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尊重勞動者 珍惜勞動成果中面對浪費現象,該怎麼做
只能自律以期望感染他人
2. 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這個道理我懂,所以我在平時是這樣做的
1、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時刻綳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把珍惜糧食、文明餐飲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家要言傳身教,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油、一根菜做起,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家庭里生根,在親情中升華。在外就餐時做到合理點餐,文明就餐,做到人走桌清,堅決反對餐飲浪費。
2、積極做到厲行節約。
堅持把節儉節約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堅決抵制鋪張浪費不良風氣,要形成以「光碟」為榮,以「剩宴」為恥的共識,增強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3、做珍惜勞動成果的踐行者。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節約糧食就是節約能源資源,就是珍惜勞動成果。大家要像節能節水一樣,做好節約糧食工作。在外就餐提倡理性消費,堅決抵制公款浪費,不搞排場、不搞攀比,做到用餐不多點、辦酒不鋪張、剩菜要打包,養成舌尖上的文明和綠色節約的生活好習慣。
(2)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教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自覺珍惜糧食、敬畏糧食,不棄微末、拒絕「剩宴」,真正讓節儉節約、節糧愛糧成為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修養和習慣,以實際行動拒絕浪費糧食、形成節約意識。
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群眾要珍惜勞動成果,堅決摒棄「愛面子」「講排場」的陋習,在外就餐,適量點菜,不剩飯、不剩菜,踐行「光碟行動」;要發揮勞模、工匠的榜樣作用,弘揚勞動精神,開展勞動教育,倡導綠色文明的工作生活方式,引導廣大職工群眾文明用餐、理性消費。
3. 幼兒園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懂得我們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的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2、 願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亂用錢。不攀比,不講排場,不奢侈浪費。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難點: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講排場、不浪費。 三、教學准備: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調查活動、寫調查報告。干凈整潔教室的圖片、臟亂教室的圖片、教師備課、整隊、打掃、批作業的照片。 學生:調查老師一天的工作量。收集選擇與課題有關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觀察身邊與主題有關的現象。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感受勞動最光榮 1、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 2、師: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所以有人說「勞動最光榮」「勞動成果要珍惜」。 3、那勞動成果指什麼? (出示勞動者和相對應的勞動成果的圖片。) 4、了解了什麼是勞動成果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三單元第三課《勞動成果要珍惜》。同時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1、懂得我們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的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2、願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亂用錢。不攀比,不講排場,不奢侈浪費。 ) 二、事例展示,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 (一) 1、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看個圖片,(教室又臟又亂的圖片和值日生值日的過程圖片。)孩子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我們的教室變得又臟又亂,這時,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那一雙雙勤勞的雙手,經過辛勤的勞動,再一次讓它變得干凈整潔了。在這樣的教室里生活,學習,你的心情怎樣? 2、你想對那些付出辛勤勞動的值日生說些什麼?(小組討論)…… …… 可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發生了,請看(教室里,課桌下有廢紙的圖片),曾經干凈整潔的教室,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相信每個同學看了,心裡都不是滋味,看到這些,老師還是想請值日生來談談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或看法。…… …… 相信,這時每個值日生的內心都會大聲地喊出:「請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 3、 所謂勞動成果,就是別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所換來的一個好的結果,對於這樣的勞動成果,我們應該——珍惜。 (同時出示勞動成果的概念) 4、 了解這些以後,我覺得剛才的同學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而後悔,今後你會怎樣做?