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實物成果應用

實物成果應用

發布時間:2021-10-14 10:28:25

『壹』 應用成果

1)完成了西部荒漠戈壁區大型銅鎳金礦勘查評價技術及綜合示範項目的地電化學方法研究工作,圈定出Au異常6處、Ag異常4處、Cu異常3處,為新疆荒漠戈壁區金窩子金礦的外圍找礦提供了重要信息。

2)在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虎拉林金礦區,按200m×20m測網(異常中心地段加密到20米)布置6條線(84、76、68、60、52、44)開展地電化學測量找礦評價工作。結果在測區內共圈出了三條帶狀分布的金異常,按照分布的平面位置,將異常從東到西分別編為D1、D2、D3號:其中D1號異常經深部工程驗證見到隱伏金礦體。

3)在廣西大瑤山西側北段新造鉛鋅礦區進行了0.96km2的詳查階段的深部找礦研究,在已知鉛鋅礦體上方有清晰的地電提取異常顯示,主元素Cu、Pb、Zn異常濃集中心與礦體空間賦存位置對應關系密切;在礦區外圍圈定出了1個長約1.2km的Cu、Pb、Zn、Ag預測成礦帶。

4)在山東招遠欒家河斷裂北段進行了1.02km2的詳查階段的隱伏金礦預測研究,在西區圈定出了4個相互平行的線狀異常帶,其展布方向與本區的斷裂構造延伸方向相一致,異常強度較大,且具有元素組合特徵;在東區圈定出Au異常4處、Ag異常2處、As異常4處、Sb異常2處、土壤離子電導率異常3處,也均具有線狀特徵,為本區進一步評價斷裂構造的含礦性提供了重要線索。

5)在廣西橫縣泰富金礦外圍進行了0.2km2的詳查階段的找礦前景研究,圈出5個找礦有利地段,其中Ⅳ-1異常與Ⅳ-2異常經邊采邊探,在離地表100m深處見到了金礦體,平均品位5.4×10-6;Ⅱ-1異常經鑽孔驗證見工業礦化;Ⅴ-2異常經槽探工程揭露,發現金礦化體,平均品位2.063×10-6

6)在大鞏山金礦主礦帶西側河灘地帶的一個呈北東向展布、長1000m、寬600m的范圍內,按100m×20m網度共布置了11條測線,除0線長1300m外,其餘測線均為600m,總長度為7300m。開展了地電化學法尋找隱伏金礦的預測研究工作。測量結果在測區內發現四個地電提取地電提取Au異常(Au1、Au2、Au3、Au4)。其中Au1號異常經深部工程驗證見到隱伏金礦體。

7)根據湖南劉灣地區成礦地質條件,按不等距的勘探網度布置了4條測線,開展找礦預測的研究,結果在測區發現了兩處主要地電化學W、Pb、Mn、Co、Ni、Be等異常,以及其他的一些呈散點分布的小異常點。

8)在杜荒嶺礦區外圍的金溝東西測區,開展了地電化學深部找礦預測評價研究,根據以往的工作情況及化探Au異常分布的范圍,在金溝西測區按100m×20m測網布置9條線,在金溝東測區按100m×20m測網布置5條線開展工作,獲得了4個地電提取Au異常,編號為JWD1、JWD2、JWD3、JWD4。

9)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三元井金礦區,開展了地電化學深部找礦預測評價研究,根據以往的工作情況,在三元井金礦區按100m×20m測網布置13條線開展工作。獲得了兩個地電提取Au異常,編號為Au1、Au2

