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

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

發布時間:2021-10-14 04:57:30

㈠ 周茂清的研究課題及主要成果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本人先後承擔過十幾個省部級規劃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由本人作為主持人的課題有5個;曾參與過12本著作的寫作,其中由本人擔任主編的著作有3部;在《財貿經濟》、《中國工業經濟》、《金融研究》、《經濟科學》、《當代財經》等報刊上發表過200餘篇論文,因篇幅關系,以下重點列出在主要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2000年之前發表的每年略舉一、二)。
1、《試論建立以浮動利率為主的利率模式》,《財貿經濟》1985年第9期。
2、《轉軌時期我國的利率改革》,《經濟科學》1986年第4期。
3、《利率機制與經濟模式》,《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6期。
4、《人民幣匯率調整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金融研究》1986年第12期。
5、《現行利率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知識》1987年第6期。
6、《我國利率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江蘇經濟探討》1987年第2期。
7、《投資結構與外匯平衡》,《青年學者》1988年第1期。
8、《亞洲「四小」的對外投資與我國的外資引進》,《亞太經濟》1988年第2期。
9、《利用外資與經濟發展》,《未來與發展》1989年第1期。
10、《香港面臨人才、資金外流的挑戰》,《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0年第11期。
11、《利用外資與匯率、利率機制》,《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1年第10期。
12、《海外華人資本的流動》,《亞太研究》1992年第37期。
13、《台商在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投資環境之比較》,《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4年第6期。
14、《在引進外資工作中必須重視防範匯率風險》,《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5年第6期。
15、《亞洲「四小」利用外資概況》,《國外社會科學情況》1996年第5期。
16、《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的現狀及前景》,《亞太論壇》1997年第2期。
17、《國際資本流動的新趨勢及給我們的啟示》,《經貿導報》1998年第3期。
18、《東南亞金融危機與台灣當局的「南向」政策》,《台聲》1999年第2期。
19、《歐元的啟動及其影響—兼談我國的對策》,《學海》1999年第2期。
20、《入世與我國產業的合法保護》,《中國工業經濟》2000年第5期。
21、《發達國家場外交易的發展及其啟示》,《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6期。
22、《淺談中韓經貿合作》,《當代亞太》2000年第11期。
23、《試論建立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財貿經濟》2001年第2期。
24、《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資金的籌集》,《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1年第3期。
25、《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兩岸經貿合作研究》,《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6、《入世後應重視技術性壁壘的運用》,《學海》2001年第6期。
27、《國際反傾銷趨勢與我國反傾銷對策》,《現代經濟探討》2001年第11期。
28、《加入WTO後我國政府管理職能的轉變》,《學海》2002年第6期。
29、《發展中國家國有經濟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年第5期。
30、《培育我國大企業集團的戰略思考》,《當代財經》2002年第4期。
31、《不同類型國家對外開放政策的比較》,《中國工業經濟》2003年第10期。
32、《論產權交易證券化》,《財貿經濟》2003年第11期。
33、《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成因及對策》,《學海》2003年第6期。
34、《我國股票地下交易的現狀及其治理對策》,《現代經濟探討》2003年第11期。
35、《我國非上市公司的產權交易》,《當代財經》2003年第12期。
36、《近看「草根」融資難》,《銀行家》2003年第12期。
37、《國內自發性證券交易調研》,《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11月19日。
38、《工業化過程中不同經濟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年第6期。
39、《場外交易市場宜疏不宜堵》,《中國證券報》2004年4月8日。
40、《遠近結合發展場外交易市場》,《中國證券報》2004年5月29日。
41、《交易方式創新是產權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7月6日。
42、《如何看待產權市場的定位》,《證券時報》2004年8月4日。。
43、《把脈我國高儲備率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8月5日。
44、《國有銀行的產權改革勢在必行》,《經濟參考報》2004年9月8日。
45、《產權產業探析》,《產權導刊》2004年第10期。
46、《再論產權市場的定位》,《證券時報》2004年11月5日。
47、《我國非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中存在的問題》,《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11月12日。
48、《關於「產權交易」的幾個理論問題的看法》,《產權導刊》2004年第12期。

