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是否就不能再进行正当防卫
依据刑法规定 因为侵害行为已经结束 没有正当防卫的实施必要条件
㈡ 关于正当防卫,特殊情况下,在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时,仍然可能构成正当防卫,比如某些财产类犯罪。对吗
关于正当防卫,特殊情况下,在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时,仍然可能构成正当防卫,比如某些财产类犯罪。这是不对的。
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它应该符合五个条件:
一.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二. 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 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
四. 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五,对不法侵害行为人,在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时,所造成损害的行为。
《刑法》
第二十条,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㈢ 被视为不法侵害已经中止的是什么
被视为不法侵害已经中止的是侵害他人行为中途因自己转念或者其他因素结束。
不法侵害即因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侵犯法益的行为,作为正当防卫的条件,不法侵害不应限定在犯罪行为,因为其他违法行为也可能造成法益的损害。
之所以刑法使用不法一词,表明对其他违法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但也并非是对任何违法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应将其范围限定在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之间。
(3)侵权行为结束扩展阅读:
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对于野生动物侵害法益时,理应进行反击,而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时,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将该动物打死或者打伤的事实上是对不法侵害人的财产造成损害,也属正当防卫。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没有达到责任年龄、不具责任能力的人的侵害,应当认为作为正当防卫的不法侵害的违法行为应该区别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性;
在法益遭受危害时,此时的正当防卫不同于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所以可以实施正当防卫,但应尽可能全面的保护法益,应对防卫限定在必要的场合等。
㈣ 侵权责任法施行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和精神损害赔偿结束还继续使用吗
《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对《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规定的解释,这里的“相关法律规定”当然不包括《侵权责任法》。
虽然没有说明《侵权责任法》之前的相关司法解释的法律效力问题,司法解释只要不与《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矛盾即可继续适用。
相关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最高法院会在今后的司法解释中作出规定。
㈤ 视为不法侵害已经中止的是
就是侵害他人行为中途因自己转念或者其他因素结束。
㈥ 关于持续性侵权的诉讼时效
你好:
宅基地使用权是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対世效力。你可以行使物上请求权专要求属对方排除妨碍,这个没有失效限制。但是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这就转化为了债权,受到失效的限制,但是对方的侵权状态是持续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持续性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和侵权人之日起计算。侵权行为持续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侵权行为实施终了之日起重新计算。”
你的时效没有经过,仍然可以要求诉权保护。
㈦ 不法侵害行为结束,行为人对侵害人实施防卫算正当防卫吗
在双方打斗中受害方的攻击是正当防卫,但双方打斗结束了,受害方怀恨再继续进行打斗就不属于正当防卫了,是故意伤害
㈧ 一审结束未判决之前再次发现侵权行为该如何处理
只能另行起诉
㈨ 对司法解释 连续侵权,按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有疑问。
如你标题所言,连续侵权就表示侵权行为一直处于正在发生的状态。对另内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容一直处于受损害状态。此时诉讼当然有效!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一个事件结束之后(通常是违法,侵权行为) 你保留追究其责任权利的时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