『貳』 科技成果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2009年,我國10大科技創新成果回眸1.「嫦娥」探月圓滿成功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准確受控撞擊在月球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月球豐富海區域,為我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了圓滿句號。隨後,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月球三維立體圖自動構建技術、結合「嫦娥一號」原始影像製作完成的可實時瀏覽的全月球三維立體圖,可為我國探月二期工程的月球軟著陸器選址、月球機器人運動規劃和模擬等提供技術支撐。
2.大洋科考實現多項突破
2009年3月17日,征程300多天、航程4.6萬多海里的「大洋一號」科考船,穩穩地停靠在青島北海分局團島碼頭。「大洋一號」科考船兩度橫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經歷7個航段,創我國大洋科考時間最久、航程最長、成果空前的紀錄。此次科考開展了深海底熱液區多金屬硫化物、深海海山區、富鈷結殼、深海洋盆、多金屬結核和深海生物多樣性等多項調查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調查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共發現了11個海底熱液區和4個熱液異常區。
3.煤間接制油技術試產成功
內蒙古伊泰集團投資近27億元建設的16萬噸煤間接液化示範項目2009年3月試車成功,產出了合格的柴油、石腦油等產品。這是我國首套試產成功的煤間接制油產業化裝置,標志著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間接制油技術進入工業化生產示範階段。
4.國產抗菌葯上市
2009年5月底,由中科院上海葯物所自主研發的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氟喹諾酮類(沙星類)抗菌新葯——鹽酸安妥沙星,獲得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葯證書。這標志著我國的氟喹諾酮類葯物打破了長期依靠仿製的局面,中國百姓可以用上療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價錢更便宜的「中華牌」抗菌葯了。
5.ARJ21-700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我國首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渦扇支線噴氣客機ARJ21-700飛機101架機,2009年7月15日成功從上海轉場至西安閻良,實現了研製以來的首次城際飛行。這是ARJ21-700飛機101架機繼2008年成功首飛後的又一重大進展。飛機轉入西安閻良試飛基地後,將投入更加繁重的科研試飛和適航取證試飛,為下一步推進ARJ21-700飛機通過中國民航和美國適航當局聯合適航審查,取得中國和美國的適航證,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奠定堅實基礎。目前,ARJ21-700後續2架飛機也在加緊研製。預計首架ARJ21-700飛機有望於2010年底正式交付用戶。
6.萬噸級重型設備製造實現國產
2009年7月,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3.6萬噸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成功完成熱調試,這標志著我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製造技術一舉打破國外壟斷並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萬噸以上黑色金屬垂直擠壓機屬於先進製造技術的「極端製造」領域,是重大工業基礎裝備之一,主要用於大型電站、石油化工行業急需的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製造,代表國家製造業的發展水平。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打破我國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依賴進口的局面,實現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對大幅降低電力、石油化工行業的生產成本,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和電力、石化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
7. 正負電子對撞機通過國家驗收
我國「十五」期間重大科學工程、總投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2009年7月17日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驗收後,正負電子對撞機將投入高能物理實驗運行,並向同步輻射用戶開放,提供同步輻射專用光。據介紹,正負電子對撞機採用最先進的雙環交叉對撞技術,設計對撞亮度比原來提高了30倍至100倍,並實現「一機兩用」(兩用即高能物理和同步輻射),在世界同類型裝置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
8.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面世
2008年9月下線的中國第一台超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A」,運算峰值速度為每秒230萬億次。一年後,2009年10月,國產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誕生,峰值性能提升到了每秒1206萬億次。這個數字意味著,「天河一號」計算1天,一台當前主流配置的微機需要計算160年。「天河一號」是我國戰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製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對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9.「綠色低碳」世博中心竣工
歷經3年多的精心建設,由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建築、「一軸四館」中的重要場館之一——世博中心於2009年12月25日正式竣工。它位於上海世博會園區世博公園內,總建築面積14.2萬平方米,能耗低於國家節能標准規定值的80%,建築節能率為62.8%,非傳統水資源利用率為61.3%,可再循環建築材料用料比為28.9%,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00噸,年節水16萬噸。作為中國公共建築節能科技的典範,世博中心創造性地解決了國內外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環保和減排的世界性難題,在綠色建築專項技術研究、應用、創新和集成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標志著中國在大型公共建築的「綠色低碳」建築技術集成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0.武廣高鐵通車運營
世界上第一條時速高達350公里、里程最長的無砟軌道客運專線——武廣高速鐵路客運專線,2009年12月26日正式運營。列車最高時速達394公里,粵、漢實現3小時通達。武廣高鐵全長約1068.8公里,投資總額1166億元,是我國自主設計、建設的第一條客運專線,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首次建成1000公里的客運專線。武廣高鐵建成通車,標志著我國已在機車製造、鐵路設計、施工建設以及列車運行控制、鐵路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了高速鐵路技術,率先步入高速鐵路新時代。

