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儿园家长投诉教师怎么处理
对家长致谦及致谢――详细记录家长问题――向家长阐明幼儿园相应的制度――向家长讲解处理结果及原因
1.对家长致谦及致谢:家长投诉或提出问题,表明对幼儿园现有工作的不满意,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接到家长的反映,都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道歉:对不起,我们工作不到位,请您原谅。紧接着,就要致谢:真的很感谢您能给我们提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尽快发现不足,尽快改进。
2.详细记录家长问题:最好当着家长的面,用笔,或者用录音的形式,把家长反映的所有问题,详细记录下来,记好以后,口头跟家长重复一遍,取得家长的确认。提问:这些是您反映的问题吗?还有没有其他的?
3.向家长阐明幼儿园相应的制度:向家长详细说明,幼儿园与家长反映的问题有关的制度,同时跟家长表明态度:我们幼儿园的制度虽然是这样的规定,但您反映的问题有特殊性,我们会具体考虑,尽快给您满意的答复(最好给出具体时间,比如一天内或两天内)。
4.向家长讲解处理结果及原因:最好由当事人(比如孩子班上的教师)亲自出面,为家长讲解一下处理的结果,及幼儿园这样处理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Ⅱ 被家长投诉 我该怎么办 教师 征文
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不可能真的帮你写一篇出来,但大概的框架还是可以有的。
首先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被投诉、是不是真的自己错了。分情况讨论:
{1} 是自己有错。
教育方式错误类
(1)首先要真挚地道歉的人是那个孩子,毕竟是老师错了,这件事情不能为他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是最重要的,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2)要让家长看到诚意,大不了在全班面前承认个错误。但是毕竟为人师表,做事再怎么样至少不卑不亢还是要有的。
(3)让校方看到你的改变。
教学质量类
这个只能扩开写应该怎么努力提升了
{2}不是自己的错
家长无理取闹类
(1)首先先寻求校方的帮助(如果可能的话),有校方支持很多事情也好办
(2)和孩子先沟通,毕竟肯定事情是孩子告诉家长的,得看孩子到底什么态度,有诶有受家长的不良引导,要做心对心的交流,不要让他从小形成错误的观念,尤其是针对老师的,否则对将来的教育是会有影响在的。
(3)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做个家访或者打个电话,平心静气地和家长讨论这件事情,尽自己所能改变他们的误会
(4)实在不行的话,最好找出理论来支持,用比较让人能接受、考虑到家长面子的问题的方式让他知道你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差不多就这样吧,其实我是以一个理科生的思路来写的,不知道能不能行。。。
Ⅲ 教师应该怎样对待无理取闹的家长
你是一名老师吗?这样的情况时并不少见的,只解决自己责任范围内的问题。其余的留给家长自己去想
1】不管发生什么事 先承担起来 把家长直接请到单独的办公室
不能让家长到教室闹事 『最好不是当事人的教师 』
2】家长一般会比较激动 不管家长用语如何 自己不能跟着激动发火 可以先顺着家长的意思
说 边了解情况 和了解这个家长的个性
3】误解的解释清楚 还根据家长的个性 有正面方法:给他讲 教师都是为了把你的孩子教育好
4】家长人数多 或事情大 当然要汇报上级和村 或派出所
家长人数多的时候最好只和孩子的父亲谈话
5】学校教师 有发生事应该及时汇报给领导 和护送孩子回家或诊疗 及时联系家长才主动
6】灵活机动 循循善诱
Ⅳ 教师如何应对家长不合理的要求
天太冷了,别让孩子出去参加户外活动了! 我家孩子不会蹲大便,得把着他才行。 昨天老师请我家宝宝当了一次排头,他可高兴了,以后天天都让他当排头吧! 我家宝宝在家都是喝果汁,请老师也让他在幼儿园继续喝果汁吧! 1、缺乏常识讲清利害关系 尽管可能你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师,也许自己还没有孩子,但是你是一个专业的幼儿工作者,家长呢,虽然有了孩子,但是他们并不是专业的研究幼儿教育的,养育和教育孩子时缺少知识,就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因此,许多家长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往往是因为他们不懂,不知道,而不是成心为难老师,所以,当你们家长讲解清楚这些做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也就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2、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使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 现在孩子真的是众星捧月,家庭中孩子和成人的比例大,而幼儿园里,孩子与教师的比例却是家长很少关注的问题,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提出的要求在集体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相反,一味地埋怨教师对孩子照顾不周全,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使家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是全面向全体幼儿和家长的,比如,通过开放,让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感受其中的辛苦等。 3、都是应该的?不卑不亢 有些家长以旧的观点看待教师的工作,认为教师其实就是阿姨,家长提出任何要求都应该满足,这些都是教师应该做的,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的态度要不卑不亢,使家长来接幼儿园时教育单位,教师与家长是平等。两者是合作关系,另外,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教师一定要从为孩子好的角度,说清楚不能同意的理由,让家长知道教师之所以不同意的理由。
Ⅳ 老师如何对付挑事儿的家长
一、面对不配合的家长
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开家长会或是校内组织活动,几乎不参加;每次周末发给家长的意见表,家长从来不看也不反馈;请家长为孩子准备活动的材料或是周末带孩子参观,从来也不带或是不去。面对这样的家长,老师该如何做呢?
