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识产权法02试题0009的名词解释1 服务商标 2集体商标 3商品商标 4商标侵权行为 5标识侵权 求解释
集体商标是由社团、协会或其他合作组织申请注册,用以表示该组织及其成员身份的标志;由其组织成员使用于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以区别非成员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该种商标称之为集体商标。
㈡ 侵权行为名词解释
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一般认为,侵权行为首先是一种民事过错行为,也就是说,侵权行为破坏了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这种责任是在法律上严格规定不许被破坏;侵权行为同时又是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行为,而加害人必须对被伤害人做出赔偿。”
(2)标识侵权名词解释扩展阅读
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侵权行为概念进行界定。
一是从行为本身的性质出发,得出侵权行为是违法行为或过错责任行为;
二是从行为所侵害的客体出发,得出侵权行为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是从行为侵害民事权利的后果出发,得出侵权行为是一种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由于缺乏一个共同标准,因此,学界对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分歧极大:
日本学者认为一般侵权行为成立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1)故意、过失的存在;
(2)违法性的存在;
(3)损害的发生;
(4)损害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法国学者认为必须有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三个要件。
德国学者认为有过错、行为的不法性、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个要件。
㈢ 名词解释:商标
商标(trade mark) 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注册后,称为“商标”。商标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
国际市场上著名的商标,往往在许多国家注册。中国有“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之区别。注册商标是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未注册商标则不受商标法律的保护。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标记。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如果是驰名商标,将会获得跨类别的商标专用权法律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官方网站的答案:商标是将某商品或服务标明是某具体个人或企业所生产或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商标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当时工匠们将其签字或“标记”印制在其艺术品或实用产品上。随着岁月迁流,这些标记演变成为今天的商标注册和保护制度。这一制度帮助消费者识别和购买某产品或服务,因为由产品或服务上特有的商标所标示的该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质量符合他们的需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修正),能将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和服务区分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声音、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
禁用条款
1、商标法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 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2、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一)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三)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
前款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3、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的驰名商标禁止使用: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㈣ 标志名词解释
标志(logo,又写作标识,二者读音都是biāozhì),是生活中人们用来表明某一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标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表明特征的记号。
标志分类
1、按标志表现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1)品质标志
(2)数量标志。
标志
(3)属性、特征的标志。如,邓‘s信息的新定义:信息是事物属性标志(标识)的集合;逆维纳信息定义,信息就是信息,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记。
2、按标志的变异情况可分为
(1)不变标志
(2)可变标志
3、根据基本组成因素,标志可分为:
一、文字标志:文字标志有直接用中文、外文或汉语拼音的单词构成的,有用汉语拼音或外文单词的字首进行组合的。
二、图形标志:通过几何图案或象形图案来表示的标志。图形标志又可分为三种,即具象图形标志、抽象图形标志与具象抽象相结合的标志。
三、图文组合标志:图文组合标志集中了文字标志和图形标志的长处,克服了两者的不足。
㈤ 新闻侵权 名词解释
所谓新闻侵权,则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新闻网站等,下同)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
㈥ 侵权责任名词解释是什么
【侵权行为】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无过错责任原则】 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是规定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侵权责任关系】是因行为人自己的加害行为或准侵权行为侵害受害人的受到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益而产生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
【 侵权的民事责任】简称为侵权责任,是指赔偿义务人对自己的加害行为或者准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等后果依法所应当承担的各种民事责任形式之总和。
【归责】是指行为人因其行为和物件致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后,应以什么依据使其负责。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一般准则。即在损害事实发生的情况下,确定侵权行为人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 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即在损害发生的情况下,与此相关的行为人谁有过错谁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的行为人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的含义:行为人致人损害时,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推定其有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㈦ 商标侵权行为名词解释是怎样的呢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下列商标使用形式,为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专:(一)未经商标注属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由此可以看出,商标侵权行为是多式多样的。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新的经营模式不断的涌现,一些新的商标侵权形式会不断出现。因此,即使不属于上述商标侵权表现形式,但实际使商标专用权受到损害的行为,也应当属于侵犯注册商标的行为。
㈧ 标志 名词解释
LOGO、标志、徽标、商标都是一样的,
只是叫法不同,又有稍微的区分。
logo设计
可以是商标,
商标可以是纯文字
也可以是图文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