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村村民之间土地纠纷问题,调解不成该如何解决
你可以私下协商,或者发起公诉进行法律介入。
土地确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以作出处理决定的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003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公布,根据2010年11月30日《国土资源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9号)修正,将第二十条的“征用”改为 “征收”。)
第一条 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 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1)监教场所用地纠纷扩展阅读:
土地纠纷解决其他渠道:
1.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2.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土地权利的类型、性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
3.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机关、处理程序;运用有关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规定,对具体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方式和程序。
4.运用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法律、政策,针对具体争议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各地要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规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权属争议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争议。
如果调解不成,到县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权属争议调查申请书》,这样由县土地局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查,会给书面结果,对结果不服,可以向县政府提起行政复议或是提起诉讼。这是正规的法律途径。
参考资料:网络-土地权属争议
『贰』 请问司法局是否有权利管理土地纠纷
根据《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四条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根据《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四条 林权争议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林业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设立的林权争议处理机构(以下统称林权争议处理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分别负责办理林权争议处理的具体工作。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叁』 监教用地要交土地使用税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六条的规定,结合劳改劳教单位的特点,现对司法部所属的劳改劳教单位征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所以,监教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一、定义:
土地使用税,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
二、征收标准: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1、大城市1.5元至30元;
2、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3、小城市0.9元至18元;
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三、免征土地使用税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4、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5、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6、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
7、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肆』 宗教用地如何确权
宗教用地是指宗教团体从事宗教活动使用的土地。宗教团体出租、出借和闲置的土地,则不属于宗教部门自用土地。
(1)凡“文化大革命”前属宗教团体的房产,其院墙内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宗教团体,范围的大小以当时城镇市区规划测绘地图为准。
(2)租用宗教团体房屋的,如原房产尚存,应予退还或补办租赁手续,如租用的原宗教房屋已被拆迁、改建,则应给宗教单位一定的房产补偿费,土地使用权确定给现使用单位。
(3)原宗教团体、寺观教堂宗教活动用地,被其他单位占用,因恢复宗教活动需要退还使用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退还。确属无法退还或土地使用权有争议的,经协商、处理后确定土地使用权。
『伍』 司法局会处理土地纠纷吗
从法律上来讲,应该不会,因为这属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
『陆』 监教用地如何进行土地开发请问土地性质改变,国家允许嘛
1、首先要监教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同意进行土地资产处置。
2、持批准的文件等资料到规划管理部门办理规划选址定点手续,确定规划用地性质等用地指标
3、用地性质为住宅、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和工业时,需要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其他用途可以协议或划拨供地
4、土地性质的改变,只要符合城市控制性规划要求就可以按规划用地性质进行改变。
『柒』 求教各位一个问题违法用地处理手续有哪些,说说看嘛
违法用地由于用地行为没有法律依据,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势必将承担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违法用地的处理依据主要在《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法律责任章节中有明确规定。处理方式主要分为:1.没收违法所得;2.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貌。3.没收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并处罚款。4.责令限期改正。但在法律中,并未对如何补办合法用地手续作出程序性规定。违法用地手续补办合法用地手续的条件。(一)补办用地手续前应依法穷尽管理型强制处罚。违法用地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这是无庸置疑的,因此,违法用地要补办合法用地手续,首先就要先进行处罚。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土地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就明确规定:坚决纠正违法用地只通过罚款就补办合法手续的行为。对违法用地及其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按法律规定应当拆除或没收的,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对违法用地行为的处罚应当为完整或者说是广泛意义上的处罚,不仅仅包括行政处罚,也应当包括行政处分、党纪处分以及刑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遏制先斩后奏的怪圈,前言的例子中,郑州市政府就是走了这条路子,认为生米煮成熟饭就一切好办了,这种思想在我国确实是很普遍的。(二)补办用地手续应依法重新办理用地申请。项目补办用地手续应当是从新从头开始办理,与任何其他建设项目申请用地无区别化。即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为实施城市、村庄、集镇规划的,按建设用地批次报批;单独选址项目从项目立项到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必须严格依法办理,不能搞特殊化。(三)补办用地手续应依法增加用地成本。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土地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明确规定:确需补办手续的,依法处罚后,从新从高进行征地补偿和收取土地出让金及有关规费。可见,补办用地手续,除了要接受应有的处罚成本外,还要从新从高承担给予被征地农户和集体征地补偿以及向政府缴纳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等有关规费的用地成本。
『捌』 已批的宗教场所没有土地证是宗教用地吗
建宗教场所,必须县级以上宗教局批准。否则就是违章建筑,随时可以被拆除。而且在非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也是违反宗教法规的。
『玖』 宗教用地,如寺庙,道观用地是不是可以划拨
宗教活动场所用地,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农用地的,要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对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宗教活动场所使用的土地,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如果是开发旅游景区,根据《物权法》和《招标拍卖挂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的规定,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拾』 什么是监教场所用地
监教场所用地 指用于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所、戒毒所等的建筑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