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寧波五水共治典型成果

寧波五水共治典型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16 23:25:24

⑴ 陽明街道的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陽明街道

陽明街道行政區域面積53.5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3萬人,外來人口8.55萬人,轄有20個村(社)、8個社區和1個居委會,有21所中小學校。 2009年,陽明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圍繞「工業新型化、農業產業化、商貿特色化、城鄉一體化、社會法治化」的工作目標,凝心聚力,真抓實干,在應對挑戰中搶抓機遇,在合力攻堅中破解難題,實現了經濟社會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一、致力於保增促調,經濟運行好於預期:
(1).工業經濟企穩回升。2009年,全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172.86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90.78億元、銷售84.59億元、利潤4.4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1%、3.6%和18.6%;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23.74億元,占街道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的26%;完成自營出口5.1億美元;協議利用外資1021萬美元,實到外資960萬美元;引進內資1.9億元;完成工業投入2.9億元,開發寧波級以上新產品19隻,申報各類工程技術中心11家、現已通過9家;獲國家授權專利372件,其中發明專利15件;新增省名牌1件、寧波名牌5件、寧波著名商標2件,3家企業主持及參與制訂國家技術標准7項;實現工業增加值20.7億元、一般預算收入7.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和12%。
(2)、效益農業穩步推進。2009年,全街道實現農業產值3.9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0486元,分別同比增長7.5%和8%;20個村(社)集體總資產達4.26億元,集體年可用收入2771萬元,13村(社)年可用資金超百萬元;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畜牧、蔬菜、水產三大主導特色產業有了新發展,其中9家農業龍頭企業完成技改投入近1000萬元,實施農業項目22項,完成產值7.3億元,出口1200萬美元;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全街道擁有各類拖拉機、插秧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602台,新組建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1家,全街道水稻播種收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農田水利設施不斷改善,順利完成潘巷村水環境整治和6133畝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抓好了姚駕橋、梁堰村標准農田建設和勝山社區砌石工程,加固加高江塘1萬余米、新建排水泵站泵閘2座、小型啟閉閘及涵洞6處。
(3).商貿經濟快速發展。2009年,全街道共有商貿企業3349家,比上年增加65家;商貿規模企業實現銷售38.8億元,同比增長13.2%;商貿服務業新增投資8.07億元,同比增長28.8%;堅持商務和商業並舉,加快發展樓宇經濟和品牌經濟,目前街道轄區擁有已建和在建的樓宇10幢,總面積50餘萬平方米,總投資達40億元;精心打造專業特色街區,勝山路通過了寧波市專業特色街考核驗收,陽明社區通過了寧波市示範商業社區考核驗收;積極培育「農家樂」休閑旅遊觀光產業,「花園池」獲得市「十佳休閑農家樂」稱號,「冷江園」休閑農庄正在申報寧波市級「農家樂」休閑旅遊示範點,二高、豐南、新橋、老方橋、康山等5個農村菜市場建設進展順利。
二、致力於統籌發展,城鄉建設有序推進。:
(1)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2009年,累計投入1321萬元修建新添了一批基礎設施,建成農村網路公路6條總長5.5公里,硬化村道9.55萬平方米,修復危橋53座,新建舜科路等港灣式停車點8處、壓縮式垃圾中轉站1隻,新增綠化4萬平方米、安裝路燈550盞,並改建修繕了部分公廁和垃圾箱;投資1622萬元,大力實施各項創建工作,群立、姚駕橋、康山等3個村通過了寧波市村莊整治村考核驗收,豐南、潘巷等2個村通過了餘姚小康新農村考核驗收,廟弄、群立、旗山等3個村通過了市農村庭院整治合格村的考核驗收;投資1100萬元,完成了4個村3205戶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工程;加大規劃執法和土地管理力度,扎實開展土地違法行為專項整治活動,依法拆除違法建築58起,建築面積達1.07萬平方米。
(2).城市社區建設加快推進。全面推進「文明和諧宜居社區」建設,積極開展「特色社區」創建活動,2009年新城市社區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長安社區被命名為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長安和錦江社區通過了浙江省綠色社區考核驗收,陽明、龍泉和錦江社區被命名為寧波市和諧社區;切實改善社區服務設施,累計投入110多萬元,建成小區居民活動室3個、社區居家養老(養殘)服務站2個,並對一批公共設施進行了維修和增配;廣泛開展「兩迎一創」工作,加大市容環境整治,及時維修背街小弄、破損道路和下水道,美化凈化了社區環境;農村社區化建設也有了新的拓展,目前已有7個村推行社區化服務管理。
