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許成祥的科學研究及學術成果
5.1 科研項目(代表性的項目)
1、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計劃項目(T201303):新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8057):震後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價及加固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8033):異形截面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節點力學性能與設計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8077):基於壓電智能骨料的鋼管混凝土結構時變應力監測方法與地震災變機理研究,排名第二。
5、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3ABA059):鋼管混凝土結構住宅設計方法與試驗研究,項目負責人。
6、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06-K1-41):預應力鋼纖維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與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
7、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013617411):高層鋼管混凝土建築抗震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項目主要參與人。
8、湖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03A006):大型油氣儲罐結構損傷識別與健康監測系統研究,項目負責人。
5.2 科研獲獎(代表性的項目)
1、高層建築多種組合鋼管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與施工技術, 2013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2、高層鋼管混凝土建築抗震性能試驗與理論研究,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湖北省巴東縣太磯頭滑坡防治工程設計方法研究,長江大學科技進步一等獎。
4、老住宅功能提高改造成套技術研究-結構試驗研究,長江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
5.3 教研項目(代表性的項目)
1、湖北省教育科學「九五」課題(鄂教科規[1997]0076):高校建築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參與人。
2、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項目負責人。
3、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建築工程專業大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培養模式探索,項目參與人。
4、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建築工程專業面向21世紀教材體系研究,項目參與人。
5、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外向型建築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參與人。
6、土建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參與人。2009年
7、湖北省教學研究項目(2010206):土建類專業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2010年
8、教育部-歐特克公司專業綜合改革項目:長江大學土建類專業綜合改革項目。2102年
5.4 教研獲獎(代表性的項目)
1、建築工程專業本科『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工學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3、 國家級土建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研究與實踐,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5.5 論著及論文(含教材編寫)
1、教材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同濟大學出版社,副主編,2004年8月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主編,2006年1月
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主編,2006年6月
工程結構,科學出版社,主編,2012年2月
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第2版),北京大學出版社,主編,2012年8月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機械工業出版社,主編,2012年8月
2、科研論文(2000年以來公開發表第一作者論文)
(1) 許成祥,李繼祥,彭少民.鋼纖維混凝土迭合梁截面剪應力分布規律理論分析,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0,22(1), P1-3
(2) 許成祥,李繼祥,彭少民. 纖維混凝土三樁厚承台開裂荷載計算,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0,22(1), P8-9
(3) 許成祥,李繼祥,彭少民. 二次受力鋼纖維混凝土迭合梁斜截面承載力計算,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0,22(1), P16-8
(4) 許成祥,吳軍民. 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沉降計算,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0,22(1), P35-37
(5) 許成祥,夏心紅. 多層輕鋼結構房屋設計探討,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1,23(3), P66-68
(6) 許成祥,李忠獻,蔡衛東. 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剪承載力計算。,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24(1), P88-91
(7) 許成祥,張建設. 基於施工進度計劃的動態安全,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4(2),P36-39
(8) 許成祥,李忠獻,蔡衛東. 考慮二次受力碳纖維布加固短柱的抗震試驗,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4(7),P27-30
(9) Xu Chengxiang.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beam-column joint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TP收錄, IDS 號: BV54N), Science Press
(10) 許成祥,熊英,盧海林.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的動靜載試驗研究,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24(3), P101-102
(11) 許成祥,李忠獻,蔡衛東碳纖維布加固鋼筋混凝土短柱在反復荷載下的受力性能試驗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2002,35(4),P92-96
(12) 許成祥,徐禮華,杜國鋒 . Grey correlation index analysis of bearing capacity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mpression members.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ISBN 7-03-013765-5. 2004.8: P279 283(ISTP~收錄, IDS 號: BAZ72)
(13) 許成祥,張建設 . Dynamic safety evaluation based on project network schele.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IV). Science press. ISBN 7-03-014386-8. 2004.10: P1922 1926~
(14) 許成祥,陳松,徐登鴻 . Huge oil and gas tanks structural damage and health monitoring. Third China-Japan-US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nd fourth Chines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tro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ISBN. 2004.10: P1 -5
(15) 許成祥. 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可靠度研究.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5,1(1): 84~ 86
(17)許成祥,徐禮華. 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柱腳延性試驗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18) Cheng-Xiang Xu,Li-Hua Xu and Jun-Ning Hua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Loading Transfer Mechanism of Joints i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Frames.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Science Press . 2006(ISTP檢索,IDS 號:BEZ49) P1922-1926
(19) 許成祥,徐禮華,杜國鋒等. 鋼管混凝土柱框架結構模型地震反應試驗研究.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 2006,39(3):68-72
(20)Cheng-Xiang Xu and Shu-Yong Geng. Taijitou No. 1 Landslide treatment Project and Its Effects Analysis.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Science Press . 2006(ISTP檢索,IDS 號:BEZ49) P2213-2218
(21) 許成祥,彭少民. 採用分離模量分析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06,29(專輯II): 28-33
(22) C.X.Xu and D.H.Xu.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rude oil tank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Press. 2007(ISTP檢索,IDS 號 :BHT08). P1449 -1456
(23)許成祥,徐登鴻. 基於試驗模態分析的原油儲罐損傷識別研究.防災減災工程學報.2008年.
