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獵豹轉讓

獵豹轉讓

發布時間:2021-10-17 01:41:22

A. 託管獵豹:吉利成人之美,卻要咽下苦水

4月27日,一紙協議,湖南長豐獵豹長沙工廠被自己的「監護人」——湖南省和長沙市人民政府,「過繼」給了國內最有前途的吉利控股集團。

從今以後,這家工廠將鳥槍換大炮,導入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及技術,轉而為吉利生產新能源汽車。

完全可以說,這是長豐獵豹長沙工廠最好的歸宿。

吉利方面,最近剛剛發布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楓葉」,此時獵豹長沙工廠送上門來,正好多了套廠房資源。如此看來,似是天作之合。

但是,不要忘了,吉利目前已有大約300萬輛的產能,而其2019年的總銷量只有217.8萬輛,也就是說,還有近三成的產能正在閑置中。

自己的產能利用率還不足八成,加上整個汽車行業風雪交加,此時託管既沒先進技術又沒口碑的獵豹工廠,真的好嗎?

既沒技術又沒口碑盤下獵豹工廠圖什麼?

獵豹長沙工廠值不值得託管,首先得分析下這個工廠的魅力值有多少。

獵豹汽車是一個被邊緣化的自主品牌,2018年全年還有8.6萬輛的銷量,2019年只剩下3.3萬輛。

為什麼獵豹賣不動?

一來是自己不爭氣:推新節奏緩慢,缺乏核心技術,產品競爭力不足;二來是市場競爭加劇,國內冒出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等一批實力相對較強的自主品牌,兩個因素疊加,獵豹自然受到消費者冷落。

目前,獵豹旗下有六款產品,分別是CS10、CS9、CS9EV、Mattu邁途、硬派SUVQ6以及皮卡獵豹CT7。

由於全國十餘省市已從去年7月起切換國六排放標准,獵豹的部分產品被迫停產,由此可見,獵豹的技術落後到連「國六」標准都無法滿足,其工廠生產線的市場競爭力並不強。

另一個可以窺視獵豹廠房設備情況的是產品質量,也就是車主口碑。

買獵豹的車主,一般都是沖著性價比出手,對於產品質量不會有太高要求,但即使如此,關於獵豹質量方面的投訴也不絕於耳。

在車質網,截至發稿時止,關於獵豹汽車的投訴,僅4月份就有84起。

有車主投訴到相關媒體稱,其買的獵豹CS10一年更換一個變速箱。

吉利自身的產能都多得用不完,還盤下獵豹工廠干什麼?

有人分析,吉利這是為了未來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做准備。無論是出於能源需求還是環保壓力,亦或是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電動車最終將代替傳統燃油車成為市場的主流。

但我們必須看到的是,電動車一統江湖的日子不會那麼快到來,至少在十年內,汽車市場仍然由燃油車唱主角。

而在遙遠的未來來臨之前,我們首先要想的是如何過好當下。

吉利最近十年通過買買買,憑借具有前瞻性的投資眼光以及強大的管理能力,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成為最有希望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國自主品牌。

但吉利決不像我們表面上看的那麼風光,從沃爾沃到戴姆勒,再到寶騰和路特斯,多番收購讓吉利的資金鏈越來越吃緊,財庫逐漸見空。

另一方面,國內車市連續兩年下滑,讓吉利營收大減。其2019年財報顯示,吉利汽車全年營收總收入為974億元,同比下滑9%,歸屬於股權持有人凈利潤為81.9億元,同比大降35%。

今年突發疫情的爆發,讓車市加速下行,乘聯會預測全年銷量將下滑8%以上。

雖然吉利硬氣地堅決不下調年初設定的141萬輛銷量目標,但一季度吉利只銷售20萬輛新車,只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15%,要完成141萬輛的目標非常困難。