………… 5、孩子們,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就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值日生,當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我們都想對別人說:「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記住一句話:「好的衛生不是掃出來的,而是靠大家共同保持的。」 (二) 1、在學校,值日生的勞動成果值得我們尊重,老師們的勞動成果也應該值得大家尊重。老師提前發的調查問卷,相信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已經采訪完畢,現在大家討論一下,從這張調差問卷表上,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一天工作的調查問卷 代課教師: 1、每天上( )節課。 2、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需要( ) 分鍾來備課,需要( )分鍾寫教案。 3、每天批( )本作業,用( )分鍾完成。 4、每天除了備課、講課、批作業外,還有什麼工作要做? 2、是啊,為了備好一節40分鍾的課,老師們在下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分析教材,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教學設計,在書上批註講解的內容,預設可能發生的情況……,看,這是一本老師的教科書,密密麻麻的批註,浸透了老師的血汗,我們多麼希望能在這40分鍾的時間內,教給你們更多的知識,在此,我代表所有老師 ,想對你們說一句話:「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那麼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對老師勞動成果的尊重?請大家暢所欲言 ……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3、通過調查,我們了解了老師的工作不僅僅只是備課、講課,還有批改作業、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組織活動,參加業務學習……,遇到以下這些情況,我們該如何做?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和小組成員交流。(小組合作) 出示:面對老師批改作業後的錯題,我應該—— 課間活動,老師在辦公室給我講題,我應該—— 老師在組織一些活動,我應該—— 老師指出我的錯誤,我應該—— 老師也會犯錯誤,面對老師的錯誤,面對被老師冤枉,我應該—— 4、總結: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的內心特別地溫暖、欣慰。希望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能夠倍加珍惜老師和你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三)家裡故事,感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 1、「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不僅是值日生,老師們的呼聲,更是你們父母、親人、以及社會的呼聲。請看這個情境:淘淘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在工作單位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辛辛苦苦做好飯後,淘淘卻說:「這是給人吃的嗎?這么難吃,我可不吃。再說了,我喜歡吃米飯,為什麼又是面條?」 不經意的一句話,傷了誰的心?為什麼?…… 2、又比如,你想要一雙運動鞋,但是當媽媽給你買回來的時候,你發現不是你所期望的阿迪、李寧。你會…… 可憐天下父母心,記住,全世界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是你的親人。當你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他們的勞動成果時,我相信有一句話是他們想對你說而又不會對你說的,那就是:「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請讀老師寄語:(出示幻燈片)孩子們,如果你愛自己的父母,就請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吧,因為這些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能告訴老師,今後你會怎樣做?…… 三、社會現象,升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出示幻燈片) 1、當我們回到溫馨的家裡,躺在干凈整潔的床上,可知道這是多少人勞動的成果? 2、當我們走進學校,汲取那香醇的知識,可知道老師灑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3、當我們漫步公園,感受那一草一木的愜意,可知道它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4、當我們走進商場、集貿市場,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品,可知道它經過多少人不停的勞作? 1、孩子們,「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其中包括你自己,最想告訴大家的。請聽他們的心聲:(出示幻燈)(小組成員討論) l 面對這樣的浪費現象,農民伯伯想說,一粒糧,千滴汗,粒粒糧食汗滴換,請大家—— l 冒雨指揮,不管風雨的襲擊,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可是卻有人這樣的不理解,交警叔叔想說,不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我們都會認真執勤,確保道路通暢,請大家—— l 除了他們,還有那些幫助病人解除痛苦的醫務人員;不遠千里為大家傳遞信息的郵遞員;為城市建設默默工作的建築工人;為方便人們生活的售貨員……,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他們都為社會做出了貢獻,請將你課前收集到的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向大家做一個匯報:他們每天都做什麼?他們的希望是什麼?替他們說一句心裡話, l 你作為一名勞動者想告訴大家的話。 ……想說,……,請大家…… 2、總結:是勞動,讓我們能在窗明幾凈的教室安心地學習: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是勞動,讓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畝畝良田……孩子們,每一項勞動都是光榮的,每一項勞動成果值得尊重的,請讀勞動者的心聲,也是你自己的心聲: 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是對我的尊重,更是對您的尊重!