(24) Xu Chengxi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r and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Column Frame 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8年.Science Press. 705-709(ISTP檢索,IDS 號: BIU29)
(25)許成祥,杜國鋒. 實施全過程工學交替,培養高素質土木人才.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P116-119. 2008年.科學出版社.
(26)許成祥,曾磊. 基於結滑移理論的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優化設計. 混凝土.2008,230(12): 98-100.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27) Chengxiang Xu, Changan Zhu and Shuzhen Xu.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ismic Reponese on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Model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ISTP檢索) . P311-316
(28) 許成祥, 賈善坡. 儲罐結構有限元動力模型修正及參數辨識研究,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
(29) 許成祥,朱長安,許淑珍. 設置鋼筋加勁肋薄壁方鋼管混凝土短柱的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增刊2),2010,30(suppl 2):231-236
(30) 許成祥,馬進軍. 預應力鋼纖維混凝土空心板受力性能試驗研究, 混凝土. 2010,230(12): 98-100.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31)許成祥,陳建權. 方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組合框架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土木工程學報.2010,43(增刊):200-205.ISSN 1000-131X/CN 11-2120/TU(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EI收錄,Accession number:20110713656949)
(32)Cheng-xiang Xu, Jian-Quan Chen, Shu-Zhen Xu.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quare thin-walled steel tubular stub columns with steel bar stiffeners . Proceeding of th El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Science Press . 2010, P498~520。ISBN 978-7-03-029530-9/TU.878
(33)許成祥. 異形截面鋼管混凝土結構研究現狀與分析.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0,7(3):126-130. ISSN 1673-1409/CN 42-1741/N
(34) Chengxiang Xu, Zanjun Wu.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s of T- shaped concrete - filled steel tubular frame joint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368-373 (2012) pp 38-41
(35) 許成祥,李雪平. 異形鋼管混凝土柱選型與設計.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2,9(1):139-141.
(36) 許成祥,萬波,張繼承,馬進軍.十字形鋼管混凝土柱框架中節點抗體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 2012,42(3):80-83.
(37) 許成祥,吳贊軍,曾磊,張繼承,馬進軍.T形鋼管混凝土柱-工字鋼梁框架頂層邊節點抗震性能試驗研究. 建築結構學報. 2012, 33(8):58-65.
(38) 許成祥,劉曉強,杜國鋒,張繼承. 十字截面鋼管混凝土柱框架中柱節點抗震性能對比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2,34(8):118-122.
(39) Chengxiang Xu, Xiaoqiang Liu, Jicheng Zhang. Expeimental Rea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apatial jionts in a Composite frame consisting of CFST Crisscrpss Section Columns and Steel Baems. Proceeding of th Twel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cience Press . 2012, P370-375.
(40)許成祥,賈善坡,塗金釗,杜國鋒. 基於工作應變模態的管道損傷識別試驗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3,48(6):1031-1037
(41)許成祥,徐晶金. 震後鋼管混凝土結構損傷識別現狀及展望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10(13) 117-118
3、教學研究論文
(1) 許成祥,馬成松,劉昌明. 建築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全國建材院校教育研究論叢(第二卷). 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5.
(2) 許成祥. 關於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制定的幾點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新論,南海出版公司.1998.12. P72-74.
(3) 許成祥,盧海林,李繼祥. 混凝土結構課程的教學改革.煤炭高等教育,2000,64(3),P73-74
(4) 許成祥,劉昌明,馬成松. 實施工學交替,培養兩創人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增刊)
(5) 許成祥, 李繼祥,馬成松. 結構工程系列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 建築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3卷)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1,5.
(6) 許成祥. 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探討.建築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第3卷). 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1,5.
