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管仲對齊國的貢獻的成果

管仲對齊國的貢獻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12 06:31:53

『壹』 管仲相桓公對齊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在春秋「禮崩樂壞」的動亂之中,管仲出謀劃策,輔佐桓公,讓桓公在齊國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政治經濟改革,使齊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大大增強。在公元前七世紀中葉稱霸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貳』 管仲是如何進行改革的對齊國有何影響

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他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至此之後,齊國成為春秋一霸。

『叄』 管仲對齊國作出了哪些改革和貢獻

管仲改革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富國」,因此,他改革的重點在經濟方面。首先調整分配關系,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此,他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稅收政策,即按照土地的肥瘠、產量的多寡征稅。這種辦法使賦稅徵收很合理,農民也易於接受,也擴大了稅源,增加了財政收入。管仲還主張「本末並重」,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工商業,使二者並舉。他利用齊國處在東海之濱的便利條件,發展漁業、鹽業,開發山川、林澤,鼓勵老百姓放手生產。這些措施使齊國經濟繁榮起來。

經過管仲改革,齊國國力日益強盛,出現了民足、國富、社會繁榮安定的局面,為齊桓公稱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齊桓公和管仲也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開始了稱霸活動。

春秋時期,由於周王室衰微,中原混戰,邊境的戎狄也乘機襲擾北方,破壞了北方地區的安定,阻礙了經濟發展。管仲和齊桓公根據這一形勢,正確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提出尊周王室為天下共主(「尊王」),打出周天子這面旗幟,可以號召許多諸侯國;提出抵禦夷狄入侵(「攘夷」),阻止周邊少數民族對中原華夏族的進攻,可博得中原各國的擁護,出師有名。

『肆』 管仲對齊國有什麼貢獻

管仲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最早提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的民族主義思想。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

『伍』 管仲相桓公對齊國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

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最早提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的民族主義思想。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

『陸』 管仲實施的土地稅賦改革對齊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在夏商周時期中國的土地是屬於國家所有的,正如《詩·小雅·北山》所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一切的土地都屬於國家擁有,當然實際上就是歸當時最高的統治者“王”所有,如在周朝就是歸周王所有。在當時王就是全國土地的所有者,他負責將土地層層分給諸侯,諸侯再將土地賜給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分賜其子弟和臣屬,然後臣屬就將土地交給庶民和奴隸耕種。當然在那個時候這些貴族們所佔用的土地,他們只有使用權,卻並沒有所有權,所有權在當時王的手中。

『柒』 管仲對齊國,商鞅對秦國分別有什麼貢獻

管仲幫助齊桓公首霸中原,商鞅為秦變法,使秦國壯大實力最終統一全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專制君主集權國家。共同因素是兩人都獲取了君主的信任。和擁有管理國家的智慧

『捌』 管仲相恆公對齊國產生怎樣的影響

管仲相桓公是春秋末期的事情,這一時期周朝天子力量衰微,諸侯間禮崩樂壞,而管仲用尊王攘夷的方法,使齊國威信越來越高.從而使齊桓公成為霸主.

齊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桓公又對管仲說:「我想加強軍備。」管仲又說
管仲
:「不行。」桓公不聽,果然修治軍備。一次,宋夫人惹怒了齊桓公,桓公怒對管仲說:「我想伐宋。」管仲說:「不可以,我認為內政不修,對外用兵不會成功。」桓公不聽,果然起兵伐宋。各諸侯興兵救宋,把齊軍打得大敗。
齊桓公三年(公元前683年),管仲建議出兵問罪不遵禮法的譚國。譚國本來很小,力量十分微弱,結果很快就被齊國消滅。齊國沒費力氣消滅了譚國,擴大了國土。
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議下,齊國與宋、陳、蔡、鄭等國在齊的北杏(今山東聊城東)會盟,商討安定宋國之計。遂國(今山東肥城南)也被邀請,但沒有參加。管仲為了提高齊國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國消滅。魯國本來比較強大,但因接連被齊國打敗,又看到諸侯國都服從齊國,不服從齊國的遂、譚兩國又被消滅,所以也屈服了齊國。不久,齊國與魯國和好,在柯(今山東東阿西南)會盟。就在這次會盟中,發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曹沫迫使齊國歸還之前魯國所有失地,齊桓公事後想反悔,但是管仲用大國不該失信讓齊桓公歸還了失地。
齊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魯、宋、陳、蔡、衛都先後屈服齊國,譚、遂兩國早已消滅,只有鄭國還在內亂。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面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鄭國自厲公回國殺了子儀,又殺了恩人傅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稱君後,為鞏固君位,就要聯合齊國。管仲抓住這一時機,建議齊桓公聯合宋、衛、鄭三國,又邀請周王室參加,於鄄(今山東鄄城)會盟。
齊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管仲又讓齊桓公以自己名義召集宋、陳、衛、鄭又在鄄會盟。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玖』 管仲對齊國有哪些功勞與貢獻

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
對外,管仲最早提出「華夷之辨」與「尊王攘夷」的民族主義思想。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使齊桓公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管仲對齊國的貢獻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