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银保渠道投诉

银保渠道投诉

发布时间:2021-03-22 11:42:53

1. 可以投诉,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电话:12378整个过程提供给资料给他们,

保险消费者投诉
中国保监会的举报电话号码是:12378。

2. 怎样向银保监察委员会投诉

1)陈述被骗的事实经过。
2)讲述买保险过程中,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违反了那些法律法规及事实根据。
3)述求:陈述投诉要实现的目的。
4)留下联系方式

3. 银保投诉中心是干什么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协议,由银行代卖保专险公司的保险,银属保工作主要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银行的柜面推销保险产品,好多银保人员为了多做业务,误导隐瞒消费者把普通的存款忽悠成了保险,银保工作投诉率较高。

4. 银保监会投诉电话

中国来银保监会电话:12378。
应答时间源:2020-07-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5. 银行代卖保险,欺骗消费者说存款和买保险一样,怎样投诉

  1. 如果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遭到销售误导,在与相关人员内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有三种方式可以选择:一、选择向当地银监会和银行总行进行投诉;二、通过媒体力量进行曝光处理;三、如果还在犹豫期内的话第一时间选择退保,这样也不会造成本金损失。

  2. 银保业务,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银行作为保险代理人的保险代理行为,依据保险法的规定,银行可以在取得保监会颁发的兼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的前提下,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并且应当在保险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同时银行的保险代理人员,就是具体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员,还应当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3. 涉嫌欺骗、隐瞒还有承诺给予消费者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而且滥用了银行职业的便利,引诱订立合同,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是要责令改正,最高可以处以30万元以下的罚款。

6. 银保渠道分配网点不公平对抗领导检讨书怎么写

写检讨书实际上就是将自己的错误叙述一遍然后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改正的态度如果你要写不公平对抗领导的检讨和首先你就要以为基础

7. 银保渠道 个人渠道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你的领导还是蛮霸气的嘛~
你领导遮遮掩掩的卖关子啊,我来简单给你解释一下吧。
保险公司是做什么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卖保险对吧。
好了,卖保险,怎么卖?渠道就很多啦~~
1、直销渠道;(就是找N多人卖保险,什么三姑六婆、大叔、大妈这些干的就是直销,他们拉到单之后,就会挂到保险公司直销渠道的业务员)
2、代理渠道;(保险公司和修理厂合作,让修理厂帮忙卖保险,然后挂单给代理渠道的业务员)
3、车行渠道;(保险公司和4S店合作,让4S点帮忙卖保险,然后挂单给车行渠道的业务员)
列举这么三个你应该懂了吧,你去的是银保渠道,银保渠道就是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让银行的人帮忙保险公司卖保险,然后挂单给你,这个就是保险公司的银保销售渠道。
你所要做的工作就是:
1、维护和银行的关系,让他们多给你们公司出单
2、保险业务、政策等等对银行的对接人的培训工作;
3、你负责的银行的所有投保、出单、打单、退单等等所有工作,如果你有助理的话就是助理来做。
4、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

8. 如何到银监会投诉

群众可通过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向监管机构、司法部门举报违法、违规从业机构。该平台的建设为群众举报提供了一个便捷、直接的渠道,凝聚群众力量。

在正常情况下,您若要投诉银行的产品或服务,应先行与该银行联络,这样做可使银行有机会及早解决投诉事项。各家商业银行都有接受客户投诉的渠道和处理流程,以便对客户投诉展开全面及时的调查,并使投诉获得完满解决。银行也应向客户说明投诉的程序。

若对银行处理投诉的方法感到不满意,或银行并未在收到投诉后约定时间内给予最后回复,您可向银监会寻求协助。向银监会投诉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详述投诉事件及性质、投诉人姓名及联络方法。口述形式或匿名投诉银监会都不便受理。

(8)银保渠道投诉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银监会对银行业投诉处理要求设立投诉部门负责投诉事项,在网点要有现场处理投诉程序,要在营业网点和官网公布投诉电话、网络等渠道,要及时受理投诉并登记,受理后要告知受理情况等事宜。而且处理原则上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受理各项投诉并登记,受理后应当通过短信、电话、电子邮件或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受理情况、处理时限和联系方式。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投诉事项,应当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将处理结果以上述方式告知。发现有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确有问题的,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纠正。银行业金融机构给金融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金融消费者进行赔偿或补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投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互联网金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

9. 银保渠道在客户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关于银行存款变保险投诉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2013年03月07日16:55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网