㈡ 怎樣填寫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02)共分20個門類,95個大類,396個中類,913個小類。門類用英文字母表示,按照A、B、C、„„順序排列;大類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中類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兩位為大類代碼,第三位是中類的本體碼;小類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三位為中類代碼,第四位是小類的本體碼。
在編碼中,中類和小類設有「其他」項,代碼用9表示。
根據行業的劃分原則,主要業務活動(或主要產品)是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依據。因此,主要業務活動填寫得准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該單位的行業歸類是否正確。如果單位的行業性質填錯了,則將導致普查得出的產業結構數據的錯誤,會直接影響到有關行業構成普查數據的質量,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說,主要業務活動(或主要產品)是經濟普查中非常關鍵的重要指標。
詳細填寫請參考:https://wenku..com/view/b27116eb856a561252d36f5c.html

㈢ 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是指什麼

1.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是指關繫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生計的行業和領域。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行業、航空工業、通訊行業、銀行業、保險業、能源領域、糧食生產領域、基礎教育領域、軍工領域、航天領域、尖端技術領域等。

2.目前,除交通運輸行業中的遠洋運輸領域、銀行業、保險業和糧食生產領域對外資實行有限開放外,其它行業和領域均在中國政府嚴密控制中。

3.「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

4.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強調國有經濟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支配地位。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

(3)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擴展閱讀:

中國將來可能重點發展六大產業領域:

1.是體現國家戰略要求,由國家直接大量投資支撐的產業,如軍事工業,航空航天產業。

2.是具有顯著市場和生產規模經濟優勢產業,如鋼鐵、有 色、化工、汽車等產業。

3.是以較強的生產製造能力為基礎,同時具有一定研發設計能力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如電信設備製造行業。

4.是以勞動密集和產業 配套優勢為基礎,同時具有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品牌等優勢的產業,主要是輕工、紡織服裝,部分電子機械等產業。

5.是由於技術重大突破,形成新的技術平 台和發展機遇的產業,如平板電視對電視行業發展帶來的沖擊和機遇。

6.是全球范圍內打破技術瓶頸的新產業,如最近出現的新能源、環保能源產業。

㈣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門類、大類各有多少種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6個大類、432個中類、1094個小類。

而根據第四次修訂的標准(GB/T4754-2017)新行業分類共有20個門類、97個大類、473個中類、1380個小類。與2011年版比較,門類沒有變化,大類增加了1個,中類增加了41個,小類增加了286個,並於2017年10月1日開始實施。

其中,為體現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主要增加以下行業類別:「種子種苗培育活動、畜牧良種繁殖活動、畜禽糞污處理活動……」。

(4)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擴展閱讀:

新國家標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規定了全社會經濟活動的分類與代碼,適用於在統計、計劃、財政、稅收、工商等國家宏觀管理中,對經濟活動的分類,並用於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該標准採用線分類法和分層次編碼方法,將國民經濟行業劃分為門類、大類、中類和小類四級。代碼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數字組成。

門類代碼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依次代表不同門類;大類代碼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打破門類界限,從01開始按順序編碼;

中類代碼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兩位為大類代碼,第三位為中類順序代碼;小類代碼用四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前三位為中類代碼,第四位為小類順序代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㈤ 國民經濟的主要課題是什麼

羅雪爾認為,國民經濟的主要課題就在於表達一國的經濟如何、為何由理性變為背理,由幸福逐漸變成災難。國民經濟學除所謂的「單純地描述人的經濟本性和他的經濟慾望」之外,只能具體地考察適合於滿足這些慾望的各種制度的規律和本質,以及他們所達到的或大或小的成功,他否認經濟學的普遍規律,認為古典學派惟一的錯誤是主張他們有普遍的適用性。他認為一種經濟理想不能適用每一個國家人民的不同種類的慾望,正如一件上衣不能適合一切人的身材一樣。這樣,他就只能看重一個民族一個時期的經驗性規律,只注重收集資料,加以描述,而否認理論概括和抽象分析的必要性。

㈥ 國民經濟包括哪些領域

我國國家統計局明確將國民經濟劃分三大產業: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

第三產業:其他 。

我國推出國民經濟行業的分類標准GB/T4754-2002,行業門類20個,行業大類95個,行業中類396個,行業小類913個。

按照該分類,運輸業和商業雖然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但擔負著把產品由生產地點轉移到消費地點,和把商品分配給消費者的生產活動。