(3)重點工程征遷強勢推進。不斷完善征遷工作機制,制訂出台了《關於對拆遷征地工作實施考核的意見》,進一步落實征遷工作責任制,圓滿完成了杭甬客專一期二期、北環西路南側區塊、經七路東側區塊、長安路、長元路、經十九路、市農業銀行等省、市重點工程的征地拆遷任務,2009年共拆遷農戶、企業468戶,拆除房屋面積18.6萬平方米,徵用土地1102畝;配合完成梁周線路面改造、余馬路拓寬、長安路延伸、姚西路污水管網陽明段鋪設、22萬伏通濟變等市重點工程建設,協助推進桐江橋地下停車場、市博物館擴建、城西二條軍事光纜鋪設,新開工長元路延伸、經十九路及富巷社區公園等工程建設;豐南安置小區一期主體工程全面竣工,二期擴建工程已啟動,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
三、致力於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1).繼續深化精神文明建設。以慶祝建國60周年和首屆國際河姆渡文化節為契機,先後組織舉辦「祖國頌」大型廣場文藝演出、「西北之聲」大講壇、社區各類特色文化節、「西北之聲·陽明風采」文化藝術系列活動等,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依託「2+1」城鄉共建機制,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創新開展「農村文化推進年」和「種文化」活動,營造了共享共建的良好氛圍;扎實推進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創建工作,貝特燈具、白蘭花羊絨被命名為寧波市文明單位,街道老年服務中心、晨燕幼兒園、富一橋電器、金馬密封製品、山豐閥門被命名為餘姚市文明單位;不斷完善文體基礎設施,完成了康山、豐樂、畈周等村的村落文化宮建設,啟動了北郊、群立、富巷居委等村(居)文化宮建設工程,並為4個村安裝了11條健身路徑,努力構建城鄉十五分鍾文化活動圈;在市第十三屆全運會中蟬聯成年部、老年部團體冠軍,並榮獲了餘姚市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和寧波市雙擁模範街道。
(2).繼續發展教育衛生事業。重視發展教育事業,完成陽明中學綜合教學樓建設,啟動北郊九年制綜合學校建設工程,深入開展小學線「特色學校」、「精品學校」創建工作;切實抓好計生基層基礎工作,組織開展了流動人口集中服務月活動,落實計劃生育系列獎勵扶助政策;積極做好「兩迎一創」和寧波市「衛生街道」創建工作,切實加強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快推進村衛生室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轉型改造,全年共有10家村衛生室完成了轉型改造;廣泛開展食品葯品安全「四無」社區(村)創建活動,進一步理順街道環衛轉運機制,建立健全街道、村(社區)二級衛生管理網路,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逐步提高。
(3).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做好養老、失業、生育、醫療、工傷等保險的擴面工作,全年累計完成養老保險32580人,工傷保險43510人,失業保險28606人,生育保險26491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27191人,均超額完成市下達考核任務;累計辦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408人,農村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11937人、新增509人;參加合作醫療35631人,參合率達98.22%;全年共舉辦職業技能培訓40期,參加人數2274人,實現再就業875人;舉辦就業招聘會3場,與企業達成用工意向3000餘人次;關心弱勢群體生活,全年發放低保金141.23萬元、慰問救助金302.71萬元、殘疾人補助救助金44.53萬元,並榮獲了全國基層低保規范化建設典型街道和寧波市優撫工作先進集體;全年新接收退休職工社會化管理720人,累計接收達8276人,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四、致力於打防並舉,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1).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健全。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星級創建工作,康山和畈周村達到了民主法治村建設標准、現正等待考核驗政,街道再次被命名為「寧波市法治鄉鎮(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民主管理新路子,進一步完善村民(居民)自治機制,健全村民(居民)代表議事制度,切實加強村(社)集體資產管理,全面落實政務、村務、居務公開和財務公開。
(2).社會防控能力不斷提升。堅持黨政領導信訪接待日、機關幹部每周兩次下村(社區)等工作制度,健全基層維穩信訪工作組織網路,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接待處理工作,2009年成功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60起,調處和化解群眾來訪來件156件,未發生一起「赴杭、進京」非訪現象;切實維護社會政治穩定,通過點、線、面結合,「人、物、技」三防配套,構築「打、防、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路化管理體系;在點上,不斷推進村、社區、企業綜治工作室建設,全街道26個村(社區)完成了規范化綜治室建設任務,22家企業建立了綜治室;在線上,堅持「人、物、技」三防相結合,構築治安防範網路,目前城區內主要部位和路段安裝電子監控探頭300餘只,5個村建立了電子技防系統;在面上,以街道綜治中心為平台,結合村(社區)群防群治隊伍,對轄區內重點區域、重點路段實行24小時巡邏、執勤,並整合各方力量,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完善應急管理處置體系,加快推進外來人口區域化管理體系建設,目前各村(社區)的「和諧聯誼會」組織已全面覆蓋,2009年全街道共發生刑事案件1640起,同比略有下降,和諧穩定的局面進一步。
