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大学生微信群侵权案例

大学生微信群侵权案例

发布时间:2021-06-22 15:29:13

1. 无辜被微信群主合伙他人踢出群造成人言是不是名誉侵权

对于名誉侵权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自己去对照。

2. 如果在学校宿舍被抓违纪被学生管理员拍视频发到学校微信总群算侵权吗

如果学校有规定,那就另当别论。

3. 未经本人同意给本人拍照并发到微信群里并对本人名誉造成伤害算不算侵权

未经本人同意给本人拍照并发到微信群里并对本人名誉造成伤害肯定算侵权啊,这个不容置疑的,这个要注意留存好证据,咨询一下律师,看作何打算。

4. 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在校大学生被判刑,他们触犯了什么法律

明知道他人利用微信来进行诈骗,仍帮助对方对微信实行解封,导致更多人因此受骗。两位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比较优秀,因为第一次进行微信解封让自己感觉到了甜头,并感觉利用这个来赚钱很简单·方便,从而开始大量的去接微信解封的单子,不管是骗子还是普通的群众都去找他们,他们也同样照单全收,导致他们对钱财更加的贪婪,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事发之后两个人也很后悔,为了一次的利益而放弃了自己以前的梦想,好在判决的时间比较短暂,希望二人在将来改过自新,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迎接全新的人生。发生这件事情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第一,两名大学生对于钱财很贪恋。

在赚取第一笔钱的时候,就应该考虑清楚,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会不会触及法律。而他们只是尝到了甜头之后,就感觉这种赚钱的方式很便捷很轻松,并开始大规模的去解封。

关于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在校大学生被判刑,各位还有什么看法和观点,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说出你们的所想。

5. 微信中有侵犯版权的么,举几个例子

微信转载他人未经允许转载的文章,或将他人撰写的文章签署自己的名字进行转载的均属侵犯他人著作权

6. 微信上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么,说几个例子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2015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通过“优势互补、有机衔接”,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出现一批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值此2016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本报对2015年度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案例进行梳理回顾,以期为创新主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参考,为激发创新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作出贡献。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被判商标侵权
2016年1月,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更名为《缘来非诚勿扰》,这都源于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
2009年,金阿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非诚勿扰”商标。2010年9月,金阿欢的“非诚勿扰”商标被正式核准注册,注册号为7199523号,核定使用类别为第45类的交友服务和婚姻介绍所等。
江苏卫视于2010年初推出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凭借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迅速得到观众广泛认可,屡屡创下省级卫视的收视纪录。
金阿欢以侵犯商标权为由,将江苏卫视诉至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南山法院一审驳回了金阿欢的起诉。
金阿欢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从服务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判定,均是提供征婚、相亲、交友的服务,与金阿欢拥有的第7199523号“非诚勿扰”商标核定的服务项目相同。法院认为,金阿欢的“非诚勿扰”商标已投入商业使用,但由于江苏卫视的知名度及节目的宣传,使得公众造成反向混淆。同时,江苏卫视通过播出《非诚勿扰》,收取大量广告费用,足以证明其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使用,构成商标侵权。最终,深圳中院判令江苏卫视立即停止使用《非诚勿扰》栏目名称。
据了解,江苏卫视已针对该案提起再审申请。
点评
由于“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的高收视率,该案的判决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该案的审理结果,反映出法院在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时,对于同类商品(服务)的认定不应机械地按照《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别表》来判定,而更应当考虑二者的内容和性质等,客观判定两者服务类别是否相同或相似。

7. 大学加入作弊微信群被发现会受怎样处分

个人感觉加入作弊微信群应该是会受到通报批评之类的处罚,因为这个群本身的目的就不是太好的,但由于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作弊后果,所以学校会从轻处罚。

8. 微信上有侵权现象怎么处理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权利。专
《中华人民共属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9. 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在校大学生被判刑,平台方有责任吗

微信解封入罪案两名在校大学生被判刑,平台方有责任吗?

平台方当然是有部分责任的。

一、这两名在校大学生到底做了什么?

被判刑的高某和张某,他们两个都是在校大学生,两人是一对情侣,本来是在今年要毕业的,张某即将还会成为一名教师。高某是通过微信自助解封功能兼职赚钱,帮助他人解封账号,而且在2019年11月还成立了工作室,专门帮助他人解封微信账号。而他的女友在明知他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时候还让他们工作室的成员先后多次为几名诈骗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微信账户解封。而且,他们相继解封了将近3000多个微信诈骗账号,这些账号涉及的案件多达300多起,其中立案的有12起诈骗案,这些诈骗案的受害者们受骗的总金额已经高达了96万余元。他们在明知对方的账号涉嫌诈骗的时候不及时收手,还抱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做下去,以此来赚钱,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阅读全文

与大学生微信群侵权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
著作权共同所有 浏览:778
二手途达转让 浏览:518
马鞍山市花湖 浏览:480
永乐票务投诉 浏览:951
龙游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186
兴国工商局投诉电话 浏览:131
开封出租车投诉电话是多少 浏览:101
甘肃省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浏览:612
马鞍山父子身份 浏览:192
观通杭州知识产权 浏览:10
认缴资本期限 浏览:855
黑龙江企业培训师证书查询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