是生產過程的繼續,物質產品經過流通和分配過程,追加了運輸業和商業的價值,增加了原有產品的價值。因而也包括在五大物質生產部門之內。

其他如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研究、公用事業、生活服務、旅遊等行業則劃為非物質生產部門。

(6)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的規定,國民經濟評價的指標主要有經濟內部收益和經濟凈現值或經濟凈現值率。項目初選時,也可採用投資凈效益率等靜態指標。

1、經濟內部收益率(EIRR)。經濟內部收益率是反映對國民經濟貢獻的相對指標。它是項目在其計算期內的經濟凈現值累計等於零時的折現率。

2、經濟凈現值(ENPV)和經濟凈現值率(ENPVR)。經濟凈現值是反映項目對國民經濟所作貢獻的絕對指標。它是用社會折現率將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凈效益折算到建設起點(建設初期)的現值之和。

當經濟凈現值大於零時,表示國家為擬建項目付出代價後,除可得到符合社會折現率的補償外,還可以得到以現值計算的超額社會盈餘。經濟凈現值率是反映項目單位投資為國民經濟所作凈貢獻的相對指標,它是經濟凈現值與投資現值之比。

經濟凈現值大於或等於零的項目,國民經濟評價應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在選擇方案時,應選擇經濟凈現值大的方案;當各方案投資額不同時,需用經濟凈現值率來衡量。

3、投資凈效益率。投資凈效益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內,其年凈效益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是反映項目投產後單位投資對國民經濟所作的凈貢獻的指標。對在生產期內各年的凈效益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應計算生產期年平均凈效益與總投資的比率。

㈦ 科學技術領域有哪些 技術領域有哪些

1:科學技術來領域有:

數學,物源理,化學,生物,醫學,氣象,天文,地理,經濟學/管理學,工業,統計學,計算機技術,移動通信技術。

2:技術領域有:

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海洋技術。

(7)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擴展閱讀:

(1)科學解決理論問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科學要解決的問題,是發現自然界中確鑿的事實與現象之間的關系,並建立理論把事實與現象聯系起來。

(2)技術的任務則是把科學的成果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去。科學主要是和未知的領域打交道,其進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難以預料的;技術是在相對成熟的領域內工作,可以做比較准確的規劃。

㈧ 請問「系統集成」屬於國民經濟行業中的哪個具體的行業,知道的朋友請告訴我詳細的行業代碼和名稱。謝謝。

應該屬於服務業中的「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服務」
代碼應該是6110

參考: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代碼(GB/T 4754-200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

發布時間:2002-12-02 文章作者: 發布人:佚名 期刊號: 訪問次數:1181

G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本類包括60—62大類。
60 電信和其他信息傳輸服務業
601 電信 指通過電纜、光纜、無線電波、光波等傳輸的通信服務。
6011 固定電信服務 指固定電話等電信服務活動。
6012 移動電信服務 指移動通信等電信服務活動。
6019 其他電信服務 指其他未列明的電信服務活動。
602 6020 互聯網信息服務 指網路公司通過互聯網為客戶提供的信息服務。
603 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031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指有線廣播電視網和信號的傳輸服務活動。
6032 無線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指無線廣播電視信號的傳輸服務活動。
604 6040 衛星傳輸服務 指人造衛星的電信傳輸和廣播電視傳輸服務。
61 計算機服務業
611 6110 計算機系統服務 指提供計算機系統的設計、集成、安裝等方面的服務。

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什麼作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便於國家更好的地管理各個行業,尤其是在對行業產品質量標准、生產工藝、產品檢驗(主要是食品業)等方面的管理。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國家標准於1984年首次發布,分別於1994年和2002年進行修訂,2011年第三次修訂。該標准(GB/T 4754-2011)由國家統計局起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並將於2011年11月1日實施。 此次修訂除參照2008年聯合國新修訂的《國際標准行業分類》修訂四版(簡稱:ISIC4)外,主要依據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狀況和趨勢,對門類、大類、中類、小類做了調整和修改。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4754-2011),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A 農、林、牧、漁業; B 采礦業; C 製造業; D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E 建築業; F 批發和零售業; G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H 住宿和餐飲業; I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J 金融業; K 房地產業; L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M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N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O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P 教育; Q 衛生和社會工作; R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S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T 國際組織

閱讀全文

與課題成果應用的主要國民經濟行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