网上传播淫秽色情图像是网络管理的最大难题,联邦调查局和纽约警署充分合作,对网上“制黄”“贩黄”问题予以严厉打击,已查处了多起网络传播淫秽物品大案。

2.联邦调查局和警察机构是美国打击有组织盗版犯罪的主要机构。据纽约警署有组织犯罪控制局副局长马特拉苏(Alfred J.Materaso)先生和该局稽查队长罗杰斯(James K.Rogers)先生的介绍,按照分工,美国警察机构主要是配合联邦调查局查处有组织犯罪,包括打击盗版犯罪,联邦调查局则是打击盗版的主要机构。在美国,图书的盗版案很少,音像领域(美国没有VCD流行)盗版主要是录音、录像带,其次是电脑软件的盗版。所以,警署和联邦调查局把打击有组织盗版的主要目标放在录音、录像带和电脑软件领域。据悉,在美国有一些人专门到电影院录制母带,然后到工厂翻录制作录像带,再拿到市场销售牟利。目前,纽约警署抓获的最大的盗版工厂规模是2小时可做501个拷贝。在美国,有组织的盗版犯罪往往有黑社会背景,盗版所获暴利存在洗黑钱的问题,所以打击有组织的盗版犯罪一般与打击黑势力、洗黑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因为盗版行为一般在工厂进行,对于有组织的犯罪,警署与联邦调查局可以共同查处。查处时一般是先穿便衣去调查,摸清来龙去脉,先抓贩卖的、送货的,最后直捣盗版工厂。有时,也通过“线人”,这些“线人”通常是警署和联邦调查局情报站的长期雇员,这些雇员都要登记,并定期给其费用和通报有关情况,如纽约警署现就有10名“线人”,给“线人”的奖金根据报告案情的大小而定。对于售卖盗版制品的店铺,一般通过深入调查,都能追查到源头并一网打尽。追查来源时就把其盗版工厂的注册地址全部摸清,一旦确定其有盗版行为,就可通知银行冻结其户头和资金周转,查封其保险箱。这是近年来采取的打击有组织盗版犯罪的有效方法。

3.打击盗版的力量雄厚,手段有力,成效显著。如纽约警署共有5万人,包括4万多警察和近1万名文职官员,其中4000多人负责打击有组织犯罪,有240多人负责打击盗版。这些人都是全副武装,并拥有多辆警车、直升机、巡逻艇、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必要时有搜查住所、冻结银行账户、查封保险箱等各种权力。由于执法手段强有力,尽管不断有盗版犯罪发生,但只要查实,打击往往都很有效。1999年,仅纽约州就破获41个盗版录音录像带的工厂,查收5000多台录像机,查封500多家售卖盗版的店铺。

4.对盗版的定罪量刑有严格的规定。在调查盗版犯罪时,一般要把其与有组织犯罪联系在一起,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法院判决一般要考虑以下情节:a.有无暴力行为;b.有无牟利;c.以前有无犯罪记录;d.是什么性质的案件。在法院判案过程中,一般被侵权人要提供因盗版而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证据,以使法官掌握可靠的受理依据,没有版权持有者的支持,法官是没法判决的。

5.对盗版犯罪的判处法律法规很严,但司法实践上还是以对被侵权人的赔偿为主,刑事处理为辅。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白领犯罪调查部的负责人多佛(William H.Duff)先生介绍说,对于盗版犯罪的处理,由于美国是英美法系,又是高度法治国家,所以盗版的处理都由法院判决,没有“行政处罚”。根据联邦和纽约州的法律,盗版犯罪轻则判4个月以上,重则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但司法实践中很少这么重判,除向被侵权人赔偿外,大多判几个月以上强制劳动。现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正在查处的有24个重大盗版案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软件的盗版案件和与美国电影协会纽约办事处联合查处的电影录像带盗版案。

