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的網圖

成果的網圖

發布時間:2021-12-03 10:21:14

『壹』 成果圖形展示

資源評價的結果,除了用資源量數據表來表達外,一種重要的展示方式就是用圖形來表達。圖5-73展示的是系統在GIS地圖上繪制各盆地的油資源量,圖5-74展示的是系統在GIS地圖上繪制各盆地的氣資源量。

圖5-72 成果數據查詢統計

圖5-73 成果圖形展示——油資源量圖

圖5-74 成果圖形展示——天然氣資源量圖

『貳』 省級成果圖件

在匯總、整理各市(區)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基礎上,編制省級行政區域礦業權分布圖、省級行政區域礦業權和礦產資源分布綜合圖。

(一)主要內容與編圖方法

1.主要內容

專題內容:礦業權范圍、礦種;礦產資源分布或有關地質礦產內容等。

地理要素:境界、地名、公路、鐵路、水系等。

其他:圖名、比例尺、經緯網、圖例、指北針、圖框、責任欄等。

2.比例尺

一般省級圖件要求使用1∶500000比例尺,對於范圍較大的新疆、西藏、內蒙古等省(區)視已有的相關底圖情況和資料使用1∶1000000比例尺。

3.編圖方法

第一步,按照有關規范編制地理底圖,或利用已有的資料庫圖件及各省地質志有關圖件。

第二步,將礦業權的分布范圍展繪到圖上,並標明礦種。對於圖上面積小於1平方厘米的礦業權可直接用符號表示中心點的位置。對於范圍較大的礦業權,可視情況標明礦業權名稱。

第三步,圖件整飾。調整圖內內容,使圖面整潔清晰。然後將圖名、比例尺、經緯網、圖例、指北針、圖框、責任欄等要素編輯好。

(二)成果圖件數據格式

省級成果圖件數據格式見附錄V。

AutoCAD格式中的幾何特徵為標注的,其標注內容按照ArcGIS格式中的名稱和其他欄位名內容標注。如:控制點注記在A utoCA D 里要在控制點旁邊標注控制點序號以及控制點高程(

)。

附錄V中省級探礦權、采礦權點指礦業權中心點,用礦種符號表示,如果形心落在礦業權范圍之外,要移動該點,保證其點位落在礦業權范圍內。礦種採用色彩加圖案的方式表示(附錄W),具體參照地礦行業標准執行。當礦業權的分布范圍在圖上面積大於1平方厘米的,要同時展繪礦業權的面狀分布。

省級行政區域礦業權分布圖、省級行政區域礦業權和礦產資源分布綜合圖均需填寫省級礦業權圖件數據基本說明表(附表X),文件名為:TSM+省級行政區劃代碼.doc(word文檔)。

『叄』 國家級成果圖

附圖 1-1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自然質量等別圖

附圖 1-2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利用等別圖

附圖 1-3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國家級經濟等別圖

『肆』 成果網頁都有哪些內容

像一般大復學的成果制網頁面都有不少內容,
首先是介紹該校的簡介。
有該校的新聞,例如上級領導視察、外出考察。
有該校的動態,如該校近期發生的大事要聞。
有該校的科研的最新動態,如研究出什麼產品,在什麼領域取得什麼突破。
有校企合作等等,如簽署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了什麼實驗室。
還有就是該校最新的可轉化的科技成果,可以使專利,也可以不是。
最後就是聯系方式、地址等。

『伍』 成果網怎麼樣

還可以
做B2C很簡單,產品好,價格有竟爭力,服務跟得上,一般都可以賺到錢。

『陸』 編制的成果圖件

( 一) 基礎地抄質圖件

1) 全國襲 1∶100 萬第四紀遙感地質圖。

2) 全國 1∶100 萬遙感地貌類型圖。

( 二) 專題因子分布與動態變遷圖件

1) 全國 1∶100 萬現代冰川雪線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2) 全國 1∶100 萬海岸線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3) 全國 1∶100 萬土地荒漠化分布與動態變遷系列圖。

