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民警群众纠纷

民警群众纠纷

发布时间:2021-07-31 07:50:01

1. 如果你是一名派出所警察,遭到群众投诉时,怎么办

总的原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投诉是一种人民群众关注和监督公安工作的方式,我们在理性看待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如何去化解和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一、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前提

新时期经常面临一些新问题、新困惑,导致在工作中产生被动局面,甚至不敢执法、不会执法。过硬的业务素质,在日常执法中更多的是表现在语言功力,即“说得过、讲得清、解得开”,面对群众的疑惑和质疑,以过硬的素质和口才予以化解。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掌握法律条文,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同时,认真分析研究一些典型案例,多总结和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业务素养和强化执法技能。只有做到业务精通、执法严谨,在面对执法中遇到的新问题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或被群众误解。

二、文明的执法方式是关键

基层民警被投诉往往不是业务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源于群众对民警的执法方式和态度有看法。我们在执法时,更应当言行规范、形象良好、语言平和、礼貌为先,则可以较好地化解双方对立的情绪。在执法时既要做到公平正义,也要耐心听取和尊重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避免激化矛盾。在坚持文明执法的同时,还要注重以道德教化和人性感化为主要手段,多设身处地替当事人着想,帮助他们深刻反省、改过自新。要把依法惩戒与道德教化、人性感化有机结合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法体现在执法过程中,把刚性的惩戒处罚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感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法律的公正平等,同时又能够切断犯罪链条,使公民自觉守法,促进社会的和谐平安。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基础

心理素质培养应当是素质强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注重对一线民警综合技能、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强化忍耐、克制、应变和承受等心理能力的培养。当正常的执法执勤工作遭遇群众不理解、不配合时,少数群众采取谩骂、诘难、污辱、诬蔑、推搡等极端行为时,往往给民警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民警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各级公安机关要注意通过思想教育,培养民警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不断拓宽民警知识面、提升执法策略和技能,同时又要为民警减压创造客观条件,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避免带着不良情绪上岗。而民警个人则应注意时时处处保持冷静、理智,做到“遇诘而不失言、遇难而不失容、遇刁而不失措、遇辱而不失态”。

四、必要的取证设备是保障

近年来,个别不法分子利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漏洞和不足,肆意侵害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导致一线执勤民警受辱、受侵害、受投诉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民警正当执法活动中受侵害取证难,尤其是侮辱、谩骂、威胁等案件取证难、处理难、维权难的状况,应该充分发挥科技装备的作用,如在城市街(路)面、固定执法岗亭和执勤场所设置监控系统、为每位一线民警配置数码相机、现场执法音像记录议、录音笔等,充分发挥这些装备“实时监控、保存证据”等功能,为后续的查处和维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2. 人民警察辱骂人民群众如何处理

只要有真是确凿音视频证据,一告一个准。毫无疑问,但凡引起社会关注、却问题切实影响恶劣严重的,必遭查处!

3. 派出所民警如何应对群众的无理诉求

解释,劝说,并且明确拒绝。
不能激化矛盾,也不能迁就无理诉求。

4. 一般民事纠纷,警察都是怎么处理的

财产类民事纠纷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现因民事纠纷产生斗殴版等情节,公安局应对权纠纷中的肇事方或过错方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凡持械伤人或故意损坏财物者,应视情必须给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罚款的处罚;纠纷双方均有错且又均符合治安处罚条件的,必须视情分别给予处罚。治安处罚不影响对民事赔偿的调解。民事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应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交由当事人双方签字生效。“调解协议书”应存档备查。对不服公安派出所调解意见的,应劝导双方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1、协商。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5. 民警接受群众报案应当怎样处理

警方在接到群众报警后,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结果。
相关法律条文: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
第一百六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并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必要时,应当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
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第一百六十九条 公安机关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第一百七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应当为其保守秘密,并在材料中注明。
第一百七十一条 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
对于在审查中发现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的,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初查。
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第一百七十二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
第一百七十三条 经过审查,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依法调取公安机关已经收集的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移交。
第一百七十四条 经过审查,对于不够刑事处罚需要给予行政处理的,依法予以处理或者移送有关部门。

6. 当前在接处警工作中,群众不满意的情形

当前,老百姓已经形成有困难就找警察的思维定式,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和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公安机关。二是群众能够自行解决或者应由其他部门帮助解决的问题。三是应自诉到法院请求裁决处理的家庭纠纷和矛盾。
面对人民群众求助的非警务事件,有些单位、部门和民警单纯从公安工作出发,不愿受理或者干脆不受理,采取推诿、躲避甚至粗暴训斥等方法,将人民群众拒之门外,伤害了群众的感情,造成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满,影响了警民关系。

7. 民警执法过程中与群众对骂,围观群众议论纷纷,应对民警怎么处分

民警执法过程中与群众对骂,围观群众议论纷纷,此行为仅仅属于没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的不规范执法,还没有达到行政处分的规定,通常进行批评教育,不需要处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
第二十条人民警察必须做到:
(一)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四)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第二十二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
(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
(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
(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
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8. 为什么关于邻里纠纷的案子警察只能调解,而做不出什么