新能源汽車方面,雖然中汽協再次下調全年新能源車銷量預測至140萬輛,但實際情況比預測的還要惡劣。

雖然國家通過順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來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但實際效果不夠理想,整個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同比下降60.2%和56.4%,比大盤(產銷降幅分別為44.5%和43.3%)還要糟糕。

這種環境下,吉利自身的300萬輛產能至少有兩成多還要繼續閑置,新接管的獵豹長沙工廠15萬輛產能,根本無用功之地。

退一步講,吉利託管獵豹長沙工廠,拉開了自主品牌兼並重組的序幕,未來兩年內,將會有大批邊緣自主品牌賣身求生,比如華泰、海馬、觀致、眾泰、比速,等等,到時候再接盤,不僅選擇更多,也可以談一個更好的價錢。

現在接管獵豹工廠,吉利顯然有些著急了,既派不上多大的用場,還徒增一筆管理費用,何苦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無錫獵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無錫獵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08-13在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無錫市梁溪區中山路270-1208。
無錫獵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13346455168E,企業法人吳殿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無錫獵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通訊信息技術開發;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不含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和發射裝置)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及技術轉讓及銷售;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專業化設計服務;辦公設備、文具用品的銷售。(依法需經批準的項目

C. 獵豹汽車是否日系汽車

不是日系車的,獵豹是廣汽的一個自主品牌,但是和三菱的有合作的,某些技術使用三菱的。

D. 還記得那個獵豹嗎吉利託管了!

本來我是不打算寫這篇文章的,因為這個品牌離我已經很久遠,它曾經是我兒時的回憶,在老家的許多事業單位里都有過那台獵豹的身影。
沒錯,就是那台獵豹v31,跟三菱帕傑羅「師出同門」的那一個,軍綠色的很打眼。
這是屬於70/80後的記憶,本來都要遺忘了,結果,一個朋友昨天問了我一個頗具靈魂的問題:你知道什麼是長豐汽車嗎,就是有獵豹的那個?
這個問題一下打開了我的記憶,也讓我想到了不久前吉利接管獵豹汽車這個事,中國的汽車產業正在面臨高速整合,跟不上時代就註定要被吞並。
不過吉利給出的答案是,他會盡力幫助獵豹走出困境。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發布消息稱,正式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
吉利正式託管獵豹汽車工廠後,將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提升獵豹汽車公司整體競爭力。在未來,吉利也將繼續深度拓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湖南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獵豹的困境
其實,被吉利接管是好事。對於獵豹汽車而言,除了傳統越野車的優勢以外,還要緊跟時代潮流,新能源汽車也許在現在看來還不屬於大流,但如果不提早布局,那你將在未來更快的被淘汰。
當然,這個也是湖南汽車工業將要面臨的一個新局面,在這個具有潛力的藍海市場里,新能源汽車領域還有待深度開發,吉利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如此大手筆的把這個「負資產」接管過來。
近幾年,獵豹汽車經歷了大起大落。2017年銷售整車12.5萬輛,同比增長四成,實現銷售收入113.2億元。但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天」和SUV「退燒」,中斷了獵豹汽車的爆發增長。
2018年獵豹汽車累計銷量為86402輛,同比下滑32%;2019年獵豹汽車銷量為33200輛,同比下降61.6%,旗下多款主力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2019年年底,據報道顯示獵豹汽車正式進行一場自救行動,包括關停、轉讓基地,籌集資金、實施債轉股等方案自救。
從2018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告別高速增長時代,進入存量競爭的當下已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部分自主汽車品牌紛紛進入艱難時刻。
根據數據來看,從2017年到2019年的短短2年時間,市場集中度大幅提高,2019年自主品牌前10名佔了所有自主品牌份額的8成。
按車企銷量來計算,上汽、一汽、長安、北汽、廣汽、吉利、長城、奇瑞等汽車集團已經占據97%的市場份額。
從2018年開始,我也看到了獵豹汽車開始轉型,更大膽的去擁抱年輕人的思維,最大的改變就是車型設計上也更符合年輕人的要求。
只不過,這些改變對於銷量提升沒有起到作用,而被吉利接管可能是自救的最好結果!