『叄』 成果應用圖

找礦遠景區分布圖

『肆』 李金鶴的應用成果

他運用「3/8線差法」理論,先是對100多所(包括211工程院校)在各省(市、區)的版錄取數據進行了分析,並權將分析結果公布於網站,受到了廣大考生、家長的歡迎;近幾年,他為了滿足更多家長、考生們的願望,繼而對各省份的錄取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先後完成遼寧、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山西、安徽、吉林、海南等省份的數據整理工作,按錄取批次形成了各省《普通高考招生院校錄取線差排序表》,為相應省份考生填報高考志願提供了必要的分析工具。只要知道考生的實力,就可以根據排序表科學合理、方便快捷地篩選出目標院校。《普通高考招生院校錄取線差排序表》一改過去眾多高考志願指導資料僅對高考數據進行簡單羅列的做法,獨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給考生選擇院校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指標,填補了高考志願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

『伍』 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成果集成工作內容與主要成果

李寅等

(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

摘要 本文介紹了危機礦山勘查實物成果集成項目的工作內容,總結了取得的主要成果,論述了成果特點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危機礦山;勘查;實物地質資料;集成

一、前言

為了在有資源潛力和市場需求的老礦山周邊或深部,新發現並查明一批儲量,延長危機礦山服務年限,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規劃綱要(2004~2010)》,國土資源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立了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工作(以下簡稱「危礦專項」)。

我國自2004年開始,至2011年,共在230個危機礦山開展了深部找礦勘查工作,累計投入資金31.9億元人民幣,完成鑽探工作量249×104m。危礦專項取得了重大成果——獲得了一批資源儲量,使礦山平均延長開采年限17年,穩定礦山職工約60萬人;危礦專項除了使一批老礦山重新煥發生機,形成一批重要礦產資源基地外,還在勘查技術和成礦理論、找礦預測方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面提升了我國深部找礦能力。

危礦專項在取得多方面豐碩成果的同時,獲得了十分豐富而又特別珍貴的實物地質資料。這些實物地質資料不僅是危礦專項成果的實物見證,同時也是反映我國主要固體礦產礦床特徵和成礦類型的實物代表,具有重要的保存意義和開發利用價值。為了使危礦專項取得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管和開發利用,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以下簡稱「實物地質資料中心」)開展了「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成果集成」工作。

在危礦專項辦公室領導下,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精心組織實施該項工作,並得到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危礦勘查主管部門、實施單位、礦山以及眾多專家的支持幫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於2012年12月提交了成果報告。該項工作成果得到危礦專項辦公室和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獲國土資源部「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稱號;成果集成報告得到終審專家的高度評價,被評為「優秀」。

根據該項工作成果報告,筆者撰寫了此文,簡要介紹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總結工作成果,供相關工作借鑒。

二、目標任務與主要工作內容

1.目的意義

收集典型礦山代表性岩(礦)心,同時採集系列標本和大標本,進行整理、建檔、著錄、數字化及實物展示與信息集成,使危礦專項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長久保管;建立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成果檔案,充分展示危礦專項取得的顯著成果和突破性進展;豐富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庫藏,完善全國典型礦山實物地質資料體系,為提供社會服務建立基礎。

2.目標任務

全面跟蹤危礦專項實施進展,系統收集全國主要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對所收集實物地質資料進行初步研究與成果集成,為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提供實物成果資料,服務於社會。

