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松柏的科研成果及獲獎情況
人口質量測評模式與陝省人口質量綜合評估研究(主持)陝西省軟科學項目2005-2006
失地農民補償與就業機制研究(主持)陝西省軟科學項目2008-2009
陝西省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專項課題2004-2005
陝西新農村建設中的人口質量問題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重大項目2006-2007,
陝西農村人口質量調查(主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基金2008
陝西關中廟會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主持)西北農大人文社科專項課題2012-2013 近年來發表論文30餘篇,被CSSCI檢索2餘篇。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從土地徵收看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博弈均衡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9.4
陝西省新生嬰兒性別比失衡及對策探討西北人口2009.1
新形勢下我國農村「國家與社會」間關系解讀–以某村婦女主任的個案研究為例農業經濟2012.1
農村中老年人口與邊緣性流動研究生態經2011.10
「生態貧民」對國家生態保護政策認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區為例,科學、經濟、社會,2012.1
城市化背景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現狀、原因及對策–以楊凌示範區為例特區經濟2012.3
論國家政策某些領域男性「遺忘」現象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3
土地徵用中基層政府與農民的博弈行為分析湖北農業科學2012.4
陝西秦巴山區10個村莊成年人口死因調查醫學與社會2010.12
失地農民社會角色轉換的困境及原因分析鄉鎮經濟2009.3
實地農民城市適用困境與對策探討鄉鎮經濟2008.10
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狀調查–以東溝村、石門村為例理論觀察2010.3
多元現代性視角下的農民工現代性中國成人教育2008.22
失地農民城市適應力思考–從非經濟角度進行的調查與分析理論探索2008.6
農民工「退保」現象的原因及解決途徑廣東農業科學2009.11
秦嶺山區板橋村生態模式轉變及對策安徽農業科學2008.24
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對農產品安全的影響分析-以陝西眉縣獼猴桃安全生產為例安徽農業科學2012.10
男性的生活勝任模式淺析東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S2
陝西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雲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5A
陝西秦巴山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 學雲南農業大學報2006.5A
楊陵示範區農村居民生活滿意度調查和評價現代經濟探討2009綜合
關於建立標准人(StandardPerson簡寫SP)體系的假設2004.3
用人口質量指數分析人口質量的缺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1
楊凌崔西溝村生態旅遊與產業結構調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6
中國中產階級消費文化研究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09.5
陝西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現狀與開發–以商洛地區為例陝西農業科學2006.1
陝西省楊凌農村勞動適齡人口素質狀況調查陝西農業科學2010.1
新鄉村文明建設可測性指標研究陝西農業科學2009.1
中國社會弱勢群體的成因、危害及對策發展研究2009.3
論女人的社會化消費導刊2008.3
均衡博弈:中國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社科縱橫2008.8
中國家庭男性暴力的原因淺析消費導刊2008.6 大學生如何看待學習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分析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陝西省優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獎2009.9
大學生科技創新校級優秀指導教師2007.12
② 陳紅的近年獲綜合獎勵情況
教學獲獎:
2014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省級);2013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2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0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二等獎(省級);2009年獲第九屆江蘇省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08年指導的研究生論文獲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省級);2007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05年獲江蘇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省級);2012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2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中國礦業大學優秀教學質量一等獎。科研獲獎:
2013年獲中國職業安全健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一;2012年獲國家能源局能源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
2011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10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八;2009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8年獲第十七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獎;2008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8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7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安全生產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省部級);排名第一;2006年獲徐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2005年獲江蘇省科協首屆軟科學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2004年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
其它榮譽:
2013年6月,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了2013~2014年中國大學本科分專業排行榜,所任系主任的人力資源管理系專業獲得全國綜合排名第七的喜人成績。這既是系學科建設的一個標志性成果,也是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各方面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本次全國參加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科評估的有29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眾多「985工程」、「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
2012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2010年獲中國礦業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8年獲中國礦業大學三八紅旗手稱號;2007年4月入選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省級);2005年入選中國礦業大學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
③ 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是屬於省部級還是廳局級
