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我們成立了一個科研立項,我們把我們的研究成果投了好幾家雜志,剛剛我們組小組
丁V習慣性那就不許變好撒卡那幾啥擦vs學姐數學沒看見四百溫度vd吧
我覺得要看你的研究成果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他是可以申請專利的話,那就屬於發明創造
Ⅲ 大學生科研項目的成果類型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4、發明專利
5、實用新型專利6、外觀設計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10、其他
望採納,謝謝
Ⅳ 中國的大學生有什麼好的研究成果嗎
利用風光互補發電,可一鍵式遠程式控制制,體積小巧可攜帶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在4名大學生手中誕生。
來自東北大學的科研小組成員最新研發了「基於風光互補發電的攜帶型交直流充電樁」,這一發明讓車主便攜汽車「充電寶」成為可能。
據悉,「基於風光互補發電的攜帶型交直流充電樁」項目在2015年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得了遼寧省特等獎。
黃夢彤說,團隊能夠取勝,主要優勢在於設備便攜、結合新能源、設備與藍牙連接通過手機了解充電情況吸引了評審的關注。他們的發明也已經成功申請了國家專利。
黃夢彤坦言,把實驗室項目轉變為實際的工業產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科研團隊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每一個熱愛綠色、倡導環保的電動車主,只要裝配一個小型充電樁,就能讓電動汽車車主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個為了幫助大學生成長操碎了心的90後
Ⅳ 北京大學1980年後取得哪些科研究成果
第23屆國際稀土永磁會議在美國召開 我校物理學院楊應昌院士獲傑出成就獎
2014年8月17-21日在美國馬利蘭安納波利斯召開第23屆國際稀土永磁會議上,為我校楊應昌院士以及來自英國、日本和美國的共4位科學家頒發了傑出成就獎,表彰他們長期以來在探索、開發新型稀土永磁材料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稀土永磁國際會議是第一代稀土永磁的發明人Strnat教授1974年創建的,為在全球范圍內推動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和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1983年和2006年,兩屆會議曾在我國召開。稀土永磁從實驗室的基礎研究開始,至今在世界范圍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的重要產業,廣泛應用於計算機、電動汽車、風力發電、家用電器、辦公自動化等高科技產品中,對信息、交通、能源、環境諸領域的技術進步,起著推動和保障的作用。
楊應昌院士結合我國資源特點,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稀土合金的磁性。 當時正值開發第一代稀土永磁釤鈷合金的時候,他沒有簡單的跟蹤國際研究熱點,而是挖掘釤鈷合金的物理內涵,把研究擴展到3d (過渡族金屬)– 4f(稀土金屬)金屬間化合物,而且根據3d電子的屬性,確認金屬鐵是3d電子最佳的載體。因此另闢蹊徑,研究稀土鐵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與磁性。在探索稀土鐵合金的新相、揭示新效應、開拓新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成果。1980年合成了具有ThMn12型結構的稀土鐵新相,現在已成為稀土合金中的一個重要系列,不僅用於永磁材料的開發,而且也擴展到開發新型隱身吸波材料。自1983年後,稀土鐵合金成為國際上開發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的主流,楊應昌院士的工作,被國際同行列為開拓這一領域的先鋒。1990年楊應昌研究組發現了在稀土鐵合金中氮的間隙原子效應,發明了釹鐵氮和鐠鐵氮等新材料。並且與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合作,採用中子衍射技術在國際上首先測定了釤鐵氮和釹鐵氮各類氮化物的晶體結構,表明氮原子占據晶體的間隙晶位。基於中子衍射的數據,計算了氮化物稀土4f電子的晶場作用和鐵3d電子能帶結構,從理論上闡明了在這些合金中氮的間隙原子效應的物理根源,從而在稀土磁性材料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家族,現在把釤鐵氮和釹鐵氮等統稱為稀土間隙型化合物。這是自1983年第三代稀土永磁釹鐵硼問世以來,發現的唯一的內稟磁性可與釹鐵硼媲美的新材料。近年來,楊應昌院士的團隊應用磁學中心在深入開展基礎研究的同時,並致力於把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相繼開發了釹鐵氮和釤鐵氮的產業化技術。關於開發高性能釤鐵氮各向異性磁粉產業化技術的項目已於今年6月份通過了863專家組驗收和教育部科技開發司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產品性能達到40兆高奧,實現和超過了發改委和工信部十二五期間發展釤鐵氮新材料所預期的技術指標。
現在我國已從稀土資源大國成為稀土工業大國,稀土永磁材料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們面臨的歷史任務正是要從稀土生產大國向稀土科技強國邁進。楊應昌院士的獲獎,標志著在稀土領域中,我國的基礎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日益顯著和增強。.