3.主要工作內容

(1)實物地質資料採集

主要採集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具體工作內容是:在危礦勘查項目中,選擇找礦成果突出的典型礦山(新增礦產儲量巨大,或在勘查技術方法、成礦理論、礦產預測與深部外圍找礦等方面取得突破進展的礦山),每個礦山選取1~3個代表性鑽孔,收集全孔岩心或重要孔段岩心,同時採集一套反映礦石類型、圍岩與蝕變特徵的系列標本,再採集1~3塊代表礦床主要礦石類型的大型標本;另外,為了說明實物來源及礦山地質礦產條件,收集相關的成果資料、原始資料、影像資料,形成相對完整的實物地質資料系列。

為了豐富實物地質資料類型,本項目除重點採集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外,還適當開展其他實物地質資料採集工作,主要包括:中國主要含煤盆地和主要煤田代表性煤樣品;新疆阿勒泰地區的非金屬、稀有金屬礦山代表性礦物標本;湖南、貴州重點礦集區礦物晶體標本。

(2)實物地質資料庫藏管理與數字化

實物地質資料整理工作包括:核查、清潔、倒箱等。

實物地質資料庫藏工作包括:登記、上架等。

實物地質資料建檔、著錄工作包括:編號、編制目錄,著錄實物地質資料類型、數量、產出背景、相關成果資料和原始資料、摘要(說明)等。

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包括:岩心掃描、圖像處理、繪制鑽孔柱狀圖;標本照相;相關文本資料數字化等。通過該項工作,建立礦山實物地質資料檔案和數字化實物地質資料成果。

(3)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展覽展示

實物地質資料成果展示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①開辟展廳,陳列典型礦山岩心、標本,配合圖像和文字說明,展示危礦勘查實物成果,反映危礦勘查突破性進展和顯著成績;②大標本保護與展示,即建設大標本園,對大標本進行清潔、保護和陳列,製作標本園說明和標本描述。

(4)典型礦床實物標本物性測定與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及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效益評估研究

A.典型礦山實物標本物性測定

選取典型礦山的代表性岩心和大標本,測定密度、磁化率、剩餘磁化強度、電阻率、極化率、波速、放射性等參數;總結物性測定和參數統計方法,制定《館藏實物標本物性測定方法與技術要求》。

B.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研究

研究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方法和表達方式,開發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系統。

C.危礦專項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效益評估研究

研究實物地質資料效益評估理論方法,構建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模型,選擇典型礦山進行實驗性評估實踐。

工作內容與工作流程見圖1。

圖1 危機礦山勘查項目實物地質資料成果集成工作內容與流程示意圖

三、取得的主要成果

1.危礦勘查專項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

在230個危礦勘查項目中,篩選收集了116個典型礦山的254個鑽孔125469 m岩心,採集了3811件系列標本和174塊大型礦石標本。

(1)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山(項目)具備的特點

1)找礦成果突出,新增礦產資源儲量達到超大型、大型、中型礦床規模的礦山。

2)在礦床區域組合、礦床分帶特徵、成礦構造與成礦地質作用、成礦流體標志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新發現、新認識的礦床。

3)在其他方面是具有典型意義的礦床。

(2)在勘查項目(礦山)中,收集下列鑽孔的岩(礦)心

1)主勘探線或礦體連續性好的勘探線上的鑽孔。

2)穿過主要礦體、能夠反映主要礦床類型及礦床特徵的鑽孔。

3)盡可能選擇礦石類型和圍岩以及主要蝕變類型齊全的鑽孔。

4)優先選擇深孔和岩心採取率高的鑽孔。

(3)根據條件採集系列標本

1)不同開采區段和開采水平段的礦石標本、岩石標本、地層標本。

2)反映礦石類型、圍岩與蝕變特徵及礦床成因、成礦方式、構造條件的標本。

(4)採集的大型礦石標本具備的特徵

1)位於主采礦層內。

2)含礦品位較高,代表該礦床主要礦石類型。

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種主要包括:鐵礦(共17個),成因類型包括矽卡岩型、沉積變質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遼寧弓長嶺鐵礦、湖北大冶鐵山鐵礦等;銅礦(共25個),成因類型包括矽卡岩型、受變質型、沉積改造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遼寧撫順紅透山銅鋅礦、湖北大冶銅錄山銅礦等;金礦(共30個),代表性礦床有山東招遠玲瓏金礦,山東萊州新城金礦等;其他礦床,如鉛鋅、鎢、錫、銻、鉬、鎳、鉻、錳、鋁、銀、磷等,成因類型包括沉積型、熱液脈型、石英脈型等,代表性礦床有雲南個舊大箐東錫礦、湖南冷水江錫礦山銻礦、廣東韶關大寶山鉬多金屬礦、西藏曲松羅布莎鉻鐵礦、雲南鶴慶小天井錳礦等(表1)。