那一般是要看這些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的獲獎證書上蓋的公章:假如蓋的是「xx省人民政府」的公章,就肯定是屬於省部級;如果蓋的是「xx省科技廳」的公章,貌似就算廳局級。
④ 能源局能源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什麼時候開始的
到時候就開始了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⑤ 董秀成的取得成績
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國家能源局重大問題軟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
⑥ 國家自然軟科學獎是什麼
軟科學是一門立足實踐,面向決策的新興學科,是為決策提供支撐依據的系統學科。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日益復雜的決策問題,對軟科學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如"世界新技術革命和我國對策研究""三峽工程論證""載人航天戰略研究"等,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軟科學的突出特點,第一,它服務的對象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問題的重大決策;第二,它是集成科學家和社會的意見,為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支撐;第三,它是一門跨學科,跨領域的決策科學。
國家自然軟科學獎就是立足實踐,面向決策的新興學科,是為決策提供支撐依據的系統學科而設立的獎項。
⑦ 曾鳴的個人成就
時間 成果名稱 所獲獎勵
2010 大湄公河次區域能源項目投資環境研究與建議 國家能源局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10 北京電力綜合資源規劃試點研究 國家能源局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7 電網建設投資優化方法方案研究及應用軟體系統研發 雲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6 電網建設投資優化方法研究及軟體系統開發 雲南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6 電網輸電阻塞調度的理論研究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6 電網輸電阻塞調度的理論研究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安徽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 北京電力公司差異化服務策略研究 北京電力公司科學技術改進二等獎
2006 電網建設投資優化方法研究及軟體系統開發 雲南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 北京電力公司電力客戶信用評價技術支持系統 北京電力公司科學技術改進三等獎
2006 上海市高峰時段空調負荷調控措施研究 上海市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6 電能銷售中的客戶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 華北電網公司科技成果三等獎
2006 安陽市用電市場分析及營銷方案技術研究 安陽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5 電能銷售中的客戶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 北京電力公司科學技術改進二等獎
2005 安徽省電網廠網分開後電網規劃及其投融資模式研究 安徽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 電網輸電阻塞調度的理論研究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開發 安徽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05 河南省電網廠網分開後電網規劃及其投融資模式研究 河南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4 電力營銷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山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4 電力營銷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山東省電力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4 安陽市用電市場分析及營銷方案技術研究 河南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04 電力營銷輔助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山東省計算機應用優秀成果三等獎
⑧ 柯柄生的研究成果
較早提出我國鄉鎮企業發展的區域差異性和實行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業轉移、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必要性。 我國糧食市場價格信號在反映供求關系變化上的放大性原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收入目標與產量目標的矛盾性原理,我國糧食政策改革經驗與深化改革思路等。 積極參與了農業部等部門組織的農村經濟調查和農業價格政策改革建議工作,參與了2004年以來四個中央一號文件的起草工作。 著有《中國糧食市場與政策》、《中國農業經濟與政策》等,以中、英文發表論文百餘篇。 先後獲農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第一屆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農業部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全國高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經濟學二等獎等。先後到十幾個國家訪問考察和做學術報告30餘次。 多次參加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主持的座談會,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中學習會上做了有關世界農業與我國農業發展的匯報講解工作。 1991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教育科研系統優秀留學回國人員,1992年獲原國家教委高校青年教師研究類二等獎, 1997年被評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外語水平
通曉英語、德語,有用英文和德文寫作的論文、譯文和譯著發表, 有較豐富的國際交流經歷。
⑨ 吳俊的學術成果
>天然氣資源的經濟安全重大問題與對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批准號71133007),主要研究人員,在研項目>基於主體功能區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研究,重慶市發改委軟科學項目,項目負責人,在研項目>重慶弗萊瑞希商貿公司發展戰略研究,重慶弗萊瑞希商貿公司橫向委託項目,項目負責人,在研項目>能源效率與節能減排的機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專項(批准號:CDJSK11065),項目負責人,在研項目>中國能源效率問題:測度、比較與分析,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科研專項(批准號:CDJSK100058),項目負責人,在研項目>企業投融資互動決策及其社會效益的實現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10XGL004),主要研究人員,在研項目>一類非線性數學期望-G期望及其在金融中的應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10901168),在研項目>城區供電局供電服務能力評價系統研究與實現,重慶市電力公司城區供電局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2010.10~2011.04>重慶市教育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商業計劃書,重慶市教育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2010.04~2010.10>重慶市「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研究,重慶市發改委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主要研究人員,2010.04~2010.11>能源消耗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關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基金(項目批准號7099),主要研究人員,2010.01~2010.09>企業理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項目批准號70525005),主要研究人員,2005.03~2009.12>重慶慶榮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重慶慶榮物流有限公司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財務分析部分執筆人,2007.03~2007.06>加快三峽庫區產業發展的重大經濟政策研究,重慶市科委軟科學重大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子課題執筆人, 