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求劳动纠纷如何陈述(我是单位的,已经过人民法院判决):
你好,由于你的材料有限,我只能大概回答你的问题。你案想胜诉,关键是要专证明,你单位与对方不属是“劳动关系”而是“承包关系”。所以我认为你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陈述:
一、在提供相关“承包关系”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承包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说明你与对方只存在承包关系。
二、因你们之间是承包合同关系,所以不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也就不存在“经济补偿金”和“加班费”的问题了。
三、对方是否有违规或者违法的现象,并说明是对方存在重大过错。
洛阳冠军律师
2. 劳动仲裁陈述书
你好: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即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对劳动争议都有管辖权,不考虑员工所在地。
裁决书如果有指定的法院,就起诉至该法院。如果没有指定,则按上述规定。方便起见,可在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
如你还有其他劳动法律问题,可登陆“劳博网”。
3. 请问一下劳动仲裁开庭陈述怎么写呢
针对本次劳动争议申请人作如下陈述,申请人于2009年12月21日入职被申请人处,签订过两次劳动合同,最后一次劳动合同于2015年10月到期,劳动合同约定的职务为售后服务。2014年9月被申请人另行注册了一个公司,2014年10月开始被申请人开始要求被申请人处的所有员工与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前提是必须先与被申请人终止劳动关系,放弃工龄补偿。对此申请人提出强烈抗议,但被申请人依然坚持要求申请人必须放弃工龄(放弃经济补偿金)并签订新劳动合同的主张,申请人要求在新劳动合同上注明延续工龄条款被被申请人直接否认,被申请人为逼迫申请人让步于2015年1月23日直接要求申请人做工作交接,开始不安排申请人工作,导致申请人从2015年1月23日以后天天正常上下班却没有工作岗位安排的事实,申请人多次要求被申请人给予安排工作,被申请人又以要求签订终止劳动关系,放弃经济补偿金,放弃工龄签订新劳动合同为条件。更为可恨的是申请人一直正常上下班,但是2015年1月份的工资却被被申请人违法克扣了550元,2014年的年终奖也被克扣了3600元。在多次要求被申请人恢复工作岗位无效的情况下原劳动合同已经因被申请人的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履行。申请人于2015年2月9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被申请人支付克扣的工资及年终奖金,支付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仲裁开庭陈述这样写行吗
写得很好。但是对于这三个月的工资有些需要补充:1、具体计算时间即从2018年11月几日至2019年1月几日,具体的日期要写清楚;2、工资15000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等。
5. 法院关于劳动争议要求企业补缴员工社保的书面陈述怎么写
补缴社保这一块法院通常不会支持。供参考
6. 劳动仲裁书面陈述书指的是什么内
您好:
你好: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即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对劳动争议都有管辖权,不考虑员工所在地。
裁决书如果有指定的法院,就起诉至该法院。如果没有指定,则按上述规定。方便起见,可在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
7. 怎样做劳动争议案法庭最后陈述
如果感觉申请仲裁请求没有需要补充的,简单陈述为“请求仲裁庭支持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如果想要充实一下,可以将提交证据证明的事实及证明效果简述一下。
8. 劳动纠纷类民事起诉时原告如何作最后陈述
1、原来告作最后陈述,应源该是在开庭审理中的法庭辩论以后进行而不是在起诉时(法庭审理主要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三个阶段)。
2、作为原告,其主要意见和理由都在法庭辩论时进行了陈述,在最后陈述阶段,只要用一句话来表述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例如可以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9. 劳动仲裁开庭陈述这样写可以吗,还有哪些需要修改的
说明具体的要求和相关证据说明具体的要求和相关证据。
1.仲裁机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在仲裁员主持下,当事人在仲裁庭这个法定的、封闭的场所内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了解、质证、辩论、调解。仲裁机构根据仲裁庭调查的事实进行法律适用,作出裁决。2.注意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权利。3.注意当事人在仲裁庭庭审时的义务。4.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5.仲裁员要求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时,申请人应当全面陈述仲裁请求。6.仲裁庭质证阶段,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7.劳动争议案件一般都会主持调解,当事人应当全面考虑案件的处理结果,选择是否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