(3).安全生產管理不斷規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監管力度,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和規章制度建設,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扎實開展礦山、打火機、「打非氣」、「工程運輸車輛」等專項整治行動,切實抓好「安全生產月」活動和節前安全生產大檢查,全年共檢查企業140家次,對發現的問題業主都按要求及時進行了整改;積極開展消防平安村建設,加強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投入43萬元資金新添了一批爆閃燈、減速帶等交通安全基礎設施,並對臨水臨崖路段安裝了防撞護欄。
五、致力於全面發展,黨的建設切實加強:
(1)學習實踐活動全面開展。緊緊圍繞「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創新學習載體、豐富活動內涵、突出實踐特色,扎實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截止目前,全街道共開展專題輔導講座249場次、徵集意見建議393條、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467個、解決問題175個、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12件;同時,依託「西北之聲」講壇、遠程教育網路、社區黨校等教育資源,採取集中培訓、輔導講座、電化教育等多種形式,加大黨員幹部的教育培訓力度;深入開展黨員亮牌、黨員聯系農戶、「一個黨員一面旗」、「攻堅克難當先鋒、創業創新六帶頭」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抓好黨員發展和管理,認真做好新黨員的培養發展工作,全年新發展黨員93人。
(2).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加強。認真落實黨建工作責任,抓好村級班子屆中考察和村、社黨組織書記抓黨建「雙向」述職工作,強化對村(社)幹部的政治激勵、經濟保障和規范化管理,全面推進機關、農村、社區、兩新組織等領域黨建工作,基層黨建基礎進一步夯實;不斷提升非公企業區域化黨建工作,積極推進首個商務樓黨組織——國貿大廈綜合黨支部黨建規范化建設,新增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中心1個、調整中心點黨組織2個,全街道非公企業區域活動中心達到15個;積極探索和推進城鄉黨建統籌共建工程,城鄉一體的組織活動場所基本建成,黨組織運行體系、群眾服務機制等工作效果良好。
(3).黨風作風建設全面推進。積極開展「群眾滿意服務單位」評創和機關幹部下村下企排憂解難活動,不斷深化機關幹部「四聯」和機關效能建設八項制度,切實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基層廉潔工程建設,扎實推進基層黨風廉政規范化建設,有序推進招投標、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等改革,完善村級「三資」管理、審計、審批等制度,加大檢查監督和查處力度,全年共查處各類違紀案件13起。
與此同時,街道黨委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全力支持人大工委、政協聯絡委的工作,不斷加強對武裝、民政、統戰工作的領導,關心重視老幹部、老齡和慈善工作,積極發揮關工委、殘聯、老體協、科協作用,切實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全街道的改革、發展和穩定。 自2014年以來,餘姚市陽明街道緊緊圍繞建設「品質陽明·幸福家園」總目標,牢牢把握「穩中求進、轉中求好」主基調,以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為主抓手,開拓奮進、攻堅克難,真抓實干,趕超發展,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
一、經濟實力有新提高
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2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大關,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70%,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新產品產值率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60%以上;完成農業總產值5.7億元,增長10.1%;限上商貿企業實現銷售51.2億元,增長25.7%;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7.39億元,增長12.8%;實現財政總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14.1%;實現農民人均收入18330元,增長12%。
二、城鄉面貌有新變化
