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

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

发布时间:2021-06-24 03:08:36

㈠ 租房纠纷报警处理流程

一、租房纠纷报警处理流程

1、在接通电话之后,一般110警察会给附近派出所的电话或直接转接。

2、派出所民警会问报警人详细地址,随后在5分钟之内赶到现场。

3、赶到现场后,一般是两到三名警察,警察会详细询问所了解或知晓的案件大致经过,以及案发现场等情况。

4、如果确有必要,警察会制作笔录并让报警人签字。

报警时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以便值班民警做出准确的判断,采取适应的紧急措施。因为民警将根据报警内容的性质和程度调动不同地区、不同警种的警力出警,如果报警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势必影响警情的处理。

5、报警人要报出自己的姓名、住址或工作单位,说明报警时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便于报警台与报警人联系。

二、租房纠纷报警处理流程中的调解

1、经警察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警察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2、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3)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警察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警察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警察留存一份。

3、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4、经警察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警察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5、经警察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6、经警察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7、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警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警察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扩展阅读:

房屋租赁纠纷基本原则:

1、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公民和法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只有严格履行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才不受侵犯。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这是处理房地产租赁纠纷案件的一项重要原则。对房地产租赁纠纷案件,必须坚持调查研究,查清事实,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凡符合法律的行为、要求、主张要予以支持保护,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主张、要求,要予以驳回、制裁。

3、实行调解、仲裁和司法审判相结合的原则。房地产租赁纠纷的大小不同,复杂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而且这类纠纷属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此类纠纷应通过多种途径。

仲裁机关、人民法院在审理租赁纠纷案件时也应先调解,做说服教育工作,使有关当事人信守合同,履行约定,互谅互让,凋解无效时再依法裁定或判决。

4、有利于稳定房地产租赁秩序的原则。由于房地产租赁活动越来越频繁,房地产租赁市场越来越广阔,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社会的安定,对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㈡ 警察在处理报警的流程是什么

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警察在处理报警的流程如下

第十五条 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应当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第十六条 对接报的符合本规则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中的重大案(事)件,应当根据警情的性质、事态规模、紧急程度,及时报告分管负责人,并按照工作预案和分管负责人的指示,迅速派警处置。

第十七条 对接报的规模较小、影响不大的一般性群体性事件,应当迅速将情况通报业务主管部门,同时酌情派警维持现场秩序,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疏导劝阻,防止事态扩大。

第十八条 对接报的规模较大、行为方式激烈的群体性事件,应当立即报告分管负责人,并按照工作预案和分管负责人的指示,派警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缓解、化解矛盾的工作,尽快平息事态。

第十九条 对接报的自然灾害事故,应当根据灾害的种类、程度派警处置,同时报告分管负责人。

第二十条 对接报的管辖暂不明确的地区发生的案(事)件,应当先指定处警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必要时再移交属地公安机关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2)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扩展阅读:

根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

第十四条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

(一)刑事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

(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四)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五)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㈢ 急求公安机关常见警情处置规范电子版

是不是这个?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 颁布日期:20030430 实施日期:20030430 颁布单位:公安部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三章受理报警
第四章受理求助
第五章受理投诉
第六章警务保障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八章附则

㈣ 遇到有人打架斗殴警察一般处置这类事件的流程是怎样的

第一步:公安机关接警后,会迅速出警;

第二步: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处置;

继续打架斗殴的,且现有警力无法处置的,立即呼叫支援,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口头警告、徒手制止、使用警械制止,符合条件的,可以使用武器。不能制止的,要做好取证工作。制止后,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进行当场调解,不能调解的带至公安机关处理(有伤者的,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救治)。

已经结束的,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进行当场调解,不能调解的带至公安机关处理(有伤者的,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救治)。

第三步:不能当场调解或构成犯罪的,依法取证,进行处罚。

1.经鉴定:被侵害人属于轻微伤、不构成伤情或不要求鉴定的,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进行处罚。