4) 全國 1∶100 萬石漠化分布與動態變遷系列圖。

5) 全國 1∶100 萬濕地分布與動態變遷系列圖。

6) 全國 1∶100 萬黑土分布與動態變遷系列圖。

7) 全國 1∶100 萬城市擴展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 三) 綜合研究成果圖件

1) 全國 1∶100 萬生態地質環境背景圖。

2) 全國 1∶100 萬生態地質環境演變規律圖。

a. 全國 1∶100 萬現代冰川演化規律圖。

b. 全國 1∶100 萬荒漠化演化規律圖。

c. 全國 1∶100 萬濕地演化規律圖。

3) 全國 1∶100 萬生態地質環境發展趨勢預測圖。

4) 全國 1∶100 萬生態地質環境分區圖。

5) 全國 1∶100 萬生態地質環境治理建議圖。

『柒』 省級成果圖

附圖 1-4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省級自然質量等別圖

附圖 1-5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省級利用等別圖

附圖 1-6 海南省農用地分等省級經濟等別圖

『捌』 成果圖件

(一)基礎地質因子

1)1∶100萬第四紀遙感地質圖。

2)1∶100萬遙感地貌類型圖。

(二)環境地質因子

1.環境地質因子分布現狀圖件

荒漠化:

1)1975年MSS基準數據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分布現狀圖。

2)第一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石漠化)分布現狀圖。

3)第二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石漠化)分布現狀圖。

石漠化:

1)1975年MSS基準數據1∶100萬石漠化分布現狀圖。

2)第一監測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石漠化分布現狀圖。

3)第二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石漠化分布現狀圖。

河流湖泊、濕地:

1)1975年MSS基準數據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分布現狀圖。

2)第一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分布現狀圖。

3)第二監測周期數據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分布現狀圖。

2.環境地質因子動態變遷圖

荒漠化:

1)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一監測時段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2)第一監測周期與第二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二監測時段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3)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末次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全監測時段1∶100萬荒漠化(沙質荒漠化、鹽鹼質荒漠化、水蝕荒漠化、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石漠化:

1)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一監測時段1∶100萬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2)第一監測周期與第二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二監測時段1∶100萬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3)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末次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全監測時段1∶100萬石漠化動態變遷圖。

河流湖泊、濕地:

1)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一監測時段,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動態遷圖。

2)第一監測周期與第二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第二監測時段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動態變遷圖。

3)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末次監測周期數據對比,形成全監測時段1∶100萬河流湖泊、濕地動態變遷圖。

3.環境地質因子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1)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第二監測周期數據疊加,形成1∶100萬現代冰川雪線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2)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第二監測周期數據疊加,形成1∶100萬海岸線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三)社會經濟因子圖件

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第二監測周期數據疊加,形成1∶100萬城市擴展分布與動態變遷圖。

(四)綜合研究成果圖件

1)全國1∶100萬生態地質環境背景圖。

2)全國1∶100萬生態地質環境演變規律圖。

3)全國1∶100萬生態地質環境發展趨勢預測圖。

4)全國1∶100萬生態地質環境分區圖。

5)全國1∶100萬生態地質環境治理建議圖。

『玖』 主要成果圖件的編繪

(一)實際材料圖

(二)作者原圖、編稿原圖、地質圈

(三)構造綱要圖

(四)遙感地質解譯圖的修編

(五)綜合柱狀圖

花崗岩區可按岩石譜系單位建立綜合柱狀圖,其格式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參見表5-2。

表5-2 花崗岩區單位綜合柱狀圖(表格式)

以上成果圖件(除綜合柱狀圖外)的編制方法均與沉積岩區成果圖件基本相同(參見本章第一節相關內容)。

(六)地質圖上表示的內容及技術要求

根據我國《花崗岩區1:50000區域地質填圖方法指南》對地質圖編制的方法與內容要求歸納如下:

(1)以侵入體、岩脈、岩牆、蝕變帶、變質帶表示的地質實體,在圖上用不同的線條圈出其范圍,標以特定的顏色、岩性符號(規模小的岩脈、岩牆可不標岩性花紋)和蝕變、變質花紋。