累計投入2.12億元,提前一年完成38個災後重建項目;順利完成5個低窪地塊和8個易澇地段改造;完成方橋、旗山2個村農民公寓主體工程,梁堰、西街農民公寓結頂;整治改造老住宅小區6.9萬平方米;新建農村網路公路2.9公里,硬化村道2.3萬平方米;創建寧波級全面小康村1個,寧波級衛生村1個。「五水共治」工作共打通「斷頭河」3條,摘帽「黑臭河」4條,西江水質由劣五類提升到四類,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7個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進入招標程序,並完成110家城區企事業單位污水納管和20家銅冶煉企業提升、關停工作。「三改一拆」工作累計拆除違章建築17.6萬平方米,改造舊廠房2.2萬平方米,創建「無違建」村(社區)9個。同時,積極響應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創新環衛、城管長效機制,城鄉環境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三、社會事業有新進步
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五大保險率占街道23周歲及以上戶籍人口數達92%,發放各類低保金、困難扶持金、救助金1932.94萬元,救助惠及困難群眾16986人,多途徑安置就業3034人。投入1050萬元,完成學校改擴建工程2個,提前完成3.9萬平方米校安工程三年改造任務。新增實施基葯制度村級衛生室6個,實現街道內村級醫療機構基葯制度全覆蓋,農民診療費用同比下降15%。扎實推進3個村文化禮堂、新橋村家園館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各類節慶、文體活動,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全面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探索實施「1+2+1」社區治安巡防模式,社區夜盜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5%。深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創建,扎實開展「打非治違」、「八打八治」等專項行動,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四、黨的建設有新成效
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共收集意見、建議598條,落實整改街道職責范圍內的意見552條,較好實現了樹立群眾觀點、弘揚優良作風、解決突出問題、保持清廉本色的目標要求。認真做好第十屆村委會換屆選舉,選足配強新一屆村委會、社管委和村監會班子,村幹部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全面推行「先鋒指數」考評,積極開展在職黨員聯系服務居住地社區工作,促進黨員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健全機關效能考核管理,完善村級工程建設項目預審、工程項目預選承包商制度,規范農村基層權力運行,村級「三資」管理、機關作風效能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加強。
餘姚市陽明街道歷年以來,做了許多的惠民實事工程,讓當地百姓贊口不絕。
災後重建工程
投資8062萬元,提前一年完成38個災後重建項目,共修復江塘27600米,新(修)建泵閘21座。投資6870萬元改造長安、濱江等5個低窪地段區塊和勝山油廠宿舍等8個轄區易澇地段,硬化道路13.2萬平方米,鋪設管道4.4萬米,新增綠化3.2萬平方米;加固加高江堤5.3公里。
城鄉安居工程
加快實施「農房兩改」建設,完成方橋、旗山村農民公寓主體工程,梁堰、西街農民公寓結頂。投入1740萬元,完成了6.9萬平方米的老住宅小區改造,受益660戶2165人,並及時修復城區水毀牆面4.98萬平方米。投入資金770萬元,新建農村網路公路2.9公里,硬化村道2.3萬平方米。
環境整治工程
持續推進「三改一拆」工作,全年累計拆除違章建築17.6萬平方米,改造舊廠房2.2萬平方米,創建「無違建」村(社區)9個。合力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共清理垃圾1500噸,牛皮癬1.5萬處,清洗路面3.1萬平方米,修補破損路面1964平方米,投入200多萬元更新添置了一批環衛設施設備。
污水治理工程
以西江為重點,大力實施12項專項集中整治和工程建設,西江水質由劣五類提升到四類,成功摘除「黑臭河」帽子,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全年共打通「斷頭河」3條,摘帽「黑臭河」4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穩步推進;完成城區110家企事業單位污水納管工作,提升或關閉銅冶煉企業20家。
教育均衡工程
投資1050萬元,實施舜水中學二期改造和富巷小學教學樓改造工程。提前完成歷時3年3.9萬平方米的校安工程改造任務。
文化共享工程
加大文化基礎設施投入,推進北郊、豐南、新橋等3個村的農村文化禮堂、新橋村家園館和大豐公司企業文化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做文明崇德餘姚人」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各類節慶、文體活動,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
夜巡安保工程
探索實施「1+2+1」社區治安巡防模式,推進平安主題黨員志願者夜巡活動,社區夜盜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5%。
創業就業工程
全年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8期,培訓840人。通過專場招聘會、村(社區)勞務合作社、公共職業介紹服務窗口等媒介,多途徑安置就業3034人。
困難幫扶工程
在做好睏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礎上,加大對殘疾人、低收入戶、因病致貧家庭等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全年累計發放各類低保金、困難扶持金、救助金1932.94萬元,受惠人口16986人。

