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广告中作出的承诺有法律约束力吗
开发商发放售楼广告以及宣传材料等,已经成为开发商促销自己商品房预售项目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我国商品房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对商品房宣传广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致使一些开发商利用售楼广告进行虚假宣传,从而损害购房者的利益。
为了规范开发商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 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邀请对发出人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要约对发出人有法律约束力。
据此,购房者在判断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广告中作出的承诺有无法律约束力时,要看售楼广告的内容是否是“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如果满足上述条件,那么售楼广告就可以视为要约,即使未明确写入合同,也可以约束开发商。
一般来讲,商品房销售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南北朝向”“一梯两户”“60% 以上绿地覆盖”“6000 平米社区服务中心”等内容,因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售价,所以可以看成是要约。而诸如“温馨家园”“风光秀丽”“商机无限”等宣传,则只能作为要约邀请,对开发商没有效力。
❷ 在某网站上投放广告合作 但对方却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现在想退款 但对方是外地公司
那只能到法院起诉了。
一般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管辖地,可以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
合同纠纷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哪是履行地要看具体合同内容了。
❸ 求一个关于民商案件和合同案件,二者兼备的广告语
广告为商,合同为约,法律为准!
❹ 开发商的广告也有法律效力 广告别再随手丢
楼盘广告常常巨幅挂在城市里显眼位置,赫然成了一道城市风景,看到广告而心动买房的业主也不占少数。那么,这些开发商悬挂在外、面向大众的广告是否也具有法律效力?广告上诱人的宣传标语是否可以等同于开发商的承诺?这些问题你应该知道答案,以免损坏自身权益。
售楼广告上的内容,开发商应兑现吗?
售楼广告和宣传资料仅仅是开发商为了吸引买房的人而做的一种宣传。如果广告上的宣传内容没有写入合同中,即使将来这些宣传没有兑现,开发商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承担责任。
宣传海报通常是开发商所做的宣传广告,有些海报可以界定为法律上的要约邀请,是可以具备法律效力的。
售楼海报往往体现的是楼盘外观图、小区整体布局图、价格、地段、房型、规划配套、优惠条件以及投资者等信息,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要从法律上确保宣传海报本身具有法律效力,可以把宣传海报中的具体内容明确的写到商品房销售合同中或者将宣传海报内容作为售房合同的附件,以此制约开发商虚假宣传和后期的违约行为。即使不对宣传海报进行约定,我们在买房时也一定要对宣传海报进行留存,如果一旦日后就房屋格局、面积、质量、小区环境等事宜发生纠纷,将可能成为赢得诉讼的关键证据。如果开发商在这些材料上写得非常明确具体,内容确定,如“送多少钱的精装修”,“绿化面积达到多少平方米”等等,这些内容将对房屋价格以及购房人是否买房产生重大影响,即使这些内容没有写入合同,开发商也要兑现。所以,一些重要的广告一定要保存好,如果将来发生纠纷,可以作为证据。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房地产商承担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1)房地产商发布了虚假广告。购房者要能够证明广告的内容是虚假的或者部分是虚假的,这种虚假是房地产商主观故意所为。这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的前提。
(2)购房者是受到欺骗和误导。购房者因为依赖(虚假)广告,对该广告承诺的内容抱有期望才购买房屋的,即受到了欺骗和误导。如果购房者在购房前已知或应知广告内容虚假,或者购房者的购房行为与虚假广告无关,则不能认为是受到了欺骗和误导。
(3)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实际发生的损害,这种损害包括财产的、金钱的、精神的。
(4)损害和虚假广告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了购房者,给购房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即虚假广告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参考法条:《 广告法》第三十七条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0-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❺ 房产广告在房产纠纷中到底有没有证据效力
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米、小区绿化率为50%的宣传广告,某市一些市民先后购买某小区商品房入住。岂料两年后开发商又改变建筑规划方案,楼房的间距仅为30米。为此,几十户业主以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支付擅自改变小区规划的违约金共约40万元。
依法分析
目前房地产纠纷很多,其中许多购房者都说后悔听信了广告的宣传,实际的房屋情况和报刊广告中描述相差甚多。那么,房屋广告究竟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发展商不能兑现广告中的许诺怎么办?购房者能依据广告内容追究他们的责任吗?