2.经鉴定:被害人属于轻伤或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应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定罪量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情节较轻:

(1)亲友、邻里或者同事之间因纠纷引起,双方均有过错的;

(2)未成年人或在校学生之间发生殴打,且伤害后果较轻的;

(3)行为人的殴打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且伤害后果较轻的;

(4)双方均有主观过错,且伤害后果较轻的。

㈤ 处置邻里纠纷类警情应遵循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就是邻里纠纷,这里警情应遵循的基本要点,一个是要注意邻里,以后还会要相处的,不能让他们往相王相死不往来第二个要各自劝说,不能一棒子打死。

㈥ 打架斗殴的处罚规定和警方的处理流程

打架斗殴违反专案管理处罚法,软组织挫伤属于轻微伤,派出所一般会先调解,调解不成,都可能拘留,至于谁先后谁过错大,这只是处罚裁量一个因素!因此,建议双方协商私了解决,否则,对双方都不利。

1、《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2、处理流程

1、如果情节轻微的,可对双方进行批评教育。

2、如果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可对当事人予以治安处罚。

3、如果构成犯罪的,则应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6)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扩展阅读

公安派出所处理一般治安案件是这样的:

1、初步调查,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或者110派过来的警情,先进行调查,包括对嫌疑人(就是打人的人),被害人(就是被打的人或者被盗的人等)就案件发生,发展,结果,原因,手段,时间,地点等进行调查,做询问笔录,固定证据,这个时间一般为三个工作日左右。

2、进一步调查,这期间对证人,及其他可以证明案件情况,了解案件事实的人进行调查进一步查清案件全部事实,这期间一般为8天。涉及到伤情的可以对伤情进行鉴定(就是平时说的伤害鉴定),或者损失物品(价格鉴定)。精神鉴定时间不计入办案时限。

3、审批,办案人员根据案情,对照法律条文,拿出处理意见,逐层审批。

4、处理,对嫌疑人进行处罚。双方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复议。

5、不管这种行为起因何由、什么目的都是一种不理智不文明的行为,打架严重者甚至会触犯刑律,因此,在处理打架事件时要区分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和办法。打架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存在了,一直延续至今。

早在原始社会,打架现象就很普遍。在强调文明建设是一种十分不文明的行为,程度较大的属于违法行为甚至造成刑事案件。

㈦ 打110报警处理的流程是什么

根据公安部《110接处警工作规则》处警流程如下:
第七条 110报警服务台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和使用普通话,在受理报警、求助、投诉时应当做到:
(一)警容严整,行为规范,态度热情;
(二)接听电话时主动说:“您好,××(市、县)110,××号接警员”;
(三)向当事人问明案(事)件的主要情况及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四)按照统一的表格认真登记、存储,做好接报、指挥、处警工作记录,并立卷备查。
同时还规定:
第十一条 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求助和对正在发生的民警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处警民警接到110报警服务台处警指令后,应当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对其他非紧急报警、求助和投诉,处警民警应当视情尽快处理。
第十二条 对紧急和非紧急报警、求助的出警时限,由城市和县级公安机关根据市区或者城镇规模、警力资源和道路交通状况等情况决定并予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五条 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应当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㈧ 请问110报案等程序流程

拨打报警电话要抓紧时间,越快越好。拨打“110”电话,电讯部门免收报警人电话费,投币、磁卡电话不用投币或插卡即可直接拨打。拨打外省报警电话要在“110”前加拨案发地区号。任何有电话的单位、个人和公用电话都应为报警人提供方便。2.报警要准确、具体。当您需要报警时,肯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事实,以免影响报警服务平台正确判断警情性质,影响处置。报警时要说清自己的姓名、性别、身份、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当前在何处报警、与案(事)件的关系等并按接警员的提问如实回答其他与警情有关问题。如不清楚案发地名称,能够提供案发地附近明显建筑物、大型场所或单位的名称。3.报警要简洁、扼要。因报警电话线路繁忙,为方便他人报警,请您在报警时注意话语简练。4.不能随意、恶意拨打报警电话。若无报案需求,请您不要随意拨打报警电话,若拨打电话串线或拨错号码到“110”时,请您立即挂断电话。对于恶意侵扰报警服务台、以报警电话取乐、报假案、滋扰报警服务台正常工作的做法人,公安机关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关限定,予以批评教育、警告、罚金、以至治安拘捕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职责。