2006.03~2006.07>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發展規劃研究 2006~2010,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5.11~2006.02>重慶商社(集團)戰略發展規劃 2004~2009,重慶商社(集團)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該項目為重慶商社集團成功獲取商務部重點扶持全國20家大型流通企業資格, 2004.07~2004.11>重慶市商業銀行戰略發展規劃2004~2009,重慶市商業銀行委託項目,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4.08~2005.01>商業銀行風險度量研究,重慶市金融學會2005年度一等獎,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5.09~2005.11>中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研究,重慶市金融學會2004年度二等獎,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4.09~2004.12>重慶市銀行業效率問題研究,重慶市金融學2003年度二等獎,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3.09~2003.12>重慶市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建議,重慶市第二十九批科技項目計劃軟科學項目,合同編號8641,主要研究人員、執筆人, 2004.03~2004.06
⑩ 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各個地區及公司獎勵辦法不同 以中國三冶集團為例
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表彰和獎勵在推動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科技人員和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發展集團公司的技術優勢,依據《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及有關規定,結合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按獎勵類別不同,分為技術進步獎、工法獎、技術標准獎、優秀論文獎、QC成果獎、專利技術獎。
科技成果獎每年評審一次。三季度申報,四季度評審,次年召開科技成果獎勵表彰會。
第三條 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的申報、評審和授獎,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並建立科學的評價標准,嚴格規范申報、評審和授獎程序。科技成果評審做到好中取優,寧缺勿濫,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集團公司成立科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稱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工作需要,評審委員會可下設專業評審組。各專業評審組負責各自專業范圍內的科技成果獎的初評工作,並將初評結果報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在此基礎上,進行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的最終評審工作。
第五條 科技成果實行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兩級管理。分(子)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門負責收集、整理本公司的科技成果,擇優統一向集團公司技術管理部上報;技術管理部負責集團公司各類科技成
果的申報受理、登記、評審、獎勵及推薦上報等組織工作和相關事宜的日常歸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科技成果獎勵類別范圍和評審標准
第六條 科技成果獎勵類別范圍
一技術進步獎
⑴在企業生產經營、企業技術改造、重大裝備研製過程中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並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⑵自行開發的應用於建築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並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
⑶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成熟科學技術成果,並在轉化、推廣應用中有所創新,經實踐證明在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顯著效益的技術成果;
⑷為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水平,而提出和研究企業發展有關的科學決策、企業技術標准、專著、專題調研等,並經實踐證明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軟科學研究成果。
二工法獎
工法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標准、規范,必須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特點。工法分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級。
⑴國家級工法,其關鍵技術屬於國內領先水平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難度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
⑵省(部)級工法,其關鍵技術達到省(部)級先進水平,技術難度
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較好的;
⑶企業級工法,其關鍵技術是本企業內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或者在公司內首次開發成功的新技術、新工藝,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技術標准獎
技術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應符合企業發展需求,工藝操作方法科學、先進、合理,能夠很好地體現施工方法與產品的技術特點與經濟效益,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通過技術標準的實施應用將有利於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使現場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使現場質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具有在企業內部推廣的價值。
四優秀論文獎
以技術研究性撰寫論文(也可以是對某項技術或某個工程的總結)和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為主。反映技術研究成果,介紹新產品的研製,施工技術經驗交流,基礎理論探討,實用技術應用,標準的宣貫討論。要緊密結合工程施工實際。同時撰寫的論文應遵循正確性、客觀性、開發性、先進性、可讀性和指導性原則。
五 QC成果獎
圍繞集團公司的經營戰略、質量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的問題,針對提高工程(產品)質量、提高工效、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節約消耗、改善管理、為用戶服務或接受上級下達的課題而開展的質量管理活動,並且成效顯著。
六專利技術獎
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促進集團公司專利數量的增長和專利質量的提高,提升集團公司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能力。
凡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並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