(7) Xu Chengxiang ,Pu Zhongbiao. A Discussion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System of Civi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cation Theory ang Practice.
ISSN:1609-2902
(8) 許成祥,王天華.《混凝土結構學》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設計. 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4(2),P66-67
(9) 許成祥,杜國鋒. 實施全過程工學交替,培養高素質土木人才. 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科學出版社. 2008. P116-119.
(10) 許成祥,曾磊,劉昌明. 土建類專業「工學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等建築教育,2011,20(5):9-12
(11) 許成祥,曾磊,彭從文. 地方綜合性高校土建類應用型卓越工程師培養探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增刊),66-69,ISSN1008-7192
㈡ 賴鍾雄的科研成果
在業務上,長期教學科研雙肩挑。在教學上,多年來一直從事園藝、園林、生物技術等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學工作。已培養出站博士後,畢業博士生、碩士生130多名。在科研上,長期致力於園藝植物的生物技術與遺傳資源研究。近10多年來,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48」計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香蕉)專項資金、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基金、教育部首批高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教育部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省重大科技專項專題、省重大科技平台建設項目等各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4項;獲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3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發表學術論文300多篇;出版和參編專著、教材6部。
㈢ 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論文獎有用嗎
在國營單位或學校里還是有用的,如晉升職稱和評級,在找工作時也有用,可以作為能力證明。但在私企里用途不大,私企講究的是你的真本事,沒有真本事啥都白搭。
㈣ 王鵬的主要學術成果
序號 論文(著作)名稱 出版及發表年月 出版社或刊物名稱 名次
1 無機化學題庫與題解 1995年5月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ISBN7-5621-1338-6/O·48)全書411千字,本人編寫約40千字。 副主編
2 基礎化學實驗技術 1995年6月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ISBN7-5046-2062-9)
全書278千字,本人編寫約20千字。 參編
3 硅藻土比表面的研究 1991年10月第27卷第4期 南京大學學報(ISSN0465-7926)
本文分別於1992年和1994年被前蘇聯科學文摘和美國化學文摘摘錄。 第二作者
4 水玻璃的老化及其化學改性研究 1992年12月第11卷第6期 硅酸鹽通報(ISSN1001-1625)
本文於1994年被美國化學文摘摘錄。92年在全國師專無機化學年會上獲論文一等獎。 第一作者
5 水玻璃的存貯和組分變化 1993年3月第9卷第1期 無機化學學報(ISSN1001-4861)
本文於1994年被美國化學文摘摘錄。 第一作者
6 硅藻土表面酸性質的研究 1996年12月第12卷第4期 無機化學學報(ISSN1001-4861)本文於1997年被美國化學文摘摘錄。 第三作者
7 談談實驗考核 1996年3月第14卷第1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8 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996年6月第14卷第2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9 元素化學教學初探 1996年9月第14卷第3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10 重視發揮預習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996年12月第1期 高師教育研究 獨立完成
11 電鍍Zn-Ni合金的研究 1996年12月第14卷第4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12 三聚磷酸鋁包核防銹顏料的研製 1997年第5期 無機鹽工業(ISSN1006-4990)
本文於1998年被美國化學文摘摘錄,並於1999年9月獲鹽城市人民政府頒發的97~99年度鹽城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第一作者
13 負載型非晶態合金催化劑(Ni-B/SiO2)與己二腈氣固相常壓加氫的研究 1997年12月第15卷第4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14 用微電泳法研究硅藻土的表面性質 1998年3月第4卷第1期 無機化學學報(ISSN1001-4861) 第二作者
15 對叔丁基杯[8]芳烴與釹配合物的合成與表徵 1998年6月第16卷第2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一作者
16 釤對Ni-B/SiO2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及表面性質的影響 1998年12月第16卷第4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二作者
17 釤對Ni-B/SiO2非晶態合金催化劑的催化性能及表面性質的影響 1999年1月第20卷第1(ISSN1004-0277)期 稀土 第一作者
18 負載型非晶態合金催化劑(Ni-B/SiO2)與己二腈氣固相常壓加氫的研究 1999年2月第38卷第1期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本文於2000年獲學校獎勵) 第一作者
19 苯在地方硅藻土上的吸附等溫線 1999年6月第17卷第2期 鹽城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一作者(英文)
20 用杯芳烴萃取銅 1999年9月第17卷第3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一作者(英文)
21 聚丙烯塑料化學鍍銅的探討 2000年3月第18卷第1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一作者
22 銅的彩色電鍍 2000年9月第18卷第3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獨立完成
23 聚丙烯塑料化學鍍銅的探討 2001年12月第4卷第4期 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二作者
24 元素周期表的美學價值初探 2001年9月第19卷第3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一作者
25 元素周期表的美學價值初探 2003年4月第18卷第2期 《大學化學》 第一作者
26 淺談硅文化 2002年3月第20卷第1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研究) 第一作者
27 化學美學初探 2002年6月第20卷第2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研究) 獨立完成
28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iourea complexes of antimony and bismuth triiodide Vol.86(2006)3.775-781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第二作者,SCI收錄
29 鹼式碳酸銅實驗室驗室製法的研究 2007年6月第25卷第1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第二作者
30 《無機化學實驗》 2009年5月 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5-05841-7)全書392千字,本人參編8個實驗,約50千字。 參編
