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事纠纷也要拍正脸跟侧脸照片吗
这个是不可能的
如果
拍正脸跟侧脸照片
肯定就不是什么民事纠纷了
话说确实是民事纠纷而不是治安纠纷,公安管的权力都没有更别说拍照了
B. 民事诉讼网上的截图的证据需要打印出来吗
您好,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网上截图证据也一样,可以打印的,需要打印下来,对于无专法打印属下来的证据可以通过光盘的拷贝。您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其中的严重后果由法院进行自由裁量。
C. 作为证据时的注意事项:照片可以作为证据吗
在日常生活中,拍照留存证据通常有三种情形:
(1)手机中的聊天信息,交易记录的的抓屏,对电脑屏幕显示的信息拍照
(2)对书证、物证的拍照
(3)事件现场的拍照
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
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因此,书证、物证的照片可以作为证据。
二、事件现场的照片,在留取证据的时候要牢记以下五点:
(1)确保自己的安全;
(2)确保他人的安全;
(3)不能破坏现场;
(4)不要影响救援;
(5)如现场有救援活动,不要使用闪关灯、关闭快门声音。
(3)民事纠纷图片扩展阅读:
法律依据
对于证据的分类,我国的三部诉讼法依据不同情形,分别作出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3月14日修正)第四十八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D. 民事诉讼中,提高给法院作为证据的,效果最好的是照片还是视频还是自己标识的图片
都可以,哪一样证据最有力就提供哪一样,也可同时提供。3D动画不行,一定是要以事实也依据的,动画是做出来的,不能作为证据。
E. 图片侵权,比如说我用了他们的图片,他们说我侵权,想问下他们一般根据什么来证明图片是他们的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当事人专提供的涉及著属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可以作为证据。
在作品或者制品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著作权、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权利人,但有相反证明的除外。
民事和刑事证据原则不一样,刑事必须是确凿证据,要有非常高的盖然率;而民事则不然,一般情况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告拿出证据证明享有著作权(就是上面的那些东西),作为被告就需要举出相反的证据证明他们没有著作权;如果被告举不出来,或者举出的是没有证明效力,盖然率低的证据,法院就会采信原告的证据。
F. 民事诉讼中相片证据的问题
民事诉讼的照片,应当请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摄制,并出具书面证明,证明摄制时间、地点、使用设备(非电子照相器材或不能编辑的底片)和照片与现场实际属实等。
G. 需要怎么起诉
民事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1、民事起诉书。(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
5、如委托律师诉讼的,则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6、被告为单位的,提供被告工商基本信息。(起诉个人的,有些法庭要求补充被告身份信息)
(7)民事纠纷图片扩展阅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中对民事案件的起诉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这些条件中,唯有“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这个规定的标准太不明确了。在《民事诉讼法》第3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这也是一个概括性的表述,可以简单的解释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起的纠纷,由人民法院受理。
H. 求一篇民事案件的PPT 具体要求在下面图片
https://wenku..com/view/7c8f3e8aa58da0116c1749f5.html?from=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