㈨ 接报房产争议类纠纷警情,公安机关如何处置

接报房产争议类纠纷警情,公安机关如何处置?本案值得借鉴

2018-02-13上营来源阅92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与被上诉人顾桐阁不履行法定职责纠纷一案二审判决书

审理法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 : (2017)新40行终46号

裁判日期 : 2017-11-07

文书来源 : 中国裁判文书网

案件类型 : 判决

文书性质 : 行政

审理程序 : 二审

合 议 庭 : 田金华 李霞 张学珍

原告信息

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

被告信息

被上诉人:顾桐阁

被上诉人代理律师

任明晓

新疆中和律师事务所

文书正文

当事人信息

上诉人(原审被告)伊宁市公安局,住所地伊宁市斯大林东路2号。

法定代表人王洪军,该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刘成,该局法制大队副队长。

委托代理人张良,该局法制大队民警。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顾桐阁,女,满族,1994年8月17日出生,无固定职业,住伊宁市。

委托代理人任明晓,新疆众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理经过

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因与被上诉人顾桐阁不履行法定职责纠纷一案,不服伊宁市人民法院(2017)新4002行初38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的委托代理人刘成、张良,被上诉人顾桐阁及其委托代理人任明晓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查明

原审查明,2011年1月19日,顾桐阁的母亲乌某某取得位于伊宁市新华西路新市委、政府片区6号水岸世界5号楼1102室房屋所有权,并领取房屋所有权证。2015年,顾乌某某向某某等人借款。2016年1月25日,乌某某将其所属上述房屋变更登记至他人名下以偿还朱某某等人的部分借款。但截止2016年10月16日该房屋并未实际交付,顾桐阁及其母亲乌某某一直居住在该房屋内,且屋内仍存放顾桐阁的个人财产及相关证件。

2016年9月19日0时23分,顾桐阁拨打110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称有一名其不认识的汉族女性在其居住的上述房屋内闹事。伊宁市公安局出警到达现场并于同日01时36分反馈记录为:到达现场双方均为汉族女性,因房屋抵押贷款欠款一事发生纠纷,告知双方次日去派出所处理。

2016年9月21日21时27分许,顾桐阁再次拨打110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称有人闯入其居住的上述房屋内闹事。22时04分,因同一事由顾桐阁第三次拨打110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伊宁市公安局出警到达现场并于次日即22日22时04分反馈记录为:此警情属于债务纠纷,民警多次告知双方当事人,此事不属于公安机关受理,到法院进行诉讼解决。

2016年9月21日,伊宁市伊犁河路街道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对顾桐阁的母亲乌某某与朱某某之间的欠款纠纷进行了调解,但未果。

2016年10月16日12时02分许,顾桐阁第四次拨打110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称其人身及个人财产受到侵害,伊宁市公安局出警到达现场并了解警情后,口头告知顾桐阁其所居住的房屋所有权已经发生变更,对房屋内的物品,应当由顾桐阁自行妥善保管,如发生侵害行为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同时因侵权行为造成的不利后果,应当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在出警后的反馈记录载明:属经济纠纷,有关事宜应当去法院处理。顾桐阁以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伊宁市公安局不作为导致顾桐阁的个人物品及相关证件遭到案外他人侵占为由诉至本院,要求确认伊宁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违法。

