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贴牌加工会涉及侵权吗

贴牌加工会涉及侵权吗

发布时间:2021-06-23 06:51:56

⑴ 白酒是如果贴牌加工,是否违法

要判断白酒贴牌加工是否存在违法,关键看所贴的牌是否得到授权。如果贴牌的厂授权过就不算违法,这样就等于以一个分厂形式进行合作。反之,如果没有授权,酒就是假冒企业生产,属于侵权行为,就是违法。

贴牌酒能让不少白酒生产商和贴牌商双方受益,一方面,通过贴牌模式,酒厂收取品牌使用费和生产费用,还可以利用贴牌商良好的渠道资源、优秀的营销团队资源、雄厚的资金。

深厚的背景和关系资源来弥补生产商能力不足、精力不够等短板,实现低成本扩张;另一方面,贴牌商则赚取市场利润,同时借助厂商带来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1)贴牌加工会涉及侵权吗扩展阅读:

目前国内贴牌酒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采用保税监管场所进口散装葡萄酒并且在保税监管场所进行装瓶;二是在国内或国外重新注册商标并且在国外进行装瓶,即OEM品牌的模式。

第一种即国内酒商从国外进口原酒,在保税区内进行灌装贴牌,然后披着“进口葡萄酒”的外衣混入国内市场。由于进口原酒在运送过程中受时间、温度的影响,葡萄酒浆的生命力大大减弱,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质量。

贴牌葡萄酒并非完全是个伪命题,往往游走于法律与监管的边缘,是否合法取决于酒商们的掌控程度。据业内人士透露,有进口酒商承诺,只要购买其600瓶葡萄酒,便可以贴上客户想要的品牌。这是近几年国内兴起的定制酒模式,也不失为另一种营销手段。

OEM作为一种国际商业领域通行的模式,其实一直存在。不仅是葡萄酒领域,国际知名奢侈品牌LV也是实行代加工,又比如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卖场也经常有自己的OEM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包括洗化日常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产品与葡萄酒不同,消费者更加重视它们的产品性能和实用价值。有葡萄酒专家向记者表示,并不是一提与“贴牌”相关的字眼,就要一棒子打死,仍要分情况而论。

⑵ 如何认定加工承揽合同中的商标侵权行为

一、承揽人使用商标是否是直接侵权
(一)承揽人是否是商标的使用人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加工承揽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在涉及贴牌的加工承揽中,加工承揽人仅仅是根据定作人的指示,物理上将商标用于商品,承揽人的行为仅仅是一种物理贴附行为,为定作人使用商标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真正使用商标的实际上是定作人。另外,根据加工承揽的特点,加工承揽的法律后果应当归于定作人,因此即使加工承揽过程中出现商标侵权,其结果也应当归于定作人,而不应当由承揽人承担侵权的后果。
例如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判决中就认为:“在定牌加工关系中,境内加工方在产品上标注商标的行为形式上虽由加工方所实施,但实质上商标真正的使用者仍为境外委托方。”
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2009)沪高民三(知)终字第65号判决中也认定:“博鸿公司在产品上标贴被诉侵权标识的行为,形式上虽由加工方实施,实质上却是基于有权使用涉案商标的肯尼亚澳柯玛数码非洲公司的授权加工行为。博鸿公司的产品虽在中国境内生产,但产品全部出口肯尼亚,并不在我国境内市场销售流通。博鸿公司在这些产品上使用“aucma”标识,不能在我国境内产生标识产品来源的作用,未发挥商标的识别功能,故该行为不属于商标性使用。”
(二)加工承揽人的使用是否是商标性使用
2013年《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是指:“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的行为。”对于商标使用,规定了两个要件:
(1)形式要件,包括对于商品商标而言将商标使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对于服务商标和商品商标而言,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2)功能要件,用于识别商品来源。对于加工承揽而言,承揽人可能会涉及到侵权商标本身的生产,将侵权商标贴于商品、商品包装或容器上等等,这无疑符合了商标使用的形式要件。但是商标使用还要求使用商标能够实现识别商品来源功能,从文义上来理解识别商品来源识别的是自己商品的来源,而不是识别他人的商品来源。而对于加工承揽人来说,其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并不是为了识别自己的商品来源,而是为了识别他人的商品来源,这一方面不符合识别他人商品来源功能的。另外承揽人加工承揽的过程整个都是在承揽人的工厂中实施的,在加工承揽活动完成之前,商标使用仅仅是在承揽人和定作人之间,并不会面对相关公众,其识别功能也就无从实现,因此也就不属于商标法意义上的商标使用。
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有两个:
第一,使用了他人商标;
第二,有混淆可能性。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加工承揽活动中,虽然承揽人形式上使用了涉案商标,但是实际的使用人是定作人;并且其使用并不能发挥识别商品来源功能;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也不会造成混淆。因此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不构成商标直接侵权。
二、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既然承揽人在加工承揽过程中使用商标不构成直接侵权,那么承揽人是否有可能构成间接侵权?《侵权责任法》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间接侵权主要包括两种:教唆侵权和帮助侵权。加工承揽一般不存在承揽人引诱定作人侵权的情况,在此我们只讨论帮助侵权的情况。
帮助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有:
1)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
2)主观过错;
3)客观上有帮助行为。
具体到加工承揽上,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涉外贴牌加工;
另一种是普通的承揽加工。对于涉外贴牌加工而言,由于商标存在地域性,定作人在海外出售具有国内权利人商标的商品并不侵犯权利人的商标权。对于普通的加工承揽而言,由于定作人实际使用了他人商标,因此直接侵权行为是存在的。对于过错的认定,主要体现在对承揽人注意义务的认定上,在两份地方司法文件中对此均有规定。