獵豹是有料的
年輕即未來,這是一句亘古不變的真理。對於任何行業而言,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力消費權遲早要被年輕人所接管。
同時,年輕人對於品牌是相對敏感的,每個人在孩提時代往往能夠被英雄、偶像之類的人物所打動,這樣的崇拜和喜好會長期占據他的內心。
而這些「偶像」們的周邊也能夠獲得「愛屋及烏」的效果,成為少年們自小就長期渴望擁有的產品和品牌。
在每個70後、80後的少年時代,那些軍綠色、迷彩塗裝並不時掠過街頭的獵豹汽車成為了他們深刻記憶之一並持續至今。
其實,在我們這批80後眼裡,獵豹在當初就像一個「偶像」,我們都幻想過有一天能開著那台v31去越野,這種撒歡的想法,應該不止我一個人有過吧!
獵豹汽車就是這樣一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廣大70後、80後心中「種草」的品牌。它是以軍工起家,在其35年的造車歷程中,其產品始終保持著軍事化、軍工等鮮明印象。
而獵豹汽車所蘊含的開拓、進取的越野精神也在那時開始被感知並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打下深刻烙印。只是時間來到現在,90後、00後年輕人的喜好顯然與前人不同,所以你必須要改變,不然就只能是被「接管」的命運。
獵豹汽車其實一直沒放棄過自己,為了更好的符合年輕人的喜好,贏得更多的價值認同感,它在2019年的上海車展上做了一件事:獵豹品牌發布了其全新品牌LOGO,旨在打造全新的「軍潮」時尚。
而獵豹全新LOGO的形象設計則與鋼鐵俠的面罩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機械感、金屬感十足的豹頭面具形象,一改獵豹汽車之前給予外界刻板、嚴肅的舊有印象,而是迎合年輕族群喜愛的形象,拉近其與年輕族群的距離,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獵豹汽車所倡導的「開拓」、「奮進」的品牌精神也與「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追夢人」等當下中國主流社會價值觀高度吻合,全新LOGO正是此種精神內核的新形式傳承。
「獵」變開始
從全新LOGO就能看出獵豹汽車在思維上作出了改變。對於獵豹這樣一個具有多年軍工背景,並始終和部隊有著不解之緣的國有企業而言,軍工品質是其立身之本,並成為其區隔其他品牌的最大獨有特色。
當然,獵豹汽車每年能夠固定獲得的政府、部隊以及已有潛客訂單,然而這部分客戶對於產品的需求相對單一,其使用場景也相對固化,所以獵豹的原有產品是能夠勝任的。
然而長久以往下去,這樣的既有模式會使得企業思維僵化、產品愈發單一,久而久之會喪失競爭力,從而讓品牌逐漸淪為小眾,銷量就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獵」變的背後,也是缺乏核心技術,產品迭代和產品品質問題的體現。沒有了三菱技術的支持,獵豹汽車基本失去了越野產品的"魂";另一方面獵豹的質量投訴也一直居高不下,逐漸失去了市場和口碑。
目前獵豹汽車六款產品,分別是CS10、CS9、CS9EV和Mattu邁途,硬派SUV Q6以及皮卡獵豹CT7。由於國五切換國六、公司經營問題,部分產品已經停產。
作為前車之鑒,長安鈴木由長安汽車完全接管;長安PSA解散,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均撤出合資公司;東風雷諾退市,雷諾退出後由東風汽車集團完全接手。
正是因為經營上的的困難加速了「獵」變,吉利伸出的這只手尤為關鍵。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將積極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懷揣新的夢想,在湘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獵豹汽車所在的湖南省,恰恰也是吉利控股集團的重要戰略地區,目前吉利也有多款車型在湘潭工廠生產。未來,吉利將充分發揮產品、技術、管理、市場等優勢,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提升獵豹汽車公司整體競爭力,發揮1+1>2的效應。
總的來說,對於兩者的合作,是多贏的利好局面:吉利獲得一個現成的工廠,為自身轉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在乘用車領域發展不順的獵豹汽車獲得資金、人才和技術,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轉型;而地方政府也避免國有資產低效益或無效益運行。
當然,前面的路不會一帆風順。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讓部分車企難以為繼。
小康股份一季度虧損4.94億元、江淮一季度預虧3.56億元、海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7.85%、眾泰去年虧損超90億,還有造車新勢力面臨「沒錢可燒」等局面。
今年國內汽車市場註定要經歷一波優勝劣汰,而最後生存下來的企業也會讓國內市場更加成熟。獵豹汽車在吉利的幫助下,是否會迎來「重生」,我很期待!
撰文?? 孫臣
主編 ? 孫臣
圖片 ? 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獵豹(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獵豹(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2018-06-01在上海市崇明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崇明區堡鎮堡鎮南路58號32幢1樓103-2室(上海堡鎮經濟小區)。