(2)花崗岩類以單元為表示單位,標以由時代和單元名稱組成的代號;沒有劃歸單元的岩脈、岩牆或時代不明的小侵入體,標以岩性代號;對岩相帶、蝕變帶、變質帶的范圍,可以規定的顏色和花紋表示,並保留原來地質體屬性的代號,不再另加代號。

(3)對花崗岩侵入體間的接觸關系以及不同蝕變帶、變質帶間的漸變過渡關系等界線,應選用特定的線條表示(附錄Ⅲ)。

(4)花崗岩類與沉積岩、變質岩之間以及不同花崗岩侵入體之間的接觸面產狀,花崗岩體內及沉積岩、變質岩、圍岩中的葉理、線理及其產狀,應盡可能多表示。數量過多、密度太大時,可有選擇地表示。

(5)圖切剖面應盡量選擇在穿過超單元數最多、單元完整,且接觸關系明顯的地段。

(6)在綜合柱狀圖或圖例中,花崗岩類應盡量以柱狀形式表示,以便醒目的突出各超單元、單元的花崗岩的先後形成關系以及花崗岩類與沉積岩地層的上下關系。

(7)盡量利用地質圖周側的有效空間,插附調查區花崗岩類的一些具有規律性或典型的圖表,以補充地質圖本身的不足。

(8)花崗岩類區單元、超單元地質代號表示方法。

單元 是花崗岩類區最基本的填圖單位,按照國際地層指南(1976)應屬廣義地層學范疇。從岩漿演化的持續時間上,一個單元大約為3~5Ma,一個超單元大約為10~15Ma或15~20Ma,它們分別相當於岩石地層單位的組與群,年代地層單位的階與統。因此,其表示方法基本上要與岩石地層單位相符合。

表示方法:地理專有名稱加術語構成。如:春坑單元T3C,T3為時代,C為「春」的漢語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大寫正體字);若相同時代兩個單元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則晚單元加第二個漢字的漢語拼音第一字母用小寫斜體表示。如石教坪單元J3Sj,相當於階。因此,其時代應盡量表示到世。

超單元 是在岩石學和演化序列的特徵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時間上相近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名稱,其在圖上表示不用專門代號,而只在圖例中給予表明。

侵入體 是花崗岩類區填圖的地質實體,凡能劃歸為某一單元時,其表示方法按單元表示;不能劃歸為某一個單元的獨立侵入體,其表示方法為地理專有名稱加岩性,如長坪二長岩為Chξ;小岩牆及岩脈只表示岩性,如花崗斑岩為γπ(附錄Ⅰ表Ⅰ-4-2)。

『拾』 成果圖件整圖編輯與輸出表達

(一)圖外整飾的編輯

圖外整飾包括公里網及內圖框以外的所有內容。

(1)數字化影像單元、影像岩石單元圖例。

(2)數字化接圖表。

(3)數字化地質圖圖名和圖幅號。

(4)數字化比例尺。

(5)數字化影像地圖。

(6)數字化物化探圖及其解釋推斷圖。

(7)數字責任表及其他說明等。

(8)調整圖外整飾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使版面協調美觀。

(二)整圖編輯

把地理、地質各圖層、影像地圖進行誤差校正,添加到圖外整飾中,出版前的整圖編輯。編輯內容包括,各要素之間的避讓關系,注記的位置是否合理,各種要素是否符合出版的要求。

(三)整圖編輯與輸出表達要求

(1)圖面配合合理,色調協調一致、美觀。

(2)點線面參數應用正確。

(3)各種線劃圓滑,位置准確。

(4)各種注記字體、位置恰當,避讓合理。

(5)控制整圖中圖名、比例尺、圖例、柱狀圖、接圖表等版面、位置、大小。

(6)版式的具體要求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出版社發行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圖式圖例1∶500000》(統一書號:15038·新950)相應規定。

(7)圖例、綜合地層柱狀、剖面圖准確,層次分明。字體、表格大小合理,位置恰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地質出版社發行的《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工作圖式圖例1∶500000》(統一書號:15038·新950)相應規定。

(8)圖件可組合生成影像單元圖、遙感地質解譯圖、解譯影像地質圖等各種形式的成果圖件。

閱讀全文

與成果的網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