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急病的纠纷~~
1、你婶婶不属于工伤,这是肯定的。 因为:你婶婶只是在工作岗位上、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并经抢救脱离了危险,并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中视同工伤的情形,所以不能视同工伤处理。你可以自己看看相关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虽然你婶婶不能算是工伤,但其治疗费用应由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如果清洁公司没有给你婶婶上法定的医疗保险,应由清洁公司负担部分费用。医院只是在道义上可以给予一定补偿。因为:
(1)你婶婶与医院没有劳动合同关系、只是劳务派遣关系、与清洁公司有事实劳动关系。
(2)清洁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职工缴纳五险。
3、“这跟这个目前这个病有关联吗? 目前这个气胸会不会跟劳累过度有关系?”:
(1)据我了解的一点医疗知识,有关。但具体的、更权威的意见你应该去问医生而不是在这里问。
(2)即使也劳累过度有关,如果你婶婶的工作内容没有额外增加,你也无法追究医院的责任,只能要求清洁公司承担医保范围内的责任。
4、“为什么这种情况不属于工伤?是否为工伤是如何判断”:
(1)是否工伤,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来判断。
(2)为什么不属于工伤?已经在上面回答了。
5、“假如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是否可以用其他:如工资条,打卡记录作为证明与其有劳务关系?”:
(1)与清洁公司是劳动关系不是劳务关系。与医院是劳务关系。
(2)可以。
2. 劳动法中,是否有对劳动者上班期间饮酒有相关规定,上班中是否可以饮酒急!
酒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但过量饮酒往往会导致神经和大脑出现短期记忆模糊和神经兴奋,醉酒的人通常不会思考。对员工来说,上班喝酒无疑会耽误工作。
那么,在工作中喝酒就是被开除的原因吗?
在工作中饮酒是否会被取消/终止合同?
这取决于雇主的规章制度是否有规定。如果有规定在工作中饮酒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那么饮酒将会导致员工被辞退。但是,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合法、合理、适用并且应向所有员工公开并组织员工学习该制度。如产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应当对解除劳动合同的充分合理性承担举证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事实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不能肯定说在工作中喝酒不会导致员工被辞退,这往往需要看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如果有些特殊的专业规定,在工作中饮酒是严重的失职行为,那么劳动合同可以依法解除。当然,如果雇主没有理由却强行解除劳动合同,我们也可以联系律师或劳动仲裁局处理纠纷。
如果雇主有责任,酒精中毒是否算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醉酒不得认定为工伤。但如果是雇主安排的饮酒,那就是工伤。
工伤范围: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3. 请问:员工工作时间喝酒,因操作不当导致另外一名员工受伤,算不算工伤
1、先解释一下你所说的情况:一个员工工作时间喝酒,因喝酒导致操作不当、致另一名员工受伤?以下分析以此为基础。
2、“算不算工伤?”:受伤员工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而受伤,当然是工伤。如果公司为该受伤员工交了工伤险的,应由工伤保险机构负责赔偿;如果未交工伤险,全部由公司赔偿。
3、“如果算工伤 应该赔偿多少”:
(1)工伤赔偿有特殊的标准,不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赔偿,应当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34条来确定赔偿标准。
(2)关于赔偿项目和数额:住院治疗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工资、伙食补助等。
出院后需要休养的,有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具体由医生确定),此期间需要保留工资。
如果经鉴定构成伤残等级的(你所说情况,有可能构成十级伤残,但具体应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为准),根据伤残等级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用或是他提出解除合同的,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4、另外:你所说的操作失误的喝酒员工,公司如果有相应规章制度,可以其有重大过失为由,向他追偿全部或部分赔偿受伤员工的损失。
附:相关规定
1、《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3、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4、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4. 我在公司上班时间喝酒公司将我辞退,请问我该履行什么法律途径
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解除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争议的,双方协商无效,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同事间因工作上的事产生纠纷,中午时间在公司外被杀,怎么样为死者家属争取最大利益
不属于工伤的范围,企业对本案件不负法律责任,但应当给予其抚养人或赡养人该人员应当得到的工资额。
工伤排除的范围: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的规定,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是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是自残或者自杀的。
建议:
向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该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储蓄,但其可能有不动产或其他财产。
由於案情比较的重大,可考虑委托律师跟进。让律师调查该嫌疑人的财产状况。
希望可以给你方向。
6. 工作期间醉酒导致伤亡的算是工伤吗:
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7. 刑事案件对公职人员上班期喝酒行为处罚
酒精依赖者往往对自己目前的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对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首先应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一个酒徒,酒鬼,酒精依赖者。定位要精准,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要真诚地承认自己对酒精无能为力,自己的生活因为酒精而变得一塌糊涂。认识保持清醒和获得健康生活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认识,其他的免谈。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态度问题,而态度在这里就决定所有的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周围的人是否对酒精有依赖呢?(医学版14条)