首先,此类家长可能确实存在工作压力大,工作忙的情况,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和教导孩子,寄全部希望于学校。另外,也可能是家长并不清楚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去配合学校。
针对这类家长,老师尽量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工作压力。根据家长的时间需求,安排校内活动或家访。同时,也让家长理解孩子教育的特点、活动和环节的目的。让家长实际地参与到与孩子的互动活动中,了解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对于家长配合的所有资源加以整理和展示,提升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面对护短的家长
有时候当老师向家长提及孩子的不足之处时,家长就立马袒护孩子,可能还会为孩子找各种理由,反复向你介绍孩子的优点,对缺点却避而不谈。而老师此时要做的就是打消家长和顾虑,与这类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首先,老师一定要先说明自己的初衷,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对孩子非常的喜爱,并且表明自己专业的教育立场,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不会因为孩子出现了问题就不喜欢孩子了,沟通只是为了让孩子更好,请家长务必配合老师的工作。
其次,此类型的家长性格一般比较强势,不管是在公司还是生活中应该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当然,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也是最好,最优秀的。所以,当老师提到孩子的问题,家长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老师和这类家长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避开他人,保护家长自尊心,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孩子的问题,并且试着询问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这样家长自然就会与你敞开心扉。
三、面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长
作为老师,我们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孩子就交给您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绝无怨言,“老师您说怎么办,我都照做”。这类家长可能受教育程度不高,迷信老师权威。那老师们要怎样和这类家长沟通和端正自己的态度呢?
首先,有的时候,家长很愿意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但是可能考虑的自身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工作性质的原因,对于孩子的教育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家长的工作性质、家庭资源和特长等相关信息,布置配合内容是因人而异,发挥每位家长的优势,这样做家长不但不会认为有压力,反而会自愿参与。
其次,家长的教育素养因人而异,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加之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态度,因此不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端正态度,不断积累经验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家长,给予不同的家教指导,使家长认可教师的看法。于此同时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成长,家长从孩子身上看到变化和进步,自然而然的配合教师做好工作。
四、面对自私唯我型的家长
这一类家长自我意识强,处处以自己的孩子为中心,观点容易偏激,甚至有些家长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强调“维护孩子合法权益”,要“满足家长”的需求,“维权”意识很强。
对此,老师不能以某个家长的嗜好来改变原则,要有礼有节。些不合理的要求给予回绝,拿出专业的教学知识,纠正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让家长明白,只有双方牵手协作,才能达到“家校共育”的目的。
Ⅵ 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家长的不理智行为
做一名教师,我们首先用理论来说服家长,如果他们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我们把道理利害关系给他们讲清楚,相信他们都会理解,毕竟学校家庭都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将孩子教育好,培养好,成为社会的人才。
Ⅶ 老师如何对待家长找校长告状
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与老师配合密切,沟通融洽,形成教育合力,孩子会成长得更快、更好,反之亦然。可眼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针对孩子教育,在家长和老师之间时有沟通不畅、互相埋怨等情况发生。一些家长遇上问题会直接向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告状。于是,有人感叹教师职业已成一种高危职业。
不少老师有过被告状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教学经验不足,不懂怎么和学生沟通,几乎都当过被告。而当班主任成被告的机会又远远大于科任老师。因为管理班级,免不了经常批评学生。
1、为什么家长状告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
理念不合拍。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家长接受不了。孩子的成长之路怎么走,家长、学校没有达成共识。
信息不对称。家长不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不了解家长怎么教育孩子,彼此产生了误解。
个别老师教育行为出现偏差,比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老师产生不信任。
2、家长状告老师有什么后果?
