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非法行医纠纷处理办法

非法行医纠纷处理办法

发布时间:2021-07-29 03:31:18

『壹』 根据《执业医师法》,非法行医应包括哪些方面

《刑法》规定: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而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就比较广:如《执业医师法》规定: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者;二是非医师行医的个人,亦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同刑法之规定)或虽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但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行医;三是离开注册的地点行医,超出注册的类别和范围行医。
实践中常因为主体认定上分歧,卫生部门认为应追究非法行医罪的案件得不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个人观点:取得资格不是行医的唯一条件,场所、设备、器械和医疗管理制度都是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条件,“非法行医”应依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认定。
2、"情节严重"如何理解。
《刑法》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践中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哪些情况属情节严重,司法解释不具体;二是损害后果与非法行医者行医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司法部门认为只有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卫生部门普遍认为非法行医类似无照驾驶,不管什么情况,即使不负全责,也应负主要责任。行医行为和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很复杂,需要医学专家根据病历资料、病人情况(或尸检结论)才能进行鉴定。但是对非法行医的鉴定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医学会医鉴办只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因此卫生部门无法受理司法部门委托的对非法行医的责任鉴定(现在司法鉴定所可以受理);二是非法行医者往往没有任何病历资料可查,也没有尸检结论,很难给出确切的鉴定结论。
个人观点:应完善法律,参照“无照驾驶”法规,给非法行医者量刑。实践中发现即使有资格的非法行医者,因害怕被查处,绝大多数不具备场所、设备、器械条件和医疗管理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后,即使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也肯定存在诊断不确实、治疗措施不力、抢救不及时、延误治疗等问题。
3、谁先受理
公安和卫生常因非法行医案的受理问题互相推诿。公安部门观点:卫生部门是行医业务主管部门,处理这些案件业务熟练,应由卫生部门先受理调查,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再移交公安部门。卫生部门观点:非法行医罪由《刑法》调整,应由公安部门先受理,特别是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公安部门应立即受理,需要医学鉴定可以委托鉴定。
个人观点:一是重大非法行医案应有公安部门受理;二是一般非法行医案,当事人先到那个部门报案,就有那个部门先受理。

『贰』 无证行医美容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按规定,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叁』 如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是患者及家属、医院、医疗行政管理机构所期待的一个圆满结果和良好的愿望。

但是,如何妥善的处理医疗纠纷,是改革开放以来困扰人们的、癌症级的难题。
可以说,从来就没有谁能够妥善、圆满的解决过,最终只有某些寡头们满意,才能得以“皆大欢喜”的解决。

一、历史性渊源
医疗纠纷的历史性渊源,就要从传统医疗行为与现代商业性医疗行为的演变说起。

1,传统的医疗行为,是建立在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的社会福利事业。

因此,在全社会良好的道德规范基础上运行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在医学教育、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医疗操作人等等,在社会道德和个体良心上都能得以充分的保证,同时,也赢取了患者以及全社会充分的信任与合作。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即使出现了偶发性的医疗事故,对于肇事者,能够给予客观(在这里不能适用公正一词。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官方与民间从来就不存在公正。)的评价与处罚,并能够得到患者及家属和社会的认可,赔偿也只是象征性的,极少有纠纷,也能得以妥善的解决。

2,政治体制的改变对医疗体系的影响,是造成现代医患纠纷的始作俑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前,影响中国各行各业的政治改变(简称政变),彻底的影响了包括医疗保障体系在内的所有的人和事,传统社会道德和医疗道德观念被摧毁,整个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受到彻底的改变,医疗事故层出不穷;肇事者得不到应有处罚,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安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因此,在缺乏全社会良好道德问责机制下,医疗行为的规范是脆弱的,是医患矛盾不能得以妥善处理的关键之所在。

二、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引发了医疗行为的社会经济效益含义的改变。

1,医疗保障体系的意义
我们丝毫不怀疑医疗体系对于社会全员的保障意义,而医疗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极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全员对医药保障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整个医疗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医疗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真正含义。

我们都知道,医疗体系的作用,就是为社会全体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身体健康保障,极大限度的减少劳动和非劳动减员,以最少的医药成本、最有效的医疗手段、最安全的医疗服务,在短时期内使患者康复,投入到社会生产当中去,从而创造最大的社会劳动收益、实现“医疗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益”。