近年来,消费者在银行存款时被误导购买保险(储蓄型保险)的报道屡屡见诸于报端和网络,“银行存款变保险”、“存单变保单”的问题成为新的消费投诉热点难点。此类投诉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因素。平度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紧扣消费热点,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投诉进行了专题探讨研究并积极进行调解,取得了实效。
一、银行存款与保险的区别
银行存款即是储蓄,其主要目的是获得利息收入,而保险的主要目的是应付各种事故的经济损失。储蓄型保险是保险公司设计的一种把保险功能和储蓄功能相结合,如目前常见的两全寿险、养老金、教育金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还有储蓄功能,如果在保险期内不出事,在约定时间,保险公司会返还一笔钱给保险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费,到期后进行整取,与银行的零存整取相类似,但其实质仍是保险,保障功能是作用首位。
二、银行存款变保险投诉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处理的投诉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令行不禁,银行违规。中国银监会自2010年11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保险从业人员在银行驻点销售,但是仍有银行允许保险销售人员驻点销售,这就为银保销售误导行为提供了条件。二是漫天过海,销售误导。银保工作人员在销售时采取突出收益淡化风险的策略,主要向消费者说明收益,对中途退保遭受的损失尽量回避,甚至将保险与国债、基金等进行片面比较,使消费者认为购买保险收益最大且无风险。有的销售人员宣称保险(储蓄型保险)即是储蓄,并不向消费者告知诸如连续存款、提款年限、中途退保风险等问题,使消费者误认为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储蓄。对保单及合同中提到的犹豫期规定、保单现金价值、账单管理费、风险管理费等专业术语未向消费者详尽通俗说明,条款专业性强,消费者理解不到位。例如,消费者王先生2011年4月19日在建行存款时被银保销售人员误导将2万元存款购买了一款需“3年连存2万6年可取”的储蓄型保险,王先生于今年7月31日提款时被告知要支付4500元的“违约金”,而王先生竟不知自己购买的是储蓄型保险,对于该保险的内容更是一无所知。三是针对性强,老年居多。通过投诉分析发现被误导购买保险的消费者主要为老年人。老年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缺乏警惕性和理解能力不够是被误导的主要原因,同时银保销售人员利用“亲情营销”使老年人不自觉情况下“签字”购买保险是被误导的重要方面。2012年4月20日,隋女士投诉称自己在销售人员热情服务下连合同都没看仔细就签字购买了保险,当时的感觉是“不买不好意思”,以至于现在很多子女不放心老人单独到银行存款。
三、银行存款变保险投诉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是经济利益驱动,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合作。银行代销保险或允许保险公司驻点销售完全是处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银行可以从销售的保险业务中获得提点,即销售提成,并且消费者保费直接变成银行存款。在拉存款和赚提点的双重利益驱动下银行成为银保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存款变保险”投诉的重灾区。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机构,其业务主要涉及资金往来,同时银行客户中存在大量的保险潜在客户,保险公司利用银行的业务特点挖掘潜在客户,银保产品成为保险公司保单销售的重要来源。
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中国保监会、银监会曾于2011年联合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要求商业银行部准保险公司驻银行网点销售,从事银保产品销售的人员是具备保险从业资格的银行工作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禁止将保险与储蓄、银行理财等混淆,不得使用“银行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银行推出”、“银行理财产品新业务”等不当用语,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不得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收益,不得承诺固定分红收益。违反规定的属于误导销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驻点经营和广告误导等明显违规行为的清理执行比较到位,而销售人员销售过程中的误导则依然存在且难以监管。2012年6月份的一起投诉中,消费者反映销售人员销售时声称收益大于存款且无风险,而实际上低于同期存款收益。由于销售人员承诺是口头承诺,消费者举证困难。如何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过程进行监管是治理银保产品销售违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消费者风险意识不强,理财能力有待提高。消费者银行存款遭遇银保产品销售误导,销售人员违规误导销售是主要原因,但消费者自身风险意识不强是重要因素。大部分老年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放松对误导销售的警惕,甚至没有任何风险意识,加上由身着工作服的销售人员在银行内销售和销售人员天花乱坠的宣传使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很多情况下保险条款没有看明白即签字确认。老年人理财的原则是保险与收益并重,银行存款是风险最小、收益适当的主要理财渠道,对于其他理财产品缺少认识,理财渠道简单化,致使出现大量存款被误导购买保险的问题。
四、银行变保险投诉问题的危害性
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所以消费者银行存款被误导购买保险行为的实质是欺诈消费者行为。而且违背了《合同法》的平等诚信原则。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引起退保、诉讼等问题,而且影响了银行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和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老年人养老金、救命钱的损失,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五、解决银行存款变保险投诉问题的建议
严禁银行涉足任何保险和基金业务,违者一律按诈骗罪论处。当前,社会风气乌烟瘴气,其实就是党政机关和大国企带坏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愿新一届政府赶快治理上层吧,该杀的一定要杀一批,否则这个劣等民族真的要完了。

阅读全文

与银保渠道投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力qc成果发布ppt 浏览:407
沙雕发明博主 浏览: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浏览:977
网络侵犯著作权报案 浏览:734
税务报到期限 浏览:6
怎样查询银行卡有效期 浏览:19
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592
马鞍山全套多少钱 浏览:568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