6.打击盗版不仅是联邦政府的职责,而且也是各知识产权协会的主要任务。如美国电影协会、商业软件联盟、美国出版商协会、美国唱片业协会、美国独立制片协会、美国音乐家协会、美国电影游戏协会等涉及知识产权的行业协会为了保护各自成员的利益,都舍得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协助政府打击盗版。如美国电影协会在全国主要城市都设有办事处,聘请法律顾问,监察市场,一旦发现制作、销售盗版产品的情况就向联邦调查局和警署报告请求查处。查处过程中,协会帮助取证,并向法院起诉。协会还设有奖励举报金。据陪同考察访问的美国电影协会纽约办事处主任仙龙(Shinon)先生介绍,曾有个举报人举报,发现一拥有100台翻录设备的工厂复制盗版产品,查证属实后,电影协会给予其2500美元的奖励。2000年,单在纽约该协会就共向举报人发了5万美元奖金。仙龙先生说,奖金一般数量不大,因为一次给过多的奖金,喂得过“饱”,举报人以后就不来找我们协会举报了。

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和“扫黄”是国际性工作。尽管中美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民族心理习惯等不一样,特别对淫秽色情出版物的认识有差异,但都存在着“打盗”和“扫黄”的课题。笔者感触颇深的是,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执法机构和手段坚强有力,再有行业协会的积极配合,加之一般民众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强烈,有高度的法治环境,这是打击盗版易见成效的关键,也是我们可资借鉴之处。在美国纽约、洛杉矶等大城市的出版物市场上的确很难发现盗版品。

要强调的是在打击盗版工作中特别是打击有组织的盗版犯罪时,政府有关部门要协同作战,加大力度,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美国,各知识产权工业协会主要任务之一是维护协会成员的知识产权权益。如美国电影协会在全球设有60多个办事处用于监督对美国电影盗版。我国打击盗版工作也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维权作用,以此作为政府打盗版的“耳目”和参谋。有关协会也要增强维权意识,设立维权机构并积极开展工作。

我国现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是转型阶段规范出版物市场的非常办法。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中打击盗版成果显著,社会各界给予充分肯定,也引起国外传媒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关注。尽管如此,出版物市场还是不太平,淫秽色情出版物及盗版品还远没杜绝,新情况、新问题不时冒出来。我们要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依法管理出版物市场的有效做法,借鉴其中适用于我国的部分,深入开展集中行动和专项治理,要逐步健全法制,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为出版物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不断创造条件;同时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被侵权人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对盗版行为人人喊打、使其无处藏身。

❹ 关于软件侵权个人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打击

很明显,个人是没有权利对其进行打击的。只能依法诉讼来解决。

❺ [3.15]用户使用盗版软件算侵权吗

同时发来的文件还有北京市版权局版权执法处给反盗版工作委员会的函:“……如侵权属实,告知其立即停止侵权使用,并尽快更换正版软件,对不听劝戒又不能接受你们协调解决问题的企业,请报告我处,由我处立案查处……”
如果您有著作权方面的问题,可以发Email向作者咨询:[email protected]
看到这两份文件,作者感到透心的凉,国外的软件公司开始采取行动了,我国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加大了,现在打击的不仅是专门将正版软件解密后大量复制赢利者,现在开始连使用盗版软件的最终用户也开始打击了。
最终用户(End
User)指在计算机上使用软件的人,而不是软件分销人、软件占有人之类。软件公司将软件设计出来,通过分销人和分销渠道将该软件销售到最终的使用者(用户)手上,盗版者将正版软件大量的复制,以低于正版软件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严重侵害正版软件设计的权益,这些复制者一直是各国重点打击的对象。而作为最终用户购买使用的盗版软件是不是也要受到打击呢?著作权法只打击复制盗版者,而购买/阅读盗版书的人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我国个人计算机的用户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使用盗版的软件,是不是让千万个单位、家庭和个人成为打击对象呢?下面我们从各方面进行分析。
有关案例回顾
关于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美国微软公司诉亚都科技集团公司侵权使用其软件案件。正是因为该案在国内引发了对软件最终用户的责任问题广泛的讨论。
1999年微软的授权代理人中联知识产权调查中心在亚都大厦发现了盗版光盘,包括微软享有著作权的MS-DOS、MS-Windows95、MS-Office97等软件。当时在公证人员监督下,海淀工商局执法人员对这些软件进行了清查。微软以公证书为重要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亚都赔偿150万元人民币,并要求其公开致歉。
在此案的庭审过程中,被告亚都认为微软提交的公证书是虚假的证据。称中联知识产权调查中心从未到过亚都集团的办公场所,因此微软发现使用盗版一说毫无事实根据,海淀工商执法人员也不曾对亚都的计算机进行过清查。亚都科技集团向法庭解释说,微软所述亚都集团的两名工程师承认“营业用的50台左右计算机内均装有盗版的微软软件”,事实上这二人并非在亚都科技集团工作,而是亚都大厦内的另一家公司--亚都科技有限公司的职员,这两家公司是独立法人的企业,故微软告错了人,请求法院驳回微软的起诉。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查了亚都集团的证据后认定:美国微软公司主张被告为侵权行为人,没有提供充分证据,法院不予认定。法院就该案作出裁定:驳回美国微软公司对北京亚都科技集团的起诉。这个诉讼基本上以微软的败诉而告终,微软也并没有更换被告而重新起诉。据说被告的律师非常巧妙地利用了美国炸了我国的使馆,当时民族情绪激昂,中美关系的紧张,也许微软有点知难而退了。
法院的裁定多少有些出乎意料,法院因为被告主体问题驳回了微软的起诉,从而并没有在法律上裁判软件最终用户的法律责任问题。但软件最终用户责任问题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❻ 使用盗版软件侵权的问题