4. 中班社會(珍惜勞動成果)旺豆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二課《不比吃穿》組成一個單元,同屬課程標准三至五年級「勤勞節儉」德目,它們有密切聯系,同是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但著重點各不相同。本課著重於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下一課著重於教育學生不和別人比吃穿。對學生進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其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吃、穿、用應有盡有,家長為他們准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他們往往難以體會這些用品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因此不知愛惜。其二,現在不少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於特殊的地位,有求必應,有的甚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勞動的艱辛缺乏體會,不知道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所以隨意浪費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本課教學必須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在低年級已進行過的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課桌椅和愛惜糧食等方面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務求收到實效。
本課以學生簡單地說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導入 ,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那麼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勞動成果呢?課文選用的是董必武教育子女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課文選用的是幾個貼近兒童生活的小故事,學生易懂,但對其中一些具體情節,如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來吃,把桃樹上的樹膠刮下留著用來粘毛筆等,他們不一定認同,這是正常的。教學不必糾纏於這些情節,更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要緊緊圍繞教學要點,著重理解「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在分析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樣做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他是怎樣想的,要將他的表現和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董必武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為了鞏固和理解課文內容,還安排了「說一說」。「誇一誇」、「議一議」、「看一看」四個欄目。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是勞動成果,有些雖然不是具體的東西,但也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也是勞動成果,應當珍惜。
教法建議
教師可結合課文、插圖和方框中的提問,著重分析三個問題。
5. 幼兒園大班社會《珍惜勞動成果》教案
設計意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我國是個淡水資源缺乏且時空分布不均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近幾年在國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中,節約水資源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建立發展節水工程、加大宣傳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讓人們明白:節約,不僅是省錢,更是為了更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消耗來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戲中,水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小水滴旅行記、水是人類的好朋友、吹泡泡、沉浮實驗、奇妙的水車、顏色變變變等活動中,幼兒已經完全被水的「魔力」給征服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讓孩子了解國家水資源缺乏,並且已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影響的現狀,由此,我設計了《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活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使他們從小就樹立節約的觀念,大力宣傳讓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國家水資源的現狀,激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約用水不但要從我做起,還要大力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 活動准備: 一、知識經驗准備: 1、幼兒通過開展與水相關的主題活動已經了解水在生 活中的各種用途,以及水與人類生存密不可分的關系。 2、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下觀察記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並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二、 物質材料准備: 多媒體宣傳片:地球的「渴」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們,誰能說說水有哪些用途呢? 幼:可以喝的;可以用來吹泡跑,玩游戲;可以用來澆花可以用來洗臉、洗腳…… 2、提問: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水,會怎麼樣呢? 幼:人就沒有水喝就會活不下去了;我們都會很臟沒有水洗澡;小動物也會沒有水喝的,花和樹也會枯死了;世界上就沒有大海了…… 二、觀看多媒體宣傳片,請幼兒說說都看見了什麼? 指導語:水有這么多的用途,而且對人類非常的重要,可是現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嚴重的缺水,那裡的人們連喝水都很困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田裡都幹了不能種糧食了、河裡都沒有水、池塘也乾裂了、小朋友在水坑裡舀水……) 三、激發幼兒的同情心,鼓勵幼兒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指導語:小朋友覺得那裡生活的人們可憐嗎?你們想不想幫助他們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四、請幼兒把與家長討論的生活中節約用水的好辦法拿出來與小夥伴一起分享。 1、一水可以多用,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沖廁所,洗車,洗鞋子;洗菜和洗手的水沖廁所或澆花。 2、隨時關緊水龍頭,不讓它滴水,避免造成流量過大的浪費現象。 3、洗手的時候水不能開得太大,沖完廁所要關好水龍頭。 4、下雨的時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著,存著可以用的。 5、洗澡時採用省水的淋浴;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時, 要關上水龍頭。 6、發現水龍頭有滴漏現象時,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後請大人及時維修。 7、勸媽媽衣服少的時候盡量用手洗, 這比用洗衣機省水、省電。 8、發現有人浪費水, 應及時阻止。
6. 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的具體表現。 [ ]
是的,我非常認同這句話。每次吃東西,即使不好吃,我也不會浪費掉。
7. 關於尊重和珍惜勞動成果
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已有好些年了,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位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他將捕獲的大量獵物賣錢後,除了自己消費一少部分外,更多地是用來救濟那些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著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
老獵人一面大量殺生,一面不斷行善,風餐露宿,日子雖然艱辛卻也逍遙自在。直到有一天清晨,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准備喝一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幾步之遙的對面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老人眼睛一亮,迅速回到帳篷拿來獵槍,他舉槍瞄準。這時候藏羚羊也看到了老人。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老人,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用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兩行清淚從它的眼裡流了下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因為藏區流傳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可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憫打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於是老獵人雙眼一閉,扣動扳機。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雖然老獵人成功地獵殺了藏羚羊,但他並沒有往日捕獵成功的喜悅和輕松。他感到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可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近藏羚羊,隨後對藏羚羊開膛扒皮,當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被打開時,老人驚呆了,手中的屠刀當啷一聲掉在了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但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終於明白了藏羚羊的身體為什麼肥肥壯壯,也終於明白了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當天,老獵人沒再出獵,他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跟了他大半輩子的獵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天下所有的母親,包括動物在內,都愛自己的孩子;天下所有母親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我們在有感於母愛偉大的同時,是不是也感悟到了生命的珍貴、感悟到了生命——來之不易。
的確,生命來之不易。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生命都寄託了父母、家人無限的希望,都飽含著母親孕育的不易與生產的艱辛,都是母親在十個月的喜悅、擔心、期盼、害怕後迎來的新的、最大的希望。能順利來到這個世界是我們的幸運,能為這個世界添一抹亮光更是我們的驕傲。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我們更沒有理由漠視生命、殘害生命!