表1 危礦勘查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統計

採集實物地質資料的礦山分布在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遼寧、河北、山東、安徽、陝西、江西、湖南、廣東、四川、雲南等東部、中部省(區)外,還包括內蒙古、西藏、新疆等北部、西部地區。

從礦山分布特徵看,採集項目廣泛分布在主要成礦區(帶)上。

2.煤炭樣品與礦物標本採集

(1)中國主要煤田煤炭樣品採集

在我國13個煤炭基地的40個重點煤礦區採集了106件標准樣和系列樣品。系列樣品包括:反映煤化作用的煤級系列樣品;表徵煤岩基本屬性的宏觀煤岩類型系列樣品;顯示煤體構成特徵的煤的結構、構造系列樣品(表2)。

表2 採集的煤炭樣品

採集煤炭樣品的礦區覆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和東南地區。采樣層位包括石炭-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白堊系、古近系和新近系。

對樣品進行了整理、描述、顯微組分照相以及工業分析、顯微組分鑒定、鏡質組反射率測定。

(2)礦物標本採集

在新疆阿勒泰地區採集非金屬、稀有金屬礦物標本20 種、155塊;在湖南、貴州重點礦集區採集礦物晶體標本和富礦標本81件。

3.實物地質資料數字化與成果展示

完成42個礦山、88個鑽孔、46509.16 m岩(礦)心的掃描工作。

開辟了大約300m2的展廳,展示了55個危機礦山勘查實物成果,包括代表性岩(礦)心、系列標本及相關圖件和文字說明。

建設了佔地約30畝的大標本園,陳列了60個礦山的127塊大型礦石標本。

4.典型礦床實物標本物性測定及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與效益評估研究

完成3個典型礦山、1552個岩心標本、29件大型礦石標本的11項物性參數測定,編寫了《館藏實物標本物性測定方法及技術要求》;開發了危機礦山勘查實物地質資料信息集成系統,編寫了系統管理與使用手冊;收集了30個危機礦山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成果,對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效益進行了試評估。

四、成果的突出特點與應用價值

1.突出特點

(1)系統性、完整性

本項目工作取得的成果,不僅涵蓋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收集、館藏管理、利用服務的全部內容,而且涉及每一過程的各個環節——在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收集方面,不僅篩選收集了典型礦山的代表性鑽孔岩(礦)心,而且專門採集了系列標本和大型礦石標本,還收集了相關成果資料與原始資料,並專門編寫了採集報告,從而形成了完整的資料體系;在館藏管理方面,除了整理入庫、保管外,還進行了編目、著錄、掃描、數字化;在利用服務方面,開發了服務產品,針對地質勘查、科學研究和專業教學、科普宣傳需要,開展了全方位的社會服務。

(2)開拓性、創新性

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已有幾十年或更長歷史,但遠落後於地質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2002年國務院發布實施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08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實施了《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成立了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建設了國家實物庫,基本落實了省級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責任及委託保管工作;但在此項目實施前,實物地質資料庫的藏品寥寥無幾,館藏管理和服務利用工作也剛剛起步。在這種情況下,本項目開啟了我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業務工作的先河,因此,本項目各項工作均為開拓性工作,取得的成果均為首創性成果。

具體而言,主要包括:①首次系統採集了我國典型礦山代表性岩(礦)心和系列標本、大型礦石標本,實現了地質勘查項目實物地質資料匯交;②首次開展了實物地質資料編目、建檔、著錄、岩心掃描以及信息集成等工作,建立了首份地質勘查專項實物成果檔案;③系統總結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與館藏管理工作經驗,首次建立了技術要求與工作方法。

