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工人叫我到他家喝酒,把我钱包偷了,解放派出所不给解决,又不出据证明,光叫我起诉,怎么去起诉嘛
你这问题
怎么被偷的
派出所不立案调查
你起诉,有啥证据。又不是民事纠纷
你是不是欠工人的钱,无奈出此下策
② 林权流转的法律支持
四川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林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林权流转,均适用本办法。
征收、征用或者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林权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的使用权;林权流转是指将林权全部或者部分,依法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
林权流转,不包括森林内的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矿藏物和埋藏物。
第四条 林权流转时,下列权利和义务同时转移:
(一)流转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在流转期限内该森林和林木所依附的林地使用权也随之一同流转;流转林地使用权时,林地上的森林和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也随之一同流转。流转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流转时已经取得的林木采伐许可证可以同时流转,但流转双方都应当遵守关于森林、林木采伐和更新造林的有关规定。
(三)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以及古树名木的保护义务和责任同时转移。
第五条 林权流转,应当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并本着依法、公开、公平、自愿、协商一致、有偿流转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本区域内发生的林权流转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流转范围、方式与期限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权属清楚的下列森林、林木和林地可以流转: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的使用权;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流转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第八条 下列森林、林木和林地不得流转:
(一)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森林、林木、林地权属有争议的;
(四)已依法抵押、提供担保的森林、林木、林地,抵押权人、担保人未书面同意流转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宜流转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第九条 林权流转可以采取转包、租赁、互换、拍卖、招标、转让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进行,可以依法继承、担保、抵押、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合作条件,也可以再次流转,但不得将林地改变为非林地。
第十条 林权流转期限应当根据森林、林木的林种、树种、林龄、开发目的、开发形式等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原则上用材林以轮伐期确定流转期限为宜,最长不得超过该林地的剩余使用期限;若原未确定林权有效期的,流转期限最长不得超过70年。
第三章 流转双方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 流转双方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受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外商应当持有能证明其身份和资信的有效文件或证书。
第十二条 流转双方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十三条 林权允许依法再流转。再流转林地使用权的,应当经原流出方同意。对采取转让方式再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对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以其他方式再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第十四条 流出方应当是森林、林木所有权人,林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
第十五条 流出方享有以下权利:
(一)自主决定林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二)依照流转合同的约定获得流转收益;
(三)依照流转合同的约定,在期满后收回流转的林权。
第十六条 流出方应当承担以下义务:
(一)确保流转的林权产权清晰,没有权属纠纷和经济纠纷;
(二)依照流转合同的约定向流入方移交森林、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使用权;
(三)协助流入方依法申领林权证;
(四)在流转有效期间,尊重流入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扰其依照合同开展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五)督促流入方履行合同或协议,及时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流入方的违法行为。
第十七条 流入方享有以下权利:
(一)自主开展林木培育,林下种植、养殖、培植,依法进行林木采伐以及森林旅游等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相应收益;
(二)对林权依法进行再流转,并获得流转收益;
(三)林权在流转期内允许继承,并可以作为贷款或其他债务的抵押物、担保物;
(四)依法享受国家对林业的有关扶持和优惠政策;
第十八条 流入方应当承担以下义务:
(一)履行流转合同规定,及时交付流转金;
(二)依法采伐森林、林木,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完成林地的更新造林任务;
(三)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自行或准许他人在林地内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给林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行为;
(四)在流转期内发生毁林和乱占滥用林地行为时,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搞好护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依法保护野生动植物。
第四章 流转程序
第十九条 林权流转的方式、价款等由流转双方依法协商确定。
第二十条 林权流转前,应当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查流转双方的资格,确认权属,核实或者取得林权证。
第二十一条 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应当按规定报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流转方式原则上应当依法采用拍卖、招标的方式,并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场所,按照有关拍卖、招标、投标的法律和法规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第二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时,其流转方式、流转底价等,应当提前30天在本村进行公示,并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集体林地使用权流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还应当报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或者权属共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时,应当征得合资方、合作方或者权属共有方的同意。
第二十三条 以权属变更的转让方式流转农户承包经营的林地使用权时,流出、流入双方达成意向协议后,应当向发包方提出书面流转申请,征得发包方同意,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新合同;
(二)流入方资信情况、林业经营能力;
(三)流入方身份证明,法人或其它组织的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载明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的授权委托书。
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进行承包林地互换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并及时报请发包方变更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四条 国有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原则上要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并严格审核,防止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
个人或者其他组织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是否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由其自主决定。