⑵ 五水共治的建設發展

為建設美麗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將「排澇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節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需重點突破的改革項目。
堅持率先推進,服務民生保安全
以保障安全為基本原則、以服務民生為基本理念,率先推進建設系統水處理工作。基本建立城鄉一體的供水保障機制,全力監管城鎮供水水質,使供水安全得到保障;不斷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率先實現縣縣建有污水處理設施目標,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區率先實現鎮鎮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目標,提前完成國務院有關太湖治理的目標要求,污水處理廠對COD(化學需氧量)減排的貢獻率已連續5年在70%以上;高度重視內澇問題,將其列入重點解決的民生問題,並開展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普查和疏通工作,不斷探索內澇防治的體制機制。
堅持統籌推進,理清思路明目標
確定「推進五水共治、突出治澇治污」的思路和策略,並明確到2017年本屆政府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基本消除易淹易澇片區和影響城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嚴重災害現象,城市新區建設確保不發生新的內澇,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排水管網的雨污分流改造,用7年時間基本建成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設區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縣(市)達到90%,建制鎮達到60%,所有污水處理廠出水執行一級A標准,全面完成縣以上污泥處置設施建設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95%,69個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建制鎮2014年全面開工建設,實現全省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對供水水源水質不達標的城市,實現水廠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解決因水源污染和供水設施落後造成的水質問題;到2017年,城鎮供水管網漏損率小於12%,污水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2%,節水型器具普及率達到75%。
堅持科學推進,完善配套抓項目
研究制訂2014年項目實施計劃以及三年行動計劃( 2015年 2017年)。實施「固河堤、疏河道、新開河、暢管網、除澇點、強設施」六大防內澇工程;實施「管網配套、能力提升、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再生水利用」五大治污水工程;實施「提工藝、重改造、擴范圍、增能力」四大保供水工程。
堅持綜合推進,創新驅動重長效
按照「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完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要求,完善六大保障推進機制。
一是按照「規劃先行、摸清家底、明確重點、近期優先、有序推進」的思路,完善城鎮內澇防治、污水、供水、節水各項規劃,重點完善城市排(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3年年底全面啟動11個設區市和若乾重點城市防洪排澇綜合規劃編制,2014年3月完成審查,6月底前完成成果審批和備案工作。
二是出台《浙江省關於加強城市內澇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研究制訂《浙江省供水條例》,重點解決城市防澇、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次供水管理等問題,完善水價、電價等聯動機制,合理確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和方法。
三是落實項目責任和時間節點要求,健全各級建設、規劃、水利、國土、民政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合力聯動的工作機制,將治水工程項目納入審批程序「綠色通道」,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和建設管理效率。
四是建立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以地方財政為主、省級財政為輔,明確各地每年將3% 5%的土地出讓收入用於治澇,除從水利建設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外,省級財政設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地方加大治水工作力度。
五是將治水各工程作為民生實事項目,納入省政府對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並對治澇和治污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對城市防澇、治污、供水等設施運行管理狀況的檢查督察。
六是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為城市治水工作建言獻策。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防治內澇、整治污水、節約用水等相關知識,增強群眾參與意識,提高自我防禦、自助自救能力。
下一步,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浙江省委十三屆四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五水共治」,為建設美麗富饒的現代化浙江作出新的貢獻!

⑶ 您對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推進五水共治,工作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

一、治污 

1、合理規劃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工程:在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時,將一些需水量大的企業規劃在一個區域內,並鋪設中水輸送管線。加大中水回用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各界對中水回用的認知程度,引導大家積極使用中水。加強政策引導,通過優惠政策和市場運營,提高中水的利用率。 

2、真正實現雨污分流,完善底下管網建設

二、防洪 

加強防汛信息化建設:利用科技發展的優異成果,將之應用於防汛工作上,改變傳統防汛手段,實現科學防汛,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澇等自然災害所帶來損失。 

三、排澇 

做好城市防內澇工作:及時疏通排水管網,加強排水設施的養護維修,確保設施完好和正常運轉。特別是對低窪地帶、地道橋、地下商場、人防工程等部位,要加強防範,提前做好應急排水和防內澇的各項准備工作。 