(3)科學性、先進性

本項目開展的各項工作貫徹了《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實物地質資料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採用的工作方法符合地質資料與科技檔案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特點,岩心掃描以及信息集成等工作採用的數字化、信息化技術體現了地質資料管理的最新技術。

(4)推廣性、應用性

本項目取得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在實物地質資料採集方面,本項目實現了項目管理與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有機結合,即由危礦辦牽頭協調,通過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國土資源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省級危礦勘查主管部門、危礦勘查項目(礦山)、有關專家的相互配合,順利完成了實物地質資料篩選採集工作。這種模式和機制,可推廣應用到其他地質工作(特別是大型地質專項)的實物地質資料匯交管理工作中。本項目建立的館藏管理技術方法與工作制度,可推廣應用於省級實物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及委託保管單位。

2.項目成果意義和應用價值

本項目成果對於危礦勘查、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建設以及全國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1)通過本項目,使危礦勘查取得的重要實物地質資料得到有效保管和科學管理,而且形成了系統的實物地質資料檔案,進一步反映了危礦勘查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本項目成果成為危礦勘查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實物地質資料中心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先進集體」稱號。

2)本項目是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奠基性工作,採集的實物地質資料極大地豐富了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藏品,成為國家實物地質資料庫藏體系的基礎;本項目形成的實物地質資料信息,是國家實物地質資料館的重要信息資源,為實物地質資料中心的社會化服務提供了基礎。

3)本項目是我國實施實物地質資料管理的第一個大型地質勘查工程,建立的實物地質資料管理工作模式,可在其他地質工作項目中推廣應用;總結的館藏管理技術方法,可在國內外推廣應用,對提高實物地質資料管理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陸』 成果應用情況怎麼寫

成果應用情況要麼照實寫,要麼使勁編,要麼以真實情況為藍本進行二次藝術加工,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柒』 科技成果應用於生活

納米技術用在牙刷上
納米牙刷可以更牛逼的清潔牙垢

『捌』 成果應用價值前景

基於高分辨層來序地層學自和高分辨地震技術等兩大關鍵技術,識別與預測隱蔽圈閉:

應用性的技術成果——解決問題的結果:

1)總結隱蔽圈閉時空分布規律;

2)建立砂體對比模型,進行砂體預測,指導勘探;

3)建立隱蔽圈閉的識別與預測的相關技術;

4)建立不同坡折帶類型的層序地層模式。

採用的配套技術系列——解決問題的手段:

1)地質-測井-地震綜合層序地層劃分與對比技術;

2)隱蔽圈閉研究技術;

3)地震精細構造解釋-坡折帶識別技術;

4)構造-測井約束非線性反演技術,以解決勘探中面臨的問題。

成果應用前景與效果好——解決問題的目的:

Y1井區的相關成果已用於井位部署,增加預測儲量至5000多萬噸。

『玖』 成果應用

參照不同水質標准評價得到的淺層地下水環境質量分級,為淺層地下水的分質分類利用及保護管理提供了基礎依據。如參照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可將地下水質量劃分為5類,每類對應相應的利用功能。

Ⅰ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適用於各種用途。

Ⅱ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適用於各種用途。

Ⅲ類,以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

Ⅳ類,以農業和工業用水要求為依據。除適用於農業和部分工業用水外,適當處理後可作生活飲用水。

Ⅴ類,不宜飲用,其他用水可根據使用目的選用。

另外,居民飲用水、各類工業和農業用水分別有特定的水質要求。參照這些標准要求,即可確定淺層地下水的潛在利用功能。

『拾』 R&D成果應用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區別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區別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區別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區別:::: 二者都是為了獲得新的知識,但基礎研究沒有任何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目的,應用研究獲得知識的過程具有特定的、具體的應用目的或目標。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試驗發展的主要區別: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主要是產生和擴大科學技術知識,而試驗發展則是為了開辟新的應用(如產生新材料或新技術)。

閱讀全文

與實物成果應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