第二十五条 国有林评估前应当经具有相应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进行森林资源实物量核查,并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核查结果认定后,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选择具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非国有林的评估可以由持有丙级(含丙级)以上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提供评估咨询服务。
第二十六条 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程和办法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七条 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准日起满1年再进行流转的,应当重新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第二十八条 采取招标、拍卖方式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由流出方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负责招标、拍卖工作。
第二十九条 非委托拍卖企业拍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应当在森林资源所在地的林业、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流出方在林权流转前7日发布公告;公告一般包括拍卖标的、拍卖形式、竞买者条件、竞买者登记期限、竞买时间、竞买地点等内容;
(二)竞买者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向流出方登记,领取有关资料;
(三)流出方审查竞买者条件;
(四)符合条件的竞买者不得少于3个,并应当在向流出方交纳保证金后参加竞买;
(五)竞买的价高者为流入方,但最高价不得低于底价;流入方应当当场与流出方签订流转合同;其他竞买者交纳的保证金,由流出方当场如数退还。
第三十条 协议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流转双方依法协商;
(二)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采取协议方式流转的,应当接受村务监督小组的监督,其流转价款不得低于底价。
第五章 流转管理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林权流转的管理和指导。逐步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搭建流转平台,及时发布林权流转供求信息,提供政策咨询、林权变更登记等服务。
第三十二条 从事林权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指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提供流转中介服务。
第三十三条 流转过程中实物量核查、价值评估、招标、拍卖等发生的费用,由林权流出和流入双方协商承担。
第三十四条 流转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流转双方名称或姓名、法定代表人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住址;
(二)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四至界限及平面图、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或林产品常年产量;
(三)流转期限和起始、终止的时间;
(四)流转价款、付款方式及时间;
(五)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六)合同期满后,森林、林木资源存量的处置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九)流转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内容。
流转合同格式文本按照《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林地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和〈四川省林地流转合同〉(格式文本)的通知》(川林发[2008]18号)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流转合同共1式5份。由流转双方各执1份,发包方备案1份,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各执1份。
第三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导流转合同签订或流转合同鉴证中,发现流转双方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七条 森林、林木流转后符合采伐规定需采伐的,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采伐限额和计划内优先予以安排。采伐后应当按要求及时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第三十八条 国有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的收益应当实行专户管理,用于职工安置、清偿债务以及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护。
集体统一经营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的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主要用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和村公益事业支出。
个人依法取得的流转收益,全部归个人所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国有和集体林权流转收益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因林权流转发生争议或者纠纷的,当事人应当依法协商解决。
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调解。
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林权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流转登记与备案
第四十条 林权流转后,流转双方应当依法持流转合同等相关资料及时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或者备案手续。
林权变更登记手续的办理,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下列林权流转,当事人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向登记机关提出登记申请,进行变更登记。
(一)国有森林、林木所有权以及林地使用权流转的;
(二)非国有森林、林木所有权以及林地使用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的;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其他应当进行林权变更登记的。
申请变更登记应由流入方会同流出方共同申请办理。
第四十二条 下列林权流转无需进行变更登记,但是当事人应当将流转合同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国有森林、林木使用权流转的;
(二)非国有森林、林木使用权流转的;
(三)非国有森林、林木所有权以及林地使用权采取转包、出租方式流转的;
(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其他无需进行变更登记的。
第四十三条 办理林权变更登记手续时,流转双方应当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下列材料:
(一)流转合同;
(二)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限、面积及附图,现有林木资源状况,包括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等;
(三)除森林、林木外的其他附着物现状;
(四)原林权证书;
(五)其他应当提供的资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流转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流出方和流入方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及时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补办权属变更登记。
第七章 相关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或者弄虚作假,骗取权属变更登记的,由发证机关依法注销权属登记。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林权流转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权属变更登记,不予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及其他相关审批手续。
第四十七条 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咨询)的机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其评估(咨询)结果无效;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办理林权流转变更登记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对不具备林权变更登记条件的申请进行变更登记的,或者对具备林权变更登记条件的申请不进行变更登记的等,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4年7月31日止。原《四川省林木和宜林荒山荒地转让管理办法(试行)》(川林研[1996]171号)同时废止。
③ 请教各位一个有关林权纠纷调处的法律问题
按照法律规定,此山林应属B所有,第一,林权是70年不变,第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山林回可不随户口变答动而变动,第三,林权证要变更,要通过法律程序,没有按程序上报变更的,是不合法的变更,也就是说现在的林权证应该有效。具体的请参考1996年原林业部《林权纠纷调处办法》和林权变更的法律规定,这些网上都有,查一下就可以了。