一审法院认为

原审认为:公安机关具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及合法财产法定职责。本案中,原属顾桐阁母亲乌某某的位于伊宁市新华西路新市委、政府片区6号水岸世界5号楼1102室房屋因债权债务关系虽已变更登记至案外他人名下,但房屋实际并未交付。在该房屋仍未交付债权人的情况下,顾桐阁作为乌某某的女儿,继续居住在该房屋内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债权人如认为顾桐阁继续居住在该房屋内及在房屋内存放个人财产的行为构成侵权,均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而无权代具有公权力的组织行使让顾桐阁搬离该房屋或者移除房屋内顾桐阁个人财产的权利。伊宁市公安局在顾桐阁第四次报警出警时已经得知,房屋内有顾桐阁个人的财产,而伊宁市公安局亦明知存在民事纠纷的当事人系顾桐阁的母亲乌海燕和案外他人,并非顾桐阁,故对于顾桐阁在其人身安全及合法财产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向伊宁市公安局拨打110报警时,伊宁市公安局应当履行依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从而切实保护公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法定职责。本案中,伊宁市公安局接警后虽派员出警,但出警人员仅进行了口头劝告后即离开,不能视为已依法履行了法定职责,亦构成行政不作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之规定,判决如下:确认伊宁市公安局行政不作为违法。案件受理费50元,由伊宁市公安局负担。

上诉人诉称

伊宁市公安局不服判决,上诉称: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上诉人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并无违法行为,更不需要对答辩人的报案作出处理决定,一审法院以上诉人仅口头劝告,即构成行政不作为没有法律依据。故请求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

被上诉人辩称

顾桐阁答辩称,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被上诉人在自身财产受到不法侵害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求助,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上诉人对本案处置不当,造成上诉人的财产及个人物品受到不法侵害,构成了行政不作为。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

本院查明

本院审理查明的事实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本院予以确认。另查明,2016年10月16日12时02分许,顾桐阁第四次向伊宁市公安局报警时,房屋内的物品已经被搬离。庭审中,顾桐阁表示其已知晓房屋内物品被案外人拿走。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被上诉人顾桐阁先后四次拨打110报警,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均予以接警并处置,现双方争议的焦点为被上诉人第四次报警时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的处置方法是否构成行政不作为。

顾桐阁在庭审中称,因其在伊宁市新华西路新市委、政府片区6号水岸世界5号楼1102室房屋内的财产被人搬空,遂拨打110报警。根据《110案件信息表》显示,接警时间为2016年10月16日12时01分52秒,12时02分02秒苏豪岗亭出警,12时03分01秒苏豪岗亭到达现场,处警详细列表中“反馈”记载“民警到达现场后得知是经济纠纷,而后让报警人到法院受理经济纠纷”,处警的类型为经济纠纷。该案件信息表中记载的处警内容虽与被上诉人在法庭陈述的财务丢失不一致,但可以确认的是被上诉人报警时及民警达到现场时该房屋内已无被上诉人的财物,不存在不法行为正在发生的情形,亦不存在公安机关必须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安全的紧急情况。鉴于被上诉人前三次报警的原因均系其母亲乌某某与案外人之间关于房屋交付的经济纠纷,现该房屋内的财产被搬离亦是源于此经济纠纷,而解决经济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法定职责的范围。故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上诉人伊宁市公安局已口头告知被上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该纠纷,符合上述规定,并不构成行政不作为。但公安机关在前两次处警时,应当告知案外人不能采取私权救济或者不当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权益,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现上诉人仅以经济纠纷为由告知双方以法律途径解决,该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的安定。庭审中,被上诉人表示已知晓该房屋内的财产被案外人拿走,其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据此,原审法院认定公安机关仅口头告知顾桐阁,未依法履行保护公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法定职责,构成行政不作为并确认违法,属认定事实不清,定性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综上,上诉人的上诉请求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一审法院判决错误,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二审裁判结果

一、撤销伊宁市人民法院(2017)新4002行初38号行政判决;

二、驳回被上诉人顾桐阁的一审诉讼请求。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被上诉人顾桐阁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阅读全文

与纠纷类警情处置流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
投资被骗报案有期限吗 浏览:199
江苏哲力知识产权招聘 浏览:186
温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