31 鋼鐵表面常溫磷化工藝研究 2009年6月 第27卷第1期 鹽城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省大學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2009年10月結項 第一作者
32 普及大學化學教育,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2009年10月 北京 第十屆全國大學化學教學研討會 論文集 獨立完成
㈤ 黃立文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主要從事了航運安全與海洋環境相互作用數值模擬、水域通航環境安全評估、航海模擬與計算機軟體系統開發等研究工作,在水上交通安全與環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術成果。先後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東部海域中尺度海-氣耦合模式研究」、國家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金項目「我國南方致洪暴雨預測預警系統研究」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和軍工項目10多項;主持了「長洲水利樞紐工程通航安全技術論證研究」、「天津港4#錨地通航環境和錨泊安全評估研究」、「萬向石油儲運舟山嶴山油庫碼頭水域通航環境安全評估研究」、「鑫亞東浪咀20萬噸級修船基地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研究」、「武漢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大型頂推船隊下水安全過橋實船試驗及通航條件評估研究」「長江水上交通安全指標體系研究」、「長江三峽過閘船舶安全管理對策研究」、「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煤代油配套原料碼頭改造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中山市橋梁工程通航環境安全評估」、「舟山轄區溢油監測綜合信息系統研究」和「橋鞏水電站工程通航安全技術論證」等30項橫向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成功研製了「船用防避台風決策系統」、「溢油模擬信息系統」、「環境動力預報系統」、「中國南方致洪暴雨預測預警系統」、「中國海海-氣-浪耦合模式系統」以及「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等,多項成果在企事業單位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先後獲交通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浙江省氣象局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青島海洋大學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二等獎(甲)、舟山市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50多篇,三大檢索收錄10篇。指導並培養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生30多人。指導論文在2003-2005年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獲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並獲得「華為獎」。
㈥ 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有什麼作用
遼寧省科協屬於民間組織,他與教育廳,科技廳不同。我在們單位評職時什麼用都沒有。
㈦ 司林勝的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
1、EDI效益評價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2001鑒定;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3、轉型時期河南省糧食流通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第二,2000年結項;
4、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河南省面向21世紀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2年鑒定;
5、工商管理類專業電子商務教育研究,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6、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1998年鑒定;
7、河南省非國有糧食企業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結項;
8、商品流通企業商譽定量評估方法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9、糧食商貿及儲備調撥EDI標准化研究與應用可行性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科技攻關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10、河南省企業信息化的風險評價與控制問題研究,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主持人,2005年結項;
11、面向電子商務的流程型企業信息化選型理論與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人,在研;
12、基於協同效應的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在研。 1、企業e化轉型的「能力陷阱」,經濟管理,2004.15;(被新華文摘2004年第10期摘編);
2、EDI的二元目標模式分析及發展戰略取向,江漢論壇,2001.4(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貿易經濟」1998.1全文轉載);
3、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7.5 (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市場營銷學」1998.1全文轉載);
4、論大中型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控制,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8.8(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商業企業管理」1998.11全文轉載);
5、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的整合研究,中國流通經濟,2002.5;
6、企業信息化非系統風險的綜合評估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6;
7、對我國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實證研究,消費經濟,2002.5;
8、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理念及實踐的特徵分析,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6;
9、企業綠色營銷系統構建與績效評價,系統工程,2003.8;
10、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現狀與建議,企業活力,2002.10;
11、基於PIP的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系統構建,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6;
12、Systemically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Green Marketing,46TH (2002)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 Shanghai,2002,8;
13、The Integration Goal,Mode And For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raditional Enterprises,The 2nd Sino-America Advanced E-Commerce Workshop,2004,6;
14、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reen Manufacture Evaluation System(被ISTP收錄)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1.8.
