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人举报了不知道是谁举报我的,,,烦
如想以泄私愤大可把两人都举报了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一举多得!不过就结了仇了!
既然工商来查就拜托一下工商里的人把举报电话拿来给你看看呗!顺藤摸瓜把那人揪出来!就要看你是不是手眼通天了!
㈡ 在招投标中,发生利益冲突时,怎样做有利于招标方利益
由于现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广大人民维护正当权利的需求日益高涨,招标投标作为一个处在利益矛盾风口浪尖上的行业,更应该与时俱进,要跳出原来处理业务问题的行为框架,结合现代企业危机管理方式,把现金的危机控制思想和理念带入到异议处理中。做到在项目发生矛盾乃至可能发生矛盾之前,以危机处理的思维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在异议处理中坚持事实、态度、措施三者的有机集合,既要有尊重事实的勇气,又要具备保障公众知情权、重视公众看法的坦诚态度,在具体技术上还要能够全面的、整体地策划,言简意赅地传递信息,达到维护公司信誉、重建招标人和投标人双方信任、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目的。
1.制定发生异议及投诉时的应急预案
招标工作中的异议处理对项目顺利推进意义重大,对于不同异议可以进行分类处理。结合招标人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把危机处理流程化、制度化,从而可以在事态出现后更高效、更准确地进行应对。应急预案不但要符合招投标法律法规的要求,还应该体现出招标人处理项目异议时的态度,确立一旦存在错误将立即进行改正的处理原则。同时,应急预案不仅要设计项目异议处理的流程问题,也要对可能产生的衍生问题进行预设和提出应对方案,诸如发生暴力冲突的处理、发生法律纠纷的处置、发生媒体曝光、产生不良舆情的公关等。另外,为了保证处理项目异议时能做到资料充分,日常超标投标活动中就要注意积累,项目人员从编制文件的那一刻就应该考虑到文件内容会有哪些争议?评标时最关注的内容是什么?评标时最具备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而在评标过程中,也应该对各个投标做到心中有数,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详细记录讨论经过、认定标准、结论达成依据等可以用来解答异议的内容。
2.把招标“三公”的底线放在第一位
“三公”原则是招标行业立足之本,是招标采购方式的灵魂所在,在异议处理这项工作上必须要做到坚持原则,任何的异议处理都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招标人和代理机构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试图通过模糊事实来让投标人妥协的异议处理都存在巨大的风险,既不能面对公众质疑、也经不起审计、更难以面对司法审判。在异议处理的实务工作中,绝大部分经历反复异议、反复投诉,经过多次沟通仍然无法让投标人表示认同的项目,归根到底都是在坚持“三公”原则上出了问题,招标人和代理机构在项目前期不能公平、公正对待所有投标人,在后期的异议处理中也依然不肯尊重事实,这样的行为难免导致项目无法进行。
3.绝不推诿、统一口径、一致对外
面对危机时相互推诿责任的行为很容易成为矛盾加剧的导火索。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很容易因为压力巨大而选择指责他人,这种推诿责任、逃避决策的行为不但导致当事人形象变得不可信,还会遭到被推诿对象的反击,被推诿的对象会采取反驳当事人的意见、质疑当事人的行动等行为来为自己的被动局面进行反击。比如,在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失去信任和写作,招标人试图将异议处理的所有责任全部推给招标代理机构时,就很容易将整个应对过程割裂成对立的两方面,一方面因为招标代理机构在证明自己存在免责情形时也许就会让招标人最不利的情景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单纯将项目经理作为问题关键和责任的承担者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招投标异议处理工作中,只有从企业高度明确地承担错误,制定预案,才能消化矛盾并防止问题重复发生。
在处理异议的操作中,切记必须统一口径,无论是由招标人出面和投标人沟通,还是由招标代理机构代表招标人进行沟通,针对投标人的质疑,招标方只能有唯一的答案,为了确保不要多人多次解释同样问题时产生误差,最好每个异议由专门的口径进行沟通,其他相关人员保持缄默,不直接对投标人进行沟通以及发表意见。
4.发生问题后要积极、快速、主动处理,掌握主动权
在处理项目异议的时候,很多时候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由于担心说错话或者引起法律纠纷而选择沉默或“无可奉告”,期待危机自然而然的过去,而从长远来看,这种处理方式是失败的,面对危机决不能够毫无反应、畏首畏尾,招标人不要试图通过拖延、敷衍等方式让问题平息,很多项目拖延到最后的结果不是问题被平息了,而是矛盾进一步激化。能在招标文件期间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到开评标之后,能在公示期到来前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到公示时才开始处理,越提前处理、越主动处理,招标方越容易避免问题扩大化、矛盾激烈化。
㈢ 我想举报别人敲诈钱财数额巨大,是去检察院还是别的什么部门举报