獵豹(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230MA1K117K3J,企業法人張棟,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獵豹(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企業管理咨詢,商務咨詢,網路工程,計算機、軟硬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獵豹(上海)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F. 長豐獵豹浮沉錄:曾經的越野車之王,怎麼就混到了今天這步田地

曾經的輕型越野車之王,怎麼就混到了今天這步田地?看完長豐獵豹的發展歷程,你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1950年6月,廣州軍區後勤部在沙河組建了軍械修理所,主要負責軍械、車輛的維修養護。1952年升格為華南軍區軍械修理所,次年繼續擴建為中南軍區中型修械廠,1957年,更名為廣州軍區第202工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獵豹的今日,是誰的明日

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企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
吉利正式託管長豐獵豹汽車工廠後,將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提升獵豹汽車公司整體競爭力。在未來,吉利也將繼續深度拓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湖南汽車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
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愈強,加上今年年初疫情影響,在汽車行業淘汰賽加速進行,合並、收購顯然成為2020年車企尋找出路的關鍵詞。在中國車市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邊緣車企的優勝劣汰正在加速出現。
獵豹之昨日、今日,或成汽車市場百態之明日
長豐獵豹是一家有著近50年歷史的老牌車企,但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湖南長豐獵豹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豐集團始創於1950年,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319部隊,後與日本三菱合作,曾引進三菱帕傑羅汽車相關技術。
目前長豐獵豹擁有湖南永州、安徽滁州、湖南長沙和湖北荊門四個整車生產基地,具備年產15萬輛輕型越野車、SUV及5萬輛皮卡車的生產能力。在產有六款產品,分別是獵豹CS10、獵豹CS9、獵豹CS9新能源和Mattu,硬派SUV獵豹Q6以及皮卡獵豹CT7。但由於國五/國六切換、公司經營等問題,部分產品已停產。
近幾年,獵豹汽車經歷了大起大落。2017年銷售整車12.5萬輛,同比增長四成,實現銷售收入113.2億元。但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天」和SUV「退燒」,中斷了獵豹汽車的爆發增長,2018年獵豹汽車累計銷量為86402輛,同比下滑32%,還沒有華晨、華泰的銷量高;2019年獵豹汽車銷量為33200輛,同比下降61.6%,一年的銷量甚至還比不上一些車型的月銷量,旗下多款主力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足見獵豹汽車之艱難。
去年12月,平安銀行一份內部文件流出,聲稱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4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要求排查4家車企及上下游產業鏈,以控制風險。當時4家車企曾對此消息先後緊急辟謠。
銷量和產能的不匹配,使得基本的生產難以維持,獵豹汽車採取了不少措施挽救危局。在去年就對獵豹CS10、獵豹CS9進行了升級,此外發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同時有全新的戰略車型獵豹coupe。除此之外,無論是2019年年中的全員減薪、關停轉讓基地、籌資、債轉股、土地資源變更等,都旨在降低運營成本保住獵豹汽車。有消息顯示,除了將位於長沙的工廠讓渡給吉利「託管」外,獵豹還將關閉荊門、滁州基地,只保留永州基地。