我们就饮酒模式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表现: 1.视饮酒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据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饮酒量较初期饮酒时逐渐增加。
3.饮酒速度增快。 4.经常独自一个人或者是背着家人偷偷饮酒。 5.以酒当药,用来解除情绪困扰。 6.有藏酒行为. 7.酒后常常有遗忘表现。
8.无计划饮酒,常常出现酒后误事的现象。 9.晨起饮酒,俗称“睁眼酒”,部分人甚至会在夜间醒来后饮酒。 10.睡前饮酒。
11.喜欢空腹饮酒,饮酒时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况允许的时候选择酒的品牌。 13.因为饮酒与家人争吵,影响家庭和睦,或因饮酒影响工作。
14.曾经戒过酒,但时间不长又旧病复发,不能控制。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饮酒行为出现上述表现中的3条以上,即高度怀疑酒依赖。
经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赖的人因为饮酒给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甚至是在酒后出现一些违法的行为。尽管他们对造成这些后果内疚、后悔,但仍不能彻底停止饮酒,反复戒酒,反复复饮。是他们没有出息还是没有毅力呢?都不是,这是因为酒精依赖是一种疾病,而且还是一种不断恶化的疾病,这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一样,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但却可以被遏制住。复饮的原因与机体对酒精敏感有关,加上在心理上难以摆脱的强制性饮酒欲望,不管复饮会带来怎样的不良后果,单靠自身的毅力是无法将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样,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一旦对酒精形成依赖后,在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少饮酒量时会出现很多躯体不适症状,称之为戒酒综合征。为方便起见,有人将戒酒综合征按照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分为3个阶段:一期戒酒综合征:一般于饮酒后6~12小时出现,表现为双手震颤,重者可累计双侧整个上肢,甚至是躯干,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伸舌震颤,除此外还常见厌食、失眠、烦躁等症状。二期戒酒综合征:出现时间为断酒后24~72小时,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幻听,内容常为辱骂性或迫害性的,可继发冲动行为,兴奋相对较轻。三期戒酒综合征:震颤谵妄,常发生于末次饮酒72小时之后,此时病人意识不清,震颤明显并伴有行走不稳,可出现各种生动的幻觉,如看到各种小动物,病人表现紧张、焦虑、恐惧。病人的记忆力明显受损,部分病人可出现癫痫样抽搐。即使在发达国家,一旦发生震颤谵妄,经治疗者总的死亡率仍可达10%~15%,未经治疗者则更高。所以说长期饮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饮酒。如果高度怀疑对酒精依赖,应该尽早到专科医院治疗。
形成酒精依赖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也不能控制饮酒量,那么在戒酒一段时间后能否正常的饮酒呢?就目前所知,从来没有一个人,仅是数月或数年滴酒不沾,就能够“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场合喝酒。一个人一旦从豪饮发展为失去控制且不顾一切地狂饮,再想走回头路就不可能了。没有一个酒精依赖患者是故意为制造麻烦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饮酒必然会带来麻烦。
很多对酒精依赖的人自认在戒酒一段时期以后,喝几罐啤酒或几杯淡葡萄酒没有问题了。一两瓶啤酒下肚就会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两、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们偶尔也确实能够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照此办理。于是就会得出结论:即使喝酒也会“游刃有余”。但是,他们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会越来越多,要不了多久,就会狂饮如初。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以低度的酒来替代高度酒。对于酒精依赖者来说,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马爹尼酒、威士忌加苏打水、香槟,还是一小杯啤酒,对于他们而言,不管喝一杯什么样的酒,都会导致饮酒过度,导致复饮。
所以,对于酒精依赖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时间后,试图控制饮“自己的酒量”或只饮用较低浓度的酒,都是危险的。但为了保证彻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够做到呢?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脱酒治疗外,还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包括对相关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疗、防复饮药物的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复组织。只要有戒酒的愿望和不懈的努力,就会成功。
8. 村委干部上班时间喝酒后能否处理民间纠纷
现在不管干什么工作,在上班时间是绝对禁止喝酒的。村委会干部在上班时间喝酒也是不允许的。他们喝酒时你让他们处理民间纠纷搅了他们的酒局,扫了他们的酒兴。他们怎么处理民问纠纷?你可带上证据,到上级党委的纪委去举报。供你参考望采纳!
9. 工作时间醉酒导致受伤是否算工伤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十六条(工伤排除)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10. 员工在上班时间与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受伤,单位承担责任吗
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关键,在于员工是否产生工伤。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在上班时间打架不一定全是工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因打架受伤认定为工伤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等。
因此,公司是否要承担员工的工伤医疗费,关键在于双方打架的原因,是否与被害人的本职工作有关系。每个员工在单位上班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如果打架的原因和被害人的工作内容无关,则打架受伤就不能认定为工伤。
如因双方平时的个人恩怨,或者因其他原因的私人报复而引起的打架致伤残等,是不能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综上,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需结合两位员工打架的原因分析,受伤员工可以要求另一方承担人身损害赔偿;如打架与工作内容相关,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否则,公司不承担责任,还可以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处理。没有认定工伤且公司对于此次打架没有过错,则不需要赔偿。
(10)上班时间醉酒导致纠纷扩展阅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第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