15.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Net Marketing Performance(被ISTP收錄), Orient academic forum special:306-312,2004
16、《綠色營銷基本范疇分析》,《江西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1.5
17、《依託國有糧食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國糧食經濟》,1998.11;
18、《創新鄉鎮企業管理機制》,《工廠管理》(核心期刊),1999.4;
19、《商品流通企業商譽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9.2;
20、《切實做好國有企業產權的出售和拍賣工作》,《市場經濟導報》,1994.6;
21、《香港基金市場管理模式探析》《外國經濟與管理》(核心期刊),,1995.5;
22、《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管理決策模式》,《決策探索》,1995.7;
23、《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跟蹤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0.7;
24、《健全機制,化解阻力,整體推進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經濟》,1999.12。
25、綠色產品競爭的博弈分析 科學技術與工程 cn11-4688/T
26、《我國推廣應用EDI技術的基礎條件分析》,《商業研究》(核心期刊)2000.2;
27、《我國EDI技術應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計算機世界》1999.8;
28、《網路營銷績效評價研究》、《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1、EDI效益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2002年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2005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2004年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4、企業綠色營銷系統的構建與績效評價,2004年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5、面向商務應用的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鑒定;2009年獲得河南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9年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1、綠色營銷績效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 魏明俠、司林勝著
2、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9 主編, 排名第一;
3、電子商務概論(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排名第三;
4、WTO與河南糧食(河南省「十五」規劃圖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8 排名第五;
5.《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物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總主編;
6、電子商務導論,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4,排名第五。
7、電子商務案例分析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7,主編;
8、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9,主編;.
9、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第二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5,主編。 1.1998年被評為「鄭州市優秀教師」;
2.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3.2003年被評為「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帶頭人」;
4.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5.2005年獲得「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人文社科類)支持計劃」資助。
㈧ 施進發的學術成果
1987年於重慶建築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本科畢業,1990年在該校獲碩士學位,1994年獲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學位,後在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後流動站繼續深造學習至出站。先後參與承擔了原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航空科學基金等十幾項研究課題。曾經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稱號、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園丁獎。2000年被確定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001年被授予河南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2015年2月6日上午,首屆「河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頒證儀式在鄭州舉行,施進發教授獲此殊榮並參加頒證儀式 。
基金資助期間,針對大型零部件曲面外形的非接觸測量這一較重大的問題,在其原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激光聚焦對中、光電圖像信息轉換、伺服隨動和軟體插補等技術為基礎的一種近似法線方向即准法線方向跟蹤掃描的非接觸測量理論與方法;建立了單像出結果、雙像需隨動的隨動測量規則,探討了測量頭與被測量表面保持等距離的原理與技術;提出了集成創新的從三個方面克服測量盲區的方法;還研究了克服激光表面反射導致測量誤差的實用塗層及後處理辦法等,對於不宜接觸的大型零部件或部位的形廓測量技術和工程實踐有較重要的創新價值。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2篇,其中被EI收錄4篇,ISTP收錄1篇;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級優秀論文獎8項,成果鑒定3項。
1、近三年申請者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