直到4月27日,吉利託管獵豹汽車長沙工廠正式官宣,獵豹總算脫離沉重的「包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將積極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懷揣新的夢想,在湘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而「託管」的方式,或許也代表著吉利負責出資,但獵豹的整體生產架構或許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換句話而言,這並不代表獵豹品牌就此隸屬於吉利集團旗下,而且未來在這個工廠中產出的車型,仍舊還是懸掛著獵豹的車標上市銷售。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獵豹汽車的銷量僅為141輛。吉利控股集團方面表示,「託管獵豹汽車,有利於盤活國有資產、發揮汽車產能效應、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獵豹的問題並非車市寒冬中獨特的存在,它的困窘出局只是近期汽車產業淘汰賽加速的一例。隨著中國車市逐漸走向成熟,從2018年開始,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讓車企加速分化。
2018年,鈴木品牌撤出中國,長安鈴木由長安汽車完全接管;2019年,長安汽車與PSA集團均撤出合資公司,長安PSA成為歷史;2020年,雷諾退出合資公司,東風雷諾由東風汽車集團完全接手。而更多的邊緣車企如華泰汽車、力帆汽車、眾泰汽車等均出現經營困難,目前也掙扎在生死線上。此外,收購現象最為典型的就是部分品牌被造車新勢力收購,例如愛馳汽車以50%股權獲得江鈴控股的經營主導權、拜騰一元收購一汽華利100%股權、車和家6.5億元收購力帆等。
如今車市整體銷量下滑,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在巨大的財務危機面前,銷售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利潤只是杯水車薪,轉讓負債虧損股權,解放閑置產能則是立桿見影,而且雙方還可以各取所需。
吉利託管獵豹:1+1>2
而對吉利而言,此次伸出援手一方面可以幫助長豐獵豹擺脫困境,另一方面,長豐獵豹在中部地區根基較厚的產業基礎對於正處快速發展期的吉利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吉利正式託管長豐獵豹長沙工廠後,將發揮產品、技術、管理、市場等優勢,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提升長豐獵豹公司整體競爭力,幫助長豐獵豹這一湖南本土汽車品牌早日擺脫困境,實現新的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吉利汽車在湖南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吉利集團的第五個整車製造基地正位於湖南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是重要的戰略地區,目前也有多款車型在湘潭工廠生產。據了解,該基地擁有繽越新能源SUV、遠景轎車兩大產品平台,生產小排量渦輪增壓SUV、插電式混合動力SUV等車型,年產能達到20萬輛以上。託管長豐獵豹工廠後,吉利也將進一步擴充其新能源SUV的產能儲備。
吉利獲得一個現成的工廠,為自身轉型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乘用車領域發展不順的獵豹汽車獲得資金、人才和技術,加速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轉型;而地方政府也避免國有資產低效益或無效益運行。可以說,這場交易是獲得了1+1>2的效應。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吉利汽車在魄力與魅力並存的「狂人」李書福董事長的帶領下踏實的成為了國產一哥,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136萬輛,穩居國產第一品牌,吉利旗下也擁有了眾多的汽車品牌。
不論是收購沃爾沃、寶騰,還是持有戴姆勒6.8%的股份,吉利近幾年的擴張速度是國內任何一家自主品牌所無法比擬的,通過不斷布局,吉利讓自己站在了自主車企食物鏈的頂端。至於那些跟不上變化節奏的品牌,將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優勝劣汰已經成為市場發展必然,在疫情的影響之下,今明兩年還會有更多的車企被市場邊緣,而對於二線合資品牌來說也是如此。按照此前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以及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的說法,未來市場上的中國車企可能只剩四五家。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整合優勢生產資源,致力生產優質產品,對於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而言或許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獵豹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