Ⅵ 中山大學科研成果有哪些
2001年-2013年,中山大學作為首席科學家單位承擔國家973計劃(包括國際重大科學計劃)15項,主持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共18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類項目58項,理工醫科領域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7項,其中,7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0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7項研究分別獲中華醫學科學獎一、二、三等獎。
2006年至2013年,中山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2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重點及一般項目189項。2011年,學校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41項,立項數在全國高校並列*9。「十一五」以來,全校文科共獲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210項,其中,2006年獲第四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6項,2007年獲廣東省2004-200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1項;2009年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8項,廣東省2006-2007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3項;2011年獲廣東省2008-2009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5項;2013年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15項,獲廣東省2010-2011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7項。
Ⅶ 簡歷上的大學期間學術研究,實踐,獲獎等怎麼寫
有很多同學在學校會參加諸如學生會、各類社團等組織,參與到這些組織的日常工作或者舉的各類活動;有的同學會利用寒暑假參加諸如「支教」、「下鄉調研」等志願者活動;也有的同學參加各種形式的商業比賽。諸如此類的活動,一般在簡歷中作為社會實踐項來描寫。社會實踐的描述格式、描述方法、描述原則及重點與工作實習經歷類似,社團名稱對應公司名稱,在社團中的職位(部長、主席或幹事等)對應工作職位,其具體職責、工作業績等建議參照工作實習經歷的描述方式逐一描述。在描述社會實踐的時候,也應該參照「與職位相關」的原則,將與職位要求相關的社會實踐重點描寫,與職位不相關的輕描淡寫或者不寫。例如,以下社會實踐描述的範例是針對市場營銷、銷售崗位的:社會實踐2007.9–2008.6北京××大學××學院外聯部部長北京通過多次電話與面談的方式,兩周內為學校一二九文藝演出拉到贊助1200元和音響設備,為外聯部二年內第一次拉到現金贊助。組織部里8名幹事為的「學術節」活動拉贊助,三周內通過100餘個電話和250封郵件,並拜訪15家公司,最後與星音娛樂(KTV)簽下合作合同,由其贊助10張會員卡和200張免費練歌券。成功組織多場講座、師生聯誼舞會等活動,組織幹事協同其他部門有效開展工作,協助歷時2個月的「學術節」取得圓滿成功。聯系並承XXX的交流會,在四天內完成(包括周末),當天參與交流會人數超過200人,降低成本近50%。與工作實習經歷描述類似,除了描述工作內容以外,還要重點描述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並輔以具體數字來證明。獎勵情況在簡歷中描寫獎勵情況時,應特別注意強調獎勵的級別及特殊性。因為HR在收到的學生簡歷中,幾乎每份簡歷上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獎勵,獎學金、優秀學生、優秀幹部等等,名目繁多,司空見慣了,所以僅僅列出獎勵名稱是沒有意義的,最好能夠將所獲獎勵的難度以數字或者獲獎范圍表示出來,讓HR明白所獲獎勵的含金量,從而增加簡歷通過篩選的概率。首先來看一則獎勵情況描述範例:獎勵情況:市級:上海市獎學金(全校僅10人)、上海市高等學校優秀學生(全校1%)校級:上海財經大學人民獎學金一等獎(前2%)、上海財經大學「優秀學生」稱號上海財經大學人民獎學金二等獎(前5%)在這則獎勵情況描述中,使用了具體的數字「10人」來描述上海市獎學金的獎勵含金量,同時採用了粗體字格式來進行強調,其他獎勵也分別用范圍詞前×%來進行表示,從視覺上來說,這樣的數字描述很有吸引力。
Ⅷ 錢學森大學時期高考試卷如印刷,錢老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一、世界超音速時代之父馮·卡門評價錢學森:“人們都這樣說,似乎是我發現了錢學森,其實,是錢學森發現了我。”馮·卡門,美國工程力學大師、航天技術理論的開拓者。1881年5月11日誕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城。1902年畢業於約瑟夫皇家工業大學。1904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深造,1908年獲博士學位。在“空氣動力學之父”普朗特指導下完成空氣動力實驗,研究邊界層分離現象,提出著名的“卡門渦街”理論。1926年闡明並建立“湍流”概念。1938年指導錢學森等人成立火箭研究小組,這個小組後來發展成為聞名於世的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1944年牽頭組成科學顧問團,為研究火箭技術創造條件。二戰後被派往德國考察火箭,提出研製導彈的計劃。特別是對振動空氣動力學的發展作出傑出貢獻。1963年2月18日,美國政府向他頒發“國家科學勛章”。
本篇由小編進行網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Ⅸ 大學期間沒有什麼獲獎經歷和科研成果,對考研的影響大
大學期間沒有獲獎經歷和科研成果,其實對考研影響不大,因為考研看的主要是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