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葬過的墓地可以賣給別人嗎有什麼手續啊
賣不出去的,迷信一點的說法是原本墓的主人已在此安家,不會搬走,你這樣是對死人不敬,會招報應
㈡ 墓地過戶怎麼過戶,需要多少錢什麼手續
您好,不能過戶,據現在的殯葬管理條例,墓地是不允許自由買賣的,購買後就只擁版有使用權。只有早年的權一批墓地才有合法買賣的權利
公墓不得預售、傳銷和炒買炒賣,購買者不得私自轉讓、買賣。墓地屬於特殊商品是禁止私下買賣的。《合同法》第52條、第58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應屬於無效或部分條款無效合同。私下簽訂的墓地轉讓合同,屬無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望採納謝謝
㈢ 墓地能轉讓嗎
可以的,這個屬於商品一樣,把手續辦理好就可以!
解決了後顧之憂!
㈣ 農村墓地可以出售嗎
土地禁止買賣的,個人是無權進行買賣的,必需經過國土局和鄉政府,
國土法 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二十五條第二款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
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
第五條規定
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
根據《土地法》第十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㈤ 請問遷空的墓地能轉讓嗎,或應該怎麼處理
能倒是能,但是一般情況下是很難轉讓出去的,遷空的墓地是不能空著的,可以把一個蘿卜放進去,俗話說得好「一個蘿卜一個坑「否則是很不吉利的
㈥ 墓地可以轉讓嗎 手續怎麼辦
法律來規定,墓地不可以轉讓的自。如果是已經買了,但是還沒有用過的,就有不同。
如果當時辦理買墓手續的委託人,和轉讓者之間存在血緣關系,有的陵園可能會考慮可以轉讓,但要在社區居委會打個證明文件,證明買墓的委託人和轉讓者之間的關系。帶上雙方的身份證。和相關證明,陵園一般還是會同意的。
㈦ 農村買賣墓地要什麼手續
現在買墓地都是只是簽個合同,簽個合同就完事了,其實挺沒保障的,沒辦法
㈧ 我之前給老人買的墓地用不上了可以轉賣嗎
如果之前給老人買的墓地用不上了,是可以轉賣的。這個可以和墓地的管理方互相的簽一個三方協議,應該就可以了。
㈨ 墳墓買賣犯法嗎
墓地買賣合同屬於無效合同
前幾年,墓地買賣悄然成風,部分購買者作為投資,欲得到巨額升值而不惜出重金購買。幾年後,得到的結果不是墓地格位沒有交付,就是無法轉讓沒有得到回報,准備索回已經交納的款項,但又考慮拘於合同的約定,無法實現權利。
實際上墓地買賣合同是無效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意見的通知》:「 二、 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墓的管理,嚴格控制公墓的發展 (五) 嚴禁傳銷和炒買炒賣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要合理確定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的價格,明碼標價;要憑用戶出具的火化證明(火葬區)或死亡證明(土葬改革區),提供或出售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使用規范的安葬、安放賃證,建立嚴格的銷售、登記制度,嚴禁傳銷和炒買炒賣;要保護群眾的正當權益。」《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的緊急通知》再次強調「骨灰存放設施不是一般商品,要憑用戶出具的火化證明和死亡證明辦理購買和使用手續,公墓不得預售、傳銷和炒買炒賣,購買者不得私自轉讓、買賣。」因此,依據法律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屬無效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目的買賣合同因違反過規定而無效,其後果是不受法律保護,雙方應返還財產,依據過錯程度賠償損失。買受者可訴請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由墓地單位返還款項,賠償損失。
部分學者及實務界認識認為,合同是否有效是嚴格責任,只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行為才屬於無效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五十六條:「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也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屬於法律,國務院根據需要作出的規定並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的才屬於行政法規。基於《立法法》的規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的意見非行政法規,《民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墓管理的緊急通知》更談不上,因此,不能依據非行政法規確認合同無效,墓地買賣合同屬於有效合同,筆者對此不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即構成非法經營罪,其前提條件是違反國家規定,而何為「國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六條:「本法所稱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決定,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和命令」,即是只有國務院制定、發布的決定和命令才屬於國家規定。本案中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的意見絕不是國務院制定、發布的,即使倒買盜賣墓地閣位情節嚴重也不符合刑法非法經營罪的犯罪構成,因為其沒有違反國家規定即法律、行政法規。
筆者曾作為北京十三陵天堂別墅涉嫌非法經營一案被告人孫某的辯護人參加辯護工作,孫某在經營北京十三陵天堂別墅期間,出售骨灰存放格位,經昌平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非法炒買炒賣骨灰存放格位,違反國家規定,以高額回報或日後升值為誘餌,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經營罪,均應依法懲處。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被告人違反國家規定,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以北京十三陵天堂別墅名義銷售或變相銷售骨灰格位,擾亂市場秩序非法牟利,因此一、二審法院均認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的意見就是國家規定,就是行政法規,因此,作為民事案件,同樣應認定為行政法規,其民事行為無效。
同樣,2004年2月,房山區人民法院受理了北京市首例非法經營骨灰存放格位案,北京房山靜安墓園利用骨灰格位變相傳銷、非法經營被提起公訴,房山靜安墓園共預售骨灰格位1.7萬多個,非法收入8000多萬元。2004年15日,房山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北京房山靜安墓園罰金人民幣6000萬元。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單位法人代表、總經理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萬元,其他責任人也得到了相應處罰。
資料來源:
田軍律師,執業機構: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