邻里纠纷从来法律角度自来说,并不是警察应该管的范围,警察有权利但无义务管。

扰民可以报警

《宪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所以,居委会、村委会才是“人民调解组织”。

9. 社区民警有权受理民事纠纷么

既然谈到受理那么就需要有管辖权
依照目前的法律规定
民事纠纷授法院管辖
所谓民警确实可以帮着调解但是这个不是权,仅仅是帮,这个和邻居帮下是没有区别的

10. 作为一名民警如何处理群体事件

在新疆的民警同志辛苦了。
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法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10人以上(含10人)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行为的事件。
公安机关的职责:根据党委政府的决定,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恢复正常秩序;对群体性事件中违法犯罪的人员以及插手群体性事件的敌对分子,依法打击处理。
工作中的责任分工:在当地党委和公安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依靠有关责任部门来解决问题。
群体性事件分为三级:即A1(高级)A2(中等)A3(一般),遇到群体性事件,50人以下为一般级别,由派出所带班领导,安排部署。并汇报给分局带班领导掌握情况。所领导要协调相关单位出面解决。50人以上为中等事件,由分局带班领导协调处置。100人以上民警要根据情况逐级上报。遇有重特大案、事件等特殊情况,首先是现场最高领导统一指挥。边工作边上报。必要时可以通知110指挥台统一调度各方警力,和地方政府出面解决。并及时联系处突专业队伍。及时汇报给市局带班领导,便于运筹并掌控局势。
一:民警一到现场,首先观察事件动态,了解事件原因,维护现场秩序;做好疏导、劝阻工作,有条件的要迅速予以解散,把事件处置在初始阶段。无法解散的,要将上访人员与外界无关人员隔离,避免事态扩大、蔓延。并及时把情况报告主管领导。
二:进行法制宣传,民警到达现场后,要警示现场闹事人员,打消他们“法不责众”的错误心理
三:坚持“三个慎用”(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坚决防止因用警不当、定位不准、处置不妥而激化矛盾,坚决防止发生流血伤亡事件。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遇到挑衅、面临复杂情况时,不冲动、不感情用事,不说过头的话、不做过激的事。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讲究方式方法,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努力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力求主动化解矛盾。
六:情况特别紧急,不及时果断采取措施难以有效控制事态时,要边出警、边处置、边报告。各级公安机关要向属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
事件一旦出现恶化苗头,公安机关要迅速动用警力,要让参与事件的人员看到警力的调动情况,产生畏惧心理。
七:树立“依靠党委政府、服从党委政府领导、配合有关部门”的观念,做好参谋和配角,这个执行者的角色,坚决避免包揽包办。警力介入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现场秩序、交通秩序,保护党政机关、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的安全。时刻要牢记,民情如水,可疏不可堵。工作中要做到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可散不可聚,理顺群众的情绪,争取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能与广大群众对立,加大分化工作,坚决防止激化矛盾扩大事态。
八:可能导致群众情绪激化的话不说,不符合法律政策的态不表,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不开。
九: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且警力全部到位、采取强制措施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后,要以当地公安机关的名义,严令现场人员停止违法活动,在限定时间,按制定路线,主动撤离现场。为防止局势失控、发生骚乱,必要时依法采取清场、交通管制、现场管制等强制处置措施,控制局势,恢复正常秩序。
十:掌握带头闹事人的相貌特征,密切监视,并公开使用执法仪,将镜头对向组织策划人员和闹事骨干,搜集违法证据,震慑少数不法之徒,二是拍下违法人员的违法过程作为以后处理的证据,民警切忌不作为,乱作为。处置的原则是力争不使其闹起来。
十一:在场面复杂人数众多时,要积极组织更多的全副武装的民警赶到现场,要从气势上威慑犯罪发生,给闹事者造成心理压力。
十二:在当地党委政府和责任部门应做的工作已全部做到,而事态仍在继续恶化、不采取强制措施不能控制局面时,应果断清场,强制驱散,民警不能缩手缩脚,对不听劝阻的为首者、煽动者,必要时要强制带离现场,选择适当时机抓人,(对群众的过激行为待稳定后再批评教育,决不能在群众闹事火头上抓人,激化矛盾要十分注意策略及工作方法,必要时予以强行驱散。)严防打、砸、抢恶劣事件发生。
十三:对械斗事件要使用穿插分割的办法,强行将械斗双方分开,并及时收缴械斗双方手中的武器和械具,收集证据、调查械斗事件的组织者和犯罪行为,对组织策划者、打死打伤人的凶手和少数骨干分子,要依法予以查处。
十四:在整个处置活动中都要注意收集、固定证据,在事件平息后,对一般违法者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对严重违法者,依法处置。
十五:公安机关要在事件平息后,做好跟踪调查工作,积极向党委政府反馈后续情况,敦促有关单位和部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死灰复燃”。

阅读全文

与民警群众纠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