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狙擊手幽靈戰士2和狙擊精英那個好玩
《狙擊手:幽靈戰士2》使用的是CryEngine 3引擎,很可能它將是一部與《孤島危機》畫面水平相當的作品。
《幽靈戰士2》中將包含新的彈道物理學技術,玩家位置、風速、方向、呼吸頻率、與目標的距離都會對射擊產生影響。此外,在可見度有限的場景中,玩家將可以使用夜視儀和熱輻射儀探測目標。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狙擊精英略好一些,不過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望採納。
2. 狙擊手幽靈戰士3從下方殺死成就怎麼獲得
最難成就 要從邊緣 刀人 很難 只有第一幕最後一關可以刷
3. World of Guns: Gun Disassembly的主要成就
1.保養成就(完成拆卸保養,解鎖成就,成就獎勵50經驗值)
2.初級技師成就(拆解模型,解鎖「初級技師」成就,成就獎勵350經驗值)
3.中級技師成就(組裝模型,解鎖「中級技師」成就,成就獎勵350經驗值)
4.操作者成就(探索武器的所有可用動作,解鎖「操作者」成就,成就獎勵50經驗值)
5.愛好者成就(在「游戲」模式中,完成拆解和組裝,解鎖「愛好者」成就,成就獎勵800經驗值)
6.神I成就(在7:09時間內完成「游戲」模式,解鎖「神I」成就,成就獎勵350經驗值)
7.神II成就(在4:35時間內完成「游戲」模式,解鎖「神II」成就,成就獎勵450經驗值)
7.神III成就(在3:30時間內完成「游戲」模式,解鎖「神III」成就,成就獎勵550經驗值)
8.專家成就(在「游戲」模式中,不使用提示完成拆解和組裝,解鎖「專家」成就,成就獎勵500經驗值)
9.狙擊手成就(在「游戲」或「硬核游戲」模式中,只選擇那些可以組裝的模型部件,並完成組裝,解鎖「專家」成就,成就獎勵500經驗值)
10.三巨頭成就(在「游戲」或「超級游戲」或「硬核游戲」模式中,取得每日榜前3名,解鎖「三巨頭」成就,成就獎勵400經驗值)
11.冠軍成就(在「游戲」或「硬核游戲」模式中,取得超過當前每日榜第一名的分數,解鎖「冠軍」成就,成就獎勵500經驗值&1積分)
12.工藝大師成就(完成「硬核游戲」模式,解鎖「工藝大師」成就,成就獎勵1000經驗值)
13.有條不絮成就(在「游戲」或「硬核游戲」模式中,不提前點擊(在一件完全沒有被拆解或者組裝之前不點擊其他的部件),解鎖「有條不絮」成就,成就獎勵300經驗值)
14.閃電反射成就(在「超級游戲」模式中,至少75%的部件,解鎖「閃電反射」成就,成就獎勵500經驗值)
15.硬核玩家成就(要獲得硬核成就,玩家必須以「狙擊手」狀態完成硬核模式(僅選擇可以被組裝的部件)並且至少有3件同時被組裝。當前被組裝部件數和最多被組裝部件數可以在左上角看到。成就獎勵500經驗值)
4. 寧願少帶子彈,也要帶上口香糖!狙擊手為何這樣做
狙擊手歷史上保持最強射殺記錄的是芬蘭狙擊手西蒙·海耶,他被人們叫做“白色死神”,在蘇芬戰爭中狙殺了505名蘇軍,但是最後不幸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蘇軍狙擊手的達姆彈擊中面部而退出戰斗。
可見,狙擊是高精準射手之間的你死我活的對決,當然對於自己而言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狙殺路。值得一提的是,西蒙·海耶仍然是狙殺最多敵軍記錄的保有者,可以說是狙擊界的傳奇了。
5. 狙擊手幽靈戰士3三殺成就怎麼達成
先打死右邊塔上那個人,注意別被發現了260m的距離有點難度,打死之後回來瞄準左邊屋裡那個,飛機就會來了。飛過的時候藉助飛機聲音掩蓋打死。然後打死右邊狙擊手這一關就過了
6. 世界最牛十大狙擊手,分別是誰
