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需要承担哪些举证责任,如何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取证
在商标注册过程中,商标查询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商标查询,了解准备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注册的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从而降低商标注册的风险,提高商标注册的成功率,避免造成时间与金钱的浪费。 在商标查询过程中如何判断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是查询的根本,但是除了这些,还需要分析商标是否违背商标的相关规定,例如商标本身是否缺乏显著性等。 (1)近似判断:应从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或者商标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等方面进行判断,如两商标的共存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则被判定为近似商标。 (2)判断商标是否缺乏显著性:根据商标法的规定,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不授予商标专用权。商标的显著性特征,通常是指商标为实现其功能所应当具备的,足以使相关公众区分商品来源的特征。我们在分析一个商标是否存在显著性时,主要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商标标志本身的各要素(包括含义、呼叫和外观构成等),如过于简单的线条或图形,过于复杂的文字、数字、字母、图形,或过于复杂的要素组合等情况,都不适合作为区分商品来源的标志。 2、商标与指定使用的商品联系过于紧密,如,使用商品的外形作为商标,无法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也不便于在消费群体中将这些特定的商户与其他同业者进行区分,此类商标即为缺显。 3、商标指定使用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知习惯,商标作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标志,其识别的主体就是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公众。也可以说,我们在观察一个标志是否具备显著特征时应当站在其相关公众或此领域的消费者的角度。 商标的查询阶段是决定商标能够成功注册的关键因素,正规的代理机构具有经验丰富、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专业人员,了解商标审查标准及评审规则,对商标近似判定,及商标是否违反规定的判断准确,对商标注册成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缺乏专业经验的申请人应该选择一家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在注册前对商标进行查询分析,从而有效的降低商标注册风险。
2. 商标被侵权,该提供哪些证据证明
商标被侵权首先要收集证据是否符合《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有关规定,举证成功才能认定侵权人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否则不构成侵权。同时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与侵权人协商方解决、未达成协议可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以及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如何取证
第一步,判断是否客观存在损害事实;
第二步,判断该行为的违法性;
第三步,判断存在的损害事实是否是由违法行为造成的;
第四步,判断该行为是否是故意的;
解决办法
如果经过仔细辨别发现确实出现了商标被侵权的情况,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与侵权方自行协商解决;
2、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3、向人民法院起诉;(卓一知识产权)
3. 商标被侵权如何取证
您好,
一、商标诉讼的取证范围
1、权属证据。该当事人是该权利的拥有者目的在于证明商标权的归属。
2、侵权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或正在实施被控侵权行为。例如,被告的促销宣传材料、被告的产品样品或照片、被告的产品销售合同等等。
3、损害赔偿证据。在商标侵权之诉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应当提交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有三种,(1)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2)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3)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主要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范围后果,商标的声誉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综合确定。
4、有关侵权人情况的证据。该类证据主要证明侵权人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
二、商标侵权诉讼的取证方法
1、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由于商标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说来,专业的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工商举报后,上述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帐册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上述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清点数量、规格后查封并从中抽取样品。
3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一个做好诉前准备的有效措施,商标侵权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
三、商标权诉讼取证应注意的问题
1、收集证据内容及手段应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合法。实践中,证据不合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收集或提供主体不合法。②取证程序不合法。如以暴力、威胁、欺骗、引诱、收买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
2、注意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各个证据之间要有某种客观的联系,相互印证,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收集证据后要仔细研究它们的内在关系,剔除无关紧要的证据,确保证据有的放矢。
3.注意证据的客观性。只有客观真实的证据才有证明力,篡改、伪造证据,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 商标侵权能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吗,商标侵权的行
一、商标侵权能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吗(一)在自行未能取证,或关键证据法院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可由人民法院收集。通常分为三类:1、保全被控侵权产品。2、调取被控侵权人存在侵权的证据。3、调查被控侵权单位的财务账册,以便确定赔偿额。(二)当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时注意两点:一是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形;二是申请必须注意举证限定时间。(三)法院通常采取留证方式:1、对被控侵权产品拍照、记录技术特征;2、容易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用扣押、提取等方式。二、商标侵权的行为方式由于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本节特列出侵权的类型,以便广大考生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行为。(一)假冒注册商标行为具体包括下述四种情形: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二)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注意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之商品即构成侵权而不以明知为要件,此与专利侵权有所不同。销售不知道是侵害专利权的产品的,只要能够说明来源即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反向假冒行为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该种情形主要有: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等便利条件的。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4、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5. 商标近似侵权怎么办,用的人还很多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甲未经商标权人乙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有其他干涉、妨碍乙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乙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首先,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才能到达侵权不侵权的层面。