還清楚地記得我校高九六屆有一名女生,高一第一眼見到她時,發現她的嘴唇是紫色的。顯然,這孩子的健康有問題。隨後聽說她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母親在生下她時就被告知「這孩子活不過18歲」。女生的父母在猝不及防、傷心痛惜之後理智地接受了現實,他們向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疼愛著自己的寶貝,而這個女生也很懂事、很爭氣,從不怨天尤人、自憐自艾,她勤奮好學、積極向上、孝敬父母、與人為善,她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但不出醫生所料,未及上到高三,她的生命就終結了。對於她的離去,盡管父母親人傷心、同學老師不舍,但大家悲痛過後,內心留下的是這個女孩兒的美好與頑強。對於她的離去,幾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內心釋然、沒有抱怨與遺憾,因為盡管她的生命很短暫,但她珍惜生命、認真過好了她所擁有的每一天。大家都覺得她沒有死,她只不過像到過人間的天使一樣重返了天堂,留給人們無盡的美好與遐想。相反,我們周圍那些不珍愛生命,因為一點坎坷與不如意就自戕、就結束自己生命的人留給父母親人的是無盡的傷痛與悲哀,留給同學朋友的是長期的恐懼與陰霾。這些人,他們的世界是灰暗的,也讓周圍人的世界變得灰暗;他們的內心有陰影,最終讓這陰影籠罩了更多的人。就在上周,土門新華印刷廠家屬院內,一名15歲花季少年從16層樓上跳了下來,他的父母悲痛欲絕、精神崩潰。面對這樣的事情我們不得不問:多大的事情能讓你放棄生命?你這是跳樓,如果沒有身亡,而是摔殘了、摔癱了、摔成植物人了,你後半生怎麼過?現在身亡了,你倒是所謂的「解脫」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可你想過你的父母家人沒有?你知不知道從此以後他們的天——塌了!他們將不再有歡笑和喜悅,不再有幸福與美好,他們萬念俱焚、形如枯槁。特別是到了晚年,當別人闔家團聚、盡享天倫之樂的時候,他們會怎樣?他們將在孤獨、寂寞、追悔、痛苦中度過餘生,想想這些,你忍心拋下他們不管嗎?你真的就那麼自私自我嗎?
人常說,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的一生難免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與問題、磨難與煎熬,但只要我們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以積極的心態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多替他人想想,我們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定能跨過阻擋在我們面前的那道坎兒。我們要堅信山重水復之後一定會是柳暗花明,風雨過後定將有彩虹!
