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民调解员对有可能激化的治安.刑事案件纠纷如何处理
人民调解员只能调解一般的民事纠纷和矛盾,构成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已经超出调解范畴,应当交于警方处理。
② 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怎么办
先将双方当事人分开,然后逐一交流。
③ 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当事人一方不接受调解时,该怎么办
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人民调解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二)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三)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四)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
(3)兰陵县人民调解中心调解雇员纠纷扩展阅读:
人民调解工作的原则,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平等自愿原则。
人民调解,必须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强迫。这一原则的要求,一是纠纷的受理,必须基于当事人自愿,而且是各方当事人自愿,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或者不愿意接受某个组织和个人的调解,或者有一方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调解,均不能强迫。
二是在调解的过程中,对当事人必须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解、开导、说服,不允许采取歧视、强迫、偏袒和压制的办法;三是经调解达成协议,其是非界限、责任承担、权利义务内容,必须由当事人自愿接受,不得强加于人。
二、合法合理原则。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必须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这一原则要求,一是人民调解活动必须合法,其调解范围、程序步骤、工作方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调解行为规范、公正、合理。
二是调解民间纷纷的主要方式是以国家法律、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使当事人按照法律、政策和道德,分是非、辨责任、
三是纠纷调解的结果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不得违背法律、政策和道德的要求,不能用本地的“土政策”代替法律,也不能在法律与情理发生抵触的时候违背法律的规定,无原则地求得纠纷的平息。
三、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得因未经调解而限制其诉讼权利。在调解民间纠纷过程中,当事人在任何时候、以任何理由都可以中断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纠纷,当事人仍然有权利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及其协议予以裁判。
④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起诉,是针对原纠纷,还是调解协议望大虾解答~
如果该协议是双方都签过字的,那么该协议除非有违反了合法、自愿原则、有胁迫、乘人之危、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形,那么该协议就是有效的。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起诉应该针对本协议。
⑤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范围有哪些
依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中关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的范围规定如下:
1、第二十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民间纠纷,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2、第二十一条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和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或者由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
3、第二十二条人民调解委员会不得受理调解下列纠纷:
(一)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调解方式解决的;
(二)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
(5)兰陵县人民调解中心调解雇员纠纷扩展阅读
人民调解的条件程序如下:
1、纠纷的受理,既由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调委会也可主动调解。实行统一立案报告制、统一承办;
2、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
3、主持调解,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承办人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4、对久调不决的纠纷,及时申报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避免纠纷激化;
5、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⑥ 人民调解委员会能够调解劳动争议吗
人民调解委员会能够调解劳动争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主席令第八十号)第五条第一款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⑦ 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有哪些条件限制有个人事纠纷已经过了两年了,因为时间问题所以找这个部门
一是双方同意才能人民调解,一方不同意调解不能调解。涉及诉讼的不能调解。人事纠纷应该有劳动部门调解或仲裁,必要可以提起诉讼。
⑧ 人民调解中心处理各种责务案件都要送逞仲裁吗
仲裁的情况只有两种,一种劳动纠纷必须先仲裁,对仲裁不服的才可以提起诉讼。另一种,是合同里明确约定要仲裁的。其余的情况,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仲裁还是诉讼。
⑨ 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应遵守哪些工作纪律
人民调解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即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2、合法合理原则;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调解,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
3、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即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⑩ 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纠纷有几个步骤
人民调解的程序:
1、纠纷的受理,既由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当事人没有提版出申请的,调委会也可权主动调解。实行统一立案报告制、统一承办;
2、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查明纠纷的事实经过,拟定调解纠纷的实施方案;
3、主持调解,制作书面调解协议书,当事人、承办人签字,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4、对久调不决的纠纷,及时申报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避免纠纷激化;
5、调解结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达成协议而结束的调解。二是没有达成协议的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责任帮助、检查、督促、教育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没达成调解协议,防止纠纷激化,并告知纠纷当事人进入其他程序进行解决(如申诉、仲裁、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