⑶ 关于贴牌销售的相关法律问题

注意做好品控,因为是以自有品牌销售的,一旦发生质量问题,你公司是责任人。

⑷ 服装的贴牌是否涉及侵权问题

贴牌必须经过授权,否则就会侵犯人家的
商标权
,你所说的贴牌都是经过合法授权的经营活动www.fazh.cn

⑸ 什么情况会涉及到商标侵权

商标法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做出了法律上的界定,有下列五种: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为商标侵权行为。这里所称的同一种商品是指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的商品;类似的商品是指在商品的功能、用途、原料、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生产经营者等方面,易使消费者难于辨别其来源而产生误认、误购现象的商品;相同商标是指在视觉上无差别或差别甚为细微的商标;近似的商标是指对商标进行整体比较,不易辨别,使消费者产生混同的商标。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为商标侵权行为。这是指作为商品的销售者不应当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如果销售就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但是要使每一个经销商品的人,弄清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商品的使用商标的状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考虑实际情况,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法律规定。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为商标侵权行为。这里应当强调的是,商标作为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它的有形载体是商标标识,商标是通过商标标识发挥识别商品的作用。商标标识包括带有商标的包装物、标签、封签、说明书、合格证等物品。正是由于商标标识是体现商标专用权的一种载体,所以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些商标标识的行为是商标侵权行为。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为商标侵权行为。这项侵权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在经营行为中未经商标注册人的同意而更换商标,所谓经营行为是将商品更换了商标后再投入市场。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也属于是商标侵权行为。这一项是概括上述四项不能包含的其他商标侵权行为,从这一项规定中表明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可以说,是否造成损害是是否侵权的重要标志。

⑹ OEM贴牌加工产品出口是否侵犯商标权

,受国外来品牌商的委托 ,贴牌自加工企业(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贴牌加工各种类别的产品,如果该产品专供出口,而该国外委托方的品牌标识已被中国第三方企业注册 ,这种代工行为是否侵犯中国商标权人的商标权?要看该代工行为OEM贴牌加工产品出口是否侵犯商标权?

⑺ 生产环节进行商标贴牌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如果没有授权)由哪个部门进行管理

首先确定你贴的商标是否是别人注册商标,如果是,没授权的话,构成侵权是内肯定的。
商标的管理容属于工商局,县级以上。
具体请参考商标法: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⑻ 关于贴牌代加工涉及的法律法规问题

  1. 这个可能性不大,你没有厂房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牌子,这个牌子都是经过生产以后获得的。

  2. 人家一个生产厂家有一款产品,品质可以不可能再为他人生产、打工,人家会直接出售的。

⑼ 贴牌生产是否侵犯商标权

从历来判决来看,存在分歧。涉外定牌加工行为是否侵权存在明显的结果导向、司法政策导向。
一般而言,如果加工方无恶意,不侵权;加工方有恶意,侵权。

阅读全文

与贴牌加工会涉及侵权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