其次,根据上述要求,其中相同或类似商品指的就是商标注册类别了,如果不是相同或近似商标,则不具备侵权条件。
最后才是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的问题。
如果上述三点都符合,那么请收集证据,积极向法院提起诉讼,该赔的赔,该罚的罚。
北京铭商知识产权为您解答。
6. 商标侵权能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吗,商标侵权的行
一、商标侵权能申请法院调查取证吗
(一)在自行未能取证,或关键证据法院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可由人民法院收集。通常分为三类:
1、保全被控侵权产品。
2、调取被控侵权人存在侵权的证据。
3、调查被控侵权单位的财务账册,以便确定赔偿额。
(二)当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时注意两点:
一是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形;
二是申请必须注意举证限定时间。
(三)法院通常采取留证方式:
1、对被控侵权产品拍照、记录技术特征;
2、容易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用扣押、提取等方式。
二、商标侵权的行为方式
由于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本节特列出侵权的类型,以便广大考生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一)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具体包括下述四种情形: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4。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二)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注意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之商品即构成侵权而不以明知为要件,此与专利侵权有所不同。销售不知道是侵害专利权的产品的,只要能够说明来源即无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反向假冒行为
即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注意必须是又将商品投入市场,若不投入市场而是自己使用的,不构成反向假冒行为。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该种情形主要有: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等便利条件的。
3、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4、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5、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7. 商标侵权如何取证,商标侵权如何收集证据
一、商标诉讼的取证范围
1、权属证据。该当事人是该权利的拥有者目的在于证明商标权的归属。
2、侵权证据。证明:被告实施了或正在实施被控侵权行为。例如,被告的促销宣传材料、被告的产品样品或照片、被告的产品销售合同等等。
3、损害赔偿证据。在商标侵权之诉中,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应当提交有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计算方法有三种,(1)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2)该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的,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3)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主要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范围后果,商标的声誉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综合确定。
4、有关侵权人情况的证据。该类证据主要证明侵权人确切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
二、商标侵权诉讼的取证方法
1、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由于商标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说来,专业的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工商举报后,上述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帐册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采用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上述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清点数量、规格后查封并从中抽取样品。
3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一个做好诉前准备的有效措施,商标侵权的网络证据保全公证。
三、商标权诉讼取证应注意的问题
1、收集证据内容及手段应合法。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必须合法。实践中,证据不合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①收集或提供主体不合法。②取证程序不合法。如以暴力、威胁、欺骗、引诱、收买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
2、注意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各个证据之间要有某种客观的联系,相互印证,而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收集证据后要仔细研究它们的内在关系,剔除无关紧要的证据,确保证据有的放矢。
3.注意证据的客观性。只有客观真实的证据才有证明力,篡改、伪造证据,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8. 商标侵权取证方法有哪些
一:侵权取证途径
您好,个人取证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您可以通过委托律师取证、委托司法公证机关取证、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取证机构进行取证等。但是传统的司法公证机构因业务量大,取证耗时会比较长,容易错失取证的最佳时机。您如果在时间不充沛、资金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选择律师机构代理取证维权。当然,如果您时间充裕,还可以自己通过专业的第三方取证机构直接进行取证,因为第三方取证机构的取证机制已经成熟,能快速帮您拿到侵权证据,还合作相关的司法机构作司法背书,提高证据的法律效力。
二、侵权取证方式
目前,第三方取证机构的收集侵权证据的方式有:网页取证、截图取证、录屏取证和录像取证。
网页取证:适合能直接通过计算机打开网页,需要取证的内容能在网页里完全展示,此方法最为简直,只需要提交一个网址链接即可完成取证。
截图取证:区别于网页取证,截图取证适用于取证内容在网页上有折叠而没有完全展示的情况,取证时可以通过打开折叠内容,进行完整取证。
录屏取证:适合直接录制通过计算机打开的网页视频等,通过录屏的形式,把需要取证的内容完整展现并录制下来。
录像取证:可以通过电脑摄像头进行录制,但此功能大多情况下适合于手机通过后置摄像头进行录制。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 商标相同及近似如何认定,商标侵权中类似商品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δ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标行为。
《商标法》中的指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之间在视觉上基本上有差别;
《商标法》中所指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色彩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形成的商标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注册商标的主体形状、色彩组合近似,将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注册商标同时使用,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误认为该侵权商标的商品为原注册商标商品有特定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原则是:
一、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二、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份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状态下分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