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出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合同优先的具体解决方法是什么
(1) 根据《合同法》第122条之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合同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2) 尽管新《合同法》规定了当事人有完全自由的选择权,但是两者竞合的解决方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理论不是很成熟。加之法条本身也存在缺陷,所以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对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权稍加限制。
(3) 多数学者认为,侵权法的这一介入仅仅是对合同法的一种补充,而非替代。如果不分清本末,在合同债权保护中滥用侵权责任制度,将严重损害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加重合同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负担,乃至损害合同法的价值。
(4) 实践中法院一般会依据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几种方式对竞合进行处理:1.如果因不法行为造成他人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赔偿的,当事人之间即使存在合同关系,也应该按侵权责任处理。2.如果双方当事人事先存在着合同关系,但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则由于恶意串通的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的行为构成共同侵权,第三人与受害人间又无合同关系存在,应按侵权责任处理,使恶意串通的行为人向受害人负侵权责任。3.在责任竞合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事先通过合同特别约定,双方仅承担合同责任而不承担侵权责任,则原则上应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一方不得行使侵权之诉的请求权。但若合同关系成立后,一方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使另一方遭受人身伤害和死亡,则仍应承担侵权责任。4.如果法律特别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应减轻当事人的注意义务和责任时,则应依法律规定合理地确定责任。5.如合同中存在免责条款且这些免责条款依法有效,则不能因当事人免除了违约责任而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⑵ 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竞合时怎么办
针对这两种行为的诉讼的竞合,由被侵权方决定采取何种诉讼方式,两者有专不同:
1、如果是违约之属诉,则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是侵权之诉,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2、时效不同。违约之诉的时效为2年,为侵权之诉中的人身损害(尤其是购买的产品有瑕疵或者根本就是不合格品)时效为1年。
3、管辖地也有所不同。违约之诉的一审管辖法院可以是违约方住所地法院,可以是合同履行地,而侵权之诉只能是侵权发生地。
4、诉讼对象不同。例如商品质量诉讼中,如果以违约起诉,则只能起诉销售商。如果是侵权之诉,可以将生产商和销售商列为共同被告。
就这么多了。
⑶ 特殊侵权与一般侵权竞合怎么处理
根据归责原则的不同,可以将侵权行为划分为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一版般侵权是适用过错责权任原则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是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及过错推定责任的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必须有法律作出特别规定。概括起来,两者主要有如下区别:第一,构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权必须同时具备过错、加害行为、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特殊侵权不需要以过错要件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权人存在过错由其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别规定为前提不同。一般侵权不需要法律进行单独特别规定,而后者必须有法律单独特别规定为前提。第三,适用的归责原则不同。这也是划分两者的标准。一般侵权适用过错归责原则。特殊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⑷ 何谓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竞合如何适用。
违约责任抄与侵权责任竞合,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同时又符合侵权要件,导致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一并产生,违约的责任的请求权与侵权责任的索赔请求权发生重叠,形成请求权的竞合。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说,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况下,受损害方只能任择其一:或者提起违约之诉,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或者提起侵权之诉,追究对方的侵权责任,而不能同时行使两个请求权。
⑸ 责任竞合与责任聚合有什么分别
责任聚合没听过。责任竞合是指同一损害行为同时构成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⑹ 民法中的竞合是什么意思
民法中的竞合即民事责任竞合,又称“责任竞合”,“民事责任聚合”。是指一项民事违法行为同时符合两种或两种形式以上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依法仅实现其中一种民事责任的法律现象。大陆法民法实践中主要为侵权责任、合同责任、不当得利之债责任和无因管理之债责任之间的竞合。
特点有:
(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民事违法行为;
(2)一违法行为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责任构成要件;
(3)必须是同一民事主体;
(4)只能发生同一给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