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孩子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情,家长一听就火冒三丈,急于找人理论。直接找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容易把事情变复杂。
小树苗不修理就会长歪,不能自己的孩子犯错被处理就心痛。我相信,老师如果训斥孩子,出发点是希望孩子好。倘若家长不服气,直接状告到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校长要去找老师了解情况,可能影响老师的心情,打击老师的热情,更麻烦的是影响了孩子对于老师的态度。
当孩子看到父母动不动就可以去告老师,会导致孩子对老师的不尊敬、不信任,不利于孩子接受老师教育;而老师也不敢管,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告状的家长得不到好处,并且对孩子成长不利。
3、家长该不该状告老师?
毕竟,家长不够冷静的时候,有些话就会说得过火。有时为了引起媒体或是上级领导或是行政主管部门的注意,也容易把事情夸大,但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老师和学校,所以还是要三思而行。
当孩子向家长诉说委屈时,家长没必要立即为孩子抱屈或是直接当孩子的面指责老师,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威信还是必要的。倘若孩子和老师之间出现孩子解决不了的摩擦,家长最好心平气和与老师沟通,达成教育共识。相信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实在不奏效再考虑通过其他方式。当然,如果事件对孩子伤害过大,应坚持主张换老师,以免孩子在阴影中成长。
4、学校老师怎么应对?
如果出现学生家长告老师的状,学校首先要正确对待,老师要理解家长。不管家长正确与否,都要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给家长适当做解释。如果的确是老师方面的问题,老师就要勇于承担责任,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透明、阳光、公正、公平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要给予更多关注。
Ⅷ 教师如何应对家长的敌意
这个我认为就需要很好的跟家长沟通的,只有跟他们沟通好了,那么家长也会理解教师的一切。
Ⅸ 老师怎么对付垃圾家长
有时候对付不讲道理的家长,可以采取不理会的方式。因为对方的蛮不讲理,而你又作为一名教师,是没有办法和他进行有效的沟通的,沟而不通,那么没有办法较好的解决问题和矛盾。第二个原因,也没有必要和他纠缠,因为没有意义。
除了对付不讲理的家长,对于家长的沟通方式,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
方法之一、要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要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要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一般情况下,老师应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介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并诚恳地指出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方法之二、要动之以情,要晓之有理。老师要营造好和谐的谈话氛围,在家长来校之前理好谈话内容及主题,做到心中有数。语言平实而忠恳,让家长有亲切感,千万不能漫不经心,让家长产生失落感。通过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传递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方法之三、要实事求是。老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问题时,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嫁接给家长。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过失,向家长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
方法之四、要虚心倾听。老师要虚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听一听他们的教育观,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师面对的家长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龄、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与家长交谈时要因人而异,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言的技巧,尽量积极地、正面地、具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减少“告状”的情况;与文化修养较高、重视教育的家长交谈时,可与他们一起探讨教育现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文化修养层次低的家长交谈时,应和蔼可亲,多谈一些实际的问题,并且要以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倾听,给予回应。我们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关注他们,经常的与他们保持联系,并注意沟通的方法交流的地点,以尊重为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孩子的关爱,以我们的真诚引得家长的合作。在这里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挑剔”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