去检察院举报比较可靠。最好有证据,人证物证,避免诬告,如果诬告,要负法律责任的,自己反而要受到刑事处罚的。仅供参考。
㈣ 在和老板有利益冲突时,老板不让步,做员工的只能忍气吞声吗
和老板的利益上的纠纷。你先看是谁占理,如果是你有理的话。老板不让步,你可以到劳动部门去投诉。如果是老板有理,你就不要无理取闹了。
㈤ 什么情况下可投诉律师
律师最怕当事人投诉律师不尽责。
委托律师一般都是先办理委托手续,然后律师再办理具体的法律事务,而且律师不会对诉讼结果承担法律后果。
(5)利益冲突投诉扩展阅读:
律师代理不尽责居11月投诉首位:
全国律协18日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全国各省区市和设区的市律师协会投诉中心2018年11月份共收到投诉583件,其中代理不尽责居首位。
据介绍,在收到的投诉案件中,违规情形分别是: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18件,占4.33%;代理不尽责的154件,占34.02%;违规收案收费的104件,占25.00%;妨碍司法公正的11件,占2.64%;以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的45件,占10.82%。
其他还包括违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行业管理、不正当竞争、虚假诉讼、泄露当事人秘密或个人隐私等。
全国律协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蒋敏表示,从各地报送典型惩戒案例23件看,主要涉及律师刑事犯罪、利益冲突行为、违规收案收费、以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以及违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者行业管理等情形。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区市和设区的市律师协会共收到维权申请56件。蒋敏介绍,根据各地报上来的案例分析,侵犯律师会见权的34件,占60.71%。
㈥ 有的人举报邻居,但不实。他不怕后路空虚吗不怕报复吗因邻不死,就可能反击报复。而双方并无利益冲突
最好不要得罪邻居,还是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现在生活都不容易,没有事情就是最好的事情
㈦ 律师最怕什么投诉
律师最怕当事人投诉律师不尽责。
委托律师一般都是先办理委托手续,然后律师再办理具体的法律事务,而且律师不会对诉讼结果承担法律后果。
(7)利益冲突投诉扩展阅读:
律师代理不尽责居11月投诉首位:
全国律协18日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全国各省区市和设区的市律师协会投诉中心2018年11月份共收到投诉583件,其中代理不尽责居首位。
据介绍,在收到的投诉案件中,违规情形分别是: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18件,占4.33%;代理不尽责的154件,占34.02%;违规收案收费的104件,占25.00%;妨碍司法公正的11件,占2.64%;以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的45件,占10.82%。
其他还包括违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行业管理、不正当竞争、虚假诉讼、泄露当事人秘密或个人隐私等。
全国律协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蒋敏表示,从各地报送典型惩戒案例23件看,主要涉及律师刑事犯罪、利益冲突行为、违规收案收费、以不正当方式影响依法办理案件以及违反司法行政管理或者行业管理等情形。
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区市和设区的市律师协会共收到维权申请56件。蒋敏介绍,根据各地报上来的案例分析,侵犯律师会见权的34件,占60.71%。
㈧ 律师胡说八道可不可以1向司法局举报
胡说八道?这是什么意思 ?
《律师法》第五十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视其情节给予警告、停业整顿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处罚,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特别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一)违反规定接受委托、收取费用的; (二)违反法定程序办理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住所、合伙人等重大事项的; (三)从事法律服务以外的经营活动的; (四)以诋毁其他律师事务所、律师或者支付介绍费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的; (五)违反规定接受有利益冲突的案件的; (六)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 (七)向司法行政部门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有其他弄虚作假行为的; (八)对本所律师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律师事务所因前款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对其负责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