3,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医疗手段

然而事与愿违,人们、尤其是领导者,为了争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潇洒的放弃了“医疗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益”,却片面的、不择手段的获取经济收益。

更有领导者弄虚作假套取经济利益。
譬如,某医院的常务、主管副院长,伙同手下一些人,与患者家属、派出所干警等串谋获取不正当利益。
将一频临死亡、或已经死亡的老年女性心源性患者,于傍晚绕过急诊直接住院“抢救”,严重违反诊疗程序,以权干扰医疗制度。
在“抢救”过程中,人为造成断电事故,且“患者”家属在抢救现场闹事、大声地叫骂、指责医院。
“患者”家属继而电话报警,一位五十余岁的干警到场,未经现场调查取证,在院领导的主持下,直接进入讨论赔偿程序。。。

这种行为,加重了医疗机构的负担,使“医闹”行为更加扑朔迷离。。。

这种行为,导致了高端医检、高价药、提成药的腐败医疗行为的泛滥,扩大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并严重的伤害了患者对医疗事业的信任。

为此,在医疗行为者拿走了高额医药费用时,却不肯承担医疗行为所造成的责任。
从而造成了患者不肯承担“花了足够多的钱、甚或导致家庭经济破产的困境,却不能保证把病人从死亡向上拉回来”的现实,导致医患矛盾的升级。

三、我国现行社会体制下的医疗纠纷,是时代性的不治之症。

在现代的社会体制不能得以有效的充分改善下,严重的、变态的医疗纠纷将会不断的持续下去。

1,通常情况下,医疗纠纷不会发生在政府官员或企业家身上。

这两种角色就医时,医院领导都会很重视,可以满足现有条件下的任何要求和最好的服务,由于身份地位的关系,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不会有太过份的行为。

2,医疗纠纷通常发生在社会底层的患者身上,更能成为某些人获取“医闹”利益的道具,使“医闹”产业化。

3,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无论是否合理。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谈,总是在满足某些方面要求的情形下结束。
其关键在于,找到利益的各方平衡之处,同时获得利益各方的妥协,方能结束无休止的医疗纠纷。

而作为医院方面负责医疗纠纷的执行人来说,需要足够的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只说职责范围内的话,安抚、软化对方,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等待领导决策。

总之,妥善的处理医疗纠纷,就是尽可能地展现你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才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不大包大揽,争取对方同情。

以上所言,仅供参考,未经论证,不足为据。

『肆』 医疗纠纷(非法行医)求助

1。医院有赔偿责任,赔偿100%。(然后向行医者追讨)
2。谈不上连带责任,也就是说以发票上按章的医院为被告。既医院为被告,这里与“医生”已没有什么关系了。法律上视为医院主体。医生不承担个人责任。
3。证据很简单,收费单,给患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

建议:法院不会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保证100%治疗),也就是说你只能要求实际造成损害的赔偿。

『伍』 如何解决非法行医引起的纠纷

公安机关是什么处理意见?孩子目前是什么状况?

『陆』 非法行医造成医疗纠纷应该咋办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开展诊疗活动,就是非法行医的行为。

犯非法行医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柒』 达不到非法行医罪 怎么处理

打民事诉讼吧!这就成一般的民事行为了!