top10.科寧斯作為柏林狙擊學校的校長,他技藝超群,射術精幹。但可惜沒有找到他射殺的具體材料,考慮科寧斯為德國培養出了眾多狙擊射手,從這方面來說暫排名第十位。他在1943年曾被派往史達林格勒專門擊殺蘇聯的神槍手瓦西里·扎伊采夫,後被其擊斃。科寧斯為《兵臨城下》的同名角色,。由他培訓的狙擊手共斃敵約一萬名。戰後他被提升為陸軍少將。同時也是美國拍攝的反映蘇聯衛國戰爭的電影《兵臨城下》的男主角瓦西里·扎伊采夫的原型。top3尼古拉·雅克里維奇·伊林(蘇聯)尼古拉·雅克里維奇·伊林,前蘇聯著名狙擊手,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個人戰績是射殺494人top2蘇聯槍王--伊萬西德·薩連科(蘇聯)伊萬西德·薩連科 蘇聯籍狙擊手。出生於1919年9月,是二戰時蘇聯紅軍軍官,他是最頂尖的蘇軍狙擊手之一,他槍下有超過500名亡魂。top1白色死神--西蒙海耶(芬蘭)西蒙·海耶,生卒年:1905年12月17日—2002年4月1日,世界狙擊之王。1939年~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他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步槍射殺了542名蘇軍,一舉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狙擊手
7. 狙擊手幽靈戰士3中文全成就怎樣達成 全成就達成攻略
我記得會有任務兩次到軍械庫去,就是主線最後要爬豎井那個軍事基地(好像鴉內片戰爭支線也會去容到),軍械庫門口好幾個裝甲車的地方,那裡會有兩個兵哥哥一動不動的站崗。
從我們的視角看軍械庫大門,右手邊會有一個重甲兵繞著一個小屋子巡邏。注意,在巡邏過程中有一瞬他會與那兩個兵哥哥三點一線!所以,我們只需站在軍械庫大門左側,和兩個兵哥哥先站好位,三點一線,瞄準等待裝甲兵就能三殺了!(記住要用.50的重狙,不然雙殺兵哥哥,大掉重甲兵頭盔殺不掉第三個的,坑了我好幾回。
8. 世界著名的阻擊手有誰
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大狙擊手對決,一是二戰中的瓦西里和柯尼格(電影里把名字改了,科寧斯的真名叫柯尼格)的對決,二是一戰中的沈比利和阿布都爾的對決。
華裔沈比例(Billy Sing,全名William Edward Sing),華裔,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部的一個采礦小鎮克勒蒙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中目標最多的狙擊手。
「他簡直是將戰場上的對手玩弄於股掌之上,常常聲稱勝得太輕松,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他常常抱著步槍在掩伏點坐著休息,而他的助手觀察員則用望遠鏡為他尋找目標。如果敵兵剛剛伸個腦袋出來,沈比利常常是齜牙笑一笑而置之不理,他要遲些再下手。敵兵看看沒事覺得安全了,就會慢慢地把肩膀乃至上半身都探出來,這就是動手的時候。觀察員一聲『好了』,緊接著一聲槍響,又一個敵人就這樣報銷掉了。」一個戰友這樣描述他們眼中的「加里波利殺手」。
澳大利亞馬車夫
其實這對沈比利來說並不算什麼。雖然一戰前沈比利只是在家鄉趕過大車、砍過甘蔗、干過農活,但很早就以槍法出眾聞名。據說他小時候就可以用22毫米口徑的步槍在25碼外打斷小豬的尾巴。他不但是當地射擊俱樂部的會員,還是一個有名的袋鼠獵手。
當然,沈比利也搞不懂自己精準的槍法是不是有華人血緣的因素。他父親沈約翰生於上海,赴澳前在上海是一名郊區菜農。母親瑪麗安是一名護士。1886年3月2日出生的沈比利在小學二年級時曾得到學校發的優良證書,教育部的調查報告里說他「聰明伶俐、有教養」。
1914年聖誕節前,28歲的沈比利加入了澳大利亞遠征軍,隸屬第五輕裝騎兵團。他在抵達歐洲加里波利半島後被派駐臨海的波爾頓嶺,狙擊點設在嶺上一個叫做切森高地的地方,對手是土耳其人。在這里他展示了驚人的狙擊天賦。
天生的狙擊手
據戰友們回憶,「小個子,黑皮膚,上唇留八字須,下巴一撮山羊鬍」的沈比利耐性特別好,可以長時間端槍瞄準而不感到疲倦。還有一個特長就是視力特佳,別人用望遠鏡才能看清的東西他用肉眼就可看清。他用來狙擊的是普通制式步槍,而且是不裝瞄準鏡的。
沈比利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總司令官伯得伍德將軍曾有一次親臨沈比利的狙擊掩體為他作觀察員。沈比利瞄準之後開了一槍,結果正好一陣風刮過將子彈吹偏了少許,打中了目標身邊的另一個敵兵。旁邊的伯得伍德將軍歡呼:「打中了!打中了!」沈比利平靜地說:「我瞄準的不是倒下的那個,所以這一槍不能算。」
戰場上的對手接二連三地倒在了沈比利的槍口下,這消息像最新的球賽比分一樣在盟軍戰壕里流傳,他的事跡非但登上了盟軍戰報,連倫敦的每日電訊報和美國的幾家報紙也都有報道。這個澳大利亞的馬車夫一時間名揚全球。