人的一生很長,也許你現在不出色但你將來很優秀,也許你做這件事情困難重重但做其他事情卻得心應手。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樂觀頑強,只要我們珍惜生命、享受生命過程,我們的一生必將無怨無悔。
珍愛生命,我們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葯家鑫就是因為不尊重他人生命最終也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周克華就是因為踐踏他人生命最終被武警擊斃;納粹分子、日本軍國主義者更是因為塗炭生靈遭人唾棄,最終被壓上了歷史的審判台。害人者終將害己的道理大家都懂,可近年來,學生中因為一句話、一件小事就報復同學、殘害同學的事情還是時不時發生,讓人難以理解。這些人,他們不懂得生命的寶貴,更不懂得尊重他人生命,他們的眼裡只有一己之利、只有自己的私慾!他們視別人的生命如草芥,置別人的生命於不顧。其實,生命不分貧富貴賤,生命更沒有優劣差異,他人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一樣寶貴,一樣值得珍惜、值得尊重。
珍愛生命,我們不僅要牢固樹立這樣的意識,更要認真落實這樣的行動,要讓珍愛生命成為我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大家知道美國「雅虎新聞網」上列舉的全球10大意外死亡原因中居於首位的是什麼原因嗎? 對,是發簡訊走神。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稱,2001年至2007年,因開車或走路時發簡訊、打手機造成的交通事故,已導致大約1.6萬人死亡。 想想看,我們中的很多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危險習慣?的確,在死亡原因中,除了疾病,還有很多讓我們忽視的因素:高空墜物、不良飲食、溺水、違規用電等等等等,你的許多不經意的行為都有可能讓你靠近死亡。
平日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肆意橫穿馬路,老師家長講了一遍又一遍,可有多少同學真正聽進去了?不到危險的地方去、不做危險的事情,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2010年,18名復旦大學的學生因為探險,被困在黃山一段未開放的區域,為了救他們,年僅24歲的民警張寧海不幸墜崖犧牲。近年來,因驢友探險遭遇險情的事件不斷發生。應該承認,探險體現出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本可以提倡。但是探險畢竟不是誰都可以去的,要通過專業的學習與培訓,包括專業器材的准備。穿上鞋背個包,就敢殺進深山老林,就敢闖入鮮有人去的地方,那不是探險,那是冒險,是玩命。一旦遇險,你知道得有多少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你?得耗費多少社會成本、社會資源去換回你?如此淺顯的道理,遺憾的是我們很多同學不懂。更有甚者,事情發生後,有些獲救學生不僅不反思、不感恩,反倒在校園網上忙著討論如何控制媒體,如何危機公關,甚至有人說出「他們就該為納稅人服務」這樣讓人心寒的話!這件事不僅暴露出部分大學生的冷血與自私,更表明這些所謂的天之驕子,在對待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及付出時缺乏一種最基本的尊重與敬畏。試想若干年後,當推動社會前進的重擔落在他們肩上時,他們能承擔得起嗎?
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前提是什麼?是生命的美好延續,是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有良好的道德感和責任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珍惜生命、都有義務延續生命,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剝奪自己的生命、更沒有資格踐踏他人生命。真正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正的勇者,願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認為,真正的智者,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也尊重他人的生命。讓我們做個智者,珍愛生命, 珍惜曾經的走過、此刻的經歷、將來的擁有,不管是幸福快樂,還是苦痛折磨!做個智者,享受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苦難挫折那是我們活過的證據,愛和傷害都是值得歡呼的經歷、都該表框起來當做回憶!做個智者,不讓自己的生命貶值消逝,也不讓別人的生命因為自己留下遺憾、缺少完美。
珍愛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及勞動成果,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出他應有的光輝!
8. 小班教案禮儀知識尊重他人勞動
教學方法: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行為辨析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在公共此所應低聲講話,不影響別人。
2.培養幼兒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尊重他人。
核心要素: 公共場 有禮貌 不喧嘩 不哭鬧
說話時 聲要小 對他人 無打擾
活動准備:
1。圖片:幼兒打斷別人說話的正確做法和不正確做法的圖片若干。
2.課件:《在各種場所如何說話》課件一件。
基本過程:
(一) 導入過程:
教師出示圖片:先出示在公共場所打斷別人說話正確做法的圖片,後出示不正確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二) 關鍵步驟:
1. 讓幼兒觀察兩張圖片,然後請他們判斷圖片中那種行為是對的?哪種行為是錯的?為什麼?
2. 觀看《在各種場所如何說話》課件,然後提問:
(1) 錄像中的小朋友在老師講課時說話是怎樣的?
(2) 錄像中,明明的爸爸在參加會議想說話時又怎麼做的?
(3) 在公共汽車上,小朋友想說話是怎麼做的?
(4) 為什麼在公共場所要低聲說話?
3. 教師小結:
(1) 在公共場所說話要低聲,是為了不影晌他人,這是一種人人都應遵守社會公德。
(2) 在小結的基礎上,帶領孩子朗讀三字歌。
(三) 團討
爸爸媽媽帶你到超市等公共場所時,你該如何說話?
9. 黨和政府為什麼要大力提倡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一 珍惜勞動成果 糧食來之不易,勿浪費 愛惜生活用品,要節約 珍惜勞動成果,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