房屋广告的法律效力,主要根据广告性质来分析。
有些开发商会将在广告中的某些许诺购房者的条款写到正式的“购房合同”中,这时就已经不是广告,而是合同条款了,其法律效力是明确、有效的。但同时也有一些广告语不能或没有变成合同条款,这些广告一般来说仅仅构成了要约邀请,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什么是要约邀请呢?我国《合同法》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开发商发布上述广告,只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唯一目的是吸引广大的客户向自己打来电话,发出要约。至于究竟是不是“理想居所”或“居家首选之地”,完全由客户自己认识和决定,开发商并没有做许诺,所以无需为此承担责任。
但是,有些广告则完全不同,标明了价格、位置、装修条件、物业管理条件、配套设施设备、赠送的物品或优惠等,我们认为这些广告已经构成了一种要约,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构成要约的广告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和前面我们所说的构成要约邀请的广告如何区别呢?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内容是否具体确定以及开发商是否受该广告的约束,一般的广告仅仅是一种要约邀请,但如果其确实就房屋质量、价格、位置或配套设备设施、赠送物品等重要方面做出明确地说明,并且确实是这些方面对购房者最终做出购买决定起着极大的作用,那么就可以认为其内容是具体确定的。这些广告内容都是针对购买其房屋的客户而言的,说明只要客户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并且双方没有其他改变广告内容的意思表示,开发商就应该受广告约束,向客户提供广告中提到的优惠和便利。
《合同法》第15条规定,“商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这种广告就不再是简单的要约邀请,而是一种要约。
技巧提示
由于广告内容没有被写在合同里,所以引发出很多问题。开发商借口合同中没有规定而不兑现自己在广告中的许诺,这是一种不讲商业信誉的表现。所以,建议广大的购房者最好将广告中的一些条件明确写在购房合同中,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❻ 广告营销中的法律问题
仅仅作为学生来讲,是不具备印发广告的主体资格的。也就说,你这样发传单广告的行为不太合法。
我是学生,知道这种事在大学中很常见,一般不会有工商部门的人来追查。
主要涉及问题:
收取定金后,如果商家违约,可以不返还定金。
提前在合同中约定,遇到学校禁止发放广告的情况属于不可抗力
❼ 广告发布业务合同
甲方(广告客户):*****有限公司
乙方(广告发布单位):
甲、乙双方根据国务院《广告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签订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一、甲方委托乙方发布 广告。乙方负责办理有关广告的发布手续,并应当提供齐全的发布手续证明给甲方,保证甲方发布的广告合法有效;同时提供乙方具有广告经营资格的相关证明。
二、广告发布媒介为 。
三、广告规格为。
四、广告发布期限 年;发布时间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广告发布期满,乙方应当提前壹个月书面通知甲方,甲方拥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续签权。
五、广告发布地点:。
六、广告采用 *****有限公司提供 样稿(样带),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改动广告样稿(样带)。甲方对乙方制作的广告拥有认可与修改权;甲方应当在乙方提出书面认可与修改要求之日起 3 工作日内提出认可或修改,逾期则视为甲方认可。
七、乙方有权审查广告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广告内容和表现形式,乙方应要求甲方作出修改,甲方做出修改前,乙方有权拒绝发布。
八、户外广告发布后,乙方应当提供户外广告的远景、近景照片各2张给甲方。
九、广告发布期间,乙方负责对广告的日常维护、保养、清洁、安全工作,以保持广告画面清洁、视线醒目;发现破损、松动等现象应在48小时内免费修复。本广告发布期间,如因城市规划及其他非乙方所能预见及避免的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广告不能继续正常发布的,甲、乙双方协商更改发布地点或延时发布或退还相应费用。
十、广告样稿为合同附件,与本合同一并保存。
十一、广告单价为人民币 元,其它费用人民币 元,扣除优惠人民币 元,扣除代理费人民币 元,总计人民币 元。以上费用均为含税价,税率为 。
十二、付款方式:
十三、违约责任:
十四、合同纠纷解决方式:
十五、补充条款:
十六、本合同正本一式贰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
甲方:****有限公司乙方:
地址: 地址:
代表人签名: 代表人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