(1)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2005KYCX001,網路環境下生產企業製造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研究,2005.10-2008.10,20萬+20萬(配套),主持,河南省教育廳,結項;
(2)航空科學基金項目,2008ZG55008,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工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2008.10.01~2010.09.30,8萬,主持,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在研;
(3)橫向課題,20091207,激光測距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研製,2009-2010,80萬,主持,中航工業光電研究所,在研;
(4)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0611052200,基於GIS的鐵路水電設備空間資料庫管理技術應用研究,2006.01-2007.12,2萬,參加,河南省科技廳,結項;
(5)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計劃,2007460024,基於Web的網路化分散製造電子服務(e-Service)平台的開發與應用,2007.1-2008.12,1萬,參加,河南省教育廳,結項。
2、近三年主要論文、論著及科技成果目錄
A.近三年主要論文(06年以來):
(1)Jinfa Shi,Jianhui Sun. OVERVIEW ON INNOVATION OF TOPOLOGY OPTIMIZATION IN VEHICLE CAE,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puter Technology (ICECT 2009):457-460 EI索引
(2)Jinfa Shi,Hejun Jao,Jianhui Sun.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Proceedings of the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2008):2146-2153 ISTP索引
(3)施進發,李濟順,焦合軍,李曉東.基於優化支持向量機的網路化製造安全檢測[J],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08(06):93-96
(4)施進發,李濟順,焦合軍.面向網路化製造的中小企業協同設計系統研究[J],製造技術與機床,2008(12):43-46
(5)Shi Jinfa, Jiao Hejun. Research of Security Detection for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based on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Machine Systems and Cybernetics(IHMSC 2009):32-35,Hangzhou,China
(6)孫建輝,施進發,謝金法,趙炎水.淺談車輛工程CAE中拓撲優化技術的應用[J],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2008(08):7-11
(7)焦合軍, 施進發, 李濟順. 網路化製造系統關鍵技術分析[J]. 價值工程 , 2007,(09):101-103
(8)Shi Jinfa, Zhou Yuhui. Study on the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of the vehicle body hull.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s(2006):1590-1593
(9)焦合軍, 施進發, 李濟順. 網路化製造資源狀態估計研究——基於主成分分析(PCA)和加權支持向量機(WSVM)[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 , 2008,(02):78-80
(10)施進發. 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 確保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6,(03):111-115
(11)施進發. 加強本科實踐教學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6,(05):148-151
(12)胡中艷,宗思生,施進發.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PROGRAM ABOUT ALGORITHM OF BEZIER CURVE』S CONTROL POINTS. Proceedings of the 38r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Instrial Engineering(2008):ISTP索引
(13)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and Jinfa Shi.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Mechanics of Ductile Iro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 324-325, 2006, pp. 327-350 EI、ISTP-收錄
(14)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and Jinfa Shi. Influences of Heat Treatment on 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st Fe-B-C Allo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AMR), 2008, Vol. 33-37, pp459-462 EI、ISTP收錄
(15)孫建華,張霖,施進發,嚴金波. RPW法在混合裝配線工序同期化的應用,工業工程,2008,(01): 101-103,108
(16)於永玲, 宗思生, 施進發. 基於MRPII思想的庫存管理系統及高架庫介面設計[J]. 中國科技信息 , 2006,(20):118-120
(17)Jiang Zhi-qiang, Feng Xi-lan, Shi Jin-fa, Zong Xue-wen. Web Service-Based Study on BPM Integrated Application for Aero-Manufacturing.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LNCS), Valume: 3842/2006, pp.1049-1052. (SCI-BDV63收錄,EI-2006279982372收錄,ISTP-BDV63收錄)
(18)Zhiqiang Jiang, Xilan Feng, Jinfa Shi. A CR-Oriented Investigation of PCM Model based on PFSC for Aeronautical Subcontract Pro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Modeling (KAM 2008), December 18-19, 2008, Wuhan, China. EI、ISTP收錄