你这个问题应该放到法律栏。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侵权了,你们如果用了那个版软件并且造成了盈权利。不管你最后卸载了没,都应该是侵权。不管是不是员工装的,这都应该算是公司行为。

不过中国法律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你是碰到官司,告你的人,如果拿不出证据证明你用那个软件盈利过的,应该就拿你没办法

❼ 员工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盗版软件造成软件公司起诉到企业,这样企业应该承担他的个人责任吗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意味着软件的最终用户,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使用盗版软件即为非法,可能被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该条例一出台,立即引发网民在网上大发议论。2001年12月23日,新浪网上发表了一份《关于合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呼吁书》,十几位评论家和业界人士联名呼吁,认为我国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超越了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现实水平,超越WTO标准,超世界水平。 在新的《计算机软件条例》中,对软件版权的保护延伸到了最终用户,明确规定了最终用户的责任,对最终用户并没有区分是单位还是个人,是赢利机构还是普通个人用户。 国家版权局某高级官员认为:应该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应当追究最终用户责任。并认为对最终用户追究法律责任,早在1991年发布的原条例中就有规定,并不是新条例中的新规定。它已经存在了十几年,所以不能说它超前了。 由于软件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知识产品,它复制起来太容易了。因此,为了维护软件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就必须加强立法及惩罚力度。因为软件产业是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投资、税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知识保护环境。 软件业界公认盗版是阻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软件用户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软件公司就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和回报。那么,他们就无法扩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从而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立足。所以,为了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就必须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刑事打击的盗版行为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民事、行政处罚目前主要针对单位用户。一般的个人用户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从而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 上海大学教授寿步教授在微软诉亚都案引发的关于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论战中提出了“三个台阶论”。 寿步教授认为:第一台阶并不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 就属于“第一台阶”; “第二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如明知是未经授权软件而作直接营利使用的视为侵权; “第三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终用户,即不论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不问其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就构成侵权。 在《新软件保护条例给国人带来什么》一文中,寿步教授提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只是区分最终用户的不同情况,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即处于“第二台阶”。 寿步教授认为我国将软件侵权延伸到个人用户是“超世界水平”,从而反对将软件侵权责任延伸到个人最终用户。 软件侵权最终界限定位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决不应当由个别人任意解释。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软件最终用户涉及千万个单位、家庭和个人,不宜将软件的保护水平一下子提高到超出世界的保护水平,不应该将千万个普通家庭或个人用户也作为打击对象。 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软件最终用户被法院判决赔偿的案例,但是我们的著作权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了比较激烈的行动。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在打击最终用户时应慎行,我们期待立法机关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进行修改或做相应限制性的解释。不要将软件最终用户侵权责任延伸到非赢利的个人用户。 所以,个人只要不是非赢利的用户,就不会有责任.

阅读全文

与谁来打击盗版软件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