『捌』 医疗纠纷,医生非法行医怎样向卫生局投诉

就是所有证据。

『玖』 出现医患纠纷如何处理

出现医患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和解

1、首先带患者身份证,到病历档案室复印、封存客观病历(《侵权责任法》61条),然后到医务处投诉相应的科室和医务人员,马上要求院方解决,时间越短医务处准备越不充足,我方在谈判中越有优势。此时一定要给医院以压力。在选择院方接待人员时,最好直接找到医务处主任或院长解决,因为其他工作人员没有权限解决,只是拖延时间。如果被医院晾在一边,患者应立刻去区卫生局或上级卫生局进行投诉,要求行政部门介入解决。2.谈判开始时,律师提出常规诊疗中出现的损害后果和医务人员存在的过错(有病历资料和收费票据做为证据支撑)。此处对照《侵权责任法》54条---64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资料书写基本规范》。经过几轮交涉,最后律师提出赔偿标准,院方还价,最后确定赔偿款,我方满意则顺利解决。不满意,则通过其它途径解决。
谈判技巧:
1、谈判开始时,可以直接依据患者知情权,查看相关医务人员的执业证。如果院方拿不出来,直接根据《执业医师法》13,14条,追究院方和医务人员的非法行医责任。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336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或根据兜底条款《刑法》第335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时院方会感到压力,有利于接下来的谈判。
2、如果患者在场,可以让患者充分说明自己受到的伤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并表示对医院的失望,,把积攒的情绪宣泄出来,但一定要避免医闹。
3、如果主治医务人员与患者当面对质,患者和律师一定要据理力争,让医务人员心存畏惧,因为在医疗纠纷中,一般的医务人员在常规诊疗中基本上都有失误,所以当患方力争时,医务人员因理亏而词穷,此时我方可取得要求高赔偿数额的主动权。
4、医务处负责谈判,一般是两伙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而且大多数情况,白脸的才是医务处有权限的人员,据理力争白脸,不要被黑脸扰乱思路。
(二)调解
1、行政调解:主管机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
医调委做为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协调医患双方的纠纷,最后确定方案,如果双方同意调解,则顺利解决,否则用其它方式解决。调解有一定的作用,但实务中调解作用还有待增强。
2、行政投诉:到医疗机构所在区、市的卫生局投诉医疗结构的违法或违规医疗行为,要求卫生局尽快解决纠纷。如果卫生局不积极解决此纠纷,还可以到省一级卫生厅投诉,并要求解决此次纠纷。
(三)民事诉讼。
主管机构:院方所在地法院管辖。
首先就是医院派人去与患者或者其家属协商,由于患者或者其家属的情绪可能会比较激动,因此医院一定要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为其考虑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来安慰患者,如果能够协商成功达成和解,那么这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拾』 非法行医当事人跑了怎么处理

《刑法》规定: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而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就比较广:如《执业医师法》规定: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者;二是非医师行医的个人,亦即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行医(同刑法之规定)或虽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但未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行医;三是离开注册的地点行医,超出注册的类别和范围行医。
实践中常因为主体认定上分歧,卫生部门认为应追究非法行医罪的案件得不到司法机关的支持。个人观点:取得资格不是行医的唯一条件,场所、设备、器械和医疗管理制度都是举办医疗机构的重要条件,“非法行医”应依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认定。
2、"情节严重"如何理解。
《刑法》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实践中常常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哪些情况属情节严重,司法解释不具体;二是损害后果与非法行医者行医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司法部门认为只有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卫生部门普遍认为非法行医类似无照驾驶,不管什么情况,即使不负全责,也应负主要责任。行医行为和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很复杂,需要医学专家根据病历资料、病人情况(或尸检结论)才能进行鉴定。但是对非法行医的鉴定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医学会医鉴办只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非法行医不属医疗事故,因此卫生部门无法受理司法部门委托的对非法行医的责任鉴定(现在司法鉴定所可以受理);二是非法行医者往往没有任何病历资料可查,也没有尸检结论,很难给出确切的鉴定结论。
个人观点:应完善法律,参照“无照驾驶”法规,给非法行医者量刑。实践中发现即使有资格的非法行医者,因害怕被查处,绝大多数不具备场所、设备、器械条件和医疗管理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后,即使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也肯定存在诊断不确实、治疗措施不力、抢救不及时、延误治疗等问题。
3、谁先受理
公安和卫生常因非法行医案的受理问题互相推诿。公安部门观点:卫生部门是行医业务主管部门,处理这些案件业务熟练,应由卫生部门先受理调查,构成非法行医罪的再移交公安部门。卫生部门观点:非法行医罪由《刑法》调整,应由公安部门先受理,特别是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公安部门应立即受理,需要医学鉴定可以委托鉴定。
个人观点:一是重大非法行医案应有公安部门受理;二是一般非法行医案,当事人先到那个部门报案,就有那个部门先受理。

阅读全文

与非法行医纠纷处理办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
聚投诉珍爱网 浏览:47
公共卫生服务协议书2017 浏览:805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