(19)Xilan Feng, Zhiqiang Jiang, Jinfa Shi and Xuewen Zong. Windows DNA-based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Multi-Symposium on Computer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 (IMSCCS 2006), 20-24 June 2006,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pp.372-377. (EI-20065110322815收錄,ISTP-BEV98收錄)
(20)孫建華, 胡中艷, 嚴金波, 施進發. 基於多品種混合流水線的平衡設計方法研究[J]. 機械設計與製造 , 2007,(07):4-6
B.出版著作:
(1)施進發,游理華,梁錫昌編著.機械模塊學[M].重慶出版社. ISBN 7-5366-3586-9,1997
(2)蔣志強,施進發,王金鳳等編著.先進製造系統導論[M].科學出版社.ISBN 7-03-016945-X,2006
(3)施進發,孫建華,胡仁喜等編著.Dreamweaver CS4入門一與提高實例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1-26473-6,2009
(4)葛瑞錦主編,劉文等編寫,施進發參編. 生產管理實用手冊.航空工業出版社, ISBN 7-80134-520-7,1999
C.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1)基於MRPII思想的企業現代生產管理系統及應用研究(橫向課題HX200410),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河南省科技廳,第1完成人;
(2)零部件外形非接觸測量方法及其應用研究(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0021),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年,河南省科技廳,第1完成人;
(3)基於GIS的鐵路供電段電力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橫向課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7年,河南省科技廳,第1完成人;
(4)DC-21型接插件端子擠壓成形機的研製(橫向課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河南省科技廳,第2完成人;
(5)基於快速成型技術的節水滴頭快速開發(省攻關0224310017),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年 ,第2完成人;
(6)三維曲面宏觀形狀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航空基金98I55003),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年,河南省科技廳,第1完成人;
(7)信用合作銀行綜合業務處理網路系統(橫向課題),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第1完成人。
D.獲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
有省級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二等獎15項(清單略)。
E.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
(1)符寒光,蔣志強,施進發.一種低裂紋型高速鋼軋輥及其離心鑄造方法,國家發明專利(證書號:第340761號),專利號:ZL 200610041705.3,專利申請日:2006年1月19日,授權公告日:2007年8月15日。【公開號:CN 1803339,公開日期:2006-7-19】
(2)蔣志強,符寒光,施進發.一種高速線材軋機導入鋼坯用導衛輥及其制備方法,國家發明專利(證書號:第379220號),專利號:ZL 200610042770.8,申請日:2006年4月15日,授權公告日:2007年12月14日。【公開號:CN 1847439,公開日期:2006-10-18】
(3)符寒光,蔣志強,施進發.一種用於耐磨鋼鐵材料的中間合金及其用途,國家發明專利(證書號:第426083號),專利號:ZL 200610104502.4,申請日:2006年9月5日,授權公告日:2008年9月3日。【公開號:CN 1916215,公開日期:2007-02-21】
(4)蔣志強,符寒光,馮錫蘭,宗學文,施進發,李明偉,張軼.一種低合金高速鋼軋輥材料及其製造方法,國家發明專利(證書號:第474791號),專利號:ZL 200710018126.1,申請日:2007年6月26日,授權公告日:2009年3月4日。【公開號:CN 101078090,公開日期:2007-11-28】
(5)唐朝偉,梁錫昌,施進發. 激光掃描曲面測量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證書號:第166270號),專利號:ZL 93 2 38983.x,專利申請日:1993年7月9日
F.省科技廳鑒定成果:
(1)「基於GIS的鐵路供電設備空間資料庫管理技術應用研究」(橫向開發課題),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7;
(2)「改進型鑄造高速鋼的組織性能及應用研究」 (省攻關0624250005),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7;
(3)「基於GIS的鄭州水電段電力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橫向開發課題),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6;
(4)「基於MRPⅡ思想的企業現代生產管理系統及其應用研究」(橫向開發課題),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4;
(5)「零部件外形非接觸測量方法及其應用研究」(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0021),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4;
(6)「基於快速成型技術的節水滴頭快速開發」(省攻關0224310017),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3;
(7)「DC-21型接插件端子擠壓成形機的研製」 (橫向開發課題),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3;
(8)「機載高清晰度顯示器模具材料的研究與開發」 (省攻關0424250045),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4;
(9)「三維曲面宏觀形狀非接觸測量方法研究」(航空科學基金項目98I55003),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2002;
(10)「信用合作銀行綜合業務處理網路系統」 (橫向開發課題),河南省科技廳鑒定成果,1998。
3、主要學術成績、創新性貢獻和推廣應用情況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中國航空學會理事、河南省技術進步和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副會長。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河南省優秀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6項;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7項、二等獎8項;發表科技論文80餘篇(其中EI收錄13篇、ISTP收錄9篇);出版著作4部;省科技廳鑒定成果10項;主持過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航空科學基金項目、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和橫向開發項目等12項。