四、節水 

對於用水量較大的綠化及生活用水提倡一水多用,分質使用,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將水耗降至最低。倡導在衛生間盡量使用二次水,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節約用水行動。

(3)寧波五水共治典型成果擴展閱讀

污染行為的無意識化,使得內生污染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比較工業污染,單個居民製造的污染點小、量少,但匯集之後卻面廣、危害大。內生污染的發生,標志著流域水體開始全面惡化的過程,預示著水污染呈遍地開花、難以逆轉之勢。

污染行為的無意識化,加深了治水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從技術角度看,改變水質只需要搬除垃圾,對水體進行化學、生物等處理即可;從外部約束看,治水只需要通過法律、經濟等多種手段齊施。

但這些手段無法根除污染,關鍵在於重塑人的價值觀,改變人的行為。任何外部約束都不可能滲入人的每一個生活角落,還是要靠人的自我約束。然而,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加以改變卻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假以時日。

⑷ 餘姚市五水共治微信怎麼樣可以舉報

寧波陽光熱線 微信平台上可以舉報

⑸ 永康河長日記

陽春三月,江東區熱火朝天地掀起了「五水共治」工作浪潮。全區召開了「五水共治」工作動員部署大會,推出了2014年-2016年的三年行動計劃。動員會後,我接受了組織
「任命」的一個新的職務——徐家河「河長」。和我同時接受「河長」職務的既有和我一樣擔任跨街道流域河流的四套班子的領導,也有單個街道流域河流的街道負責人。江東區內53條內河都分配到了相對應的「河長」的名下。

「河長」的職務從來沒做過,與治水相關的工作也沒有親身經歷過,如何做好「河長」可是要從頭學起,從零做起了。邀請一位專業「高參」是必須的,我想到了王秀芳,她是上屆的區政協委員,曾在寧波市自來水公司工作,對水利業務非常內行。現在從事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參與著許多水利設施的工程監管工作。接下來很快和徐家河流經的東勝和明樓街道的幹部取得了聯系,迅速約定了實地查看的時間。實地查看就從徐家河的起點—徐家河翻水站開始,街道幹部對徐家河情況做了介紹。徐家河全長1290米,水域面積有11307平方米。在東勝街道轄區為東西走向,匯入南北河。在明樓街道徐家社區分流為南北走向,匯入到長塘河,再流入甬江。我們一行人一邊走一邊查看和談論著河周邊情況,這條河的自然狀態不是很好:一是河道狹窄,水流緩慢。相比南北河和長塘河而言,徐家河是一條小河,最窄的地方只有3-4米,有幾處是直角轉彎。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河道寬闊的河流依靠水流的沖刷可以起到凈化提高水質的作用。而「平平靜靜」的徐家河很容易出現河水發黑發臭的情況。二是徐家河與南北河溝通工程擱置。2011年區建設局實施了徐家河與南北河的「斷頭河」溝通工程,新建了寧徐路跨河橋梁,但由於征地拆遷方面的原因,導致最後50米河道不能溝通。這段長約50米的地塊橫亘在徐家河的中間,顯得那麼的「奇怪」。三是生活生產導致多種污染源。徐家河流經王家車頭地塊,這里是城中村待改造地塊,居住著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盡管東勝街道對背街小巷保潔工作到位,城中村內道路干凈,但很多居民貪圖方便,生活垃圾直接扔到河裡或堆積在沿河綠化帶。我們看到一樓一戶居民把自家的排水管私自接到河道里,排污管口裸露在河床壁上,非常明顯,但這戶居民惲然不覺不妥。在河邊的餐飲企業也有幾家,我們查看時未看到餐飲廢水直排入河,但街道幹部說這種情況曾被反映過。