④ 有知道兴隆这个地方的吗河北的,听说那边夏天避暑去不错,想在那边弄套便宜的房子
哈哈,俺家兴隆平安堡的,可以告诉你啊,我们这里夏天真的很凉快,家里的空调,一夏天都开不了个3,5次,至于房子吗,现在价格升的很快,要买就尽快,正在修北京到沈阳方向的高速铁路哪,在兴隆有站,2,3年以后房价肯定大涨。我们这儿有山有水,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不发展旅游简直就是浪费了,就现在来说,还有好多北京人过来旅游哪,放心,不出五年,兴隆绝对会成为北京,天津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景区,选择我们这里,绝对没错。
写了这么多不给分说不过去啊
⑤ 四川省林业厅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起草相关地方法规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有关地方标准和规程并指导实施,组织开展全省森林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荒漠的调查、动态监测和评估,并统一发布相关信息。承担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二)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制订全省造林绿化规划和年度指导性计划,拟订相关省级标准和规程并监督执行,指导各类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导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组织、指导和监督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承担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承担省绿化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三)承担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监督管理的责任。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组织编制并监督执行全省森林采伐限额,监督检查林木凭证采伐、运输。组织全省森林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统计。组织、指导林地、林权管理,组织实施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拟订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并指导实施,依法承担林地征用、占用的初审工作,管理重点国有林区的国有森林资源,承担国有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变动的审核报批工作。
(四)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省湿地保护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湿地保护规划及其相关的标准规定,拟订全省湿地保护规划及其相关的地方标准和规定。组织实施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等保护管理工作,监督湿地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全省有关国际湿地公约的履约工作。
(五)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省荒漠化防治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及其标准和规定,组织拟订相关地方标准和规定并监督实施。监督沙化土地的合理利用,组织、指导建设项目对土地沙化影响的审核,组织、指导沙尘暴灾害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置,组织、协调全省有关国际荒漠化公约的履约工作。
(六)组织、指导全省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拟订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植物名录,报省政府批准后发布。依法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的救护繁育、栖息地恢复发展、疫源疫病监测,监督管理全省陆生野生动植物猎捕或采集、驯养繁殖或培植、经营利用,监督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承担濒危物种进出口和国家、省保护的野生动物、珍稀树种、珍稀野生植物及其产品出口的审核报批工作。
(七)负责全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依法指导全省森林、湿地、荒漠化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协调有关国际公约的履约工作,监督管理林业生物种质资源、转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种保护,按分工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工作。
(八)承担推进全省林业改革,维护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责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集体林权制度、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等重大林业改革意见和政策,拟订全省重大林业改革的相关实施意见和政策并指导监督实施。拟订全省农村林业发展、维护农民和其他经营者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指导、监督农村林地承包经营和林权流转,指导林权纠纷调处和林地承包合同纠纷仲裁。依法负责退耕还林工作。指导国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和基层林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九)监督检查全省各产业对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政策及其产业标准,拟订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指导林产品质量监督。指导山区林业综合开发。
(十)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组织、协调武装森林警察部队和专业森林扑火队伍的防扑火工作,承担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具体工作。承担全省林业行政执法监管的责任,指导全省森林公安工作,管理森林公安队伍,指导全省林业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指导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检疫工作。
(十一)负责指导、协调全省的林业经济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财政、金融、价格、贸易等经济调节政策,组织、指导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编制部门预算并组织实施,提出省财政林业专项资金的预算建议,管理监督省级林业资金,管理省级林业国有资产,负责提出全省林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省财政性资金安排意见,按规定权限审核报批、核准规划内和年度计划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制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年度生产计划。
(十二)负责全省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科技、宣传、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导全省林业队伍建设。
(十三)承担省政府公布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
(十四)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⑥ 基层国土资源所应具备的条件
基层国土资源所代表国土部门直接与用地户和老百姓打交道,是国土资源部门的对外窗口、前沿阵地,以往那种粗狂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所具备的条件:
1、是创新理念,深化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认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它是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专注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就是要全方位、多层次、高标准地按照“全面、精确、细致”的要求做好每项工作,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实绩的最大化。
2、是科学运筹,建立精细化管理的运行体系。
认真把握内涵,明确实质要求,坚持“立足专业、注重细节、科学量化”三大原则,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科学运筹,建立适合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立体运行体系。
是衡量各项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和尺度,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合理、先进”的要求,创新目标定位,认真制定好总体工作目标和分层次、分类别、分时间的各项具体工作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作为各项工作的依据,要突出可行性、前瞻性和先进性,从而对整个工作进行目标控制和实施。
(6)四川省林权纠纷调处流程图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十九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第三十一条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