1915年5月至9月,僅在加里波利戰役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他經觀察手證實的狙殺成果為150人。加上他獨自行動時未列入統計的收獲,伯得伍德將軍在1915年10月對沈比利通報嘉獎時將他的狙擊成果認定為201人,而英美報紙在刊登他的事跡時也寫的是201人。
王牌對王牌 一槍正中眉心
用狙擊手對付狙擊手乃是最有效的戰術。土耳其人派出了他們王牌中的王牌來對付沈比利。這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奧斯曼近衛軍狙擊手,倒在他槍口下的有俄國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拉伯人。奧斯曼帝國蘇丹哈密德二世曾親手為他頒發勛章。他的步槍被近衛軍士兵們尊稱為「死亡之母」,澳軍士兵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可怕的阿布都爾」。
阿布都爾知道,最難對付的敵人是對面澳軍的那個狙擊高手。為了發現對手的狙擊點,他像一個精明的偵探一樣尋找蛛絲馬跡。終於有一天傍晚他向長官報告,對方高手的狙擊點就設在切森高地上,確切位置已被他發現,明天日落前這個討厭的澳大利亞人就會被除掉。
第二天,沈比利和他的觀察員像往常一樣早早地進入了自己的狙擊掩體。沈比利的精神不太好,抱著步槍一邊打哈欠一邊伸懶腰。
觀察員開始瞭望工作不久就突然發出一聲驚呼:「天哪,快來看!」
沈比利一下子警覺起來,他接過望遠鏡按觀察員示意的方向看過去,只見一張塗滿泥土的臉,鷹鉤鼻,兩只大眼睛,還有一個黑洞洞的槍口。前面有那麼多的土軍陣地,阿布都爾又隱蔽得那麼好,但還是被觀察員一下子就發現了。
「當心點」,觀察員說道,「他的眼睛就像老鷹一樣,而且他正盯著我們這兒。」
沈比利嘀咕了一句:「不是他死就是我活。」
沈比利側著身子將槍眼前的障礙物慢慢地挪開寸許,這樣即使敵方開槍也打不到他。阿布都爾並不知道沈比利已經發現他了,他的手指已扣住扳機,准備將障礙物再挪開一點點就開槍。就在此時,沈比利的槍口噴火了,子彈正中阿布都爾的眉心。
將狙擊當成狩獵游戲
盡管沈比利射殺了那麼多的目標,但他對敵人並沒有太多的仇恨,認為自己只是盡忠職守而已。在沈比利的眼裡,敵軍掩體後的人頭可能和澳大利亞叢林里的袋鼠頭沒有什麼分別,整個戰爭只是一場大規模的狩獵游戲而已。
一戰結束12天後沈比利就退役了,從耀眼的神槍手重歸平民生涯。此後的大部分時間里他以淘金為生,從中人們可以看到他在戰場上較少展現的豁達、樂觀、敏捷和幽默。
1943年5月19日清晨,年僅57歲的沈比利被人發現死在他租住的廉價旅館里。曾經一度名滿天下的王牌狙擊手就這樣孤零零地告別了人間。他去世的地方今日是個電腦維修店,門前設立了一塊銘牌,告知世人曾經有一位英雄在此逝世。
現在,在澳洲絕大多數的人從未聽說過沈比利,而全球的華人世界裡更是無人知曉。澳洲華裔作家Morag Loh有關澳籍華裔軍人的「Dinky-Di」一書中對「Billy Sing」是否華裔也表示疑問。但他的故事不少服役過的澳洲軍人都知道。
作過沈比利觀察員的伊恩.伊德里斯於二戰時為澳軍寫了一套六本的「Guerilla Series」,書中講到狙擊戰術時就是用沈比利來作例子的;而這六本書當時被澳軍當作教科書來用。當然他們並不知道「Billy Sing」乃是華裔。2007年1月25日的澳洲人報曾報導駐巴格達的澳洲軍人食堂房頂上的瞭望所就是以沈比利命名的,叫作「Billy Sing Bar and Grill」。
他倆都是一戰著名狙擊手
9. 截止目前,狙擊手射殺目標的最遠距離為多少中國最負盛名的狙擊手是誰
克雷格.哈里森,英國皇家騎兵隊資深狙擊手,他在阿富汗南部利用一支L115A3型遠程步槍,在2475米之外擊殺兩名塔利班武裝分子,解救了一名深陷重圍的英軍指揮官。
中國最富盛名的狙擊手?抱歉,真心沒有,國內狙擊手還都停留在400米以內呢,唯一一個比較牛逼的是抗美援朝時候的張桃芳,他是真心的牛,現在國內那幫狗屎一樣的玩意根本就不配叫狙擊手,什麼都不會,少看點國內的虛假新聞吧,都是假的,好不容易出國比個賽還是用的人家美國槍(民用的還不是人家軍用的),以後你再聽到國內吹88狙擊槍怎麼准怎麼牛的你就當他們是放屁好了,因為那槍跟狗屎差不多,精度比散彈槍略高,在國內你肯定不知道因為信息封鎖了,2011年的時候出過事故,劫持人質,狙擊手一槍把人質臉給打了,然後劫匪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