河南省高校傑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項目「網路環境下生產企業製造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研究」,區別於傳統製造技術,提出了製造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如何充分利用社會製造資源的理論和技術。
「基於MRPII思想的企業現代生產管理系統及應用研究」,是為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開發的實用型生產管理系統。04年4月份該公司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審驗收,在當年通過省級技術成果鑒定,並於05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課題的研發奠定了研究企業製造信息系統相互間集成技術的基礎。
「基於GIS的鄭州水電段電力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該項目是為鄭州鐵路分局鄭州水電段研究開發的基於GIS的應用系統。該項目06年通過省級技術成果鑒定,並於07年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基於GIS的鐵路供電設備空間資料庫管理技術應用研究」,該項目是為鄭州鐵路分局面向「數字鐵路」工程迫切需要所開展的應用研究課題。該項目07年通過省級技術成果鑒定,現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為研究三維數字信息集成技術奠定了必要基礎。
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網路的虛擬製造技術研究」,探索了網路化製造技術的一些原理和方法;研究以非資產重組方式組合成的虛擬網路聯盟的組織生產模式;探索通過網路合作將資產投資趨於最低而競爭優勢趨於最大的方略。該課題的研發奠定了研究企業製造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總統框架的基礎。
「信用合作銀行綜合業務處理網路系統」,該項目是為河南省南陽市信用合作聯社研究開發的實用性橫向課題。1998年通過河南省科委鑒定,居國內領先水平,並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相應的網路版軟體Credit Cooperation Bank System(信用合作銀行系統,簡稱CCBS2.0)獲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證書。該課題的研發奠定了研究異構資料庫介面的技術基礎。
以上這些製造業信息化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分別在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洛陽014中心(空空道彈研究院)和鄭州博譽機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推廣應用,效果顯著,每家企業都已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4、擬開展的研究工作
項目立足服務科學與工程,基於現代製造服務理論,研究產品設計、作業管理、定置管理信息化服務的集成架構、理論,從圖形信息、工程數據、管理信息服務共享的角度構建服務集成模型,探討定置管理服務的優化演算法,研發論證集成原型。
項目研究目標
(1)揭示現代製造信息化服務集成的體系結構、方法,提出現代製造定置信息化服務集成的理論、方法;
(2)基於GIS原理,從產品設計信息化、定置管理信息化、作業計劃管理信息化服務集成的角度,提出信息化服務集成模型、技術、服務驅動和優化演算法,充實信息化服務集成理論基礎;
(3)通過信息化服務集成系統的原型開發,驗證完善集成模型、演算法及相關理論。
項目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現代製造信息化服務集成研究。對服務科學與工程、現代製造服務業、共性服務共享技術及服務集成已有成果進行調研。以現代製造信息化服務為對象,分析信息化服務集成的體系結構,探討服務集成的理論、方法、領域。
(2)現代製造定置信息化服務集成理論框架的提出,主要在對現代製造產品設計信息化、現代製造管理信息化服務、GIS調研分析的基礎上,針對產品設計信息化、定置管理信息化、作業計劃管理信息化服務之間的關系,利用三者之間信息化服務的關聯、共性部分,基於GIS原理,提出實現服務集成的理論框架。
(3)服務集成建模。抽象規范統一定置環境、物等為定置幾何模型,設計定置信息模型,設計圖形信息歸檔結構,參照GIS信息模型,構造定置空間、關聯關系信息模型;從產品設計獲取產品各組成部分特徵及結構信息構建產品特徵、信息模型和產品結構關系模型,獲取作業計劃中產品與設備關系信息構建作業計劃模型和設備、產品關系模型;構建信息存儲模型。
(4)服務集成驅動。探討信息檢索開發方法,規范信息檢索功能,構建信息檢索共性服務驅動的WEB服務封裝模式;設計圖形顯示開發方法,構建動態顯示服務驅動的WEB服務封裝模式。
(5)優化方法。探討物料軌跡節點設備重合度模型,提出設備的空間、時間重合度網格及網格參數指標;提出物料軌跡節點設備搜索演算法,統計網格節點指標值,採用閥值法,提出優化路徑演算法,探討其有限解;以空間、關聯關系為權重指標,提出優化定置求解演算法,探討利用輔助設計平台優化有限解。
(6)人機工程的應用。探討人機工程在信息服務集成建模、原型開發中的應用,提出在優化方法設計中人機工程的應用方法。
(7)集成原型開發驗證。針對合作單位進行應用研究,實地調研、分析,開發集成系統原型,測試論證原型的有效性,給出所研究的理論、方法的例證。
㈨ 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一等獎能夠獎多少錢
寧夏大學特色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
應用數學為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也是西北地區重點學科,培養模式十分特別,採取「大專業,小方向」的模式,招生時與信息和計算科學一起按數學與信息科學的大類招生,一、二年級打破專業界限試行「滾動制」教學,為三、四年級實行「分流培養」奠定基礎,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於多年來還承擔著師范生培養任務,因此就業前景一直較好。
草業科學:
是首批自治區級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也是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優勢明顯,力量雄厚。近年來,該學科完成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科學基金和青年科學基金、寧夏自然科學基金、寧夏高校科研項目、各廳級部門委託項目以及橫向科技開發項目等40餘項,在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18篇優秀論文獎 。
應用化學:
不僅是自治區的重點建設專業,同時也是國家重點建設科目,以就業率高著稱。在南京揚子石化、寧夏化工廠、啟元葯業、寧夏煤業集團、寧夏有色金屬研究院、萬勝生物化工等十餘家高新企業建立了理工科實習基地。畢業生就業面廣、就業形勢好,連續三年就業率位居寧夏大學前茅。