沿河岸的巡查讓我們了解了徐家河的基本現狀,回到社區我們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兩個街道介紹了「五水共治」工作開展的情況:為配合跨街道流域的河長工作,街道一級建立了相應的「河長」組織架構。街道將「五水共治」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每周都要做商量。在社區組織了「護河隊」開展日常監督排查,及時發現和制止污染行為。王秀芳工程師提出了她的專業「處方」,對於內河治污主要是兩塊:一是工程治污,即打通斷頭河、生活陽台洗衣廢水截污納管、非法排污口清理等,二是技術治污,即沿河餐飲實行餐廚垃圾統一回收、河道的疏通清淤、配置曝氣裝置、人工投放養殖水生活體菌類。聽著王秀芳工程師的分析,大家紛紛點頭給予充分的認可。但對於這些方法和措施由誰來實施、如何來落實,街道和社區的幹部們都犯難了:從街道的職能和工作經費來說,街道一直來都是做「岸上」的工作,如打通「斷頭河」、拆除違章建築、清理生活垃圾堆放等,而象生活廢水如何截污納管、河道如何清淤疏浚等都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還有如餐飲企業整規、餐廚垃圾統一集中回收以街道一家力量也很難形成聲勢,「斷頭河」最後50米征地拆遷是東郊街道的產權,最好能請產權街道給予支持,推進拆遷,為區建設局打通「斷頭路」創造條件等等。

受大家發言的啟發,我歸納了我們下步工作的總體思路。首先是要明確工作目標,從總體上來講,徐家河目前是5類水質,我們在年底前的目標就是要把水質標准從5類提升為4類。其次,我們要排出治理污水的方案和計劃,菜單式列出要解決的工作任務。在這些任務中哪些是我們流域街道可以自已著手做的,哪些是需要職能部門和相關街道配合的等等。再次,也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有一個科學的治理體系,按照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把基本的工作方法從管理變為治理,建立多主體的協作工作體系。現在黨委、政府已經把「五水共治」工作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那麼我們還要引導涉河的企業單位改變導致污染的生產方式,動員廣大的居民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發動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對治理「母親河」貢獻力量。我引用盟內前輩夏真老師在《寧波民盟》期刊中介紹的江北區洪塘街道保國寺山下一個美麗鄉村典型的治水成功的範例,鼓勵大家要因地制宜研究科學的治理污染方法。只要我們有執著的精神和治理理念,再加上科學的方法,「五水共治」的目標一定能夠完成。

⑹ 如何做好"五水共治"工作

1、一是按照「規劃先行、摸清家底、明確重點、近期優先、有序推進」的思路,完善城鎮內澇防治、污水、供水、節水各項規劃,重點完善城市排(雨)水防澇綜合規劃。2013年年底全面啟動11個設區市和若乾重點城市防洪排澇綜合規劃編制,2014年3月完成審查,6月底前完成成果審批和備案工作。

2、二是重點解決城市防澇、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次供水管理等問題,完善水價、電價等聯動機制,合理確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和方法。

3、三是落實項目責任和時間節點要求,健全各級建設、規劃、水利、國土、民政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合力聯動的工作機制,將治水工程項目納入審批程序「綠色通道」,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和建設管理效率。

4、四是建立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以地方財政為主、省級財政為輔,明確各地每年將3% 5%的土地出讓收入用於治澇,除從水利建設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外,省級財政設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地方加大治水工作力度。

5、五是將治水各工程作為民生實事項目,納入省政府對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並對治澇和治污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對城市防澇、治污、供水等設施運行管理狀況的檢查督察。

6、六是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為城市治水工作建言獻策。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防治內澇、整治污水、節約用水等相關知識,增強群眾參與意識,提高自我防禦、自助自救能力。

(6)寧波五水共治典型成果擴展閱讀:

從經濟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資促轉型。治水的投資,就是有效的投資;治水的過程,就是轉型的過程。在最近幾年民間投資的意願下降、優質外資難引、政府投資受限的情況下,好的投資項目對保持有效投資增長至關重要。治水能夠為人民提供一大批優質項目,特別是水利工程項目,這對於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具有現實意義。

從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現代文明樹新風。水,不僅是資源要素,也是文化元素,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治水歷來是興國安邦的大事。中華民族幾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除水害、興水利的治水史。水文化直接觸及人們的靈魂,浸潤著人們的心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精神意志和智慧能力。

⑺ (8分)2013年ll月,浙江吹響「五水共治」集結號,寧波積極響應(「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

(2)制定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設立相關部門,加強管理;組織活動,發動宣傳;依靠群眾,全民參與;加大資金投入;政府重視等。(3分,l點1分,其他酌情給分)
(3)參與相關宣傳活動;不向河湖傾倒垃圾;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等。(2分,l點1分,其他酌情給分)

與寧波五水共治典型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